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挂篮安装拆除专项方案

挂篮安装拆除专项方案

来源:99网


目 录

一、 基本介绍 ........................................................................................ 2 1、挂篮构造 .......................................................................................... 2 1.2、主桁架系统 ................................................................................... 2 1.3、行走及锚固系统 .......................................................................... 3 1.4、吊带系统 ....................................................................................... 3 1.5、底平台系统 ................................................................................... 3 1.6、模板系统 ....................................................................................... 3 1.7、挂篮加工 ....................................................................................... 4 二、安装 .................................................................................................. 5 2.1 安装准备 ....................................................................................... 5 2.2 结构组装 ....................................................................................... 5 2.3 吊装 ................................................................................................ 6 三、使用 .................................................................................................. 8 3.1 挂篮检验 ....................................................................................... 8 3.2 正常运行使用 ............................................................................. 10 3.3 安全操作规程 ............................................................................. 13 四、 维护保养 ...................................................................................... 15 4.1 检查 .............................................................................................. 15 4.2 挂篮的油漆维护 ......................................................................... 15 4.3 润滑 .............................................................................................. 15 4.4 储存 .............................................................................................. 15

第 1 页 共 16 页

挂篮加工、安装及使用施工方案

一、 基本介绍 1、挂篮构造

一台挂篮总长8.7m,高4m,后锚在已浇好梁段上3.8m处,悬臂长4.9m。自重410kN。挂篮主要由主桁架、行走及锚固系统、吊带系统、底平台系统、模板系统五大部分组成。见下图挂篮总体结构示意图。

1.2、主桁架系统

主桁架是由两片外型呈菱形的桁片在其横向设置前后横梁组成一空间桁架,并在前后横梁上设置上下两层平面联结杆件以提高主桁的稳定性和刚度。主桁杆件采用钢板焊接的矩形断面,杆件间采用30CrMnTi 销子销接,前后横梁桁片及其平联采用焊接薄壁方钢管和槽钢。在前后横梁下方设置分配梁,用于悬挂底蓝、模板。为改善露天施工条件,桁架顶部设置遮雨棚。

第 2 页 共 16 页

00

1.3、行走及锚固系统

挂篮在悬浇完一段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50MPa,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开始前移。挂篮前移时,通过后锚千斤顶将上拔力转换到行走小车上,由反扣于工字型钢轨道上的行走小车来平衡倾覆力矩,前支点采用底贴四氟板组合滑船,由液压油缸顶推前移。采用焊接型钢的轨道分长轨和短轨两种,由锚固梁与箱梁竖向预应力筋连接并锚固。浇筑混凝土时,需通过箱梁顶板上预留的孔道,穿锚杆与主桁后结点锚固。

1.4、吊带系统

用以连接挂篮主桁架和底模平台,吊带用Φ70、Φ60 的35CrMo圆钢及16Mn 钢带加工组成,上端悬吊于前后横梁桁片上,下端与底平台或侧模分配梁连接,用液压提升装置来调节底模系统的标高。

1.5、底平台系统

底平台系统由底篮前后横梁、纵梁等组成,模板直接铺于底平台上,前后横梁悬吊于主桁架,浇筑混凝土时,后横梁锚固于前段已完箱梁底板。

1.6、模板系统

模板结构包括外模、内模、堵头模板等。外模分模板、桁架及滑梁,外模模板由5mm 钢板加型钢加工的桁架组成,与内模模板用对拉螺杆连接,外加支撑固定。支承模板及滑架的滑梁前端悬吊于主桁。内侧滑梁后端悬吊于已浇箱梁翼板,外侧滑梁后端悬吊于主桁,浇筑混凝土时均锚于前段已完箱梁翼板,拆模时放松锚固端,随平台下沉和前移。

内模亦由模板、骨架、滑梁组成。支承模板、骨架的滑梁前端悬吊于主桁,后端悬吊于前段已浇箱梁顶板。拆除的内模板落于滑梁上,挂篮行

第 3 页 共 16 页

走时,滑梁同时随挂篮前移。内模板采用组合钢模和型钢带组成,与外模对拉,内支撑固定。内支撑设调节螺栓支撑,在角隅处,型钢骨架设螺栓连接,用以调整内模宽度适应腹板厚度变化,内侧设有收分模板,以适应后面每一段箱梁高度变化。堵头模板因有钢筋和预应力管道伸出,其位置要求准确,采用钢模板,根据钢筋布置分块拼装,随后和内外模连接成整体。

1.7、挂篮加工

挂篮结构按《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11-95)进行焊接、制作、安装、涂漆、检验。

(1)各加工件所有孔眼采用钻(镗)孔,不得现场冲孔;孔径及光洁度满足设计要求,相邻螺栓孔间距允许误差为±0.25mm,端孔边距的允许误差为±0.5mm。

(2)钢板及刚吊带的加工要确保设计尺寸,不准采用手工切割,其切割边距要满足设计要求,并要消除热影响区对钢材力学性能的不良影响。

(3)对重要的受力部件,如主桁片杆件及焊缝、吊带、销轴、后锚筋等应作探伤检查。所有销轴均须调质。所有主桁杆件的焊缝要求作超声波探伤。无任何缺陷方可使用。

(4)后锚筋采用精轧螺纹钢筋,两端须套双螺母并加设垫板。 (5)所有焊接必须遵守《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91)和挂篮设计图。对主桁片等重要受力构件,须制订合理的焊接工艺,所有编号的焊接构件必须工厂加工,保证焊缝高度和焊缝质量。各焊接构件必须减少其焊接变形,如有较大变形,应予以矫正。主桁各杆件之间焊接、

第 4 页 共 16 页

主桁杆件与节点板之间的焊接采用埋弧自动焊,加劲板及补强板的焊接可采用手工焊。

(6)滑道底板上平面,要求刨平,滑道槽内及不锈钢滑板,加工后不涂油漆,涂油并包装防护好,以防损坏其光洁度。

(7)各构件加工完毕后,底模平台及主桁部分要求进行试拼,试拼合格后进行涂漆运至现场。

二、安装 2.1 安装准备

2.1.1 安装工具:50吨以上吊车两台、50米卷尺一把、钢丝绳若干、呆扳手、活动扳手、大小榔头等。

2.1.2 安装人员:熟练技工10~12人,吊车司机2人。 2.2 结构组装

2.2.1 主桁轨道组装(配对使用的两挂篮所用轨道一起组装)

按附图10所示,将三根3米轨道连为一体,形成一组长9米的轨道(共装两组)。轨道在接头处的轨面高低差不大于1mm,间隙不大于2mm,横向错位不大于1mm。轨道组装可在桥面上进行。

2.2.2 拆下两段式主梁的尾端部分,将配对使用的两挂篮的立柱、立柱支座、垫板、主梁、前支腿、斜拉带、拉杆总成组装为一体。配对使用的两挂篮共需两组前述部件。

2.2.3 将各吊杆、吊带所需的扁担梁等安装在上前横梁上。 2.2.4 后行走装置组装将行走小车组装为一体。

2.2.5 底篮组装(亦可分别吊装前后横梁,再吊装其他件) ⑴将扁担梁安装在前、后横梁上;

第 5 页 共 16 页

⑵安装纵梁;

⑶安装底篮前吊杆及行走吊带; ⑷安装底模板; 2.2.6 内滑梁组装 (1) (2) (3) (4)

将底架尾部一段拆下,保留长的一段;

组装内滑梁悬吊锚固装置小车并将其装在底架纵梁上; 在底架尾端装上角钢1;

将中吊杆及前吊杆吊架安装在底架上。

2.2.7 外滑梁组装(不安装尾部加长段) (1) (2) (3) (4)

将前分配梁、后分配梁、内侧滑梁及外侧滑梁组装为一体; 安装斜撑;

组装悬吊锚固装置小车并将其装在内侧滑梁上; 安装角钢1。

2.2.8拆除相反 2.3 吊装 2.3.1 吊装注意事项 (1)

起吊作业严禁在6级及其以上风速条件下进行,也严禁在雾天、

雨天、夜间进行。若必须在夜间进行,则现场应有充分的照明,并经有关部门批准。

(2) (3)

吊机工作地面应牢固;

吊机各零部件运转正常,刹车可靠、运转方向准确、灵活,钢丝

绳、吊钩机构与插销接头等必须完整良好;

第 6 页 共 16 页

(4) (5)

起重臂下严禁站人;

吊装工作应组织严密,指挥协调,严格按照吊车安全操作规程作

业,防止发生人身、设备安全事故。

2.3.2 轨道及其锚固总成安装 (1)

将轨道安装处用沙浆找平, 待沙浆达到强度要求后, 在桥面上绘

出轨道的中心线。

(2) (3)

参照轨道布置图将轨道吊装到安装点;

调整轨道位置,保证其中心线与样线重合(两轨道中心距为

5000mm);

(4) (5)

轨道正中与0号块中心线重合;

将整体式主梁挂篮所需后行走装置安装到轨道上。将两段式主梁

挂篮所需行走小车先安装在两主梁连接处的轨道上;在轨道正确位置放好支座、走棍及走棍限位器;

(6) (7)

按要求安装轨道锚固装置;

本设计没采用轨枕。若用户采用轨枕,请采用100mm高、强度

足够的轨枕,铺设轨枕时应注意:前支腿下方轨道处放满轨枕,轨道连接处下方一定要放轨枕,其他位置轨枕间距应小于500mm。

2.3.3 主梁、立柱吊装

(1) 将已组装为一体的两组主梁、立柱部件分别吊装到左、右轨道上。 (2) 调整主梁位置, 保证其中心线与轨道中心线重合(中心距为5000mm);前支腿中心距0号块端面500mm。

(3) 按要求安装后锚固装置,并采取措施保持主梁、立柱部件的稳定。

第 7 页 共 16 页

2.3.4 将上前横梁及立柱平联吊装到安装位置并安装牢固;。 2.3.5 吊装主梁平联。.

2.3.6 吊装上中横梁,注意斜杆必须与主杆焊接牢固。 2.3.7 吊装内滑梁总成及芯模。 2.3.8 吊装外滑梁总成及侧模。 2.3.9 吊装底篮总成及底模。 2.3.10 安装各吊锚总成。 2.3.11 安装工作平台;挂安全网。 三、使用 3.1 挂篮检验

为使挂篮质量和技术指标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使用之前,必须按本纲之规定逐项进行检测、试验、记录分析,经验收合格后方能正式投入使用。

3.1.1 结构检查

3.1.1.1检查设备各零、部件是否安装齐全,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是否牢固可靠,所用零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1.1.2检查轨道是否平直(此项检查在结构安装时进行),其检测值应在:

直线度为:轨道直线度为≤±1mm/2m且全长≤±5mm; 接头处的轨面高低差不大于1mm,间隙不大于2mm,横向错

位不大于1mm;

两轨间距误差:<±2mm;

第 8 页 共 16 页

两轨面高度误差:<±4.5mm;

3.1.1.3轨枕数量是否足够(若采用轨枕时) ,轨道锚固装置是否已安装牢固,数量是否足够(此项检查在结构安装时进行)。

3.1.1.4检查斜拉带安装是否对中,其是否处于张紧状态。 3.1.4.5检查行走小车行走轮上平面与轨道距离是否大于20mm。 3.1.4.6检查后锚固装置是否已安装牢固,数量是否足够。 3.1.4.7检查底篮行走吊带是否处于不受力状态。 3.1.4.8检查各吊带及吊杆是否垂直,受力是否均匀。 3.1.4.9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安装齐全,牢固可靠。 以上各项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承载试验。 3.1.2 承载试验 3.1.2.1试验目的

承载试验一方面是为了验证设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另一方面是为了掌握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形量,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所浇筑的桥梁符合设计要求。

3.1.2.2.承载试验前应制定详细的试验方案,试验时严格按所定方案进行。

3.1.2.3承载试验时最大试验载荷为设计额定载荷的1.2倍。 3.1.2.4试验加载应与实际工作载荷相符。

3.1.2.5试验加载应采取分级增加载荷的办法,并随时注意观察及检查设备,以确保设备及人身安全。

3.1.2.6承载试验结束后,应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及

第 9 页 共 16 页

时解决。

3.2 正常运行使用

设备经过承载试验,证明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设备的工作状态主要有浇筑与移篮两种工况。 3.2.1浇筑

3.2.1.1检查设备安装位置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则需移篮调整。 3.2.1.2根据桥梁施工要求及承载试验有关数据,调整模具到适当位置。 3.2.1.3再次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 3.1.1.4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后便可进行浇筑工作。

3.1.4.5浇筑时,要求在1至6号块上预留吊带及吊杆通过所需的孔,注意要保证孔位的准确性及垂直度。在桥面上预埋移篮时用手固定手拉葫芦的拉环及锚固用的钢筋。

3.1.4.6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设备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2.2移篮

移篮须在相应块段达到设计张拉强度,张拉预应力束后方可进行。 3.2.2.1在主桁两側各安装两10吨手拉葫芦,用于向前移动挂篮,在主桁后部两側各安装一台10吨手拉葫芦,控制主桁行速,确保挂篮安全移篮。

3.2.2.2选择需要安装的3米、1.5米及1米轨道。 3.2.2.3安装轨道及其锚固总成 (1)将轨道安装处用沙浆铺平;

第 10 页 共 16 页

(2) 待沙浆达到强度要求后, 在桥面上绘出轨道的中心线。.若用户采用轨枕,请采用100mm高、强度足够的轨枕,铺设轨枕时应注意:前支腿下方轨道处放满轨枕,轨道连接处下方一定要放轨枕,其他位置轨枕间距应小于500mm;

(3)将轨道运到轨道安装点;

(4)调整轨道位置,保证其中心线与样线重合(两轨道中心距为5000mm);

(5)两侧轨道上平面应水平且高度误差<±4.5mm;

(6)按要求安装轨道锚固装置(行走小车前后各装两件,行走小车两边两锚固装置距离不大于1.5米)。

(7)按3.1.1.2及3.1.1.3条检查轨道及其锚固总成。 3.2.2.4安装行走小车。

3.2.2.5将底篮行走吊带、外滑梁行走吊杆及悬吊锚固总成、内滑梁悬吊锚固总成安装调整到位。

3.2.2.6松开底篮及外滑梁翼缘吊杆锚固总成、内滑梁中吊杆锚固总成、使模板与混凝土块段分离。

3.2.2.7松开所有后锚固装置,拆去部分后锚固装置。注意主桁每侧应留下两件后锚固装置以起保护作用。

3.2.2.8检查各件连接是否可靠,是否有干涉现象,各吊带及吊杆是否垂直,是否处于受力状态,各模板是否与混凝土块段完全分离。

3.2.2.9由一名人员统一指挥两侧人员同步拉动手拉葫芦,使挂篮两侧同步均匀向前移动,并同时同步放松后部起安全作用的手拉葫芦, 及时在

第 11 页 共 16 页

前支腿前安放走辊。

3.2.2.10移篮时注意随时观察主梁是否跑偏,运行是否同步,行走小车运行是否正常。 随时观察各吊带吊杆及其他主要构件的工作情况,注意保持小车前后至少均有两个锚固点,且行走小车两边两锚固装置距离不大于1.5米,注意保持主梁上有两后锚起保护作用(参见图11)。

3.2.2.11挂篮快到要求位置时,应慢慢移动挂篮,使其准确到达正确位置。

3.2.2.12挂篮到位后,调整模具到要求位置,及时安装所有后锚固装置,安装底篮及外滑梁翼缘吊杆锚固总成、内滑梁中吊杆锚固总成,安装各模板, 调整模具到要求位置。

3.2.2.13松开底篮行走吊带、外滑梁行走吊杆及悬吊锚固总成、内滑梁悬吊锚固总成。松开行走小车,使其行走轮上平面与轨道距离大于20mm。

3.2.2.14经技术人员等全面检查设备并解决了发现的问题后方可进入浇筑工作。

3.2.2.15以上所述是正常移篮的工艺流程,在浇完1号块后移篮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在浇完1号块后移篮时,向前行走1900mm后,先装上内滑梁及外滑梁的尾端加长段及角钢1、角钢2后再继续移篮工作。

(2)在浇完1号块后移篮前,先松开底篮及外滑梁翼缘吊杆锚固总成、内滑梁中吊杆锚固总成,使模板与混凝土块段分离。注意先不要拆下各吊锚总成,以确保安全。在距1号块前端500mm处加支承将两段式主梁支

第 12 页 共 16 页

撑稳固。需采取措施确保两段式主梁挂篮的主桁部分不会发生翻转及傾覆后方能拆卸其与另一挂篮相连的拉带等连接件,且应保持其主梁上至少有两个后锚。

(3)先进行整体式主梁挂篮的移篮工作,待其移到位后及时安装两段式主梁挂篮的尾段主梁、主梁平联及后行走装置。

3.3 安全操作规程

3.3.1 须指定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指挥挂篮的操作,所有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3.3.2 挂篮拼装时切记装好后锚固系统。锚固使用的高强精轧螺纹钢筋、螺母、连接器等必须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3.3 挂篮拼装时安装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高空作业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3.4必须悬挂安全网,以防坠落。

3.3.5挂篮拼装完成后,应详细检查设备各系统安装的正确性和稳固性。

3.3.6 挂篮拼装完成后,须采用1.2倍的设计载荷进行加载试验,检验挂篮的承载能力和挠度变形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3.7移篮必须在相应块段达到设计张拉强度,张拉预应力束后方可进行。挂篮行走时主桁后部两側各安装一台10吨手拉葫芦,控制主桁行程,采取边走边松弛10吨手拉葫芦的办法,确保安全移蓝。

3.3.7 务必在安装好挂篮行走时所需的吊带、吊杆及行走装置、轨道

第 13 页 共 16 页

锚杆等后才能拆去后锚、箱内吊带、翼缘吊杆等。

3.3.8 挂篮移篮前要确保模具与已浇混凝土块段已完全分离。 3.3.9 移篮前要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尤其应注意检查各锚点是否牢固,各吊带、吊杆是否垂直,是否受力均匀;行走装置是否安装牢固,各主要受力件连接是否牢固可靠,安全装置是否安装。

3.3.10移篮时注意随时观察主梁是否跑偏,运行是否同步,行走小车运行是否正常, ,轨道是否变形;实时观察各吊带吊杆及其他主要构件的工作情况;注意保持小车前后至少均有两个锚固点,且行走小车两边两锚固装置距离不大于1.5米。注意保持主梁上有两后锚起保护作用。

3.3.11 移篮到位将挂篮安装成浇筑状态后,必须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工作。

3.3.12 吊带及吊杆需更换时,应逐根更换,不得同时进行拆卸两根的作业。

3.3.13 严禁对锚杆、吊杆等进行电焊。

3.3.14 应经常对锚杆、吊杆、吊带、钢丝绳、手拉葫芦等进行检查,发现有问题应及时更换。

3.3.15 在台风时节禁止挂篮施工,必须将挂篮退回到已浇筑好的块段上并与箱梁梁体锚固,各模板结构亦需固定。台风过后,需经对挂篮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3.16 雷雨时严禁作业,以免遭雷击。

3.3.17需采取措施确保两段式主梁挂篮的主桁部分不会发生翻转及傾覆后方能拆卸其与另一挂篮相连的拉带等连接件,且应保持其主梁上至少

第 14 页 共 16 页

有两个后锚。

四、 维护保养

由于挂篮工作场地为露天,环境恶劣,应特别注意对设备的维护及保养。

4.1 检查

施工现场巡视、维修保养人员,每天开工前和收工后检查设备各部位是否有异常、发现问题务必找出原因,及时排除故障。建立工作日志。施工中若发现异常应及早向专职指挥员报告,以便协调及时处理。

4.2 挂篮的油漆维护

挂篮在使用过程中,凡发现凃层表面失去光泽达90%,或涂层表面粗糙、风化、开裂达25%,或构件出现轻微锈蚀达40%,均应及时对其进行油漆维护。

4.3 润滑

挂篮在使用过程中,应及时对销轴、螺纹等处涂黄油润滑。 4.4 储存

本设备在施工完毕后,其拆卸按前述安装程序相反的步骤进行。构件拆下后,对所有构件的螺纹部位,销轴、销孔处涂黄油润滑。卸下构件清洁保养后,最好在仓库储存。仓库地面要平整,构件堆放要整齐、牢固、安全。不允许将各构件混杂堆放或乱堆乱放。仓库应通风良好。堆放地面要放置高度不低于30cm的枕木;主要构件的堆放最好与受力方向一致。

第 15 页 共 16 页

新建哈尔滨至大连铁路客运专线TJ-3标段 第二松花江特大桥(DK832+466.04~DK832+579.54)段

挂篮加工、安装及使用专项方案

编 制: 复 核: 审 核:

中交一航局哈大客运专线工程经理部三分部二工区

2008年11月

第 16 页 共 1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