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给定谐波小波的位移步长为k/(n-m),k为整数,对式(7)进行平移变换可得:由此可见,式(10)是分析频率带宽为(n-m)2π,分析时间中心在t=k、(m-m)处的谐波小波一般表达式。文献[12]证明了谐波小波族ψm,n(t)是一个正交的解析信号,它构成了空间L2(R)的一组正交基。 1.3 谐波小波包
由式(9)可知,谐波小波的关键在于尺度参数m,n的选取。令信号的奈奎斯特频率为fs,则第j(j为非负整数)层各小波的分析频率带宽为:
这样可以设定分析频带的上、下限频率分别为:
随着分解层数j的逐渐增大,可以体现出谐波小波包对信号任意频段的“细化”能力。如果要对信号的某一频段进行重点分析,则先由式(11)确定信号的分解层数j,再由式(12)确定所要分析频带的上、下限频率,也就是定义谐波小波的尺度参数m,n。
由于谐波小波没有尺度函数,因此谐波小波包的思想与传统的小波包理论有所不同,不能采用正交滤波器组对信号进行频带分解。由式(9)可知,谐波小波具有可调的尺度参数m,n,对在不同频带的信号进行分解时采用不同的m,n,这样就可以将谐波小波良好的滤波效果应用到谐波小波包的分析中。信号经过小波包分解后,在各个频带中的信号仍具有与原始信号相同的频率分辨率,而且分解后信号的数据长度并没有减少,这克服了Mallat算法的小波包分解带来数据长度减少的问题。由于小波滤波器不具有理想“盒形”的频谱特性,起始频率和截止频率之间存在过渡带,这导致在信号的分解过程中往往会发生频带间的能量冗余,造成误差,而谐波小波包滤波器则完全可以克服以上问题。具体方法是首先得到待分析信号的频谱,确定谱线的频点数值,然后根据预设的窗宽来确定尺度参数。
2 谐波小波变换及算法 2.1 谐波小波变换
根据小波变换的定义,对某一尺度的小波函数ψm,n(t),信号z(t)∈L2。(R)的小波变换可表示为:
式(14)和式(15)分别称作信号x(t)在m,n尺度下的时域和频域的谐波小波变换表达式。 对于离散信号序列x(r),r=0,1,2,…,N-1,其谐波小波变换为:
由式(13)~式(16)可以看出,信号的谐波小波变换非常简洁,容易实现。同时,由于谐波小波对信号各次谐波分量的相位有保持功能,所以对信号进行谐波小波分解后,也可以对信号进行重构,从而实现信号的滤波和降噪。
2.2 谐波小波算法
首先对谐波源信号x(t)进行FFT运算,对变换得到的结果X(ω)进行频率搜索,以确定谐波小波的尺度
参数mj,ni,进而确定谐波小波函数hmj,nj(t),然后将谐波小波函数hmj,nj(t)进行FFT运算的结果Hmj,nj(ω)与X(ω)相乘,再对其相乘的结果W(mj,nj,ω)进行IFFT运算,通过对时域的小波系数W(mj,nj,t)进行重构,得到各次谐波和间谐波的瞬时值,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各频率分量进行拟合,得到谐波小波分析的结果,其流程图如图2所示。
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为了更好地验证谐波小波算法在电力系统谐波与间谐波分析中的有效性,进行如下的仿真实验。 设电网中的谐波源信号为:
个频率分量以及随机噪声e(t),具体的参数设置如表1所示。
式中:基波频率为50 Hz,并且含有3,5,7,9次谐波和频率为75 Hz(基波频率的1.5倍)的间谐波共6
设采样频率f3=1 250 Hz,采样点数N=1 024。利用谐波小波变换(Harmonic:Wavelet Transform,HWT)对谐波源信号μ(t)进行分解,通过Matlab仿真得到分解后各频率分量的波形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看出,谐波源中的各次谐波和间谐波分量被分解到了不同的频带中,这表明利用谐波小波算法来实现电力系统谐波和间谐波信号的分离是完全有效的。下一步需要对分解出的各个频带分量进行参数提取,以计算出各次谐波的频率和幅值。
最小二乘法拟合是一个基于全局观念的拟合方法,针对某一样本数据集合,利用该方法可以求得该集合中的主流趋势。利用最小二乘法对6个频带内的谐波和间谐波分量进行拟合,并且定义频率和幅度的误差率分别为:
其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利用HwT法分解并拟合出的各次谐波频率的误差率在10-4量级,幅度的误差率在10-2数量级,完全符合谐波分析的精度要求。由此可见,HwT法在谐波频率和幅值的检测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4 结语
将谐波小波引入电力系统的谐波分析中,首先阐述了经典谐波小波及其改进及谐波小波包的概念,接着利用推导出的谐波小波算法对电网中的谐波源信号进行谐波参数提取。仿真结果表明,谐波小波变换可以快速有效地对电力系统中的电压谐波以及间谐波进行检测,并能准确地分解出各次谐波分量。可以预计,随着谐波小波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谐波小波变换必将在电力系统间的谐波分析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