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2.生境:特定生物个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3.生态环境:一定区域所有生态因子的总和。
4.环境因子: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
5.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6.主导因子:在诸多生态因子中,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
7.因子定律:生态因子处于低于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小量或高于所需的最大量时,都对生物具有性影响。
8.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都是决定该物种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9.耐受性定律:一种生物能够存在与繁殖,要依赖综合环境的全部因子的存在,只要
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则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
10.生态幅:指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
11.内稳态:生物控制身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
12.指示生物:用生物作为指示者,反应环境的某些特征。
13.光补偿点:指在透光带的下部,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刚好和植物的呼吸消耗相平衡的位置。
14.光饱和点:光合效率最高时的光照度。
15.光合速率:单位面积叶片上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的速率。
16.光周期现象: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动植物都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昼夜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
17.有效积温法则:每一种植物都要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才能开始发育生长,这个温度称为生态学零度,同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达到一定的总热量才能生长发育。
18.伯格曼规律: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
19.阿伦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位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种对于低温的形态适应称为阿伦定律。
20.物候学:研究生物的季节性节律变化与环境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
21.休眠:生物的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是抵御不利环境的一种有效的生理机制。
22.盐生植物:将盐生植物定义为能在含盐量超过0.33Mpa(相当单价盐70mmol/L)的土壤中正常生长并完成生活史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