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分析刘兰芝、焦仲卿的人物形象 2、探究刘兰芝被遣的原因
3、提高学生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学习领会探究讨论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之间的爱情悲剧,去进一步认识封建 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摧残,以及 刘、焦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
教学重点:分析刘兰芝、焦仲卿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探究刘兰芝被遣的原因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媒介:多媒体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学生回顾所学,讲述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教师总结,引出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二、分析刘兰芝的人物形象(学生讨论概括,找出依据) 以下为教师预测学生讨论探究的结果: 1、多才多艺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2、勤劳能干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等 3、美貌惊人,不卑不亢,从容镇静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回到娘家后,县令、太守两家先后来求亲,衬托其美貌远近闻名。 4、自尊刚强,谦逊敬老,知书达理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
遣归。
◆面对兄长的逼嫁,兰芝更进一步表现出清醒、坚决而不露声色的性格特征。 ◆她向焦母辞行时,虽然对焦母不无怨言,可最后还是说“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与小姑子告别时,则说“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温柔的话语里,见出她的善良、懂礼。
5、忠于爱情,不为荣华所动。
◆仲卿送她回家,两人告别时,她自比“纫如丝”的“蒲苇”,将仲卿比作“无转移”的磐石,以此表白她忠于爱情的心意,后来她确实做到了。
◆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最后在拒婚不成的情况下,以死捍卫了她与仲卿的爱情。
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 兰芝聪颖美惠、知书达理、尊长扶幼、心灵手巧、勤劳善良、任劳任怨;忠于爱情,不为威逼所屈,不为荣华所动;貌似外柔实则内刚,虽处封建礼教的重压,却自尊自强;自珍自重、决意自遣;虽则逆来顺受,但之于爱情则是千金不移,忠贞不渝,终于自尽殉情。她短暂的一生完美的表现了光彩的人格。
三、分析焦仲卿的人物形象
忠于爱情,敢于为爱情献身,拘谨懦弱的书生形象(学生讨论,找出依据,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忠于爱情,敢于为爱情献身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方面。对于母亲的威逼、诱哄,他坚决地回应道:“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他迫于焦母的压力将兰芝送回娘家,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按照当时的社会风习,他只能这样做。我们难以责怪他软弱。自缢前他“徘徊庭树下”的举动,符合他特殊的处境——他是家里的独子,赡养母亲的责任无人可交付。因此,也不能据此认为他性格软弱,优柔寡断。
四、探究刘兰芝被遣的原因
1、学生讨论汇报(明确): 2、师小结(多媒体展示):
(1).兰芝没有遵从封建礼教的妇德要求,“本自无教训”,“举动自专由”,平日的言行,超越了封建礼教的规范,因而为焦母所不容。
(2). 焦刘两家贵贱悬殊,门第不对,焦母见异思迁,为娶进罗敷而逼走兰芝。 (3).兰芝多年不育,焦母为传宗接代,找借口驱逐兰芝。
(4).焦母有“恋子情结”,无法理解也不能容忍仲卿与兰芝间真挚热烈的爱情,因而必欲驱逐兰芝而后快。
关键在于封建思想和封建宗法制度的束缚和毒害。
五、作业
你认为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在今天会发生吗?假如发生了,她的行为方式会
怎样呢?结果又如何?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写一篇文章。)
六、板书
刘兰芝 ......
七、教学反思
孔雀东南飞(并序) 焦仲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