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级理科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8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目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笔(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5.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 :35.5 Ca:40 Cu: Mg:24 Zn:65 Fe:56
第I卷(选择题,共34个小题,每个小题3分, 共10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中四种主要元素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其中表示氮元素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狼体内有a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兔体内有b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狼捕食兔后,狼体内的一个细胞中有的蛋白质种类和氨基酸种类最可能是
A.a+b,40 B.a,20 C.大于a,20 D.小于a,20
3.近年来的研究初步表明,βAP(β淀粉样蛋白)沉积是Alzh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要病理特征。βAP是由其前体蛋白APP(一种含695个氨基酸的跨膜蛋白)在病理状态下异常加工而成的。APP形成βAP的过程如图1-1-8所示。根据上述信息所作的推论,错误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βAP,会产生紫色反应 B.βAP寡聚合物中至少含有39个肽键 C.βAP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引起大脑功能异常
D.β分泌酶在此过程中体现了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 4.如图为测量保卫细胞长度的局部视野,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要测量该细胞的长度,需旋转目镜
B.在不同放大倍数下,图示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不同 C.物镜从10换为40,图示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变小 D.若视野中物像不清晰,会造成测量误差
5.蛋白质分子能被肽酶降解,至于哪一个肽键被断裂则决定于肽酶的类型。肽酶P能断裂带有侧链R4的氨基酸和相邻氨基酸的羧基基团之间的肽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页
A.上图所示肽链一定由五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B.在肽酶P的作用下,经过脱水缩合可以形成两条肽链 C.肽酶P可以催化1处的化学键断裂 D.该肽链中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一个 6.下列关于核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酸分为DNA、RNA,有的细胞中有DNA,有的细胞中有RNA B.RNA的单体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C.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也是DNA D.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7.某细菌能合成一种“毒性肽”,其分子式是C55H70O19N10,将它彻底水解后只能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分子“毒性肽”彻底水解需要消耗10个水分子
B.合成该“毒性肽”所需原料对于人来说均为必需氨基酸 C.该“毒性肽”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4个谷氨酸分子
D.若将“毒性肽”中的丙氨酸替换为缬氨酸,该肽一定失去毒性 8.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同时使染色体的DNA和蛋白质水解
B.脂肪的鉴定实验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用的染色剂是健那绿和吡罗红 D.用双缩脲试剂和蒸馏水可制成斐林试剂 9.某50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一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50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50肽增加了4个氧原子 B.若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缩合成5肽,则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
C.若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总共有5个羧基,那么其中必有1个羧基在R基上 D.若将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将脱去3个H2O 10. 图是核苷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m为胸腺嘧啶,则b是人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B.若m为胸腺嘧啶,则b主要分布在念珠藻的细胞核中 C.若m为腺嘌呤,则b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D.若m为尿嘧啶,则b参加构成的物质主要分布在衣藻的细胞质中
二、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6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错误!未指定书签。.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第2页
12错误!未指定书签。.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Ba(NO3)2 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 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13错误!未指定书签。.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 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 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 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 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 过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②①⑤④
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
D.③⑤②①④
14. 在同温同压下,某气体与氮气质量相同,体积比为2:3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量为( ) A. 42 B. 56 C. 21 D. 72
15错误!未指定书签。.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 NA 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A C.通常状况下,1 NA 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个数为1 NA
16. 将m g含氧化铁、氧化铜或氧化亚铁的样品投入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的2 L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若向等质量的该样品中通入足量的氢气并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金属的质量是( ) A.(m-16)g B.(m+16)g C.(m-32)g D.16g
17.等物质的量的Na2CO3·mH2O和BaCl2·nH2O的混合物3.68g,加入足量水搅拌,经充分反应后可得1.97g沉淀。则m和n值分别是( ) A.10和2 B.7和3 C.3和1 D.1和2 18. 在托盘天平两端分别放置盛有等浓度等体积的稀硫酸,调节天平后向一烧杯
中加入 mg 铁粉,向另一烧杯中加入 mg 锌粉,完全反应后,一个烧杯中仍有金 属未溶解,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天平一定保持平衡 B. 天平可能保持平衡
C. 天平一定不保持平衡 D.(m/65)>硫酸物质的量>(m/56)
2+2--19.有Na2CO3、NaHCO3、CaO和NaOH组成的混合物27.2g,把它们溶于足量水中,待充分反应后,Ca、CO3、HCO3均转化
为沉淀,将反应容器内水分蒸干,最后得白色固体物质共29g ,则原混合物中含Na2CO3的质量是( ) A.10.6g B.5.3g C.15.9g D.无法确定
20.假定阿伏加德罗常数为24g 12C含有的碳原子数目,而物质的量的概念不变,则下 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16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
B.NA个氧分子与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为16:1; C.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g/mol;
D.一个12C原子的质量约为1.997 ×10-26 kg;
21. 在标准状况下,mgA气体与ngB气体的分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体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是n:m
B.同质量气体A与B的分子数比为n:m
第3页
-
C.同温同压下,A气体与B气体的密度之比m:n
D.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气体A与气体B的质量比为m:n
22.有一种盐A,它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现有盐A的溶液,其组成处于图中的P点,试根据图中的信息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已知盐A的晶体不含结晶水) ( ) A.把该溶液温度降低10℃,该溶液可变为饱和溶液 50 B.50℃时,向溶液组成为P的A盐溶液加入10g A盐,
40
溶液可变为饱和溶液
C.从图判断:50℃时,若配成盐A的饱和溶液, 则其质量分数约为26.6%
D.50℃时,若组成为P的A盐溶液含Bg A盐,则加入B/4 g A盐,溶液即变为饱和30 50 温度℃ 溶液
三、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23┄28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29┄34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23.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被视为质点的物体是:
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一隧道所需的时间 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
C.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 D.研究自行车车轮的转动 2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大 B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不变 C 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也不断减小 D 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
25. 一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 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2.5m/s B. 2.4m/s C. 1.2m/ s D. 5m/s 26.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那么在任意1s内
A.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C.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末速度大2m/s 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初速度大2m/s 27.在下列物体运动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物体在某一时刻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 B物体在某一时刻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 C物体在某一时刻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不为零
D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若加速度减小,物体速度也减小 28.一质点的直线运动s--t图像如图,那么质点的v--t图像可能是: s/m O
t/s t1/2 t1 O t1/2 t1 A
t/s O t/s t1/2 t1 B
O t/s t1/2 t1 C O t1/2 D t1 t/s V (m/s ) V (m/s ) V (m/s ) V (m/s ) 29.下列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B.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C. 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 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30.一辆汽车的s-t图像如下图,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A. 过程a是匀速度运动,过程b 静止 B. 过程 c速度最大,过程b 速度最小
第4页
O s/m a b c t/s
C. 过程b是匀速度运动,过程a是匀加速运动 D. 过程a速度最大,过程c速度最小
31.有一质点,从t=0开始从原点静止出发,沿X轴运动,其v-t图如图所示,则
V(m/A. t=0.5s时离原点最远
s) B. t=1s时离原点最远
2 C. t=1s时回到原点 t/0 D. t=2s时回到原点 2 1 s -2 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位移和路程的大小总相等,只是位移有方向是矢量,而路程无方向是标量罢了 B. 物体在开始运动后的第三秒内的位移为3m,则其在第三秒内的平均速度为3m/s C. 即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D. 匀加速运动的物体速度和位移随时间都增加,匀减速运动的物体速度和位移随时间都减少
33.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向南行驶20s,通过的位移为80m,然后向东行驶20s ,通过的位移为60m,由此可知汽车在这40s内
A. 位移的大小为140m B. 位移的大小为100m
C. 平均速度的大小为2.5 m/s D. 平均速率为2.5 m/s
34. 光滑斜面被分成等间距的四段,一小球在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a、b、c点,最后到底端d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经过各点速度值之比为va:vb:vc:vd=1:2: 3 :2 B.小球从a点到达各点所用时间之比为tb:tc:td=1:2: 3 C. 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v=vb D. 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v=vd/2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个小题,共78分)
四、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34分)
35、(10分)一辆汽车在刹车时做匀减速运动到停止,其初速度为v0=12m/s,加速度大小为2.5m/s2,求:(1)刹车2
秒后汽车速度多大?
(2)刹车6秒后汽车的位移多大?
36、(12分)汽车以12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10米处有一辆自行车正在以4m/s的
速度作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反应后关闭油门刹车,使汽车做加速度大小为4m/s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要使汽车不撞上自行车,司机的反应时间最长是多少?
2
37、(12分)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在第1、3、5┉等奇数秒内以2 m/s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2、4、6┉等偶
数秒内以前一奇数秒末的速度为初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问物体经过多长时间位移大小为22. m。(43.56=6.6)
五、填空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34分)
第5页
2
38.(12分) 某学生欲配制6.0 mol/L的H2SO4 1 000 mL,实验室有三种不同浓度的硫酸:①480 mL 0.5 mol/L的硫酸;②150 mL 25%的硫酸(ρ=1.18 g/mL);③足量的18 mol/L的硫酸。有三种规格的容量瓶:250 mL、500 mL、1 000 mL。老师要求把①②两种硫酸全部用完,不足的部分由③来补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所用25%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保留1位小数)。 (2)配制该硫酸溶液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________mL。
(3)配制时,该同学的操作顺序如下,请将操作步骤B、D补充完整。 A.将①②两溶液全部在烧杯中混合均匀;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18 mol/L的浓硫酸________mL,沿玻璃棒倒入上述混合液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C.将混合均匀的硫酸沿玻璃棒注入所选的容量瓶中;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E.振荡,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 cm~2 cm处; F.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G.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4)如果省略操作D,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进行操作C前还需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10分)已知X为FeO和CuO的混合物,取两份等质量的X样品进行下列实验:
设从③步所得固体D的质量为32 g,溶液E中只含有一种金属离子,气体F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 L,试计算(1)取用的每份X的质量和X中FeO与CuO的质量比。
(2)E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物质的量。 40.(12分)已知硫酸、氨水的密度与所加水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现有硫酸与氨水各一份,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硫酸 氨水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 -溶液的密度/g·cm3 -c1 c2 ρ1 ρ2 (1)表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不写单位,用含c1、ρ1的代数式表示)。 (2)物质的量浓度为c1 mol·L
-1
的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第6页
________mol·L1。
-
(3)物质的量浓度为c2 mol·L
-1
1-
的氨水与c2 mol·L1的氨水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________(填“大于”、“小
5
3--
于”或“等于”,下同)ρ2 g·cm3,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c2 mol·L1(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5六、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计10分)
41.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常情况下,在Ⅲ中相邻的碱基之间是通过 连接的。若观察Ⅱ和Ⅲ在细胞中的分布,则实验过程中水解之后必须经过 ,才可染色。
(3)若观察花生子叶中的Ⅰ,则制片时需用 洗去浮色,便于观察。 (4)Ⅳ具有多样性,从P分析是由于 。 42.完善以下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 探究 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资料:饲料中的蛋白含量一般低于20%;普通饲料可维持小鼠正常生长.A动物蛋白有可能用于饲料生产。 一、研究目的:探究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二、饲料: 1基础饲料:基本无蛋白质的饲料; 2普通饲料(含12%植物蛋白):基础饲料+植物蛋白; 3试验饲料:基础饲料+A动物蛋白. 三、实验分组: 实验 组号 1 2 3 4 5 6 小鼠数 量(只) 10 10 10 10 10 10 饲料 饲养时 间(天) 21 21 21 21 21 Ⅱ
基础饲料 试验饲料1(含6%A动物蛋白) 试验饲料2(含12%A动物蛋白) 试验饲料3(含18%A动物蛋白) 试验饲料4(含24%A动物蛋白) Ⅰ ①实验组6中,Ⅰ应该为 ,原因是 ;Ⅱ应该为 ,原因是保持喂养时间相同,遵循 原则。 ②要直观和定量地反映小鼠的生长情况,可以测量小鼠的体重和身长 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级理科综合试题参
第I卷(选择题,共34个小题,每个小题3分, 共102分)
1 C 2 D 3 B 4 B 5 C 6 C 7 C 第7页
8 B 9 A 10 D 19 A 28 D
11 D 20 C 29 BD 12 D 21 A 30 AB 13 A 22 D 31 BD 14 A 23 C 32 BC 15 B 24 D 33 BC 16 A 25 B 34 AD 17 D 26 B 18 B 27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个小题,共78分)
四、非选择题(共34分) 35、(1)v1=7m/s (2)s=28.8m 36、Δt=0.25s 37、t=6.3s
五、非选择题(共34分)
38.(12分,每空2分)(1)3.0 (2)1 000
(3)295 用适量的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中 (4)偏小 (5)将稀释后的硫酸冷却到室温 39.(10分)(1)56克 9:5 (2) 1mol
9.8c140.(12分,每空3分)(1) % (2)c1/2 (3)大于 大于
1六、非选择题(共10分) 41. (1)N、P N
(2) -核糖-磷酸-核糖- 冲洗涂片
(3)50%的酒精 (4)P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
42.普通饲料 21 设置条件对照,增加实验结果说服力 等量
第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