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识谱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识谱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99网


识谱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识谱是音乐双基(基础音乐知识,基本音乐技能)里的一个范畴,它涉及很多音乐理论和技能,如:音名,记谱法,调式,音程,和弦、节拍、速度、力度、旋律、视唱及歌唱技能等的同时,识谱也是音乐审美的一种手段、工具,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因而在普通中学开展识谱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也是必要的。音乐教育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能力,是困扰着很多一线教师的一个问题,也是音乐教育工作者首要关注和首要解决的问题。整个课程标准的研制过程中,对音乐教学的核心能力培养为什么这么设定,经过课程改革的实验过程之后又重提这个问题,而且又把它提升了一个高度,我们应该怎么样来认识这个问题。

2011版新课标对识谱教学重新提出了具体要求,而且强化了识谱教学能力的要求,这也是应广大一线音乐教师的希望。在征求课标意见的时候,有百分之九十的老师反映了识谱教学的问题。但是,很多老师还是不能全面、准确的认识识谱教学的地位,把识谱放在音乐表现当中来实施,并没有把它作为的学习领域来对待。所以,在设计课程的时候,识谱被作为一个的主题提了出来。在中小学阶段,主要技能有两个,一个是歌唱的技能,一个是读谱的技能,歌唱技能已经放在歌唱教学里面,识谱可以放在唱歌教学中,也可以放在器乐教学中来实施,可能放在器乐教学中来实施会更容易、更方便。

一、找出问题

识谱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音乐新《课标》曾指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规定了不同的学段不同的要求。教会学生识谱,使他们的音乐兴趣得以持续发展,并为其进一步感受和学习音乐打下坚实基础,这无疑是授他们以“渔”。然而,在我们的实际音乐教学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一堂课下来,最吸引学生眼球、调动学生兴致的往往是那些歌唱、师生互动配合、音教游戏类课堂教学活动。识谱单调枯燥,需理解和记忆。而教师为了教学到位,不得不花费很多时间对一些知识做反复强调练习,而此时的学生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索然无味的课堂气氛容易让学生对枯燥的教学方法产生排斥感。所以,一旦音乐教学课堂邂逅识谱,学生顿感索然无味,整堂课的课堂气氛遭遇冷场,音乐情感美的熏陶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了解问题

识谱教学要符合音乐学习的规律,它是学习音乐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音乐教育的目标。这就要求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能正视音乐教学中识谱教学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音乐教学条件相对来说较为落后的农村学校音乐教学工作者而言,更应重视自身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识谱能力的培养。

音乐学习中的识谱教学,它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更是音乐课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作为音乐教育中的识谱能力,则是音乐学习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能力。识谱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音乐学

习的兴趣和热爱。很多学生之所以唱不来乐谱学不好音乐,等到一唱乐谱全然无音高音准节奏概念之分,这些归根结底都是识谱能力欠缺的表现。在课堂上下,有很多的学生模唱歌曲尤其是直接模唱歌词的能力很强,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的强,然而一旦让他视唱歌谱,他却感觉很困难。这种状况,特别是在缺乏相关音乐理论知识的接触、了解、讲解和引导的农村学校,这种情况的出现已然成为一种再普遍不过的现象了。那么,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对识谱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识谱的能力,如何进行我们农村音乐教育中的识谱教学呢?

三、解决问题

(一)引领学生学会“倾听”,注重听觉能力的培养

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节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声感、结构感、形象感等等)是审美能力的基础。音乐新课标提出:音乐教育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把全部教学活动牢固地建立在听的基础上。音乐教学中的识谱教学也不例外。学生能准确演唱难度较大的通俗歌曲,其原因就是他们听得多了,耳熟能详,自然会唱。因为一旦听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后再去学唱歌曲的简谱,能使学生易于掌握音乐音准之概念。而音乐教材中的曲目之所以学生常常不会唱,原因之一就是听得太少。机械地练习识谱、唱歌学到的是死板的歌曲,难以使人感受到音乐的美,也很难激发人们的内在情感。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呢?

首先,培养倾听。学唱新歌前,先让学生多听录音,要认真反复地听。第一遍要求聆听相关音乐的情绪速度;第二遍可以随着旋律的速度节奏等配加上自己的身体的动作,或者拍手打节奏感觉音乐的节拍、力度;第三遍可以轻轻的跟随音乐小声的哼唱。

其次,音乐聆听中发现感受音乐的特点。在听中哼唱,边听边唱。随着学生的听唱,指导他们发现其中之旋律、节奏、结构基本概念,并引导他们在边听边唱的过程中感受发现音乐的特征。

第三,透过动作的编配加强音乐的记忆。通过节奏型的拍手跺脚等动作对音乐进行模仿,边做边唱,训练学生记忆力的同时锻炼了身体的协调性。

最后,进入学生“不愿接受”的乐谱知识学习。结合认识唱名、节奏来边听边唱曲谱。但这不是的视唱,只是把要唱的歌词用唱谱的形式唱出来而已。

(二)激发学生兴趣,以先唱歌后识谱的形式

我们可以尝试着用先学习唱歌后学习简谱的方法强化听觉能力的培养,同样的,识谱的基础还是应该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例如:某班的某节音乐课,当学生走进音乐教室时,我用的音乐就是当天要学的歌曲。这样,能使学生在听觉上对此音乐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初始印象,为下一步的学好歌曲做好铺垫;接下来要做的便是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再通过学生们对歌曲的学习和歌唱,于不知不觉中解决歌谱中所存在的难点,使学生在识谱时降低歌谱本身存在的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没有想象中的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最后,通过对歌谱的再次视唱、理解,又反作用于唱歌,从而使演唱更加完美,目的是使学生放下学谱难的心理负担,通过让学生自主熟悉,用自己的声音去了解音乐、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们对乐谱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受音乐课堂的轻松愉悦,并体验在此环境下展示自我所取得的“成就感”,从而更加自觉、主动地识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