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手抄报:溺水救援方式及注意事项
防溺水手抄报:溺水救援方式及注意事项防溺水手抄报: 溺水救 援方式及注意事项 每种救援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及适用情况,采用 正确的救援方式十分重要,其原则是优先采用不接触落水者的方式, 同时尽量避免单人下水营救。
① 伸手救援 指救援者直接向落水者伸手将淹溺者拽出水面的 救援方法。适用于营救者与淹溺者的距离伸手可及同时淹溺者还清醒 的情况。使用该法救援时存在很大的风险,救援者稍加不慎就容易被 淹溺者拽入水中。因此营救者应该尽可能使用木棍、绳索(如裤带)等 物让落水者抓住,尽可能避免自己的手与落水者的手直接接触, 因此 在万不得已时方能直接伸手,以免发生意外。其操作方法及注意点有: 营救者首先侧身站在较稳固的平面坚固物体上, 并且确认自己站稳后 方可救援,特别要避免正向面对淹溺者,同时要防止脚下可能发生的 打滑现象,以免被落水者拽入水中。当牢固抓住落水者后,救援者要 缓缓回拽,千万不要动作生猛,以免造成伤害。提拉落水者时,救援 者务必尽量降低自己的体位,重心向后向下,最好趴在地上或能用另 一只手抓住稳固的物体(如坚固的石头、树枝等),确认自己站稳后方 可伸出手让其握住,然后将其拉出。如果距离稍远,伸手达不到时, 可用脚去拖救,如此可增加拖救的距离。一旦确认淹溺者牢牢抓住救 援者脚部时,立刻拖其回岸。注意:救援者在拖拽时如果重心太高或
1
重心靠前就容易被落水者拽入水中。此外仅有救援者的提拉很难将落 水者救出,此时应鼓励落水者冷静配合,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营救者所站的地方不稳固或容易打滑(如斜坡、沙地等),此时应首 先采取措施固定自己,如用脚或其他物品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小坑以增 加阻力,或将自己固定在稳固物体上(如用绳索将自己固定在大树或 坚固的岩石上等),然后再伸手救援。如有数人参与救援,可以手拉 手纵向一字排开救人,这样就能避免被落水者拽入水中。注意:如果 是在风浪较大的河中或激流中救人, 就不能采用该法,因人的握力有 限,遇到激流或大浪冲击时往往无法握住他人的手, 人落水。
②
藉物救
由此造成更多的
援该法是或借助某些物品(如木棍等)的把落水者拉 出水面的方法,适用于营救者距淹溺者的距离较近 (数米之内)同时淹 溺者还清醒的情况。其操作方法及注意点有:救援者应尽量站在远离 水面同时又能够到淹溺者的地方,将可延长距离的营救物如树枝、木 棍、竹竿等物送至落水者前方,并嘱其牢牢握住。此时要注意避免坚 硬物体给淹溺者造成伤害,应从淹溺者身侧横向移动交给溺者, 不可 直接伸向淹溺者胸前,以防将其刺伤。在确认淹溺者已经牢牢握住延 长物时,救助者方能拽拉淹溺者。其姿势与伸手救援法一样,首先采 取侧身体位,站稳脚跟,降低身体重心,同时嘱落水者配合并将其拉 出。在拽拉过程中救援者如果突然失去重心时应立即放开手,
以免被
落水者拽入水中。尽管救援者丧失了延伸物,但避免了落水,保障了 自
2
己的安全。此时应再想办法营救。
③ 抛物救援 指向落水者抛投绳索及漂浮物(如救生圈、救生衣、 救生浮标、木板、圆木、汽车内胎等)的营救方法,适用于落水者与 营救者距离较远且无法接近落水者、同时淹溺者还处在清醒状态的的 情况。其操作方法及注意点有:抛投绳索前要在绳索前端系有重物, 如可将绳索前端打结或将衣服浸湿叠成团状捆于绳索前端,这样利于 投掷。此外必须事先大声呼唤与落水者沟通, 使其知道并能够抓住抛 投物。抛投物应抛至落水者前方,如为河流淹溺,应留有一定的提前 量,以免砸伤落水者或落在淹溺者后方,这样还得重新投掷,浪费了 时间。所有的抛投物均最好有绳索与营救者相连, 这样有利于尽快把 落水者救出。此时营救者也应注意降低体位,重心向后,站稳脚跟, 以免被落水者拽入水中。
④ 划船救援指运用救生船支划到落水者身边的救援,该法适用 于宽阔水域的淹溺并且有船,而且最好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救援者参与 营救。此时要注意营救船只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如是小舢板或小型 橡皮艇等极小型船只,营救者必须受过专业训练,否则在拖拉落水者 时容易导致翻船,酿成更大的事故。如果营救船只过小且水温不低时, 可嘱落水者不必上船,抓住船帮,然后施救者划船回岸即可。共
页,当前第1页1防溺水手抄报:溺水救援方式及注意事项 相关内 容: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