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先⽣、各位⼥⼠,我是×旅⾏社导游×××,欢迎你们来到“⾦马”草原旅游。⾸先,我代表热情好客的⾦马⼉⼥热忱欢迎您和您家⼈的到来,能为您和您的家⼈提供服务,是我的荣誉。⾦马草原绚丽多彩的⾃然风光,古朴谆厚的民风民俗,巍峨连绵的雪⼭群峰,星罗棋布的溪⽔河流,神秘传奇的藏民族⽂化,希望给您和您家⼈旅途增添⽆穷的乐趣,给您带来美的享受。⾊达在藏语意为“⾦马”,传说在这富绕美丽的草原上,⼈们曾发现过“马头”形⾦⼦,后⼈为祈祷福祉⽽得名。
⾊达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统治者鞭长莫及,政令难达,长期游离在历代各⼤政治集团之外,形成各⾃为政的⾃由游牧状态,成为“化外之域”、“政⼒未逮”之地,长期为部落头⼈世袭制,⾄1952年8⽉,⾊达和平。现在的⾊达雪⼭草地景⾊奇丽多姿,民族特⾊浓郁鲜明,格萨尔王遗迹遍布境内,被世⼈称为格萨尔王最后的部落——⽡须·⾊达,这⾥有格萨尔王与王妃珠姆留下的美丽传说,这⾥有我国保存完整的⾻系部落⽂化,这⾥的宗教⽂化更添神奇,是令⼈仰慕的吉祥之地。
游客朋友们你们现在进⼊的是⾊达“⾦马”草原第⼀个旅游景点“歌乐沱勒穷”,“勒穷”藏语意为“圣地”,以雪域⾼原四⼤神⼭之⼀⽽著称,勒穷因奇观美景的“神仙岩”⽽得名。“神仙岩 ”⼭峰形状独特,状如雁头,并⽣长有芳⾹柏和⽵⼦等葱郁茂密的植物。请往⼭腰看,有天然菩堤,塔呈⽩、蓝、黄三⾊,塔内有达尔拉仙境、永恒⾃然灯、⽆量光佛等各塔类佛像。被称之为极乐世界的修⾏岩溶洞,其浸⽔处有帕⽶佛像、吾⾦⼤师佛像、⽆量光佛像、长寿佛像以及吾⾦⼤师的亲笔题词;请再往上瞧是称为空⾏母的秘密住所,住所有⼤⼩4个溶洞,棱形排列,⼤者可容30⼈,⼩者1⼈可曲腰⽽⼊。在洞中流⽔的反照下,洞壁上显出各⾊壁画和尊尊佛像,给溶洞笼罩上⼀层神秘的⾯纱。⼭正⾯岩壁处显有古孟加拉⽂、梵⽂字母等字样。⼭腰有七⾦刚拉龙花多住过的房迹,拉龙花多是萨迦派的⼀名喇嘛,曾因射死残酷佛教徒的混世魔王⽽名声⼤震。⼭岩背后有百余个岩门,传说其中⼀门为秘密法库。岩⽯上有佛嘎俄、别若等佛的脚印和拐杖痕迹。勒穷夏季⾬⽔充沛且⽔质晶莹剔透;更加之⽔⾃壁⽴千仞处飞流直下,俨然“似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间仙境,到此朝拜的群众络绎不绝。⽽当隆冬季节时,这⾥“⼭舞银蛇,原驰蜡象”,⼀派北国风光。“勒穷”神仙岩春夏秋冬四季皆景,景⾊各异,令⼈叹为观⽌。
先⽣们、⼥⼠们,随着游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尔坝藏寨,“⾊尔坝”藏语意为⾦坝,这条河叫“⾊曲河”即⾦河,那条沟叫“⾊吉玛”,是⾦⼦的⼭沟,那座“⾊拉⼭”是⾦⼭,“⾊东”是⾦⼭梁。在雪域⾼原的任何⼀个地区,都没有像⾊达这样以⾦⼦命名的⼭川、河流。这既是⼀种渴求,是世界屋脊母腹中的躁动,也是⾊达⼈的希望。现在我们看到的⾊尔坝藏民居建筑在整个藏区独具风格,并蕴含有丰富的格萨尔王⽂化,可称得上藏区⼀道靓丽的旅游风景线,凡是到⾊达的游客途经⾊尔坝都会观赏藏民居。
据传,⾊尔坝是格萨尔王的⼤将上岭⼋部⾸领——⾊尔哇·尼崩达雅⼤将的领地,在⾊阿拉⼭脚现存有尼崩达雅⼤将的城堡迹址和“岭常”岩洞。⾊尔坝的民众为铭记英雄⾊尔哇·尼崩达雅,巧妙地利⽤当地建材,建成⼀幢幢具有⾊尔哇·尼崩达雅⼤将形象的藏房,形成千村万寨,温馨栖息。
藏房定基选点⼀般依⼭傍⽔,座西向东,既利于采柴运⽔,⼜可吸热采光。为避常年西北风侵袭,减轻风雹灾害,严防匪盗,以达保温防震、安全和节省耕地的效能,房屋⼀般三层,⾼约六⾄⼋⽶,⼀⾄⼆楼四壁皆以⽚⽯砌筑,底楼是作畜圈或堆放杂物,⼆楼系核⼼所在,为⼀家⼈⾷宿⽣活楼层,内设寝室、经堂、接待宾客之所;三楼主要⽤来凉晒和贮藏粮⾷。藏房外貌多为长⽅形,三楼四壁皆以柳条编制⽽成,形似⾊尔哇·尼崩达雅⼤将齐肩的头发,整体造形为上宽下窄,形似战将穿上铠甲后上⾝宽⼤、下⾝窄⼩,严如⼀位魁悟的战将。
⾊尔坝藏民居集建筑与民族⽂化于⼀体,不仅代表着藏民族⾼超精湛的建筑技术,也是藏民族智慧和热爱英雄的象征。
现在我们已进⼊“霍西野⽣动物保护区”,这⾥原始森林茂密,主要树种有鳞⽪泠杉、川西云杉等,⾼⼭顶上是灌丛草甸。这⾥⽔源丰富,青草茂盛,野⽣动物种类繁多,有许多保护动物:⽜羚、⽩唇⿅、盘⽺、藏马鸡及群猴。不远处还能看见的⼩⿊点就是猴群,它们经常到河两岸觅⾷,因没有⼈去伤害它们,它们也不会因旅客的到来⽽被惊吓,四散逃窜,它们会与⼈们和睦相处,与路⼈嘻戏。
沿着这条⼭路上去,我们到了⾊达的景点“霍西众措”,意为“碉堡沟顶的础保挥谙⽘嵌戏交粑飨缇衬冢嘞⽘?3公⾥,由四郎⾦措湖、⿊海、⽩海、翠海等七个⾊彩各异的湖泊错落交织⽽成,这七个湖泊随季节、⽓候和早晚太阳光线照时⾓度的变化⽽使湖泊呈现各种⾊彩,故亦称“神之海”。这⾥湖⽔清澈,风化⽯柱林⽴,每到夏秋季,这⾥鸟鸣⽔吟,动物成群喜戏,构成原始⽣态的迷⼈环境。
这七个⼤⼩各异的湖泊属远古时代⽕⼭爆发形成,系冰雪消融后汇集⽽成,的四郎⾦措湖,属淡⽔湖,位于“虎⽿⼭”、“打仁⼭”、“豹⽿⼭”三⼭之间,其余六个湖泊相连于⼭前脚下,尤如镶嵌在绿茵地上的宝珠。这三座⼭雄伟壮观各成⼀线,⼭⾼壁峭,怪⽯嶙峋,传说属扎⽇神⼭⽀神地。相传约700年前,⽩马邓登活佛和亚拉所加活佛曾在湖中取出过⾦质格萨尔王神象等宝物,千百年来,有缘之⼈在此湖边虔诚的许下愿望都能有所预⽰,能变成现实,因⽽其名声远扬,每过12年(猴)便有⼀次聚神节,每年七、⼋⽉间都有转⼭节,成千上万的僧众赶来传经、转⼭、还愿,向圣地祈祷和保佑众⽣平安乐业。在临⾛时,请⼤家在这圣洁的湖边许个愿,愿你们的美好愿望都能得以实现。
先⽣们、⼥⼠们,现在离县城虽有10多公⾥,但我们能看到⼀个⽩点,那就是藏区的⾊达佛塔——邓登曲登佛塔,其意为降魔塔。邓登曲登佛塔始建于藏历铁猎年(1913年)。据传,此塔乃是⾊达年龙寺的空⾏母托梦于⾊达⽡须世袭总头⼈嘎夺和喇嘛索郎罗吾,为镇妖驱邪、消灾解难,普渡众⽣,太平兴旺之预⾔⽽主持修建。在选址的那天出现了许多奇异的祥兆。当时索郎罗吾⼀⾏为选址,在葛埂坝徘徊许久,当他们⾏⾄⼤坝东端时,看见有⼀块⽴在地上的三⾓形⽯头,此时头⼈嘎夺的马鞭⽆意中突然落地,他思索⽚刻后说:“建塔选址就定在此处。”刹时间,珠⽇神⼭⽅向乌云翻滚、⽕闪划苍、雷声震⽿、突降冰雹,全坝霎时染⽩,冰雹停后,在落鞭处发现⼗尺见⽅的雹线内有数⼗条纵横线。索郎罗吾⼗分⾼兴地说:“上苍预⽰,这就是建塔的底坐⽐例图”。于是便召集众⽣以底坐⽐例图为标准,修建佛塔。由于神灵的护佑,建塔⼗分顺利。数⽇之后,便建成了当时整个藏区的佛塔。建成后的塔基包括外围转经房周长100⽶,⾼50⽶,共9层,⽯⽊结构。主体建筑内圆外⽅、外圆内⽅、交错层叠,⼈可内攀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浓郁的宗教⾊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佛塔⼀层外围转经房,⼤⼩经轮(有⼀亿遍⽂字明咒的经轮)155个,排列四周,供群众转经。塔表⾯第⼆、七、⼋层共有⼩型佛龛15个。其中:第⼆层11个,分布在东西南北⽅,内塑镀⾦柴铜释迦尊者定佛坐象,尊⾼1.6⽶,还有轮佛、莲花⽣⼤师、渡母、更庆、隆钦铙坚佛、普美岭巴佛、⽆量光佛、⾝持⾦钢法⾝、四⼿观⾳、莲花⽣⼋号⾦刚橛神等佛像及释迦牟尼泥像1000尊;第七层东南西分布佛龛3个,内塑莲花⽣⼤师、莲花⽣⼋号及唐东杰布(元未佛教萨迦派⼀佛学家)佛像。莲花⽣⼤师坐像西则放有经书⽢珠尔103函,丹珠尔208函;8层东⾯佛龛内塑“过去佛”即⽆量光佛像1尊。第三、四、五、六各层周围镶嵌着玻璃橱窗96个,其中:第三层橱窗36个,内装各种绘画佛像,余下内塑释迦牟尼泥像1000尊,泥像⾼1尺。第
九层为塔顶分别由13阶层、滴⽔槽、五佛冠、⽇⽉宝四个图案组成,⽇⽉宝为镇塔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