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项目化实训对本科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项目化实训对本科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99网
2010年6月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1 Sciences) Jun.2010 Vo1.10 No.2 第1O卷第2期 文章编号:1671—1653(2010)02—01O4—04 项目化实训对本科生工程应用能力 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张晓明,王俊社,郭立炜,尚爱华 (河北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7--程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18) 摘 要:针对当前高校本科生培养模式与就业市场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提出利用项目驱 动的实训教学提高本科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分析了实施项目化实训中的关键因素,并结合河北 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的本科实训教学实践工作,对分级教学、实训内容、教学方 式、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项目驱动;实训;本科生;工程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1—1653.2010.02.020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mproving the Undergraduates"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bility Based on Proj ect Training zHANG Xiao—ming,WANG Jun-she,GU0 Li—wei,SHANG Ai—hua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ijiazhuang 050018,China) Abstract:Considering the gap between the undergraduates,training mode and the actual job mar— ket,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eaching mode to improve the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bil— ity by project—driven training,and analyzes some of the key factors of performing project training. Meanwhile,combined with the training practices i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e discussed the level—based teaching,the training content,the teaching mode and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Key words:project driven;practical training;undergraduate;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bility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迅速增长,供需 矛盾日益凸显,毕业生就业难度逐年增大。目前, 培养,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是解决目前高校毕业 生就业困难的重要途径之一,鉴于此,我们探索了 相当部分的理工科毕业生直接就业于各行业的技 项目化实训教学这一新模式,以提高本科生的工 程应用能力。 一术应用领域,用人单位不但需要毕业生理论基础 扎实,而且需要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 工程应用能力。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高等教 育本科教学必须改革,使高等教育更贴近市场需 、本科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当前,高校培养的本科学生虽然具有较为扎 实的基础理论,但是通常缺乏直接面向市场需求 的工程应用能力,所学知识与企业中应用的主流 求,因此加强理工科本科生实践和工程应用能力 收稿日期:2010—03—17 基金项目:河北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资助项目(2009一ZB002) 作者简介:张晓明(1975一),男.河北黄骅人,河北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语义Web和 信息集成方面的研究。 第2期 张晓明等:项目化实训对本科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105 技术有一定的差距Ⅲ,直接表现就是动手能力较 等院校开始逐步展开实训教学。实训教学通常是 差。现在高校内普遍开设一些实践性教学环节, 比如实验课、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 设计等,但对于面向就业需求的工程应用能力培 养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 第一,实验课程、课程设计的内容往往主要面 指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在十分接近 实际工作环境的条件下,对学生进行工程应用能 力训练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快速与企业中的 实际工作接轨L3]。而项目化实训是以完成项目的 形式组织实训教学活动,其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 向某门课程的某些知识点,实验或设计内容一般 从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为出发点,脱离生产实际 较远;即便是源于生产的题目,因为受到课程内容 和学时的,也必须经过老师的加工和简化,因 此学生很难感受到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压力,很 难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知识点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主体。实训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应用的较为广 泛L4],而在高等教育中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项目驱动的实训教学体系及其关键因素 探讨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以项目驱动为特征的教学 方法,特别适合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项目化教学方法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好所学知识与主流应用技术 的对接问题。通过项目载体可将所学知识的多个 知识点链接起来,从实践出发重点让学生在实际 的项目参与过程中锻炼其综合应用能力。可见, 将项目化教学融人到实训中是改善本科生应用能 力培养的一种可行的方法和手段。虽然项目化实 训教学模式在国外已经得到应用,但是在国内院 校中还没有普及,主要原因在于缺少配套的教学 资源,如:合适的教材、项目案例以及实训所需要 的其他硬件条件等。 通过调研,我们设计了项目化实训的教学体 系(如图1所示),而要搞好高等院校中的项目化 实训教学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主要教学元素。 第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主要解决大学生在 书本上和学校里无法接触因而学不到的企业生 产、设备、工艺流程或工作流程。但限于企业实际 情况,不少学生进入企业后,往往进行一些参观或 从事一些较为简单的重复性工作,得到综合性训 练的机会较少L1]。 第三,毕业设计主要是教师布置或把握题目, 由学生相对地完成设计,教师主要进行理论 上的指导和技术上的辅导工作,是对学生综合能 力的最后考核,而并非面向就业需求的系统化应 用技能培训教学。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让学生在学校期 间获得面向企业岗位的实践技能,近年来,一些高 学生 图1 项目化实训教学体系 106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搞好项目化实训需要构建完善的教学文件 以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以及如何对教 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都是需要研究的新问题, 由于项目化实训教学强调所学知识的综合运 用和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故实训的形式、内容、 这直接关系到实训教学的健康发展。实训中对学 生考核应以项目完成的质量情况和项目完成的贡 要求与传统实验、课程设计、实习都有较大差异。 所以需要研究并构建全新的实训培养计划,要制 献度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要结合学生在项目中 定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完善的教学文 件,在内容上既要区别于理论教学和其他的实践 的行为规范表现以及实训报告撰写情况等因素进 行综合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可依据设计的 环节,又要突出“实训”的特点。 2.需要确立实训项目设计的原则,将实际课 题转换为可用的具体教学内容 项目化实训的核心是实训中所使用的“项 目”,项目是从实际生产和工作的需求中产生并经 过教师再加工(设计)后完成的,项目设计的质量 是项目化实训中最关键的因素,它直接关系到实 训的效果。如何将学生已学的知识内容嵌入到项 目里,即将实际课题转变为被教师和学生可用的 教学内容是一个难点。例如,对于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专业或软件专业,所设计的项目需要覆盖计 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数据库、编程语言等多门课 程的重要知识点(如,socket编程、面向对象分析 与设计、数据库编程接口等),为此,就需要将实训 项目内容分解为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具体子任 务,并为学生提供完成不同阶段编程工作的有效 工具、任务描述和评价标准。 3.项目化实训需要合理的教学方法,要发挥 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无计划性会直接导致学生的随意性, 其直接的教学后果是事倍功半,所以教师对实训 过程的控制非常重要。项目化实训教学与传统教 学相比,由以课本为载体转变为以“项目”为载 体L5],由以讲授为中心转化为以“项目”开发为中 心,所以教师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重新组织 教学。例如,按照软件编程项目实施过程的不同 阶段去组织学生讨论,集思广益,评头论足,优化 设计,通过不断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并逐步 深入至完成多个子任务。所以,必须要确立针对 高校项目化实训的教学方法要点和基本原则,将 实训过程分解为教师可控的教学步骤,为项目化 实训过程的有效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4.项目化实训需要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由于项目化实训打破了课程界限,强化了对 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所 “项目”质量,实施“项目”过程的教学方法和组织, 以及来自学生的反馈意见等进行综合评价。 除了以上四个因素之外,还应该建立毕业生 反馈机制,收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他们在实际 工作中的工程应用技术需求,这些信息可以为实 训内容的调整和实训项目的选择提供导向,从而 让项目化实训更好地发挥作用,尽快地让学生适 应社会的需求,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三、项目化实训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 针对当前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以培养学 生工程应用能力为目的,河北科技大学信息科学 与工程学院从2008 ̄2009学年第2学期开始筹 划针对毕业生进行的实训教学工作,在调研、实训 项目选择、确定指导教师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 讨,制定了较规范的实训课程教学大纲,并在 2009" ̄2010学年第1学期,组织实施了((Java项 目实训》、《ASP.Net项目实训》、《单片机项目实 训》等6门项目实训课程的教学工作。这些项目 实训课程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学生反馈教学效 果良好。在实践教学改革中,我们主要进行了如 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实施科学分级,合理设定学生实训目标 由于参加同一实训课程的学生之间工程实践 水平可能存在着较大差异,有一部分同学动手能 力较强,同时又有很多同学动手能力较差,因此学 生对实训的期望和目标也不尽相同,这直接影响 到教师对于实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为了让 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和实践能力差的学生得到不同 的训练,我们将实训课程进行了分级(初级和高 级),实训前先进行分级测试,然后学生根据自己 的实际情况参加不同等级的实训。 项目化实训教学主要是针对我学院四年级和 三年级部分本科学生实施的,通过实践表明,学生 正确地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实训级别,有利于提高 学生的兴趣,避免了听不懂或者“吃不饱”的现象, 第2期 张晓明等:项目化实训对本科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107 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动态调整实训内容,优化实训项目 实训项目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是实训课程的核 心。项目化实训侧重于综合性,其重要特点就是 用。在教学上,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导向,采用 了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 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首先介绍实训项目中 某项子任务所涉及的背景知识,接着介绍子任务 的目标和完成方法,然后再让学生去完成该子任 务,实践结果发现学生很难在规定时问内完 让学生体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实训的内容既要尽量覆盖专业所学到的重要知识 点,又要综合考虑难易程度和新颖性等因素,其内 容不能一成不变,要不断根据实施效果进行内容 成。于是我们对这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改进,在每 个子任务之中,加入一个与该子任务核心技术类 的调整。我们从项目的子任务划分、新技术元素 添加、实施项目资源库等三个方面实现实训内容 的动态调整,逐步完善实训体系。 首先,我们将实训项目按子任务划分,分为基 础子任务和可选子任务,基础好的同学完成其中 的基础子任务和可选子任务,基础差的同学只完 成其中的基础子任务。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根据 学生的实际进度动态地调整实训的内容,为学生 设定合理的实训目标。 其次,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较快,总有新技术不 断出现,所以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反馈, 动态地在原有的实训项目中加入一些新技术元 素,从而保证实训内容的新颖性。 第三,构建实训项目资源库,用于管理各种项 目及其相关教学资源。由于项目的内容可能会经 常调整,会形成多种版本,利用项目资源库管理有 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选取和运用项目。 3.改革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项目化实训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小班教 学,加强与学生的交互,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 参考文献: [1]金建设,吕海东.学院软件实训教学探索[J].高等工程 教育研究,2007,(S1):69~71. [2]朱懿心.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初探[J].教育发展 研究,2003,(3):79~81. [3]余厚洪.文秘专业实训教学现状与对策[J].丽水学院学报, 2O1o,(1):118~121. 似的例子,教师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将该例子完成, 学生再按照该例子的解决思路完成子任务,在教 师的引领下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例子激发学 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很快上手,从而在 实践中锻炼了动手能力。 4.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 考核机制是项目化实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 考核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从实 训报告、实训作品和小组答辩等几个环节来进行 考核。实训报告反映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及概括总 结能力;实训作品根据不同的项目具有不同的形 态,比如可以是程序代码、电路、实物等,总之是学 生通过实训做出的提交物;小组答辩是教师对学 生项目工作的综合评判。由于实训教学交互性很 强,教师对学生的情况非常了解,教师给学生评价 时还应考虑学生的基础和起点、实训学习的态度 与进步幅度,应鼓励和激发学生对实训的参与和 兴趣,故不能一概而论。 [4]刘万辉,宋桂玲。徐义晗.项目教学法在软件专业综合化实训 中的运用[J].高等职业教育一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 (1):70~71. [5]朱凯杰,陶俊丰.关于在计算机网络工程实训教学中开展项 目教学法的探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6):68 ~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