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报告关键字:证券行业、证券市场
引言
2006年无疑是中国证券行业最值得铭记的一年。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基本收关,证券公司风险释放,遗留问题得到解决,同时,股票市场也一飞冲天,证券行业终于告别严冬,沐浴春天暖融。如果从历史进程反观,2006年有可能成为中国证券行业的一个分水岭。
经过短短一年的积累,券商资产规模得到快速提高,2005年,创新类券商总资产平均在73亿,到2006年底,已经翻了一番,达到153亿。净资产和净资本也都增长三成以上。规范类券商总资产增加138%,净资产和净资本也都增长三成。从净资产和净资本增速来看,2006年券商自由资产规模增加三成,券商总资产由于客户保证金增加而与净资产净资本增速不同步。
2006年券商盈利水平得到了全速增长。从收入和利润增长情况来看,券商收入和利润均成倍增长。创新类券商收入增长3倍,利润增长10倍以上,净资产收益率由-4%跳升到27%。规范类券商利润增长方面虽然较创新类券商略逊,但也实现了5,6倍的增长。创新类券商在业务范围,市场占有程度和业务规模等方面都处于行业前列,各项业务遍地开花,创利水平大幅提高。
券商各项收入增速不同。券商各项收入中,增长最快的是自营业务收入,自营与证券市场关系最为直接,最直接地体现了2006年证券行业靠天吃饭的突出问题仍在继续。手续费收入增长两倍,基本体现了市场状况,2006年市场成交量比2005年增长近两倍。证券承销收入适度增长,中型券商的证券承销收入和经纪业务收入增速快于大券商。
2006年我国证券行业实现营业收入约600亿元,净利润255亿元,其中19家创新类券商营业收入378亿元,净利润161亿元.全年券商手续费收入300亿,创新类券商145亿,我国券商分化加剧,行业集中度提高.在总数过百家的证券公司中,19家创新类券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超过行业总额的50%.
2006年所有券商都在各自的跑道上全速奔跑,部分券商增速快于其他券商.大券商的奔跑速度丝毫不亚于中小券商,华泰证券以接近200倍的增速居全部券商之首,国泰君安居次,前十名的券商增速都在20倍以上.创新类和规范类券商的增速都显著快于其他券商,增速最快的券商中,7个是创新类,两个是规范类,只有华西证券不属于创新或者规范类.
2006年增长速度最快的券商大部分得益于自营业务收入的增长,许多券商在大牛市背景下,靠着自营业务赚的盆满钵盈。中小券商在自营业务领域发挥的余地很大,自营业务收入增速往往超过大型创新类券商,如德邦,首创,兴业证券等,在大牛市下没有错过机会。创新类券商中平安,东海,广大等自营业务增速较快。 创新类券商占据市场大半江山。
2006年所有券商都在各自的跑道上全速奔跑,部分券商增速快于其他券商。大券商的奔跑速度丝毫不亚于中小券商,华泰证券以接近200倍的增速居全部券商之首,国泰君安居次,前十名的券商增速都在20倍以上。创新类和规范类券商的增速
都显著快于其他券商,增速最快的券商中,7个是创新类,两个是规范类,只有华西证券不属于创新或者规范类。
创新类券商在经纪业务方面收入增长速度也非常可观,东海证券经纪业务增长近4倍,远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华泰,国信,东方,长江,招商等券商自营业务增长都在3倍以上。规范类券商中,第一创业和金元证券自营业务增速也较快。中山证券经纪业务增长幅度也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承销业务收入方面,许多中小券商加入了新股发行承销业务,比如首创证券在强手如林的A股市场抢占一席,对其承销业务贡献很大.兴业证券和长江巴黎百富勤证券也在中小板承销十分活跃。
目 录
第一章 证券行业现状概况 1 第一节 证券行业基本知识介绍 1 一、证券的定义与特征 1 (一)证券的定义 1 (二)证券的票面要素 1 (三)证券的特征 1 二、证券的分类与功能 3 (一)证券的分类 3 (二)证券的功能 5
三、证券市场的定义与特征 5 (一)证券市场的定义 5 (二)证券市场的特征 6
四、证券市场的结构与功能 7 (一)证券市场的结构 7
(二)证券市场的中介机构 9
(三)证券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四)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 11 第二节 中国证券行业发展概况 12
1.我国证券行业基本情况 1 1.1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概况 1 1.2我国证券公司的概况 1 1.3我国证券公司的监管 3 1.4我国证券公司现状分析 5
1.1 中国证券行业发展概况 1.2中国证券公司发展概况
1.3 证券行业监管环境行业产业
一、“十一五”规划建议 28 二、《证券法》修改 30
10 三、《基金法》实施 35 四、“国九条”出台 37
(一)“国九条”的主要内容 37 (二)“国九条”的意义 39 五、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 43 (一)破题试点进展顺利 43 (二)股改顺利完成 45 (三)股改扫尾不容乐观 46
1.4中国证券行业发展趋势 1.4.1行业监管日益规范
1.4.2券商盈利模式趋于多元化 1.4.3行业集中度依然较高 1.4.4金融同业竞争压力加大
第三节 证券行业特点分析 25
第三章 证券行业发展格局 83 第一节 证券市场格局 83 一、股票市场 83
(一)A 股股票发行 83 (二)B股市场 84 (三)股票交易 87 二、上市公司 88
三、证券投资基金 四、债券市场 94 五、期货市场 94 六、证券交易所 97
(一)上海证券交易所 97 (二)深圳证券交易所 98
第二节 证券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100
一、中国证券市场周期性运行规律实证分析 100 (一)历年走势轮廓 100 (二)2010年走势轮廓 101 (三)各季度走势轮廓 102 (四)各月份走势轮廓 103
二、中外合资券商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 106 (一)与国际券商相比中国券商差距甚大 106
(二)成立中外券商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 108
(三)中外合资券商的设立将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三、券商危机成因与变革路径 111
108 (一)中国证券公司生存危机的内因分析 111 (二)中国证券公司生存危机的外因分析 114 (三)再造中国证券公司的道路选择 117 四、券商分类与创新试点 121 (一)券商分类监管 121 (二)创新试点类券商 122 (三)规范类券商 123
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的影响作用 2.社会倾向对行业的影响 3.技术因素对行业的影响 4.相关行业变动因素的影
第三节 证券市场国际化发展策略 125 一、我国证券业国际化现状 125 (一)市场开放度 125 (二)国际化进程 126
(三)国内证券经营机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30 (四)WTO开放承诺 131
二、探索证券市场国际化 133
第二章 中国证券市场传统业务竞争分析 2.1经纪业务
2.1.1 经纪业务发展概况 2.1.2 市场竞争格局 2.2 投资银行业务 2.2.1 股票承销 2.2.2 债券承销 2.3 资产管理业务
2.3.1 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概况
2.3.2 中国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竞争情况 2.4自营业务
第五章 证券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策略 162 第一节、证券行业投资分析 162
一、我国证券市场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162 (一)优化证券市场的结构 162
(二)证券市场的业务及品种创新 1 (三)证券市场引进新的市场机制 167 (四)的作用 168
二、循序渐进开放证券业 170
三、证券行业发展的规律探析 173 四、银行与证券适度对接 179
(一)分业经营削弱银行竞争力 179 (二)直接融资\"蚕食\"银行信贷 181
五、关于我国证券公司上市问题的若干思考 182 (一)证券公司上市是大势所趋 183 (二)证券公司上市途径 186
(三)我国证券公司上市必须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191 六、民营企业介入证券市场的动因分析 194 第二节、证券行业投资发展趋势 197 一、全球证券市场发展十大趋势 197 (一)证券交易国际化 197 (二)金融市场证券化 198 (三)证券行业自由化 199
(四)证券金融市场一体化 200 (五)证券机构国际化 200 (六)证券市场联盟化 201 (七)证券业务混业化 202 (八)证券机构巨型化 203 (九)业务创新高速化 204 (十)证券业务网络化 205
二、中国证券市场未来几年发展趋势 206 (一)证券市场宏观面将得以改善 206 (二)股权行使与运营将开辟新格局 207 (三)证券供给的新变化 207
(四)股改催生并购和控制权市场新格局 208 (五)证券投资将迎来新格局 209 (六)股改将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210 (七)市场创新和建设将进入新境界 212
(八)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营与管理模式将更新 214 三、中国证券公司竞争格局的变化趋势分析 215 (一)大券商的垄断格局 215 (二)中小券商后来居上 216
(三)券商竞争的“战国时代” 216 四、诚信责任与证券市场发展 220
(一)市场经济对信用的要求以及我国信用体系的差距 220 (二)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整体状况 221 (三)证券市场诚信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224
(四)改进证券市场信用体系,规范上市公司运作 226 五、网上证券交易趋势 229
(一) 从两次并购案看网上证券的未来 229 (二) 网上证券的发展趋势 230 图表
图表 中国证券市场A股市值 14
图表 2008年上海证券市场概况(7月2日) 15
图表 A股市场筹资情况(2000-2010年)(亿元) 84 图表 2000-2010年中国股票市价总值与GDP的比值 88 图表 2008年7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概况 98 图表 2008年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概况 100 图表 2010年券商盈利排名前10名统计 136
图表 2010年股票基金交易金额排名前20位名单 (经纪业务) 137 图表 2010年股票基金交易金额排名前20位名单 (含机构专用) 138 图表 2010年券商总资产排名前10名 138 图表 2010年券商净资产排名前10名 139 图表 2010年券商净资本排名前20名 139 图表 2010年券商营业收入排名前10名 140
图表 2010年股票主承销金额排名前20名券商名单 141 图表 2010年股票主承销家数排名前20名券商名单 142 图表 2008-2010年股票基金交易金额(经纪业务) 144 图表 2008-2010年营业收入 144
图表 2008-2010年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股票基金交易金额(经纪业务) 146
图表 2008-2010年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收入 147
图表 2008-2010年国泰君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股票基金交易金额(经纪业务) 149
图表 2008-2010年国泰君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收入 150 图表 2008-2010年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基金交易金额(经纪业务) 153 图表 2008-2010年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 154 图表 2008-2010年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营业收入 157 图表 2007-2010年东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收入 160 图表 2007-2010年东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净利润 161
监管动态
新出台的规章制度,主要围绕增加监管透明度、规范业务管理、引导业务创新等主题展开。 不断曝光的监管人员操守问题,反映出现有监管制度仍存在着性的不足,并可能影响到行业的长远发展。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提前在今年下半年召开,设立统一金融监管机构的设想正在逐渐接近现实。
行业动态
融资融券业务和股指期货业务终于推出,证券行业差异化竞争格局正由资管业务领域、自营业务领域,向经纪业务领域延伸。
行业的整体佣金水平继续下滑,经纪业务的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经纪业务竞争进一步趋于白热化, 中小券商面临严峻挑战。
汇金系如何实施“一参一控”,对于行业整合和未来发展格局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中信证券等创新类券商在开展跨境经营、完善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这有助于解决业务结构单一、同质化竞争、内幕信息隔离等问题。 市场动态
我国证券市场引入做空机制,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趋于完善,市场的运行机制和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
加快场外市场建设、探索境外企业在境内发行上市的制度安排,为证券行业的长远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行业展望
金融混业经营的大背景,正在倒逼建立一个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但相关机制、措施的出台和落实仍有待时日。
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再分配,证券行业格局正在从分散趋于集中,行业内部同质化竞争、恶性竞争、“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将有所改变。
证券公司在多层次市场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应该充分发挥已取得的业务平台优势,实现与证券行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共同成长。
2007年证券市场运行状况及特点.....................................1 一,股票市场 ...................................................... 1
(一)股市总体走势 ................................................ 1
(二)股票发行情况 ................................................ 3
(三)交易情况分析 ................................................ 6
二,债券市场 ..................................................... 10
(一)债券发行情况 ............................................... 10
(二)债券存量 ................................................... 12
(三)债券交易结算情况 ........................................... 14
(四)2008 年债券市场展望 ........................................ 19
三,期货市场 ..................................................... 20
(一)分交易所情况 ............................................... 20
(二)分品种情况 ................................................. 20
Ⅱ 本季度行业热点..............................................22
2009-2010年中国证券行业研究报告正文目录
第一章 中国证券行业概况 1.1 中国证券行业发展概况 1.2中国证券公司发展概况 1.3 证券行业监管环境 1.4中国证券行业发展趋势 1.4.1行业监管日益规范
1.4.2券商盈利模式趋于多元化 1.4.3行业集中度依然较高 1.4.4金融同业竞争压力加大
第二章 中国证券市场传统业务竞争分析 2.1经纪业务
2.1.1 经纪业务发展概况 2.1.2 市场竞争格局 2.2 投资银行业务 2.2.1 股票承销 2.2.2 债券承销 2.3 资产管理业务
2.3.1 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概况
2.3.2 中国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竞争情况 2.4自营业务
第三章 中国证券行业创新业务发展情况 3.1 融资融券 3.2股指期货 3.3 直投业务
第五章 外资证券公司在华发展情况 5.1 外资参股证券公司发展概况 5.2 外资参股证券公司相关 5.3 外资参股证券公司业务开展情况 5.3.1 股票和债券承销业务 5.3.2 经纪业务 5.4 高盛高华 5.4.1 企业简介 5.4.2 企业经营情况 5.4.3 企业发展动态 5.5 瑞银证券 5.5.1 企业简介 5.5.2 企业经营情况 5.5.3 企业发展动态 5.6 中德证券 5.6.1 企业简介 5.6.2 企业经营情况 5.6.3 企业发展动态
我们的市场投资者数量和规模呈现高速增长。国家居民可支配收入处于持续增长,最初的可支配收入是到了银行,但是随着资本市场发展,资本市场产品不断丰富,金融资产结构里,证券和基金比重也出现了持续增长的势头。从第二个角度来看,我们市场规模扩张也进入持续扩张期,一方面经济规模已经很大了,现在是全后第四大经济体。另一方面,我们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 证券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加大,经纪业务触角向全球范围延伸。一个是中国加入世贸后,一方面逐步开放外资券商进入行业的,外资参股证券公司条件更加宽松、参股渠道更加多元化,监管机制也更适当,业务范围也逐渐宽泛。外资的进入一方面给我们带来新的管理理念,同时给我们带来新的竞争对手,特别是在高端客户方面外资具有一定优势。另一方面,我国已经开放了QFII、QDII。随着QDII额度的增加,居民已经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同时批准了多家券商设立的子公司,我们经济业务触角也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延伸。
客户群体的结构变化为经纪业务细分市场提供了可能性。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市场里机构客户所持有的证券市值占市场总市值40%,经纪业务也从最初的主要服务中小个人客户兼顾企业机构客户这种模式,分化成机构经纪业务和零售经纪业务这两大组成部分。机构客户群体日益壮大,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以公募基金、保险公司、社保基金、QFII为代表的专业性投资机构,对他们的服务
应该充分借鉴国外投行服务模式、强化研究服务、横向整合资源,形成一个共同发展的格局。第二类是私募基金,尽管这部分客户在目前市场上它的规模和影响力都还偏弱,但是我们相信不断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他们之中也会涌现出一些伟大的投资公司,为这些客户提供从开户、研究、交易、清算一条龙的经纪业务,也会成为主流发展方向。第三,实业资本机构。零售客户群体也有很大的分化,分为大众投资群体、中产阶层投资群体、私人银行服务客户群体。大众投资群体我们非常熟悉了,像80、90后,他们非常习惯网上生活,对他们的需求和产品服务,主要通过网络实现。中产阶层投资群体他们主要是理性消费,他们能够也愿意为资讯服务支付一定费用,这类客户是各类金融产品长期购买消费者,私人银行服务的客户群体,证券公司需要整合各方面资源加以服务,才能满足他们多样化的需求。
另外行业趋势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经营模式呈现低成本、网络化发展趋势。传统以规模宏大、装修豪华超大营业部已经不在了,现在大量产生的是新型的证券营业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化手段很大程度打破了经纪业务地域特征。未来经纪业务经营模式软硬件成本比例、投入比例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固定资产投入会降低,人力成本、服务软件将成为经纪业务主要成本。第二,证券营销团队规模进一步扩张,券商营销时代来临。根据目前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全国营销人员已经达到10万多人,未来证券经纪人,非员工的经纪人还是以员工为代表的营销团队都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前景。这支队伍才是证券从业人员的主力军。第二方面变化趋势就是服务模式差异化,券商服务品牌将逐渐形成。传统通道代理服务已经无法满足投资者需求,投资者更关注券商的资讯信息和产品创新能力。服务产品呈现差异化,随着客户细分,我们有不同的服务产品,我们服务渠道也是多元化,比如有手机、网站、电话交易中心、柜台等等服务渠道。服务产品也有各种各样的资讯产品。服务品牌开始出现,随着服务产品差异化,促使券商更重视经纪业务品牌建设,市场上逐渐出现的经纪业务的产品和服务品牌。第三个趋势就是金融同业合作更加密切,首先是三方存管。一方面让银行与券商合作变成所有券商乐观自觉行动。另一方面加深了经纪业务产品服务于银行存管服务的关联度。客户综合性财富管理需求将加深经纪业务与银行、保险之间的金融之间互惠合作,虽然依然是分业营销,但联合营销会逐渐深入。第四,券商资源整合势在必行。为了满足客户综合性理财需求,券商内部的资源整合能力将成为关键竞争力。经纪业务凭借销售渠道和团队,将成为各项其他业务不可或缺的基础平台。资产管理和投资研究业务对经纪业务的依赖自不待言。投行和固定收益业务随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其承销和定价将越来越离不开经纪业务的支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