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露天矿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中国神华神东煤炭分公司 xx年十月 目录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职责.................................3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4
职
业
卫
生
管
理
制
度.......................................8制定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制度...................9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制度...................................11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12职工健康检查与诊疗制度
.................................13
职
业
病
危
害
告
知
制
度.....................................14度.................................16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职责
职业卫生检查与奖惩制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员工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改善生产作业环境,搞好职业卫生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成立神东煤炭分公司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一、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公司分管职业安全卫生的副总经理
副组长:公司工会、人力资源部经理、职工医院院长成员:公司工会副、安监局副、党工部、动力部经理、生产部经理、煤质处、安监局综合处、安监局监察处、安监局
精品文章
通风处、安监局监控中心主任及以上单位、部门管理人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监局。办公室主任。安监局副兼,安监局、职工医院、人力资源部、公司工会明确具体管理人员作为日常工作人员。
公司各单位要成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二、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一)建立好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及有关档案,并妥善保存。 (二)依法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与所从事职业有关健康损害的劳动
3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三)依法组织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
(四)向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积极改善劳动条件。
(五)依法组织公司职业病患者的诊疗。
(六)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全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或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七)开展对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建立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与评价,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八)负责履行《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用人单位的其他义务。
精品文章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总则
一、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条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规定公司领导、各单位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职责范围,凡本公司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为依据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机构或人员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各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一、总经理的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三级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病防治工作人员。
3、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公司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4、组织召开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和制定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精品文章
5、根据“三同时”原则,公司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行建设,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参与公司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7、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二、公司分管职业卫生的副总经理、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5在总经理的领导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组织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职责:
1、组织制定(修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2、根据公司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
3、制定公司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4、直接领导本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
5、组织对全公司干部、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6、经常检查全公司和各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精品文章
7、经常听取各部门、各单位、安技人员、职工关于职业卫生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8、对公司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9、对本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直接责任。 三、公司生产部的职责
1、编制公司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措施等,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
2、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3、对生产设施、防护设施进行检查,督促各单位做好维护保养、检修工作,确保安全运行。
4、对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 四、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责
1、协助领导小组推动公司开展职业卫生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规和标准。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2、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总结推广职业卫生管理先进经验。
3、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 4、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 5、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定制度、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对
精品文章
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领导小组研究处理。
7、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8、负责建立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负责登记、存档、申报等工作。
五、各二级单位负责人的职责
在公司分管职业卫生的副总经理领导下工作,具体职责: 1、把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措施贯彻到每个具体环节。 2、组织对本单位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发放给个人防护用品。
3、督促职工严格按操作规程生产,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 7使用。严禁组织违章、冒险作业。
4、定期组织本单位范围的检查,对单位的设备、防护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报领导小组,采取措施。
5、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迅速上报,并及时组织抢救。 6、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部责任。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公司职工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改善生产作业环境,搞好职业卫生工作,制定本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精品文章
一、各部门、各单位在公司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履行各自职责,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及有关档案,并妥善保存。
二、公司各单位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规定。
三、依法履行向劳动者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公司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并以标志、公告等形式提高职工对职业病危害的防范意识。
四、依法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查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的预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审查、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五、对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逐步采取技术改造、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防护用品等,落实各项防护措施,积极改善劳动条件。向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六、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各单位职业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集团公司处理,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七、公司人力资源部依法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劳动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依法组织本单位职业病患者的诊疗。
八、依法组织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
精品文章
九、组织开展对各单位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建立好各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十、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监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十一、建立应急救援预案,成立应急救援分队,落实职责,以利急需,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制度。
制定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制度
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标准,9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二项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根据“统筹安排、量力而行”的原则,分轻重缓急,以便集中力量及时解决严重影响职工健康、安全的问题,制定本计划。
一、依据
1、国家法规、标准及上级主管部门、管理部门的指示、要求;
2、针对职业病危害的主要原因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3、生产工艺的改进; 4、职工的合理要求。
二、事项、实施时间、实施部门和经费预算
精品文章
1、生产场所改造、生产工艺改进; 2、防护设施建设与维护、警示标识; 3、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4、工作场所卫生检测评价; 5、职业卫生宣传; 6、职业卫生培训; 7、职工健康监护; 8、职业病人诊疗; 9、其他。 三、验收与考核
公司每季度组织考核验收一次;各二级单位每月组织考核验收 10一次。考核后及时做出奖罚通报。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制度
为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特制定本制度。
一、培训内容
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 2、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
精品文章
品;
5、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设施。 二、培训的对象与方式
1、新进矿、厂的职工培训,要执行三级教育培训制度; 2、区队、车间之间的职工调动前要进行教育; 3、区队、车间内部的职工调动前要进行教育; 4、对临时工经常组织教育培训; 5、定期组织全员的教育。 三、组织实施部门、经费保障
1、公司人力资源部全面负责职工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工作,公司教育培训中心、各单位负责执行职工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工作;
2、职工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经费由公司年度列专项资金给予保证。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
公司安监局和各单位负责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在各单位设专(兼)职专业人员,负责日常监测和管理工作。
一、组织开展对公司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确保监测正常运行,建立好各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具体要求如下:
1、各单位要明确监测的具体分布点; 2、各单位要明确监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 3、各单位要明确分项目的监测周期;
4、各单位要执行监测结果的及时登记与报告工作。
精品文章
二、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具体要求如下:
1、检测与评价结果要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要向劳动者公布。
三、监测中发现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卫生标准时的要组织整改处理。
四、公司安监局和各单位负责实施此项工作,经费由公司年度列专项资金给予保证。
职工健康检查与诊疗制度
公司人力资源部和公司职工医院负责本公司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疗管理。依法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
在紧急情况下,职工医院要立即对职工、现场人员、周围居民实施应急检查和医学观察,防止职业病的蔓延。
具体内容如下:
1、新录用、变更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的员工在上岗前,根据员工拟从事工种和岗位,评价员工是否适合从事该工种。
2、员工在岗期间健康检查按国家规定进行,职工医院要记录员工健康变化,评价员工健康变化是否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关,判断员工是否适合继续从事该工种作业。
3、各单位要将员工健康检查结果及时告知员工。
4、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员工及职
精品文章
业禁忌症者,要调离原岗位。
5、职工医院负责建立和保管公司全体员工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各单位要将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和防护措施如实告诉劳动者,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1、在员工岗前培训时,要告知员工本单位主要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如何预防;
2、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要告知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并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3、使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有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对于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
告知的责任部门有公司人力资源部、教育培训中心、各二级单位。 公司对各单位针对此项工作的考核第季度进行一次,并进行奖罚通报。
精品文章
14样例:
劳动合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 同志:
您所在的煤矿、车间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如防护不当,该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对您的造成损害。
在本岗位,用人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职业病防护措施。并对您发放个人防护用品。
一旦发生职业病,本单位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您提供相应待遇。
当您的工作岗位发生变更时,请重新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
请您履行以下义务:
自觉遵守用人单位制定的本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制度;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定期参加职业病健康体检;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用人单位;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配合用人单位,避免职业病的发生。
特此告知
欢迎您随时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职业病的建议。 用人单位盖章 本人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精品文章
职业卫生检查与奖惩制度 一、检查层次
1、由公司领导负责,职业卫生领导小组参加,每季进行一次。 2、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人员每月一次。
3、区队、车间负责人对本区队、车间作业范围内,每周检查一次。
二、检查内容
1、各职能部门、生产区队、车间执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情况; 2、生产区队、车间现场检查。生产区队、车间的总体卫生状况,生产车间警示标识,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应急救援设施、通讯报警装置运行情况,工人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工人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工人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三、检查结束后要落实隐患整改措施,明确整改人,并有奖惩措施。
第二篇。露天矿山开采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露天矿山的安全管理,规范露天矿山生产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关联法规: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非煤露天矿山(以下简称采石场)开采的安全生产管理。
第三条县(市)、区应当加强对采石场安全生产工作的
精品文章
领导,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采石场所在地镇(乡)或事处应当根据实际,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采石场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第四条市和县(市)、区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职责:
(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采石场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
(二)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管理监督工作;
(三)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采石场爆炸物品的确良安全管理监督工作;
(四)环境保护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采石场环境保护管理监督工作;
(五)林业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采石场林地使用和生态环境治理的管理监督工作。
第五条新建采石场的年产量一般应当在20万吨以上。 单位和个人要求新建采石场的,应当先向当地县(市)、区国土资源(矿产资源)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由国土资源(矿产资源)主管部门牵头,联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环境保护、林业等部门,对拟建采石场的地点进行实地踏勘,并对开采后可能会对周边自然环境、居民、建筑物及重要设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联合提出可行性意见。
精品文章
第六条对经过实地踏勘认为可以新建采石场的,申请人应当提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专篇》、《开采矿产资源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使用林地现状调查报告》或《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等材料,按照审批权限,对依法属于市或县(市)、区审批的采石场,由国土资源(矿产资源)主管部门牵头,联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环境保护、林业等部门,对有关材料进行会审,出具书面的评审意见。对符合新建采石场条件的,再由申请人到有关部门办理相关证件。
现有的采石场在矿产资源有偿出让后,受让人应当提供前款规定的材料,方可从事采矿作业。
第七条为工程建设配套新建的采矿点,采矿权人应当将工程建设项目的石料需要量、
采矿点的开采期限、开采能力等情况向当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采石场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本矿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采石场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制定和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需要的设备、设施有效的正常运行;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五)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当及时、如实报告,并立即组织实施
精品文章
抢救工作。
第九条采石场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第十条采石场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采石场的安全管理人员必须专职。
第十一条采石场的设备、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要求,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并应当依法定期检测。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名。采石场机械设备外露的传动装置必须安装防护罩(防护栏)。
第十二条采石场配电线路、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用电安全规范。安全保护装置应当依法定期检查、检测,确保可靠、有效。
第十三条采石场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教育、督促从业人员按规定使用。
进入作业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第十四条采石场从业人员使用安全绳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一)在距离地面超过3米或坡度超过30度的台阶坡面上从事作业的人员,必须使用安全绳;
(二)安全绳必须拴在牢固地点,并在使用前认真检查;
精品文章
(三)安全绳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5(承重400公斤),尾绳长度不得大于1米;
(四)放炮时安全绳必须收起;
(五)不得两人或两人以上同时使用一条安全绳。
第十五条采石场作业必须遵守自上而下开采的原则,严禁违反规定掏底开采作业和扩壶爆破作业。
逐步淘汰药壶爆破法作业。至xx年底止,所有采石场必须采用中深孔爆破法或浅眼爆破法(又称浅孔排炮不规则台阶开采法)作业。
第十六条采石场采用中深孔爆破法作业的,在钻孔作业前,应当先对宕面进行观察,防止山体滑坡等事故的发生,确保作业安全。
采石场采用浅眼爆破法作业的,在钻孔作业前,应当先对宕面进行全面清理,将险石、危石、浮石等容易坠落的石块清除。从事排险作业时,同一宕面不得从事其他作业。
第十七条采石场应当严格控制宕面开采的高度与坡度,禁止超高度超坡度开采。
采用中深孔爆破法开采的,台阶的高度一般控制在12米至18米之间,最高不得超过20米;采用浅眼爆破法开采的,台阶的高度一般控制在4米至6米之间。宕面开采坡度最大不超过75度。
遇暴雨、大雪等恶劣天气应当停止作业。在恢复作业前应当先对宕面进行检查,防止塌方、滑坡等事故发生。
第十民用爆炸物品的购买、储存、运输、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精品文章
第十九条采石场的爆破作业必须由经过考核合格的爆破员担任。爆破员必须持有县(市)、区门颁发的《爆破员作业证》。
爆破员从事中深孔爆破和浅眼爆破作业的,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第二十条爆破作业实行定时爆破制度,并应当明确警戒范围;在危险区的边界或通道上,应当设立警戒岗哨和标志。
爆破前应当发出信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危险区的人员及时撤至安全地点。信号分预告、爆破、解除警戒三种。
爆破结束15分钟后,方能进入现场检查,经确认爆破点安全后,才准许采石作业。禁止在雷雨天、七级以上大风天、夜间和雾天进行爆破作业。
第二十一条爆破时所有人员必须撤至个别飞石最小安全距离外,个别飞石最小安全距离分别为:
(一)中深孔爆破最小安全距离按设计要求确定,但不得小于200米;
(二)浅眼爆破法最小安全距离为300米;
(三)破碎大块岩矿采用裸露药包爆破法的,最小安全距离为400米。
第二十二条采石场采用中深孔爆破作业的,应当编制爆破设计书;采用浅眼爆破作业的,应当编制爆破说明书。爆破作业应当按照爆破设计书或爆破说明书进行。
采石场应当将爆破设计书或爆破说明书向当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门备案;实行循环爆破作业的,采石场应当在第一
精品文章
次爆破作业时将爆破设计书或爆破说明书备案。采石场采用中深孔爆破作业的,一次爆破炸药用量一般控制在xx公斤以下。
第二十三条采石场进行大型爆破作业,应当事先将爆破作业方案报县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征得所在地县或市门同意后,方准爆破作业。大型爆破作业的定义按照《大爆破安全规程》(gb13533-92)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逐步推广应用导爆管、延迟雷管等新火工用品,减少导火线、纸雷管等使用量。
爆破应当采用“导火线一纸雷管一导爆管一延迟雷管(纸雷管)一炸药”的起爆模式,不得采用先点燃导火线后装炸药的作业方式。在破碎大块岩矿时,应当采用“导爆管串联,一次点火”的起爆模式,逐步淘汰人工逐一点燃导火线的作业方式。
第二十五条采石场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应当保护好现场并迅速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并立即报告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镇(乡)或事处。
第二十六条采石场及其有关人员违反本规定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七条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篇:非煤露天矿山管理制度(采石场)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精品文章
一、认真贯彻《劳动法》、《安全生产法》,严格执行国家有关。
二、根据企业的实际,建立劳动、安全保障体系,保证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
三、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出现安全生产事故,按照层层上报的原则上报,杜绝隐瞒不报。
五、及时发现整治安全隐患,积极采取措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之前。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一、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安全知识水平。
二、组织职工学习安全法规,做到人人知法、懂法,用法规统一生产行动。
三、根据企业实际,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培训会,每周一次检查,随时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
四、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对职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做到常抓不懈。
安全检查制度
一、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和企业各项规章制度。
二、严格按照法规办事,认真检查本厂安全。
精品文章
三、熟悉掌握各生产环节和各种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 四、照章办事,不循私情,对企业和职工的利益负责。 五、认真做好安全检查情况记录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一、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和企业规章制度,自觉维护设备安全。
二、企业机电设备必须严格管理,不得随意处置、支配。 三、严格设备的维护保管,维修制度,认真按各设备的性能,运转况进行有序保养维修。
四、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并作好记载,以保证正常运行。 五、爱护设备,为企业利益作贡献。 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一、档案由办公室主任管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统一地点存放,以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方便查阅。
二、档案要实行专柜存放,要做到防湿、防高温、防火、防霉、防虫、防尘、防有害气体等,并定期检查。
三、档案管理人员要认真负责,完善安全生产档案,在工作变动时,要严格履行交接手续。
四、档案管理人员业务要熟悉,为查找人员及时、准确地提供相关档案。
五、档案一般不外借,确需借取的,必须经主要负责人同意,办理借阅手续方可借出,但必须按期如数归还,不得有损。
精品文章
六、经常保持档案内外的整齐、清洁、箱柜钥匙妥善保管。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一、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自觉遵守本厂规章制度。
二、严格规范企业安全管理措施,严格执行安全奖励制度,做到有奖有惩,赏罚分明。
三、企业安全工作,设特别奖、见义勇为奖,凡在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者,企业经予重奖。
四、建立安全处罚制度,凡违反安全规定,给企业造成损失者,给予赔偿一倍以上的处理。
五、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开展劳动竞赛,积极做好企业安全工作。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一、生产场所必须实行文明生产,现场负责人要加强现管理,保持场地清洁卫生。
二、各作业场所负责人必须安排人员打扫清洁卫生及清整物件,物资、成品摆放有序,原材料、半成品按规定堆放整齐。
三、对粉碎场要注意安全防护,不得留长发,穿拖鞋、长袖进入危险生产场所。粉碎时,工作人员必须戴防尘口罩。
四、厂里每年必须对全体职工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查,并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对检查出患有职业病的员工,必须积极治疗,并上报职业病防治部门。
精品文章
生产安全报告制度
一、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二、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三、发生安全事故,必须立即报告县安监局,同时上报所在地,并作好事故的续报工作,不得谎报或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四、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事故抢救,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安全例会制度
一、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会代训”增强工人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安全知识水平。
二、每周召开一次周安全小结会;每月召开一次月安全总结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半年安全工作总结会;每年召开一次年度安全工作总结和表彰会。
三、分别听取各岗位人员本期安全生产工作汇报。
四、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员总结本期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落实到人头,并督促整改、验收。
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一、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精品文章
二、有效预防重伤事故,严控一般事故,坚决杜绝较大和重、特大事故。
三、将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人头,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并严格奖惩。
四、加强现场监管,确保安全生产。 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制度
一、组织或聘请有资质人员按规定对重大危险源定期进行检测、评估。
二、认真落实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检查、督查职责。 三、配置相关的应急器材并进行应急演练。
四、进入重大危险源区域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 五、开展好日常巡回检查并做好记录。
第四篇:露天矿管理制度露天矿管理制度汇编生产管理制度 第十二章地质管理制度 第一条采场原始编录规定。
1.按爆区或台阶进行采场工作面地质编录。
2.断裂位置、陷落区、矿体(层)、主要层位界限,矿体(层)产状和取样位置均应测绘于图上。
第二条钻孔原始地址编录规定。
1.编录前应将空位与原始记录进行校对,并对有关数据(包括孔号、孔号坐标、设计方位及倾角,孔深丈量,标本、体重、采样位置及分析结果)认真编录和填写;
精品文章
2.钻孔的定位,必须有测量人员用仪器测定,保证位置准确; 3.仔细观察样品,对岩性、矿石类型、矿物成分、矿化强度、围岩蚀变、接触关系等进行编录,重要地质现象应作详细描述;
4.地质编录应随工程的进展及时进行,及时做好地质素描和编录;
5.现场编录应及时进行内业整理,一般应在两天内完成,单一工程结束后应及时整理成册,经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综合资料编制。
第三条生产取样规定。
1.露天采场在开采台阶上利用爆孔采取岩粉作为试样。 2.爆孔的位置在矿石区域内时,每孔均应取样;爆孔的位置在矿废之间时,应根据矿石与废石的接触情况、矿化的均匀程度及爆孔间距进行取样,地质情况复杂时每个孔都要取样。
3.单孔用“十字法”取样,样重不小于2公斤。 4.取样时,应按照测量爆孔图现场编录。
5.取样应填写取样卡片,样品送加工时要填写送样单。第四条试验取样规定。
1.技术试验取样主要是为了确定矿石的可选性、选矿方法、加工工艺等提供资料。取样方法取决于试验规模所需矿样重量、矿化均匀程度、采样施工条件等因素。所采样必须有代表性,其数量应满足不同阶段、不同深度试验的要求。在取样前应详细编制加工技术试验取样设计。
2.根据需要在矿体及其周围采取矿石或岩石(包括自然重砂和人
精品文章
工重砂)标露天矿管理制度汇编生产管理制度
本,以供矿物学、岩石学、矿相等专门研究。
3.取样应填写取样卡片,样品送加工实验时要填写送样单。第五条样品加工规定。
1.试样加工应严格按照规程制定加工流程,按流程规定进行烘干、破碎、过筛、混匀和缩分后,试样重量不得少于15-20g。
2.制备的试样必须通过规定的筛子,筛上残留颗粒不能舍弃,要继续研细至全部过筛并充分混匀。
3.制备的试样全过程中,其损失率不得超过5%,缩分误差不得大于3%。
4.每批加工样品均要做1~2个加工检查试样,以利于检查加工质量。
5.试样袋上应填清样品号。第六条x-荧光分析规定。 1.从加工室取来样品后,清点样品的数量数否和分析传票的一致,核对样品的编号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按要求检查每个样品盒是否都干净,每个样品盒的薄膜是否都平整符合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样品盒要及时的处理。
3.在做样品分析的时候要看每个样品的粒度和湿度是否合格,不合格样品应重新加工。
4.x-荧光分析仪在预热状态下,显示灯是黄色的,每次在做样前必需先点standby使仪器停止预热,并且指示灯变绿后再打开样品分析室上的盖。
精品文章
5、在输入样品编号的时候要注意和分析传票及样品袋上的编号及放样品的顺序一致,如果发现不一致,可以参考以前的样品编号或者向地质人员及时反应。
6.设定完毕后,点击“start”开始分析,分析开始后,“start”将变成“stop”,点击“stop”可以停止分析样品。
7.x-荧光分析仪在预热或者工作状态中,严禁直接把样品分析室上的盖直接打开,以免发生危险。
8.分析完毕后,仪器会提示移走样品,提问是否进入“standby”状态,应把样品从样品分析室取出后,然后点击“sleremoved”即可。如果在“enablestandbymode”前划“v”,则点击“sleremoved”后,仪器进入预热待机状态,否则不进入这种状态。露天矿管理制度汇编生产管理制度
9.分析完后,在分析界面栏中,“status”栏中的三个“x”号会变成三个“a”,这时可以把光标移动到要查看的样品行,点击鼠标右键,打开一个窗口,在该窗口中点击“result”,便可以看到分析结果。
10.全部分析完样品后,打开“job”窗口,选择所在月份或者星期的文件夹查看分析结果,然后选中当天分析的样品编号进行打印。
11.x-荧光分析仪要每周进行一次mca校正,每半年进行一次glo校正,定期进行一次method校正。
12.定期擦拭样品分析室,保持干净,并定期更换样品室的两个窗模。
13.样品分析完毕后,应及时把样品取出,不要把样品长时间放
精品文章
置在样品分析室中。
14.在长时间停电或者关闭x-荧光分析仪情况下,开机后,要使仪器预热至少一个小时候,然后进行一次mca校正,再进行分析样品。
第七条降低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是衡量矿山生产管理的指标之一。
1.及时准确地圈定矿体,为设计开采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和现场服务。
2.认真执行有关采剥技术的相关、制定合理的开采顺序。 3.按月度、季度、年度计算矿石损失、贫化,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第开采损失、贫化计算的原始资料,综合计算资料及各种图表均要作为矿山基础数据妥善保管。
第九条矿山地质综合资料是矿山地质工作的主要成果,是指导矿山生产、勘探,进行矿山地质研究的基础,也是编制矿山采掘(剥)技术计划,进行矿山近期和长远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十条编制矿山地质综合资料的要求。
1.应全面系统整理已有地质成果,结合矿山生产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经过分析归纳,进行综合整理。
2.在编制过程中,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出图,保证了综合数据及时、准确输出。
3.应能全面反映区域地质发展规律、矿床产状、规模与成矿地质条件、矿石自然类型和工业类型以及矿床地质、经济评价等综合研究
精品文章
成果。露天矿管理制度汇编生产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露天采场及排土场边坡变形监测管理规定。
1.建立边坡变形监测专门观测点,根据边坡位移变化情况,定期进行边坡位移观测和研究。边坡变形观测周期应视边坡活跃程度确定观测次数,每月出1-2份报告,视具体情况还可进行调整。
2.当边坡产生岩体滑落时,应对滑落时间、滑体大小、滑落方向、滑体性质和裂缝长短、宽窄、深浅、走向等进行详细描述。
3.每次观测工作结束后,必须及时检查观测资料,计算位移量,并进行综合分析和系统整理,找出位移的基本规律、速度和特征,对边坡滑体大小和滑动方向作出推测和判断。
4.边坡的监测主要采用人工裂隙监测、水文监测及几何监测等方法。
5.技术员应对人工裂隙监测、水文监测及几何监测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总结、预测,并形成边坡监测报告,并及时递交矿主管领导及相关部门。
第十三章测量管理制度
第一条矿山测量是矿山生产中一项重要基础技术工作,是正确指导生产,监督资源合理开采,进行科学管理,实现矿山生产技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矿山测量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技术规范。
第二条矿山测量工作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建立矿区基本控制网。 2.矿区地形图测量。
精品文章
3.矿区工程测量。 4.露天开采验收测量。
5.露天采场和排土场边坡变形监测。
第三条矿区基本控制测量、坐标系统该算、重要贯通测量、岩层移动观测等重大测量项目,均应编制技术设计和技术总结报告。
第四条测量成果的精度评定以中误差为标准,当观测误差与观测值本身大小有关时,应同时用相对误差评定观测结果的质量。允许误差一般采用中误差的两倍,次要工程,可采用中误差的三倍。
第五条对各项工程的测设标定,必须以审批的设计为基础。用于测设标定的测量控制点及其成果,应认真检查核对。重要工程测量,必须对即选的标定露天矿管理制度汇编生产管理制度
数据和标定位置进行复核。
第六条外业测量记录和内业计算资料必须经过严格检查。提交使用和呈报的测绘资料均应通过审核。
第七条矿区平面控制测量。
1.矿区平面控制网应用高斯正形投影,按3°或1.5°分别计算其平面直角坐标。
2.矿区首级控制网的布设范围和等级的选择,必须适当考虑矿区发展的远景。加密网以满足当前生产建设的需要为主。
3.矿区基本控制网的布设,应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别布网,逐级控制,平面控制网的实施必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
第矿区高程控制测量。
精品文章
1.矿区高程控制测量主要包括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其中水准测量为矿区高程基本控制。
2.水准网的布设应与矿区相适应,首级网应布设成环线。加密时可布设成附和路线、结点网或闭合环。特殊情况下,采允许布设水准支线。
3.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实施必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第九条矿区地形测量。
1.矿区地形图的基本比例尺一般为1:500;1:1000;1:xx;1:5000,矿山可根据实地情况和生产需要,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比例尺进行测量。
2.图根点的加密方法,可采用测角图根三角锁(网)、图根导线(以及测角交会点等方法进行,但应遵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3.矿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均应进行测量标注。第十条矿区工程测量。
1.工程控制网的敷设应与施工相适应,其精度可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误差的限差要求确定。
2.矿区工程测量应包括施工测量、竣工测量、放样测量等。第十一条露天开采验收测量。
1.作为露天开采验收测量长期保存的平面工作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应埋设固定标石。露天矿管理制度汇编生产管理制度
2.露天矿露天开采验收测量通常指下列主要内容:
(1)采区公路、铁路、隧道、沟道、斜坡道等工程的施工测量;
精品文章
(2)矿床开拓和采剥技术境界测量;(3)穿孔位置、爆破峒室、排土场测量;(4)采剥矿岩量验收和工程平面图的测绘;(5)其他有关设施和技措工程测量等。
3.测量工作要随着采剥进度,定期修测和编绘采区工程平面图。 4.矿岩验收测量应包括下列内容。(1)采剥区域的岩土剥离工程量;(2)矿石的采出量、废石量、矿石损失量;(3)分台阶爆破余量,分电铲的作业量;(4)贮矿地段的矿堆的贮矿结存量。
5.矿、岩量验收测量分别在月中和月末进行两次。 6.每月矿、岩的验收量,其允许误差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 7.每年度或半年对矿、岩采出量,必须按图纸作一次复核性的总计算,总算结果与按月计算累计数误差,应符合技术规范。
8.穿孔位置测量完成后,应针对爆破设计和爆孔取样分别形成不同图纸,并及时送达。
9.排土场测量主要为了控制排土场的堆排标高和堆排境界,一般每季度进行一次,若有特别情况,可适当进行调整。
第十二条露天采场和排土场边坡变形监测。
1.边坡变形观测,应建立专门观测站,定期进行边坡变形观测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边坡岩体上不同点在空间的变形及其过程;(2)滑落体的大小、形状和滑落方向;(3)滑落面的形状、大小、倾角及位置;
(4)边坡岩体变形对采剥工程和边坡上建筑物的危害程度。 2.边坡观测线和观测点应设置在推断可能产生滑落的地段,一般
精品文章
应考虑下列因素:露天矿管理制度汇编生产管理制度
(1)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
(2)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较大;(3)已形成较高的边坡和较长的服务年限;(4)受爆破影响较严重;(5)经过治理的边坡。
3.观测线的数目应根据地质、采矿条件和观测目的与需求来确定,但观测线应大致按垂直于边坡走向布设,并尽量穿过较多的构造面。
4.每条观测线上均应由观测线的控制基点和观测点组成。控制基点设置在观测线两端变形区以外的安全稳定地点,且每条观测线上不应少于三个,在一端的两个点间距应大于20米。观测线的长度,按采场开采深度和边坡长度确定。
5.观测线上的观测点间距应根据采场深度、台阶高度及其宽度确定。
6.边坡变形观测周期,应视边坡活跃程度确定,一般可1~2个月进行一次水准测量,3~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观测。对于个别变形明显地段,应适当缩短观测周期,随时加强监视。
7.每次观测结束后,必须及时检查观测资料,计算各项所求要素,并进行综合分析和系统整理计算后,结果送交地质技术人员。
第十四章配矿管理制度
第一条配矿人员在获取分析结果后,应按边界品位圈出矿体边界线。第二条矿体内低于边界品位,其连续面积大于3个中深孔控制面积时作夹石圈出。当低于边界品位的样品,其连续面积小于3个中深
精品文章
孔控制面积时,应视为表外矿体,参与平均品位计算。如参与计算后平均品位达不到最低工业品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将夹石连同一侧的低品位矿石一并剔除,以尽量圈出表内矿体。
第三条当连续出现高于边界品位,低于最低工业品位的样品,而平均品位又高于最低工业品位时,要结合矿床特征、采矿方法等,具体研究确定是否需作表外矿圈出。
第四条当矿体顶底盘连续出现高于边界品位、低于最低工业品位的样品时,原则上应作表外矿圈出。
第五条矿体外推部分,按见矿情况和矿体形态、规律及控制矿体的地质条件等因素,采取有限推断法或无限推断法确定矿体边界。露天矿管理制度汇编生产管理制度
第六条特高品位的处理:
1.当样品出现高于工程平均品位5-10倍以上的特高品位,其数量占整个样品数量的百分比很小(一般为3-7%),经过检查验证并非取样、加工、化验上的差错,而是由于矿化不均匀所致时,应作特高品位加以处理。
2.特高品位的处理一般用品均品位代替法。
第七条配矿人员将已划分好的爆孔品位图在爆破现场依据爆破形状现场画出界线,并把爆孔品位图送生产调度室一份,协助生产调度室进行配矿。
第十五章矿山基础数据和精密仪器管理制度 第一条矿山基础数据管理规定。
精品文章
1.矿山基础数据包括测量和地质所有的电子版数据、图纸及影像资料。
2.测量基础数据包括矿区的地形图、每月矿区测量验收图、爆孔测量图、平盘高程分布图及各类测量数据报表。
3.地质基础数据包括矿区的地形地质图、每季度的综合地质品级图、爆孔素描图、平盘品位分布图及爆孔品位分析数据及各类地质数据报表。
4.每月对所有电脑的地质测量数据进行检查,发现遗漏或者错误及时修正,每次出完图,都要对电子版数据资料及时进行备份,以防丢失。
5.每年末对所有的测量、地质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刻录光盘保存。
6.外来借阅图纸、资料,必须要按规定的手续办理借阅,对借阅的资料要进行登记,按时归还并要保证资料的完整与保守企业机密,不得外传。
第二条精密仪器管理规定
1.精密仪器主要包括x-荧光分析仪器、测量全站仪、gps等仪器设备。
2.与工作无关人员,不能操作使用精密仪器。
3.x-荧光分析仪器要有专人对仪器操作维护,每周进行一次mca校准,每半年进行一次glo校正,定期进行一次method校正。
4.测量仪器(全站仪、gps)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按时送到有资
精品文章
质的审验单位进行校验;对2i、2c等指标应定期自行进行校验和校正。
第五篇:露天矿山边坡安全管理制度露天矿山边坡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安全员负责本企业的边坡管理工作。 第二条安全员应定期对边坡进行观测和检查。
第三条年度、季度采剥设计、计划必须提出确保边坡稳定的技术措施。
第四条在雨季前加强对边坡的检查,特别是对有滑动迹象的边坡应提出预报和处理意见,并采取有效措施。
第五条对已出现的滑坡、有滑坡迹象及预计滑坡的危险区,必须停止作业,并疏散危险区内人员设备等。
第六条开采时应确定合理的台阶高度和平台宽度,正确选择台阶坡面角和最终边坡角,选用合理的开采顺序和推进方向。禁止超高度超坡度开采。
第七条合理爆破作业,减少爆破震动对边坡的影响。 第爆破作业结束后要及时清除浮石。
第九条遇暴雨等恶劣天气应当停止作业。在恢复作业前应当先对宕面进行检查,防止塌方、滑坡等事故发生。
第十条开挖工作应与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双重作业。 第十一条边坡下方和有滚石危及范围的道路,应设警告标志,作业时坡下严禁通行。
第十二条坡面上操作人员对松动的土石块必须及时清除,严禁在
精品文章
危石下方作业,休息和存放机具。
内容仅供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