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分析建筑工程旋挖桩基础施工技术

分析建筑工程旋挖桩基础施工技术

来源:99网
分析建筑工程旋挖桩基础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09-29T07:55:06.988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0年10期 作者: 董其超

[导读] 旋挖桩施工技术具有十分广泛的适用范围,能够在流泥、流沙、软土等复杂地质条件中进行施工。身份证号码:41032719850702****

摘要:近年来,旋挖桩施工技术逐渐发展成为比较重要的一项桩基施工工艺,其开始在铁路、桥梁、公路及某些大型建筑物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该技术不会受地质条件的,能够在流泥、流沙、软土等复杂地质条件中广泛应用,以更好地满足建筑工程施工 要求。为了更好地推动该技术在我国不同领域中的应用,下面将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关键词:建筑工程;旋挖桩基础;施工技术

1旋挖桩施工技术的特点 1.1施工技术使用范围广

旋挖桩施工技术具有十分广泛的适用范围,能够在流泥、流沙、软土等复杂地质条件中进行施工。不仅具备成孔速度、施工效率高等特点,而且还具有较高的运作效率,满足节能环保要求,因此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常情况下,旋挖桩施工技术中常用的装置是动力头,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实现上下往复运作,具有理想的钻进能力,从而有效弥补了传统钻机自重存在的缺陷, 有效地提高了施工效率。 1.2具有很高的自动化程度

由于旋挖桩施工技术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因此具有非常快的成孔速度,而且施工质量比较高。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旋挖桩钻机的驱动一般是全液压的,借助电脑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确保钻孔定位的准确性,而且其成孔速度可以达到 1m/min,从而确保了工程施工的进度,不仅可以有效地缩短施工工期,而且还能降低工程的资金投入力度, 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旋挖桩施工技术采用了内伸缩全导杆钻进方式,其可以确保桩的垂直度,而且具备孔底残渣量少、 小误差率等优点,从而确保了施工质量。 2旋挖桩施工技术

本项目由 13 栋 26~31 层住宅、6 栋 5 层情景洋房及 1 栋 4 层幼儿 园组成,除 26# ~ 31# 高层住宅设有 2 层地下室外,其他建筑均设有

1 层地下室。地下室顶板标高 7.60m,现地形标高约 5.50m,第 1 层地下室底板标高3.80m,第2 层地下室底板标高0.00m。工程拟采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及剪力墙结构。本工程灌注桩桩径为 1000mm 和1200mm,成孔灌注桩根数约为 322 根,暂定 15M/ 条,桩身入微风化岩深度为 0.8M。钢筋为 HPB235、HRB335 两种钢筋。 2.1旋挖桩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始施工之前,要先对项目所在位置的地质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等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来布置轴线与桩位置。构建专业化的测量控制网络,利用测量控制网来确定不同桩位中心点位置。在中心点位置确定之后,工作人员可以在桩位的外部先设定龙门装,将龙门装逐渐的转移到十字线控制桩的中心位置。在钻进之前, 要先明确钻头的位置,保证钻头位置可以和桩位的中心位置相互重合。 当钻机重正式就位以后,工作人员要对其垂自度进行检验,并利用机 械等设备来调整机器的水平以及垂自方位的实际情况。 2.2泥浆制备

为保证旋挖孔的安全和质量,护壁泥浆生产循环系统的质量控制, 本系统是关系到钻进速度、砼浇灌质量、孔壁稳定、钻头磨损的必备条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使用以优质泥粉为主、少量粘土为辅的泥浆制备材料。泥浆质量指标为:比重为 1.1 ~ 1.3,粘度 18 ~25S,含砂率≤ 8%,胶体率≥ 90%,必要时,加适量的添加剂以改善泥浆性能;泥浆生产循环工序流程如图 1 所示。 挖机就位后再调整钻杆垂直度,注入泥浆然后进行钻孔。当钻头

下降到预定深度后,旋转钻斗并施加压力,将土挤入钻斗内,仪表自 动显示筒满时,钻斗底部关闭,提升钻斗将土卸于堆放地点。旋挖机 施工过程中保证泥浆面始终不得低于护筒底部,保证孔壁稳定性。

图 1 旋挖桩施工流程图 2.3桩孔的清理

当旋挖桩机械在钻孔达到设计要求深度后才能清理桩孔内部杂物及渣土。清理桩孔时,孔内的水位标高出水位 1.5m~2.0m,为防止清孔导致坍塌等情况出现,清理桩孔时应采用循环出渣,终孔后应由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和质检员进行初步验收,等验收合格后才能通知项目监理工程师及甲方管理人员进行验收。工程项目验收包含:桩孔长度尺寸、 桩口大小尺寸、孔桩位置、桩孔垂直度、桩位偏差和泥浆等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4灌注水下混凝土 2.4.1混凝土水下灌注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 C30,粗集料采用级配良好的碎石;粗集料最大粒径为 40mm,且不得大于导管内径的 1/8 及钢筋最小净距的1/4;细集料宜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混凝土的含砂率宜为 40%~50%; 坍落度宜为 18cm~20cm。 2.4.2首批混凝土量

首批混凝土量应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 1.0m)和填充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 2.4.3灌注水下混凝土

在整个桩混凝土灌注时间内,出料口伸入先前灌注的砼内至少2m,以防止泥浆及水冲入管内,且不大于 6m,经常测量孔内混凝土面层的高程,及时调整导管出料口以及砼表面的相应位置。为保证灌注 砼有足够的压力,砼漏斗距桩头要控制在 8m 左右。灌注砼时,溢出的泥浆引流至适当位置处理以防止污染或堵塞交通。混凝土连续灌注, 直至灌注的砼顶面高出理论桩顶高程 1.0m。以保证截断面以下的全部混凝土具有满意的质量。 2.4.4导管保护

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两车间隔时间不大于混凝土初凝时间,以 防止混凝土时堵塞导管,并且在现场应备有足够的导管,以备在导管堵塞时立即更换新的导管。做好施工记录,每根桩均应按要求制作混 凝土试件,经检测并提交试验结果。 3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我们首先介绍了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旋挖桩施工技术发展的优点,分别从多个角度论述了如何提升项目施工质量。希 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日后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进而提高我国建筑工程旋挖桩施工技术的应用,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岗 , 卢效超 . 建筑桩基工程中旋挖钻孔成桩施工技术应用探析[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8):20. [2]李晓 . 建筑桩基工程中旋挖钻孔成桩施工技术应用探讨 [J]. 锋绘,2019(02):162-162..

[3]康凤波 . 建筑工程基础旋挖桩施工技术探究 [J]. 建材发展导向( 上),2019,17(9).

[4]张树杰 . 旋挖钻孔成桩施工技术在建筑桩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 湖北农机化,2019(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