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道路基层施工方案

道路基层施工方案

来源:99网
道路基层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本施工合同、工程设计图纸、图纸会审记录; 2.经监理、业主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

3.现行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有关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规范、标准; 4.《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 CJJ1~2008 6.《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二、工程施工概况

在本工程中,土建工程工程量大、土建工程工序多,列为工作重点,因而成为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中的关键线路。结合本工程施工现场,在施工上,包括管沟开挖回填、整地、挖坑等应大量使用机械化施工,再以人工辅助。 三、工程施工工艺 (一)、施工放样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放出中线和边线,在中心线上每隔30m设一中心桩,曲线段每10m一桩,同时在胀缝、曲线起止点和纵坡转折点设中心桩,相应在路边各设一对边桩,并把设计标高标在桩上。 (二)土方工程

⑴ 土方开挖

① 土方采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法开挖。

② 在土方工程施工前应将作业范围内的已有构筑物、无用的市政设施、垃圾等物清理干净。根据已有的水准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测设出各段的挖填标高

1

并在图上标明。用石灰撒出各景点地基的开挖线和边坡线。施工临时排水系统应与设计排水系统结合,勿使路基附近积水,避免冲刷边坡或浸泡路床。

③ 土方开挖前,应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并将地表的垃圾和松散填土层、建筑垃圾清理干净。

④ 道路的位置和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⑤ 场地表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内,要挖临时性排水沟。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在开挖过程和敞露期间应防止塌方,必要时应加以保护。

⑥ 在挖土时要密切配合测量放线,防止超挖,少挖现象。基础清底完毕后,及时组织建设单位、设计院、质检等部门验收。

⑦ 开挖出来的土方应作及时清理,能用于回填的土方堆放在填土区内,不能回填的土方则清运出场外。做好土方平衡计算,征求建设单位意见,能用于回填部分土方尽量不外运,等按要求回填后。

⑵ 场地土方回填与压实

本工程填土采用机械回填,人工摊铺,机械压实,辅以少量人工作业的方法施工。

① 填土前应将填土区内杂物清理干净,对原有排水沟及坑穴要填平并分层压实。所选用的填土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土壤过湿或过干,应进行翻晒或加水拌合,使其接近最佳含水量,较大土块打碎以利压实。

② 填土前,应进行地表层处理:清除填方区内的树墩、主根及低洼地的积水和淤泥等。并清除填方区内的植物和耕植土表层。对清理完地面要用人工初步整平并用压路机压实。

③ 试验室对用于回填的土方进行试验,确定填土的最佳含水量范围,填土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土壤过湿或过干,应进行翻晒或加水拌合,使其接近最佳含水量,较大土块打碎以利压实。

④ 根据设计总平面中对土坡形状的控制网格和各点的竖向标高控制图,建

2

立填土临时控制网格,由专人对回填施工过程进行全程控制,当接近回填标高时要适时插上标志,以便控制标高。相邻控制点间的土方面要平顺连接,起坡自然。

⑤ 自卸汽车运土要设专人检验来土质量、数量符合工程要求并按指定地点卸土、摊平,并用标钎控制填土厚度,每层虚铺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实行分段循环流水作业,填土段长度应根据日进土量确定,填土、翻晒、碾压、检验循环流水作业,层次分明,不得混淆,以免影响工程质量或因土壤含水量大影响工程进度。

⑥ 在进行回填土碾压前应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别取样作标准击实试验,以求得各种土质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作为检验各种土质填土实度的依据,并且选取一段进行试压,找出土的最佳含水量和压实遍数。以便大面积施工作准备。模板采用钢模,曲线段可采用木模,模板采用钢筋加工的水平和斜撑固定。 ⑦ 模板的接头要连接牢固,紧密,模板与基层的接触处,用塑料薄膜封住,并紧贴基层,以防漏浆产生蜂窝麻面现象,在每次浇注混凝土前,要将模板清理干净,涂刷隔离剂。

(三)砼垫层浇筑 1、搅拌与运输 混凝土采用自拌砼。 2、振捣

混凝土的振捣,以振捣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出砂浆为准,防止过振。 3、找平

a、砼整平后,用3m直尺检查路面平整度,高的地方用找平靠尺清除高出的混凝土,低洼处用新制的混凝土补平。严禁用纯砂浆找平。

3

b、表面修整分二次进行,先找平抹面,等混凝土表面无泌水时,再作第二次精平。 4、接缝

a、横向施工缝的位置设在胀、缩缝处,采用平缝加传力杆,纵向施工缝采用平缝,并在板厚的中间按设计要求设拉杆。

b、缩缝采用假缝形式,当混凝土达到25%~30%时,用锯缝机锯成,锯缝深度应达到板厚的1/3~1/4。

c、胀缝按设计要求设置,胀缝采用滑动传力杆,即在传力杆涂沥青的一端加套筒,内留30mm空隙填纱头或泡沫塑料,盖套一端应交错布置。 d、混凝土板养生期满后要及时填缝,填缝前缝内必须清扫干净并保持干燥,填缝料应与混凝土壁粘附紧密不渗水,并由槽底灌填至路表面,深度大于2.5cm的缝槽最少分二层填缝,填缝的灌注高度,夏天应与板面平齐,冬天宜稍低于板面。 6、 养生、拆模

a、混凝土板表面修整完毕后,及时采用湿筑埂灌水养生方法养护,在养生初期,为减少水份蒸发,避免阳光照射,防止风吹雨淋等,必要时可用活动的三角形罩棚将混凝土板全部遮盖起来。

b、模板拆除时间应根据气温和混凝土强度增加情况确定,一般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25%以上,并取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拆除。拆模时

4

应注意不要损坏混凝土面板和模板。 7、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a.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适时切缝,切得过早,因混凝土强度不足,引起集料从砂浆中脱落;切得过迟,混凝土板会在非预定位置出现早期裂缝。 b.砼摊铺前对模板的稳固性、顺直度和高程进行检验,对不合格处要及时调整。

c.砼要及时养生,达到养生期后,才能开放交通。 d.做好砼试件的制备及试验工作。 (三)、碎石垫层的施工 1、材料要求

碎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或虚铺厚度的2/3,并不宜大于50mm。 2、主要机具

一般应备有蛙式打夯机、压路机(6~10t)、手推车、平头铁锹、喷水用胶管、2m靠尺、小线或细铁丝、钢尺等。 3、作业条件

(1)、对级配碎石进行技术鉴定,应符合设计要求。

(2)、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如水平木橛或标高桩,或在固定边坡(墙)上钉上水平木橛或弹上水平线。 4、操作工艺

5

(1)、工艺流程

处理地基表面→分层铺筑→洒水→夯实或辗压→找平验收 (2)、注意事项

1)处理地基表面:将地基上表面的浮土和杂物清除干净,原有地基应平整。基坑(槽)及附近如有低于地基的孔洞、沟、井、墓穴等,应在未填碎石前加以填实处理。 2)分层铺筑碎石:

①铺筑碎石的每层厚度,一般为15~20cm不宜超过30cm,分层厚度可用样桩控制。视不同条件,可选用夯实或压实的方法。大面积的碎石垫层,宜采用6~10t的压路机辗压。

②碎石地基底面宜铺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时,基土面应挖成踏步或斜坡形,搭接处应注意压实。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③分段施工时,接头处应作成斜坡,每层错开0.5-1.0m,并应充分压实。 ④铺筑的碎石应级配均匀,最大石子粒径不得大于铺筑厚度的2/3,且不大于50mm。如发现石子成堆现象,应将该处石子挖出,分别填入级配好的碎石。 (3)洒水:

铺筑级配碎石在夯实辗压前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地洒水以保持砂石最佳含水量,一般为8~12%。

6

(4)夯实或辗压:

夯实或辗压的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用木夯或蛙式打夯机时,应保持落距为400~500mm,要一夯压半夯全面夯实,一般不少于三遍。采用压路机往覆辗压。一般辗压不少于4遍,其轮迹搭接不小于50cm。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5)找平和验收:

①施工时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并应设置检查点。

②最后一层夯、压密实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符合设计标高。 5、成品保护

(1)、回填碎石时,应注意保护好现场轴线桩、标高桩,并应经常复测。 (2)、基层范围内不应留有孔洞。完工后如无技术措施,不得在影响其稳定的区域内进行挖掘工程。

(3)、施工中必须保证边坡稳定,防止坍塌。

(4)、碎石碾压成型后,如不连续施工,应适当洒水润湿。

(5)、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筑超厚。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大面积下沉:主要原因是未严格按要求施工,分层过厚,辗压遍数不够,洒水不足等。

7

(2)、局部下沉:边缘和转角处夯压不实,留接槎没按规定搭接和夯实。 (3)、密实度不符合要求:坚持分层检查碎石基础的密实度。 (4)、碎石垫层厚度不宜小于100mm。 (8) 技术措施

⑴本工程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和碎石集料规格及技术要求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配料准确,集料的颗粒组成范围符合规范要求,拌合时须质检员旁站监督,按要求级配准确,拌合均匀,色泽一致。

⑵混合料出料时含水量要略大于最佳值,使混合料运至现场,摊铺后达到最佳值碾压。

⑶拌合时间不少于60秒,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控制各种材料用量。 ⑷碾压机具选用12-18T压路机初压,复压采用18T-20T压路机,压实工作必须在水泥初凝前完成。

⑸施工时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做到随拌随运随铺,及时碾压。

⑹每次摊铺完毕时,接头整齐一致,在下次连续摊铺时,将接头挖齐,铺接压实后平整顺畅。

⑺现场进行快速含水量试验,并及时与后台取得联系,确保含水量的准确,碾压成型后应及时进行密实度试验,检验压实度是否满足要求,并每班制作饱水抗压强度试块,养生七天后进行无侧限抗压试验,检验强度是否满足要求,其强度应不低于3.0MPa,压实度应达到95%以上。

8

施工工艺流程图

路床验收 备料拌和 测量放线培路肩 运输 含水量测定 摊铺 整形、侧高、找平 碾压 压实度测定 石块取样 养护 7d强度检测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