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蹇偿债原文
蹇偿债,原文及 【原文】
李公著明,慷慨好施。乡人王卓,佣居公家。其人少游惰,不能操农务,家屡贫。然小有技能,常为役务,每赍之厚。时无晨炊,向公哀乞,公辄给以升斗。一日告公曰: 小人日受厚恤,三四口幸不饿殍,然何可以久?乞主人贷我绿豆一石作资本。 公忻然授之。卓负去,年余,一无所偿,及问之,豆资已荡然矣。公怜其贫,亦置不索。
公读书萧寺。后三年余,忽梦卓来曰: 小人负主人豆直,今来投偿。 公慰之曰: 若索尔偿,则平日所负欠者,何可算数? 卓愀然曰: 固然。凡人少有所为而受人千金,可不报也。若无端受人资助,升斗且不容昧,况其多哉! 言已竟去。公愈疑。既而家人白公曰: 夜牝驴产一驹,且修伟。 公忽悟曰: 得毋驹乃王卓耶? 越数日归,见驹,戏呼王卓,驹奔赴,若有知识。自此遂以为名。公乘赴青州,衡府内监见而悦之,愿以重价购之,议直未定。适公以家务,急不可待,遂归。又逾岁,驹与雄马同枥,龁折胫骨,不可疗。有牛医至公家,见之,谓公曰: 乞以驹付小人,朝夕疗养,需以岁月。万一得痊,得直与公剖分之。 公如所请。后数月,牛医售驴得钱千八百,以半献公。公受钱顿悟,其数适符豆价也。噫!昭昭之债,而
1
冥冥之偿,此足以劝矣。
【译文】
李著明先生,是个慷慨乐施的人。同乡某人,当佣工住在李公家里。这个人从小游手好闲,不能干农活,家里很贫穷。不过他也有些小技能,常为李家做些杂务,每次都得到很丰厚的报酬。有时吃不上早饭,向李公哀求乞讨,李公就给他一升半斗粮食。有一天,他对李公说: 小人天天得到您丰厚的救济,一家三四口才不致饿死。然而怎可长久这样下去呢。请求主人借给我一石绿豆做经商的资本吧。 李公很高兴,立即让家里人如数给了他。某人把绿豆背走,过了一年多,也没偿还。问起他,才知道绿豆钱早已光了。李公可怜他的贫困,也就放置一旁不再索要了。
后来李公到佛寺读书。过了三年多时间,忽然梦见某人来,说: 小人欠您的绿豆钱,今天来偿还。 李慰他说: 假若还要你偿还的话,那么平日所借欠的东西,怎么算得清呢? 某人忧伤地说: 的确是这样。不过若为人做了事,即使得到千金也可以不偿还;假如毫无缘故的受人资助,就是一升半斗都不容许昧下,何况更多的呢! 说完,就走了。李公更加生疑。不久家人对李公说: 夜里母驴生了一个驴驹,而且很高大。 李公忽然明白过来说: 难道这驴驹就是某人吗? 过了几天李公回家,见到驴驹,便戏呼某人的名字。驴驹听到呼唤便跑过来,就像知道是在叫它。从此以后便把这驴驹叫做某人的名字。
李公骑着驴驹去青州,衡王府的内监看见了很喜欢这驴驹,愿
2
出高价购买,但价钱还没说定。正好李公遇到家中有急事不能等待,就回来了。又过了一年,驴驹和一匹雄马同槽吃食时,被马咬折了胫骨,不能治疗。有个牛医来到李公家里,看见了,对李公说: 请您把驴驹交给我,每天精心治疗养护,需要用些日子。万一能把它治好,卖得的钱和您平分。 李公同意按他的请求办。过了几个月,牛医卖驴驹得了一千八百钱,拿出一半给了李公。李公接受了这些钱,顿时醒悟,原来钱数恰好符合某人所借的绿豆价钱。噫!阳世欠下的债,而经阴司转生来偿还,这事足以劝人为善的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