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非煤矿山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流程(试行)

非煤矿山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流程(试行)

来源:99网
非煤矿山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流程(试行)

非煤矿山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基本流程(试行)

双重防治机制构筑工作基本流程包含:策划与准备工作、安全风险评估(包含安全风险识别、安全风险分析、安全风险评价)、安全风险管控、检查与考核、改良提高。 一、策划与准备

为保证构筑双重防治机制工作顺利开展,非煤矿山企业必须精心组织策划,搞好有关准备工作工作。重点应当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工作制度。

必须制订健全本企业双重防治机制建设的有关制度,明晰工作内容、职责分工、确保措施等有关内容;明晰各级负责人、部门管理人员和班组员工的具体内容职责,防止职责不明、相互扯皮。工作制度必须具体内容、存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企业双重防治机制常态化运转提供更多制度确保。 (二)全面培训人员。

全体人员风险管理的意识和技能就是双重防治机制建设的基础,非煤矿山企业尤其就是中小型矿山企业,必须根据基础薄弱、技术人员贫乏、员工尤其就是外包队伍员工整体素质极差的客观实际,对包含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普通员工和外包单位管理及作业人员在内的全体人员展开存有针对性的持续培训。必须非积极开展关于风险管理科学知识、风险识别评估和双重防治机制建设方法等内容的培训,并使全体员工真正践行起至风险意识,掌控双 1

轻防治机制建设有关科学知识,具有参予风险识别、评估和管控的基本能力。 (三)收集相关信息。

必须充份发掘证实有关资源信息,为构筑双重防治机制提供更多必要的外部和内部基础资料。

1.外部信息。企业适用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性文件以及安全监管要求;企业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状况;矿山企业供应商、承包商以及矿山周边企业、居民等相关方和矿山企业的关系,相关方的诉求和安全风险承受度;国内外同类企业发生过的典型事故情况。

2.内部信息。企业管理现状、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经验;普通员工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生产工艺流程、作业环境和设备设施情况;建设、生产运转过程中构成的勘查、设计、评估评价、检测检验、专项研究、实验报告等;企业设立以来的事故情况。 二、安全风险评估 (一)合理分割评估单元。

为便于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全面开展,避免出现遗漏,首先要对整个生产系统进行合理划分,确定评估的基本单元。单元划分应该分层次逐级进行,一般可以将整个生产系统依次划分成主单元、分单元、子单元、岗位(设备、作业)单元。主单元可以结合矿山生产工艺流程,按照矿山生产系统划分(见表1),岗位(设备、作业)单元是安全风险评估的最基本单元。非煤矿山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生产工艺复杂程度、 2

设备设施分布状况和管理需要等情况灵活增减单元划分的层级和数量,以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为例(见表2)。 表中1非煤矿山主单元例表

序号123矿山类型地下矿山露天矿山尾矿库主单元开拓、采矿、提升运输、防排水、通风防尘、供配电、充填、压气、通信、供水消防、工业场地、排土场。开拓运输、采矿(穿孔爆破)、边坡、供配电、防排水、排土场、工业场地及周边环境。放矿筑坝、坝体(包括排渗)、排水、回水、周边环境。表2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风险评估单元划分例表

序号12主单元拓展开采分后单元……子单元……机房岗位(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单元……操作台…提升机提高装z竖井(罐笼)…工作刹车刹车装z…过卷维护装z维护装z……4…通风防尘……………………………3提高运输(二)挑选适用于的评估方法。 风险评估方法可以是定性的、半定量的、定量的,或者是这些方法的组合。常用的定性方法包括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情景分析法、检查表法、预先危险分析法(pha)等;常用的 3

定量方法包括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法(fmea)、决策树分析法等;常用的半定量方法包括风险矩阵法、因果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fta)等。各种风险评估方法的适用范围、技术特点等可以参考《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27921-2021)。非煤矿山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安全风险评估的目标、范围、专业技术力量、获取评估所需信息的难易程度等因素,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简单易行的、便于操作的评估方法。各种评估方法对于安全风

险评估各阶段而言适用性各不相同,非煤矿山企业可以在安全风险评估各阶段选用适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对于重要的环节和场所,可选用几种评估方法对同一评估对象进行评估,互相补充、互为验证,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三)安全风险识别。

安全风险辨识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前提和基础,其目的是要识别出企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其原因、影响范围和潜在后果。 非煤矿山企业积极开展安全风险识别时,必须充分利用现有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评价及安全专项研究等工作的成果,对这些工作中识别出来的危险源(危险有毒因素)深入细致剖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相同的角度和层次充份发掘可能将存有的风险,开拓风险识别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提升识别准确性和效率。为提升安全风险识别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必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动全体员工特别就是生产一线作业人员参予安全风险识别,利用岗位人员对作业活动熟识的优势,对单元中的作业活动、作业环境、设备设施、岗位人员、安全管理等方面入 4

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识别。

要突出关键岗位或危险场所,尤其是凿岩工、提升机司机、爆破工和通风工等关键岗位和大面积采空区、头顶库、高陡边坡、排土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和与煤伴生矿采掘工作面、深部矿井岩爆区域等危险场所的安全风险辨识,将风险影响因素、成因、可能的影响范围和事故类型查明,将其作为管控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点。 (四)安全风险分析。

安全风险分析就是要在安全风险辨识的基础上,对事故发生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性进行分析,为安全风险评价分级和管控提供支持。分析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现有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对于事故发生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性,可以通过对事故或事故组合的结果建模确定,或通过实验研究推导确定,也可以通过对行业内同类型事故的分析确定。 在建模、试验和工程风险类别分析时,应当首先满足用户非煤矿山领域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的强制性建议,例如对尾矿库、排土场稳定性演示分析结论应当合乎适当规范规定;同时,应当高度关注非煤矿山企业生产系统或场所因矿体成矿条件、工程地质结构、矿岩性质、生产单元或系统布z形式、周边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差异可能将引致的风险的明显变化。

在研究分析时,应尽量获取现场实测的勘察、试验、检测、设计等基础性数据,确保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由于叠加或累积效应,矿山采空区、边坡、尾矿库、排土场等场所随着规模的增大,其安全风险敏感度也在加大,所以在分析时,不仅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