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三中初三年级195班班会记录
班会主题:珍爱生命,防震减灾
班会地点:195班教室
班会时间:2014年3月25日
班会人员:班主任及195班全体学生
班会准备:
1,多媒体有关地震方面(汶川地震)图片;
2,分发有关“二十世纪人类历史上所发生的10次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资料;
3,分发有关“地震方面五项平时的准备工作”的资料;
4,分发有关“地震中的逃生与自救”的资料。
班会目的:了解有关地震知识,培养学生防震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在地震是能做到科学避险,有序撤离。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安全意识。
班会记录员:195班学生 兰慧田 郭靖 刘子薇
班会主持人:195班班主任
班会流程:
一、多媒体播放汶川大地震及日本海啸引发大地震震时及震后废墟的图片。
二、主持人发言:地震是重大自然灾害,我国地域辽阔,是地震的多发国度。地震往往是突发的,令人猝不及防,而且造成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本次班会我们就应该了解有关地震知识,做好防震减灾的行动准备,有了这个意识及行动,就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多媒体显示汶川地震中某中学完全撤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图片。)
三、学生阅读资料“五项平时的准备够工作”并作讨论,谈感受,发言。
孙宇:看了这些资料我明白了就是让我们这种防震减灾的避灾意识纳入平时的行动中。
杨超:在平时,我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抗震模拟训练,掌握自我防范及救助他人的基本方法。
曲文苑:我希望学校定期举行这样的活动。
张璐:要充分了解居室的房屋结构,了解家中水、电、煤气开关的准确位置,记清家中抗震物质所在位置,一旦发生地震,可以迅速关闭电源和煤气,及时躲到最安全的地方,并获得给养。
穆佳明: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到地震时不慌张、镇定自若。
郭靖:不论事在学校还是到商店等公共场所,要熟悉安全区所在的具体位置(应没有高压电设施和可能爆炸、燃烧、溢毒、冒水的设施,并远离高达建筑物),以及到达安全区最便捷、最安全的疏散路线。
四、多媒体显示有关地震的先兆的图片。
人类可感知的地震先兆:地下水位的变化、地声、地光、动植物异常等。
主持人提示发言:
(1)地下水位变化:水位忽然升高或忽然下降,井水溢出井口、井水干涸。有的井水和池塘虽然水位不变,但会出现冒气泡、打旋、发浑、变色、变温等现象,这都是由于震前地壳运动导致底层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2)据有关资料统计,有一把种动物有特殊的感官功能,能预感到地震的发生,表现出逃生的行为。如果马牛羊不愿进圈,鸡鸣犬吠狂躁不安,老树成群结队离洞而逃,鱼在池塘翻滚跳跃,蚂蚁倾巢出动大搬家等。(多媒体显示有关地震前的动物异常行为的图片)
五、地震中的逃生与自救
1、主持人发言:一旦发生地震,必须听从老师家长的指挥,迅速有序的撤离教室、居所,不要拥挤、喧哗。更不要乱跑。注意以下几项:
(1)注意保护头。撤到校园的操场、花园、宽阔马路处。
(2)注意与老师、同学或家长保持联系。首震之后还有余震,还应该注意,不能靠近电线杆和其他可能倒塌的物体,也不要靠近落地的电线。
(3)地震发生的瞬间,不论在家、学校还是其他的公共场所应立即躲在坚固的床、桌、椅下面及坚固的墙角等相对安全的地方。
2、学生作补充发言
李乐琦:乘车时要抓住座椅或其他坚固的物体,不要急于逃出车外。
岳智利:在街道上,要护住头部,防止建筑物上的碎玻璃、装饰物、广告牌等坠落砸伤,也不要躲在电线、变压器、烟囱底下。
王冠东:注意避开商品陈列柜,远离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险品。
六、被压后应该怎么做。(学生认真阅读有关资料)
主持人发言:材料上讲的很明白,也很具体,同学们应用心领会。我特别强调补充的是:必须有坚定地求生意识,树立“我一定要活下去”的信念,消除恐惧心理,不要空耗体力。要知道,未成年人永远都是第一营救的目标,要以积极的心态等待救援,同时要按材料上所提供的方法进行自救。
七、救助他人。(学生阅读有关材料)
主持人发言:要发扬助人为乐芙蓉精神吗,积极施救,不能自私,独自逃匿。
八、找几个同学,示范地震逃生演练,作肢体解释。
九、全班同学进行集体演练。
十、主持人总结发言:
生命诚可贵,因此,我们应增强防范意识,不能麻痹大意,认真对待老师所讲的,明确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我保护的知识,在灾难来临自救,救助他人,把损失降到最小。防患于未然,这也是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具备的能力。今天的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班主任:陈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