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作格铺第一剧场
长江大桥我,
大家好,我叫石板坡长江大桥。我可是重庆主城第一座长江大桥,我和我的另外三个兄弟见证了直辖市重庆交通的飞速发展。
先说说我吧。我年龄最大,诞生于1980年7月1日。作为重庆主城最早建成的跨江大桥,我见证了江水两岸的人们如何摆脱渡船的历史,也见证了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的历史时刻。时间一晃而过,2001年,有调查显示,我的日通行量已突破4万辆!而我当初的设计流量只是每日两万辆。每天这么多的车从我的身上开过,哎呀,我要承受不了了。
于是,重庆决定在我的旁边再修建两座大桥缓解交通压力。它们分别是我的孪生兄弟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和我另一个兄弟菜园坝长江大桥。
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于2003年12月开工,2006年8月正式通车,从此,我就变成单向行驶了。通车后不久,复线桥进行了一项测试,显示在高峰时段,有近两万辆车过桥,其中客车约有0.3万辆,小型汽车(含小型货车、轿车)约有1.5万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设计每
重庆市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四年级十一班 朱崧源指导老师:邱红
日通行能力为8万车次,当天却有8.5万车次过桥。看来,光建功能单一仅通行汽车的桥不行啊。
怎么办?重庆早就未雨绸缪。这就不得不提我的好兄弟菜园坝长江大桥。它最特别之处在于它是重庆第一座轻轨和汽车两用桥,轻轨3号线从它身上穿行。它可是我最漂亮的兄弟,火红的拱形结构横跨在长江之上,到了夜晚,灯亮起来,疑似一道巨大的彩虹落入人间。
一个小朋友告诉我,他最喜欢菜园坝长江大桥。以前他妈妈每天去渝中区上班至少要花费1小时20分钟,如果遇见堵车就更不用说了。现在,她每天坐轻轨仅需十几分钟,而且还可以中途下车送他上学后再免费换乘轻轨继续出发。
2014年,我们家族又多了一个小兄弟——东水门大桥。它也是一座轻轨和汽车两用桥,轻轨6号线从它身上通过。有了它,人们可以从南岸区上新街直达渝中区朝
天门,再不需要像以前要绕过石板坡或者菜园坝了。
另一个小朋友告诉我,他最喜欢去朝天门看江。他家住上新街,东水门大桥没建成时去朝天门太不方便了,现在从上新街到东水门出行仅4分钟。如今,晚饭后他随时
26
文子作格铺第一剧场可以去朝天门散步,天天都可以眺望嘉陵江与长江两江汇合。
直辖20年,我从独身一人变成了兄弟四个。重庆市桥梁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长江、嘉陵江重庆主城区段已建和在建桥梁已达41座。真是给力啊!而从来不堵车的轻轨从直辖前的零条,到2004年最早建成的2号线,再到规划中的2020年的“一环八线”城市轨道交通网,这个发展速度简直是坐火箭啊!
直辖20年,我和兄弟们静静地站立在长江上,感受着重庆的瞬息变化。重庆直辖后的发展啊,我的感受只能
用五个字来表达——“速度与激情”!
名师点拨技巧点评:第一人称写说明文本文用第一人称介绍了4座桥,阅读时,好像不仅作者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作品中的“我”,读来真实、亲切,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运用,让“说明”依然是本文最主要的表达方式;第一人称,让说明文生动有趣。吴华
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语文教师。重庆市优秀德育工作者,获得重庆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全部单项和综合一等奖,重庆市小学语文现场赛课和录像课比赛一、二等奖。她和孩子们一起“语文的眼”,一起漫道语文。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