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护理园地· 1.穿刺角度与深度成正比,角度越大进针越深;角度越小 2008年3月第5卷第3期WorldHealthDigest 肌肉、血栓堵塞。所以,在静脉穿刺前一定要检查针头。 2.3血管选择 进针越浅。2.针头进入血管见回血,再进针少许,因有时针头 斜面未全部刺入,虽见回血良好,同样会失败。3.针头斜面紧 贴血管壁、妨碍液体滴入。可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 置,直到点滴通畅为止。4.排气处塑料管扭曲,液体不滴,塑 料管要松开。5.压力过低,系患儿周围循环不良,输液瓶位置 过低所致,可抬高输液瓶位置。 2.2针头因素 1.,J,JL头皮静脉极丰富,宜选用颞浅、额、耳后枕静脉。且 因静脉浅表易见,不易滑动,又便于固定,不影响病儿活动,便 于保温。但应预防误入动脉。2.选大隐静脉、手背及肘正中静脉。 骨隆突部、凹陷处,有静脉瓣及弯曲不直的静脉等不宜选择。如 大隐静脉等不易穿刺,为急救重危患儿加压输液、输血或采集血 液标本可选用股静脉,颈内和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等其他静脉。 2.4心理因素 1_根据患儿血管粗细选择针头,粗血管为5-5.5号或6号针 头;细小血管选用4_4号半针头。2.,J,JL头皮针较细,穿刺是易 静脉穿刺虽属技术操作,但也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干扰。如 被堵塞。当血管显露穿刺不回血退出进针仍无回血可判断是针头 患儿哭闹、躁动会使操作者慌乱,当第一次进针不成功时情绪 堵塞应即拔出。3.带钩针头易被堵塞,进针是感觉钝平,达一定 会紧张,常导致穿刺失败。所以,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最佳 深度后未见回血,退出进针针头有钩行感,拔出针头可见针眼被 心理状态。 浅谈静脉输液方法的临床应用体会 李秀丽 (内蒙古满州市第一医院021400) [摘要] 目的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康复,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介绍静脉输液临床操作中的方法及技巧。结果操 作过程中受到患者及家属高度评价。结论这些技巧能使静脉穿刺方法尽可能做好无痛、微痛,提高一针见血的成功率, 避免对血管机械性、化学性损伤。 关键词:静脉输液穿刺技巧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3-0216-03 静脉输液是l艋床治疗中的主要给药方式,是我们临床护士 及过滤网处都不容易产生气泡。 必须掌握的常规操作技术,多年来的临床工作中,我对静脉输 2.2输液中排气 液操作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输液过程中,因为我们巡视不及时而致输液管中液面下降 1配制液体的技巧 至茂菲氏滴管以下的情况时有发生,此时若采用传统的指弹输 1.1配制结晶及粉针剂药品时,先摇动安瓿内药粉,然后 液管排气法就难以达到排净空气的目的。这里介绍一种缠绕式 将安瓿倒转,瓶口向下,针尖向上刺入安瓿内,再推入足量溶 排气法,首先轻轻挤捏茂菲氏滴管,使茂菲氏滴管内液面上达 媒,最好是边推溶媒边摇动安瓿,拔出针头后,用力摇晃一下 2/3 ̄3/5处,再将调节器推至输液管末端滤网处关闭。左手 安瓿,直立静置。这种方法使药粉不会贴于瓶壁,药粉与溶媒 自调节器上方用力捏住输液管,使管壁呈扁平状向上滑行,并 充分混匀,加速溶解,省时省力。对一些难溶解的药品,如氨 将输液管缠绕于右手手指上,迫使气体自下而上由茂菲氏滴管 苄西林钠、氯唑西林钠、头孢哌酮钠、顺铂等尤为适用。 排出。缠绕过程中嘱患者抬高输液侧肢体,不能配合者,可先 1.2如何减少配制干扰素等生物制剂时产生泡沫,从而减 降低输液架高度。此方法简便易行、速度快、不浪费药液,且 少药物的浪费:抽出溶剂后,将针尖斜面刺入瓶塞后,沿着安 符合无菌操作原则。 瓿壁将溶剂缓缓推入,使药物充分溶解,然后在液平面以下缓 3穿刺时的技巧 慢抽出药液。 3.1选择血管的技巧 1.3抽取油剂时最好采用9号以上针头。 选择血管宜“先远后近,先浅后深,先细后粗,先手后足, 2排气的技巧 先难后易”,做到计划性、长期性。尽量避免重复一处穿刺, 2.1输液前排气 因为同一部位多次穿刺会加重疼痛,且易造成血管弹性差,脆 挂瓶前先关闭调节器,液体瓶挂于输液架上后,使茂菲氏 性增加,易渗出及静脉炎的发生。选择血管时一般应避开关节 滴管下垂,一手反折茂菲氏滴管下段输液管,一手轻轻挤捏茂 处及肢体内侧血管。因为关节处不易固定,患者肢体轻微活动 菲氏滴管,使茂菲氏滴管内液面上达2/3 ̄3/5处让液体呈线 时易致针头刺破血管。肢体内侧,如前臂中下t/3段掌侧,此 状流下,再打开调节器,并使末端过滤网向上,待药液自针头 处皮肤薄,皮下脂肪少,血管表浅,易致液体及血液自针眼外 滴出2~3滴时关闭调节器。使用这种方法排气,输液管壁以 渗而形成淤青肿胀。 ·21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3月第5卷第3期WorldHealthDigest ·护理园地· 3.2周围静脉暴露及穿刺的技巧 3.2.1静脉充盈良好者,让患者手自然屈曲成背隆掌突的握 头皮针要粗、长,所以穿刺时宜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 ②提高穿刺熟练程度:针尖刺入血管见回血后继续将针尖送入 血管约0.1~O.2cm,然后右手固定针柄及皮肤,左手将针鞘 杯状,既可有效克服紧握拳时指掌关节妨碍进针的缺点,又可避 免因用力握拳手背皮肤紧绷,管腔变瘪,造成进针后穿破血管壁。 3.2.2静脉充盈不佳者,可让患者反复握拳5~6次或采 顺着血管方向匀速送入,抽出针芯,再次消毒妥善固定。输液 完毕后如果局部皮肤、血管无红、肿、疼痛等异常用50% ̄70% 用甩臂法使静脉充盈后再扎止血带,并按“扎止血带一消毒一 排气一穿刺”的顺序操作。 3.2.3静脉充盈不佳且不配合者,如危重、多次化疗病人 的肝素钠液做好封管处理。 5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技巧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体验,使患者害怕接受治疗,同时也 会消耗患者大量的精力与能量潮。因此,有效减轻疼痛是我们 可用热敷、轻拍静脉及局部外涂血管扩张剂等,促进血液循环, 扩张表浅静脉。 3.2.4消瘦患者由于手背肌肉较薄,握拳时掌指关节及掌骨 的凸起,使血管凹陷于皮沟内,不易穿刺,同时瘦人静脉较滑, 食指或中指伸入患者手心,将手背垫平,拇指轻轻将血管带直。 3.2.5水肿患者不扎止血带,在血管走向处用手反复推 压。将水肿组织间隙液体排向周围血管,迅速进行常规消毒。 在水肿未复原以前及时进针。 3.2.6血管短小者可在血管前0.2~O.5cm进针,见回血 或手感进入血管后再推进0.2~O.5 clTl固定即可。 3.2.7对于血管穿刺难度较大的,可从手指第一二关节或 脚趾第一关节(特别是大脚趾)找静脉,此处的血管弹性好,不 易破,量多,可反复穿刺,其缺点是进针疼, 管腔短,不好 固定,拔针时胶布粘贴不好也易导致患者疼痛,因此须临床工 作几年后手感较好的姐妹试试,特别是手指第二关节处的静 脉,该处静脉管腔相对比较粗、短、浅,在皮褶中,所以进针 前叫患者反复握拳,待血管充盈后,左手将患者的手指握成 9O度在血管下方0.2~O.5cm缓缓的进针,见回血或手感进血 管后缓缓将患者的手指自然伸直,顺着血管方向摆正针尖,此 时你的右手一定得固定好针柄防止针尖从血管内脱出。固定也 是关键,其原则是:①防脱落:先用胶布轻轻固定针柄,然后 在患者进针手指下垫上一个宽度长短适宜的纸盒或夹板,尽可 能的采用单个手指固定法,这样可以让其他手指自然的处在功 能位置,以减轻患者的不适,且固定在进针前端的胶布不要粘 得太紧,免造成手指的血液循环障碍。②减轻拔针的疼痛:各 个胶头互相错开,免拔针时粘得太紧针尖在血管里左右晃动, 导致患者疼痛或出血。 3.2.8这里介绍两种穿刺易见回血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种是穿刺前将调节器推至滴壶下端关闭,同时降低输液瓶高 度,再行穿刺。这样输液管末端液体压强减小,且承受回血的 余地增加,针头一旦进入血管,血液就很容易回如输液管内; 另一种是负压穿刺法,按常规关闭调节器后,将调节器下段输 液管前端返折,挤出前端液体约0.2~O.6ml,左手固定好返 折处,保持针头液体呈挂珠状,再行穿刺。当针头斜面完全进 入皮下后,左手松开返折,一旦针头刺入血管,可见快速回血。 4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 为了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临床现陆续采用浅静脉留 置针穿刺技术,一般可留置3~5天。我们如何去做好它:① 克服自身心理障碍提高穿刺成功率。因为留置针与一般大小的 在静脉穿刺时必须掌握的技巧。①选准进针部位。因为桡骨茎 突、尺骨茎突及第三掌骨头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神经分布稀疏 为“乏神经区”,神经与静脉呈交叉关系,因此在此区域内穿 刺疼痛感发生最少。②增大进针角度。穿刺时右手拇指放在针 柄的后沿,食指放在针柄的前沿卡住针柄,在血管上方针尖与 皮肤呈6O度角进针,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此法穿刺时不需 要换手,大角度穿刺使针头直人血管,缩短了皮下行走时间, 减少了对皮下神经和组织的刺激,减轻了疼痛。③加强心理护 理。操作者在操作时应主动与患者交谈,如:询问患者的病情、 主诉等分散其注意力,需做到语言动作轻柔,流程熟练,态度 严谨,以增加患者的信任,消除其恐惧感,增强疼痛阙值。 6穿破血管后的补救技巧 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在进针时如感阻力,则扎穿了对侧血管 壁。此时先不打开调节器或挤压输液管,将针头缓慢往外撤, 见回血后再将针头平行前进少许,超过扎穿部位以避免渗漏, 再见回血时停止进针,固定针柄及输液贴后,用手指按压血管 刺破出1 ̄2min,同时打开调节器观察无外渗即穿刺成功。 7“S”型固定法 穿刺成功后采用“s”型固定,先用输液贴内第一条胶布 横贴固定针柄部,第二条胶布横过针柄部下方向上交叉后固 定,第三条带小纱布的胶布横贴皮肤针眼处,同时将头皮针塑 料软管“U”型反折与血管平行固定在针柄左或右侧,第四条 胶布加长横贴于第三条胶布之上并再次将头皮针塑料软管 “U”型反折一并固定。如此,头皮针塑料软管便固定成“s” 型状。其特点:①形成两个弯曲,缓冲力大;②弯曲的曲率小, 针头的横向力小;③针头以外增加了两个固定点,固定点多针 头的稳定性好。此方法操作简单、易固定、效果好、是一种理 想的头皮静脉穿刺固定方法。 8拨针的技巧 8.1拔针的时间 最佳拔针时间应在输液瓶内液体滴完,输液管中残液面下 降速度减慢或停止时,这样可保证药物的治疗量,避免浪费。 8.2无痛拔针法 拔针时多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可减轻疼痛感。清 除胶布时,固定针柄,防止针头移动,只留下遮盖针眼的、带 吸收垫的一条胶布。调节器尽量置于输液管末端关闭,防止血 液回入输液管及拔针过程中药液渗入皮下。拔针时手捏针柄下 方的软管处,利用软管柔软的特性,使针柄自然地顺血管方向 ·21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护理园地· 2008年3月第5卷第3期WorldHealthDigest 快速拔出。这样可避免手捏针柄拔针时人为的方向掌握不当而 1 0进针深浅对皮肤、血管的影响 通过实践发现针尖进入血管浅的对皮肤、血管的损伤小, 恢复快,血管使用寿命长、病人疼痛反应少,反之则相反。这 主要是因为:针尖对皮肤、血管壁的局部机械性损伤所致。因 致针尖划伤血管壁。针头要离开皮肤时,迅速用拇指指腹沿血 管方向按压针眼。因进针角度及针梗走行方向的不同,针尖刺 入血管的位置比肉眼所见刺入皮肤的位置高出0.2~1.5am, 而拇指指腹面积狭长,可使这两个针眼都得到有效按压,达到 此,减少进针的深度对减轻病人的痛苦、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有 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综上所述,这些技巧能使静脉穿刺方法尽可能做好无痛、微 止血的目的。按压时力度要适当,过重会增加疼痛,过轻则不 能有效止血。按压时切忌边按边揉。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按 压时间不少于2 ̄5min,凝血功能障碍者,按压时间不少于 15min。拔针后嘱患者30min内穿刺肢勿用力或负重。 9如何锻炼进针手感 痛,提高一针见血的成功率,避免对血管机械性、化学性损伤。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卫生局,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J].护理常规.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46—247. 【2]宋风梅,杜良风.减少泡沫形成的加药方法【J】.南方护理 学报,2000,7(3):64-65. 当患者血液容量不足、血管不充盈或不能使用压脉带的静 脉如颈外静脉、脐周静脉的穿刺我们必须要有好的手感,平时 我们可以加强锻炼,如手背的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若 静脉充盈好者可免用压脉带。穿刺时有落空感或见少许回血后, 捏着头皮针塑料软管如感觉无阻力能推进针梗穿刺便成功。 【3]白丽梅,傅常清,郭欣欣,等.止血带张力对浅静脉充盈 度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587-588. 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张丽平林宝霞付振华 (黑龙江省集贤县第一人民医院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预防护理 155900)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672-5085(2O08)3-021 8-02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者为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来势汹涌,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是 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所以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医护 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我科住院的128例产后出血达1000 毫升以上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我们对产后出血的预 防、监测、护理的对策、方法和体会,以便更好地贯彻实施“降 消”项目、畅通“绿色通道”。 1护理诊断与出血比例 2.1.2.1第一产程要密切注意观察产程、胎心、宫缩变化, 定期肛查,了解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的位置,用产程图描述 监测产程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如需手 术助产或剖宫产时做好一切术前准备和预防产后出血的准备, 使用催产素要专人守护,认真仔细观察滴速和胎心、宫缩情况。 2.1.2.2第二产程要注意胎心变化及科学接生,特别注意 保护会阴,防止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出后立即监测阴道出血量, 采用容积法收集出血量。 2.1.2.3第三产程注意识别胎盘剥离征象,避免过早粗暴 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96例(占75%):胎盘因素16例 (占12.5%):软产道损伤12例(占9.37%):凝血功能障碍2 地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正确协助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盘胎 膜是否完整,胎盘娩出后认真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及时缝合. 2.i.2.4准确收集测量产后出血量,如2小时阴道出血量 超过200毫升,应积极查找原因,并对症处理.密切观察生命体 例(占1.56%):子宫破裂2例(占1.56%);有产后出血高危因 素98例(占76.5%):治愈i26例(占98%):转上级医院治疗2 例(占1.56%)。 2产后出血的护理 征、面色、全身情况,检查宫底和阴道流血,要掌握和识别产妇 大出血发生休克的一些症状,如口渴、打哈欠、眩晕、恶心、 呕吐、烦躁不安、胸闷、呼吸急促、冷汗、面色苍白、脉搏细 弱、血压下降等。 2.2产后出血的抢救 2.1产前、产时监护 2.1.1产前应定期检查,加强健康教育,对社会成员进行 有关高危妊娠因素及产前保健的宣教工作,提高孕妇的孕期保 健意识,了解孕期相关知识,教会孕妇自我监测技能(自测胎 动、识别胎动异常、掌握产检时间、预产期等)。尽可能提高 孕产妇自身保健素质和技能,我们医务工作者要特别注意识别 高危因素,对高危孕妇加强管理,定期随访并记录。 2.1.2产时监护 ·218· 2.2.1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其余的 为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等。 2.2.2止血时徒手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使子宫壁 血窦闭合,方法是:左手在耻骨联合上缘按压将子宫上推,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