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贸易、金融关系越来越密切,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与金融自由化的浪潮,这一趋势日趋明朗。中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对外经贸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金融也有了长足发展。同时20世纪末爆发了一系列的国际金融危机与动荡,国际金融形势发展变化快且复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习和掌握国际金融的基础知识,深入理解国际金融的基础理论,了解和把握国际金融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当今一系列重点、热点问题,是十分重要和必须的。
本课程是河北大学经济学科中金融专业和国际经贸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其他经济学科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学科选修课程。本课程各个章节的体系,是根据国际金融问题的性质,由微观到宏观,由一国对外金融关系到整个国际金融关系,来安排先后次序。授课教师可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对课程的内容作必要的调整和增删。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国际金融主要研究国际间的货币金融关系,主要包括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外汇汇率、汇率制度、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货币制度和国际金融机构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应掌握其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了解国际金融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当今一系列重点、热点问题,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具备一定的实务操作能力。对于附录中难度较大的国际金融理论和热点问题,教师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需要,酌情讲授。
(三)重点和难点
第1章 国际收支
1、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2、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影响
3、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与搭配
4、 我国的国际收支问题 第二章 国际储备
1、 国际储备的构成、作用与多元化
2、 国际储备的规模与结构管理3、 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问题
第三章 外汇与汇率
1、 汇率的标价方法和汇率种类2、 不同货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基础3、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4、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第四章 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
1、 几种主要的外汇交易方式2、 外汇风险的种类及产生3、 外汇风险的防范措施
第五章 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
1、 汇率制度及类型
2、 外汇管制的方式与内容
3、 货币可兑换的含义及其条件
4、 我国的外汇管理和人民币汇率制度
第六章 国际金融市场
1、 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的内容2、 欧洲货币市场的内容和影响3、 重要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第七章 国际资本流动
1、 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及原因
2、 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的原因及启示3、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动荡 4、 我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问题
第八章 国际货币制度
1、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及其作用
2、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征、评价及改革前景3、 区域货币一体化趋势及欧洲货币体系第九章 国际金融机构
1、 主要国际金融机构及其贷款业务的特征2、 巴塞尔委员会的作用和巴塞尔协议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先行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和货币银行学。学生需在学完上述两门课程后,才能学习本课程。此外,本课程的内容还涉及到《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国际经济学》等课程的知识范畴,故在上课过程中,授课教师可根据情况酌情取舍。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国际金融》,闫屹、杨丽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5月第二版
2、《国际金融》,陈雨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二版
3、《新编国际金融》,姜波克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三版
二、学时分配
章
1234567总学时
课程内容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外汇与汇率
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融机构
学时95886663课下阅读51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 国际收支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以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国际收支的分析方法,重点掌握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含义、原因、影响及调节措施,理解内外均衡的矛盾及如何进行搭配,在此基础上能够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重点和难点:重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含义、影响和调节措施,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进行分析。难点:内外均衡的矛盾及搭配调节。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国际收支概述
一、 国际收支的产生 二、 国际收支的一般概念
三、 掌握国际收支概念需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
二、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三、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与记账方法 四、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几个局部差额 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分析
一、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 二、 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
三、 国际收支失衡对经济的影响 第四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
一、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
二、 国际收支的调节措施
第五节 内外均衡的矛盾及搭配调节
一、 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
二、 开放经济条件下搭配的简单运用 第六节 我国的国际收支
一、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概况
二、 1985年—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及总体状况
分析
三、 我国国际收支的调节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讲授、讨论,安排课下网上查找资料和作业
思考题:
1、正确理解国际收支的含义。
2、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理及其主要内容。 3、如何理解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 4、简述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5、国际收支失衡对经济有何影响? 6、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7、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措施有哪些?
8、何为“米德冲突”?理论上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9、试分析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第二章 国际储备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国际储备的含义、构成和作用,理解国际储备多元化的趋势,掌握国际储备的规模和结构管理,在此基础上能够对我国外汇储备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重点和难点: 重点:国际储备的含义、构成,外汇储备的规模管理和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进行分析。难点:适度外汇储备量的确定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国际储备概述
一、 国际储备的含义 二、 国际储备的构成 三、 国际储备的作用 第二节 国际储备的管理 一、 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 二、 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 三、 国际储备的营运管理
第三节 国际储备体系
一、 国际储备体系的演变 二、 多元化储备体系的成因 三、 多元化储备体系的影响 第四节 我国的国际储备
一、 我国国际储备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二、 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管理 三、 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 思考题:
1、简述国际储备含义、构成和作用。 2、简述述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的关系。
3、为什么要对一国国际储备进行规模、结构和营运管理? 4、什么是适度外汇储备量?影响一国适度国际储备量的因素有哪些?
5、国际储备多元化的成因和影响是什么?
6、试分析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和结构,并提出相应建议。
第三章 外汇与汇率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外汇和汇率的含义,了解外汇和汇率的种类,掌握汇率的标价方法和汇率的决定基础,熟练掌握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和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能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主要货币汇率变动的原因和汇率变动的影响 。
重点和难点: 重点:汇率的标价方法,影响一国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的主要影响。难点:联系实际对当前主要货币汇率变动进行分析和预测。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外汇
一、 外汇的含义 二、 外汇的特征 三、 外汇的种类 四、 外汇的作用 第二节 汇率 一、 概念
二、 汇率的标价方法 三、 汇率的种类 第三节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一、 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及其变动 二、纸币流通条件下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第四节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一、 汇率变动涉及的基本概念:升值与贬值、上涨与下降 二、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思考题:
1、简述外汇的概念、特征及作用。
2、不同货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基础是什么?3、纸币流通条件下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4、本币贬值如何改善一国对外贸易?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5、什么是外汇倾销?其性因素是什么?6、一国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有哪些影响?
7、简述主要发达国家(集团)的货币汇率变动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8、列举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国际金融事件,说明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和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9、1994年1月1日我国实现人民币汇率并轨,汇率由1美元兑换5.8人民币调整到1美元兑换8.7人民币,试计算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率和美元对人民币的升值率。
第四章 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外汇市场的基本架构、外汇交易的报价和外汇风险的种类,理解各种外汇交易和外汇风险的含义,国际结算的流程,掌握利用几种主要外汇交易进行外汇保值和投机的方法和汇率预测方法,能够识别外汇风险,在此基础上能够运用不同方法对涉外经济主体的外汇风险进行防范;掌握国际结算的工具与结算方式。
重点和难点:重点:利用几种主要外汇交易进行外汇保值和投机,外汇风险的识别和外汇风险的方范措施,国际结算的工具与方式。 难点:对涉外经济主体的不同外汇风险运用适当方法进行防范。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外汇市场
一、外汇市场的概念 二、外汇市场的种类
三、外汇市场的参与者与结构
四、现代国际外汇市场的特点 第二节 外汇交易
一、外汇交易的报价方式 二、即期外汇交易 三、远期外汇交易
四、掉期交易 五、套汇 六、套利
七、汇率预测方法 第三节 外汇风险及管理
一、外汇风险的概念和类型 二、外汇风险的识别
三、外汇风险的防范措施 第四节 国际结算
1、 概述
2、 国际结算的工具3、 国际结算的方式
思考题:
1、简述外汇市场的概况
2、哪些交易者在即期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程序如何?3、举例说明远期外汇交易的目的是什么?
4、远期汇率是怎样表示的?远期差价是如何计算出来的?5、什么是掉期交易、套汇和套利交易?6、如何判断是否存在套汇机会?7、怎样利用两国利差进行抛补套利?8、什么是外汇风险?有几种类型?
9、如何对涉外经济主体的不同外汇风险运用适当方法进行防范?
10、 简述国际结算的特点。
11、 国际结算有哪些工具?它们有何区别与联系?12.简述托收和信用证的业务流程。13.简述信用证的概念及特点。第五章 汇率制度与外汇管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汇率制度和外汇管制的发展历史与趋势,了解我国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的演变。掌握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含义、类型及优缺点,掌握外汇管制的方法和货币可兑换的含义、条件与作用,深刻理解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改革与货币可兑换的关系,并能对我国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和外汇管理改革进行分析和探讨。
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含义及优缺点,掌握外汇管制的方法和货币可兑换的的内容,分析评价目前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 难点: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改革内容和步骤进行探讨。主要内容:
第一节 汇率制度 一、固定汇率制 二、浮动汇率制
三、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
四、其他汇率制度
第二节 外汇管制
一、外汇管制的产生和发展 二、外汇管制的机构和对象 三、外汇管制的类型 四、外汇管制的内容
五、外汇管制的目的和弊端
第三节 货币可兑换问题 一、货币可兑换的含义
二、货币可兑换的条件和作用
第四节 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 二、中国的外汇管理 三、人民币可兑换问题 思考题:
1. 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与纸币流通条件下的固定汇率制有何异同?
2. 比较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的利弊。3. 你认为一国应如何选择汇率制度?4. 外汇管制有哪些方法?
5. 一国为什么会采取外汇管制?采取外汇管制有什么影响?
6. 什么是经常项目可兑换?一国货币要实现完全可兑换应具备哪些条件?
7. 1994年外汇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8. 你认为人民币能否尽快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为什么?9. 谈谈你对目前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的看法,并对今后改革内容和步骤进行探讨。
第六章 国际金融市场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现代离岸金融市场与传统国际金融市场的区别,现代离岸金融市场的形成条件,了解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国际石油市场和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等。掌握传统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业务经营的内容与方式,影响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因素及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的影响。能运用所学理论解释当今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特点和中国金融市场
的发展趋势。
重点和难点: 重点: 传统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业务经营的内容与方式,影响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因素及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的影响。 难点:根据当今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新特点,探讨我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发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含义及分类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三、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新特点 四、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
第二节 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
一、国际货币市场 二、国际资本市场 三、黄金市场
第三节 欧洲货币市场
一、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二、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 三、欧洲货币市场的业务
四、欧洲货币市场的影响及其监控 第四节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一、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概述 二、金融期货市场 三、金融期权交易
四、其他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第五节 国际石油市场
一、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因素 二、石油价格与金融战略的关系 三、国际油价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第六节 中国的金融市场
一、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必要性 二、中国的货币市场 三、中国的证券市场 四、中国的黄金市场
思考题:
1. 什么是国际金融市场?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2. 欧洲货币市场和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相比,有何特色?3. 简述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新特点。4. 简述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
5. 金融衍生工具有哪些主要类型?各自的功能是什么?6. 中国为什么需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你认为中国的金融市场应如何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第七章 国际资本流动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类型、原因及其影响;了解公司对外投资的原因,转移定价的概念和运用转移定价的目的;掌握国际债务的衡量指标,了解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解决措施及其启示;掌握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的特点、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的关系以及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掌握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了解我国利用外资和对外债务的现状以及我国今后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重点和难点: 重点: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原因及其影响,国际债务的衡量指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的特点、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难点:根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探讨我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问题。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四、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第二节 公司与国际资本流动 一、公司的含义与特征
二、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 三、公司对外投资的类型
四、公司的财务活动与国际资本流动 五、公司的转移定价与国际资本流动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 一、国际债务及其衡量指标
二、国际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
三、国际债务危机缓解的方案与措施四、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启示
第四节、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动荡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特征 二、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关系三、国际资本流动管理
第五节 中国利用外资与外债问题
一、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二、中国利用外资状况和对外债务状况三、中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发展战略
思考题:
1、简述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及类型。 2、试论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及影响。 3、试析公司对外投资的原因。 4、简述转移定价的概念及其目的。 5、简述国际债务的定义及衡量指标。
6、简述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形成原因及启示。 7、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 8、试述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关系。 9、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10、试述我国今后利用外资的主要任务和对外投资的措施。
第八章 国际货币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国际货币制度的历史发展演变,掌握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内容和作用,了解欧洲货币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掌握欧洲货币体系的内容和区域货币一体化的趋势与现状,了解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重点和难点: 重点: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内容和作用,欧洲货币体系的内容和区域货币一体化的趋势与现状。 难点:根据当前国际金融发展的特点,探讨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前景问题。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国际金本位制 一、金本位制
二、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 三、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和作用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及崩溃
第三节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 二、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特征 三、对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
第四节 欧洲货币体系
一、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
二、欧洲货币体系运行机制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区域货币一体化 一、区域货币一体化概述
二、欧盟及欧洲单一货币——欧元
第六节 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一、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
二、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过程
三、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 思考题:
1、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2、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3、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及其崩溃的原因。 4、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如何评价?? 5、简述欧洲货币体系的历史演进过程。
6、《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规定的趋同标准是什么?
7、简述欧元诞生及欧元启动的积极影响。
8、结合有关资料,谈谈你对国际货币制度改革及发展前景的看法。
第九章 国际金融机构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各类国际金融机构的建立背景、组织机构及资金来源,掌握主要国际金融机构的宗旨及主要业务活动,评价它们在加强国际经济和货币合作、稳定国际金融秩序方面发挥的作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的宗旨及主要业务活动,我国与这些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难点:根据当前国际金融发展的特点,探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今后改革和发展前景。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及宗旨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组织结构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来源
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业务活动 五、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评价 六、中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关系
第二节 世界银行集团
一、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二、国际开发协会
三、国际金融公司 第三节 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
一、亚洲开发银行建立及宗旨 二、非洲开发银行 三、欧洲投资银行 四、泛美开发银行
五、阿拉伯货币基金组织
第四节 国际清算银行与巴塞尔委员会
一、国际清算银行
二、巴塞尔委员会
思考题: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和宗旨是什么? 2、世界银行的职能和宗旨是什么?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贷款有那些特点? 4、国际清算银行的职能和宗旨是什么?
5、《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6、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几次重大国际金融危
机,谈谈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在当今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改革前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