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八年级语文阅读 组合式训练(二)学生用

八年级语文阅读 组合式训练(二)学生用

来源:99网
八年级语文阅读

组合式训练(二)

姓名: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西瓜遭了殃,还有玉米

①大平 原无边无际绵延开去 ,千里沃野,坦荡开阔。清晨的土地,刚刚睡醒一样,打着呵欠,腾起潮润润的水汽。泥土的气息,厚重绵长,从四野漫散开来。金色的晨光,纷纷披落。

②父亲坐在田头,一脸欣喜。他抽着旱烟,啧啧道:“咱这地方,真是宝地啊,年年风调雨顺,种什么长什么。”父亲是种田的好手,很多年里,父亲把土地当做根,他自己已经像土地一样,对每种作物的秉性了如指掌,他会娴熟地侍弄它们。

③那一年,父亲种了两亩地西瓜,长势非常好。西瓜成熟了,父亲找人帮着把西瓜摘下来,又圆又大的西瓜被整齐地码放起来,田头堆起了一座座碧绿的小山。这么多西瓜,在当地卖不完。父亲早早和叔叔大伯们商量好了,他们找来了大车,要去大同或者包头卖西瓜。究竟是哪里,童年时的我分不清。对于我来说,那些地名,仅仅是远方的象征,代表着父亲此去将是万水千山。

④我们都以为,这车西瓜一定会卖个好价钱。可是十几天后,父亲和叔伯们垂头丧气地回来了。每个人都胡子拉碴, 一脸沮丧。原来,半路上遇上暴雨,西瓜烂了大半,剩下的减价处理掉了。毫无疑问,这次赔大了。

⑤所有的心血,就这样毁了。母亲心疼得大哭起来。那几天,母亲不吃不喝,愁得不行。我和妹妹们知道,父亲给我们买裙子的承诺也兑现不了了。瓜田里,剩下的西瓜寥寥无几。昔日茂盛的瓜田,显出衰败的模样。父亲在瓜田里抽着旱烟,眉头凝成一个“川”字。忽然,他把手中的旱烟狠狠一丢:“西瓜遭了殃,不是还有玉米吗?玉米收成好,咱也有指望!”

⑥以后的日子,父亲天天在玉米田里忙。间苗、浇水、除草,父亲把所有的汗水都挥洒在玉米田里。我们眼看着玉米拔节一样长,粗粗壮壮的玉米,仿佛都卯足了劲儿,要为父亲争气。玉米长到一人多高了,修长秀颀,三亩多玉米田,连成一片碧绿的波涛。家乡肥沃的土地 ,愈发显出厚重的底色。风过处,玉米叶子水袖一样舞着,“刷拉拉”作响。父亲的脸上,一片憧憬。

⑦秋风吹过千里平原,玉米熟了。成熟的玉米田泛着黄色,显出迷人的风韵。棵棵玉米上,那硕大的玉米棒子,仿佛植株上醒目而荣耀的标志——又丰收了。瞧,很多玉米拱出了外皮,露出粲然一笑,籽粒玛瑙一般饱满莹润。玉米金黄的牙齿在秋阳下灿灿生辉,那种黄色 ,就是一个个动人的笑靥。田里的玉米在笑,笑得那么恬然自得,那是丰收的微笑,无比生动。爽朗的秋天,天无边无际地蓝着,云自由自在地飘着。玉米田里的我们,笑声连成了串。好收成,就有好日子。那一季,我们收获的玉米快要把粮仓挤爆。

⑧以后的日子,父亲的那句“西瓜遭了殃,还有玉米”,就成了我们一家人都能心领神会的语言。

1 每当遭遇困境,我 们就学着父亲的语气说:“西瓜遭了殃,还有玉米。”大家知道,只要像父亲一样不灰心、不丧气,就会收获满地微笑的玉米。

⑨生活的原野上,到处都有希望的种子,只要信心还在,希望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羊城晚报(广州)》2016年1月24日

1.请用简单的词语概括文中父亲情感的变化。(4分) (喜悦)——( )——( )——(喜悦) 2.开篇由大平原风光写起,有哪些作用?(4分)

3.请品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6分)

4.文中画波浪线一句中五次写到玉米的“笑”,其作用是什么?(4分)

5.以“西瓜遭殃了,还有玉米”为题有何好处?(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夏翁,江阴巨族。尝舟行过市桥,一人担粪,倾入其舟,溅及翁衣。其人旧识也,僮辈怒,欲殴之。翁曰:“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因好语遣之。及归,阅债籍,此人乃负三十金无偿,欲因以求

死。翁为之折券①

长洲尤翁开钱典②

。岁底,闻外哄声,出视,则邻人也。司典者前诉曰:“某将衣质钱,今空手来

取,反出詈语③

,有是理乎!”其人悍然不逊,翁徐谕之曰:“我知汝意,不过为过新年计耳。此小事,

何以争为?”命检原质,得衣帷四五事④

,翁指絮衣曰:“此御寒不可少。”又指道袍曰:“与汝为拜年用,他物非所急,自可留也。”其人得二件,默然而去。是夜竟死于他家,涉讼经年。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或问尤翁:“何以预知而忍乏?”翁曰:“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人服其识。

(冯梦龙《智囊·知微》)

【注】①折券:撕毁债券,不再索取,即免债的意思。②钱典:当铺。③詈(lì)语:骂人的话。④事:量词。件,样。

2

八年级语文阅读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尝舟.行过市桥(乘船) B.因好语遣.之(打发) C.某将衣质.钱(抵押) D.反.

出詈语(返回) 17.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B.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C.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D.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 译文:

②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 译文:

19.夏翁、尤翁各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答:

黠鼠赋 苏轼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注释:苏子:苏轼自称,可作“我”解。 啮:咬。 拊:拍。橐【tuó】:袋子。嘐【jiāo】嘐聱【áo】聱:这里是形容老鼠咬物的声音。见闭:被关闭。见:被 。发:打开。遽:突然。堕:掉下来。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拊床而止.之 (2)使童子烛.之 (3)举烛而索. (4)堕地乃.

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2) 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3、这篇短文叙述了一件怎样的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 4、请联系实际,谈谈你从故事中获得的启示。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江郎山和韵①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②。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 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夜 坐

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注释】张耒,北宋诗人。自幼有雄才,然而仕途却十分坎坷。新旧党争中,他受到蔡京等的,一再被贬黜。

1、诗歌的一二两句描绘了庭户怎样的特点?

2、第四句中的“尚有声”不仅是指树叶声,更是诗人的心声,你能揣度一下诗人的心声吗?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