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第6周)组合阅读【部编版】
2018-20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第6周)组合阅读
【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诗中直接描写峨眉山月特点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描绘“影入平羌江水流”一句所表现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诗句,分析全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4-10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 (3)吾日三省吾身 (4)不逾矩 ..5.翻译下列句子。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吾日三省吾身”从 、 、 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的修养。 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是孔子对颜回很高的评价,根据孔子的点评,你觉得颜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6
2018-20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第6周)组合阅读【部编版】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闻琅琅声,遂不禁而泣。师曰:“童子何以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选自《初潭集》) [注释】①少孤:幼时丧父②书舍:书塾。③得:能够。④亲:义母。⑤其:他们,指代书舍里的学生。⑥中心:内心里。⑦恻然:忧伤的样子。侧,忧伤⑧就书:上书塾(读书)。就,靠近。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欲书可耳( ) (2)无钱资( ) .. (3)童子苟有志( ) (4)吾徒相教( )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10.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习什么?
【现代文阅读】
①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②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③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坏的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11.从选段第①段中找出一处景物描写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并分析其作用。 12.选段第①段中“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我”悟到了什么? 13.“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2 / 6
⑧
⑥
⑦
③
④
⑤
①②
2018-20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第6周)组合阅读【部编版】
14.“这是生平第一次”这句话中的“这”具体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还很年轻 刘丽丽
①初中毕业,我考到县城读书,母亲做了个相当前卫的决定:垦荒种棉花,来年用自家的棉絮给女儿做一床新铺盖。在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上,彰显母爱的事每天都会发生,没有什么稀奇,唯一不同的就是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
②那时环绕在村子四周的都是水田,没有现成的棉花地,就算种出了棉花,变成新被褥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再者,种棉花几乎要天天喷药,否则虫子猖獗,到秋后留不下几个棉桃。但是在成堆的困难面前,母亲大手一,她很坚决,她的理由也很简单:女儿考到县城就必须配好的被褥,公家发的她信不过。
③开学后我就忙碌自己的学业,母亲也忙,忙秋收,忙着打听种棉花的事。那时候村里没有电话,她又不会骑自行车,种棉花的亲戚离我们村十几里地,她都是一步步走着去的,从没有喊过累。她选中的棉田依傍着沟渠,是一块撂荒地,长满了白茅和芦苇。土地解冻之后,母亲就扛着铁锹去垦荒。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这样的地块,掘起来很费劲。往常一锹下去就能翻上来的土,这里得多费几倍的力气。一个春天下来,母亲的脸变得又黑又瘦,以致我回家看到她的模样,吓了一跳。母亲黑了瘦了,但是那块荒地却变得有边有角,平头正脸。种子已经播到地里,盖了白生生的薄膜芜杂的世界在春天中呈现出新的秩序。
④学校的功课紧张,她每天如何辛劳我是不知道的。后来听邻居说起,每天下地回来,她就钻进厨房先忙活出一家人的饭食,然后趁着薄暮时分的天光,再钻进棉花趟子里,掐杈子,打花心,捉虫子。干这些活都是零打碎敲的工夫,牺牲的却是她的休息时间。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亲竟然歪在棉花地旁边的草沟里睡着了
⑤那段时间我的成绩并不稳定,心情晴朗的时候少,阴天的时候多。功课紧张,偏偏班主任又指定让我参加学校的演讲赛。虽说我普通话比较标准,但是以我内向的性格,让我在人前侃侃而谈,甚至连比划带拍桌子的演讲,把观众感动到掉眼泪,我实在觉得为难。当我站在棉花地头跟母亲大吐苦水的时候,就是怀着这样一种抗拒的心情,我想打退堂鼓。
⑥那是秋天的清晨,草籽在秋风中陆续成熟,草叶上闪烁着晶莹的光亮。母亲正在棉田里忙碌着,她的腰间系了一块塑料布,防止露打湿衣服,但是裤脚上却已经变得湿漉漉的。她一边掐去疯长的权子,一边仔细翻检棉花嫩蕾上的虫子。在一棵棵棉苗前,母亲的急性子和坏脾气都消失了,她变成了一个极其耐心的人,就像面对着十分宠爱的孩子。是啊,从春天到秋天,田里的无数棵棉花,就是这样一遍遍翻检过去,又抚摸过来的,每一棵棉花上都留下了她的指纹和温度。母亲的情意没有白费,棉花们都很争气,叶子深绿,极力展开的枝权间已经见到累累的棉桃。听完我的诉苦,母亲说:“老师让咱讲是看得起咱,那你就好好地讲。”回头揪下一个被雨水捂烂的桃子,惋惜叹了一口气,继续说,“一遍讲不好,你就多讲几遍。好东西都是熬出来的。
⑦最后的这句话突然击中。了我的心。看着黑瘦的母亲,我突然一阵心酸,同时一股莫
3 / 6
2018-20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第6周)组合阅读【部编版】
名的力量在心底泛起。为了我的新铺盖,母亲在“熬”;为了演讲赛的好成绩,我也要“熬”。她虽然讲不出深刻的道理给我听,但她倔强地认定,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最终会变成洁白的棉絮,去温暖女儿,让她在白天繁重的课业之后,夜有一个轻盈幸福的梦。为了这份信念,她不喊苦不叫屈,硬生生将一块荒地变成了棉田。那时候,她既要照顾半身不遂的祖父,又要处理一大摊子家务。在焦头烂额里,信念如同一盏孤灯,在黑暗中亮起。循着这光亮,她看到了丰收在望的棉花,她的女儿也读出了一番人生的隽语。
⑧多年之后回望,我还记得整日里那个劳碌的身影,记得她的不服输和坚持。这些年来,每当我疲倦偷懒,我便习惯性地向着故乡的方向张望一会儿,然后俯下身子继续我的工作
⑨世界在窗外,未来在远方,亲爱的同学,你准备好出发了吗?希望你的心头也有一盏灯照拂,希望你坚定而努力。正如茨维塔耶娃在诗中写的那样:
⑩世界还很年轻,一切都将发生,为了你能到来
(选自《中学生阅读》2018年第7期)
15.第①段结尾说“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作者认为“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的原因是什么?
16.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⑴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从修辞角度) ⑵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亲竟然歪在棉花地旁边的草沟里睡着了。(品味词语的表达效果)
17.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好东西都是熬出来的”的理解。
18.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形象。
19.文章用“世界还很年轻”做标题,有何用意?
4 / 6
2018-20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第6周)组合阅读【部编版】
5 / 6
2018-20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第6周)组合阅读【部编版】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