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审核指导:云南科灵清洁生产服务有限公司
二○○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目 录
一、前 言 ……………………………………………………………3 冶炼分公司简介 …………………………………………………5 企业的科技水平发展情况 ………………………………………6 企业环境保护状况 ………………………………………………6 实施清洁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7 二、审核准备…………………………………………………………10 成立清洁生产审核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10 制定审核工作计划………………………………………………13 宣传教育…………………………………………………………13 三、预审核……………………………………………………………15 企业现状调查……………………………………………………15 3.1.1公司概况………………………………………………………15 3.1.2主要生产工艺流程……………………………………………18 3.1.3主要产品原辅材料等…………………………………………18 3.1.4企业各主要车间污染物产生及处理情况……………………21 3.1.5废弃物特性……………………………………………………22 3.1.6生产车间概况…………………………………………………22
确定审核重点……………………………………………………33 设置清洁生产目标………………………………………………34 四、审核………………………………………………………………36 审核重点…………………………………………………………36 4.1.1审核重点概述…………………………………………………38 4.1.2单元功能操作说明……………………………………………39 重点物流实测……………………………………………………39 4.2.1审核重点物流实测准备表……………………………………39 4.2.2物流实测数汇总………………………………………………39 建立物料平衡……………………………………………………40 4.3.1进行预平衡测算………………………………………………40 4.3.2编制物料平衡图………………………………………………40 4.3.3阐述物料平衡结果……………………………………………41 审核重点废弃物产生原因分析…………………………………41 五、方案产生和筛选…………………………………………………42 方案的产生………………………………………………………42 方案的汇总与初步筛选…………………………………………43 中/高费方案研制 ………………………………………………48 无/低费方案实施效果汇总 ……………………………………49 六、确定并实施方案…………………………………………………50 中/高费方案简述及可行性分析 ………………………………50 方案确定与实施…………………………………………………52 已实施方案对分公司的影响……………………………………56
七、持续清洁生产……………………………………………………57 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组织机构…………………………………57 建立和完善持续清洁生产工作制度……………………………59 持续清洁生产计划………………………………………………62 八、结论………………………………………………………………53 附表:实施本轮清洁生产成果统计表 ………………………………68
一、前言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响应国家关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号召,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从源头上削减污染,实现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对人类和环境危害最小化,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积极配合省、州、市经委和清洁生产办公室的部署安排,决定率先在集团公司的核心企业“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锡生产基地“冶炼分公司”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为集团公司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绿色云锡”,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搞试点、树榜样,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提供可靠的保障。
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锡)是世界着名的锡生产、加工基地,是世界锡生产企业中产业链最长、最完整的企业,在世界锡行业中排名第一。云锡具有悠久的历史,成立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锡工业的发源地,中国锡工业的“领头羊”,中国锡工业的龙头骨干企业,是云南工业文明的摇篮,国家520户重点企业之一、云南省重点培育的十大企业集团之一,代表着中国锡工业的领先水平,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云锡前身是清光绪九年(1883年)清建办的个旧厂务招商局,新中
国成立后,国家把云锡作为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加以投资建设。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云锡已发展成为集地质勘探、采矿、选矿、冶炼、锡化工、砷化工、锡材深加工、有色金属新材料、贵金属材料、建筑建材、房地产开发、机械制造、仓储运输、国际物流、科研设计和产业化开发等为一体的国有特大型有色金属联合企业,成为世界最大的锡生产、加工基地和世界最大的锡化工中心、世界最大的锡材加工中心、世界最大的砷化工中心,以及世界级的稀贵金属研发中心。云锡现有40多个全资、控股子公司,有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两个上市公司。在北京、上海、湖南、深圳、武汉、成都、昆明以及、美国、德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均有下属公司及机构。公司现有总资产100多亿元,占地近200平方公里。有职工3万人,离退休人员3万人,全部管辖人口近15万。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部企业集团的最新调查统计结果,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荣列2007年中国最大500家企业(集团)第347位及中国大企业竞争力500强第144位。
清洁生产工作近年来一直是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分公司主抓的重点工作,分公司坚持按“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方针进行生产和管理,将清洁生产和技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施了大量的技改项目,例如“澳炉引进与改造、水循环、余热发电、噪声控制”等项目,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是在推行清洁生产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尤其在:“员工思想认识、清洁生产程序方法、清洁生产如何与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相结合、清洁生产如何长期有效地持续推进、如何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机制”等方面困惑较多。为了更加全面系统地推进清洁生产工作 ,进一步提升分公司的管理水平,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使分公司清
洁生产按照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模式运行,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1月与云南科灵清洁生产服务有限公司签定了清洁生产审核合同,确定在冶炼分公司正式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股份公司成立了清洁生产审核领导小组,冶炼分公司成立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小组。冶炼分公司严格按照清洁生产审核六个程序的要求,在科灵公司清洁生产专家的指导下,积极发动广大员工参与,认真进行审核工作,第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已按计划顺利完成,通过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实现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资源增加生态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目标。分公司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践证明,清洁生产对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物料消耗,减少废弃物产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清洁生产是企业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分公司完成第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基础上,编制了清洁生产审核报告。该报告为分公司进一步持续、规范地开展清洁生产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作为分公司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材料向上呈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鉴于水平和经验有限,分公司在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写中可能存在不妥或错误之处,望有关各方予以指正。
云锡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分公司简介
云锡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分公司坐落于世界锡都---个旧,占地面积172万平方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03°19′北伟23°22′,海拔标高1712.5米。是云锡集团公司最终产品的生产单位,是中国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企业,是中国最大的锡生产出口基地。
冶炼分公司现设立16个部门、10个车间,分公司现有从业人员3013人。 冶炼分公司锡金属总量年生产能力达万吨。产品品种还有:银、铋、铟、锡基合金、硫酸铜。“云锡牌精锡”1974、1984、19年连续三届获国优金奖,为出口免检产品,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YT”商标,是驰名世界的卓越品牌,产品畅销全国及欧美、亚、非国家,长期享有盛誉。精锡锭产品2004年荣获“有色金属质量金杯奖”2005年又荣获“中国名牌产品”和免检产品荣誉称号。铅锭连续两年通过国家产品抽查,通过了“有色金属质量金杯奖”的考核,并办理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注册。锡铅焊料获国内同类产品唯一国优金奖。1997年又被确认为云南省首批名牌产品。
企业的科技水平和发展情况
冶炼分公司拥有世界顶尖的锡冶炼工艺技术和设备。2002年投资亿元从澳大利亚引进了“澳斯麦特”这一世界最先进的强化熔炼技术,冶炼分公司成功地对该技术进行了消化、吸收、创新、发展,使冶炼分公司锡冶炼技术整体跃入世界先进行列,形成了“世界锡业、中国锡业看云锡”的格局。
冶炼分公司以管理创新来推动企业全面发展。1996年通过ISO1002标准计量认证;1998年8月,通过了ISO9002标准质量认证,2001年7月通过云南省CQC质量评审中心ISO9001:2000 标准质量换证复审;2003年开始全面贯彻ISO14001国际标准,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来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2004年7月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7年8月通过OHSAS18001:199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同时冶炼分公司顺利通过云锡集团公司创建无泄漏工厂检查,命名为“无泄漏工厂”、“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厂”,2006年荣获云南省安全生产示范企业荣誉称号。
冶炼分公司作为中国锡冶炼的排头兵,将抓住改革、发展的历史机遇,依托一流技术,创建一流管理,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为中国锡工业的发展,不断抒写新的篇章,铸就新的辉煌。
企业环境保护状况
环保工作由分公司经理亲自抓,主管生产副经理分管的机制,下设安全环保部,员工人员数23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4人,助理工程师5人,技术员4人,全面负责分公司环境监测、治理、管理等工作。环保设备由车间负责正常运行、维护和检修。安环部根据分公司环保指标考核办法对各车间环保设施进行监测、考核、指导。
近年来,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和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实施大量的技改项目,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大幅度下降。在省、州、市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废水于1999年通过治理后,闭路循环使用,实现零排放。厂界噪声通过对设备采取隔声、减振等措施,达到国家标准。产生的无害固体废物(水淬渣、脱硫渣)按规定标准专用渣场堆存。2005年分公司建立了废气在线监测系统,和省、市环保局联网,对污染物的排放实行时时在线监控,连续3年污染物都达标排放。澳斯麦特炉和1#、2#烟化炉余热全部用于发电。由于领导重视、管理到位,工艺技术和设备先进,员工责任心强、素质高,分公司至1999年以来一直没有发生重大污染事故和环境破坏事故。
表1-1 企业环境保护基本情况
指标名称 全年工业总产值(按现行价计算) 年末固定资产原值 其中环保设施 单位 万元 万元 万元 2005年 358821 52000 15600 2006年 478799 53000 15900 废物综合利用产品产值 废物综合利用产品产量 污染环境赔偿情况 交纳排污费总额 污染事故赔偿款总额 污染事故罚款总额 有组织排放点 其中:粉尘达标排放点 二氧化硫达标排放点 万元 万吨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排放口 排放口 排放口 34 55079 无 180 无 无 10 10 10 10 10 10 43247 180 无 无 实施清洁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企业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资源、技术进步,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有着120多年历史的云南锡业集团公司是当地最大的锡开采和冶炼企业,产量一度占据世界市场的90%。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对锡矿资源的私挖滥采,个旧地表锡矿砂资源迅速枯竭,云锡集团也因此陷入困境。仅2001年,云锡集团矿区被偷挖的原矿就达20多万吨,造成了数亿元的经济损失。从2002年开始,个旧市对矿区进行了治理整顿,查处了一些无证无照矿山企业,使民营矿山企业从300多户清理规范到51户。18家民营采矿企业在平等自愿前提下按“五统一、一”原则(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生产管理、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安全管理和统一产品流向,保留社会法人资格)与云锡集团国有矿山进行了整合。这些措施的推行,实现了个旧锡矿区矿山资源的整合,避免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对资源的争夺,抑制了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云锡集团有了精力和条件来搞锡资源的整体勘探开发,为发展增添了后劲。目前我们每年新探明的锡储量已经大于开采量,在未来3年内,我们还将探明130万吨锡、铜、铅、锌等有色金属资源后备储量,但是仍然面临资源日益枯竭的严峻现实。
前不久,与云锡集团合作的18家民营企业又和云锡矿山按照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了新合同,他们将以集体劳务的形式组织生产,进行新一轮深化整合。但是由于民营企业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参差不齐,造成资源开采浪费,没有达到资源高效、合理、综合、循环利用的要求。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情况时有发生,抓紧搞好清洁生产试点工作,将清洁生产往纵深方向推进迫在眉睫,这是关系到云锡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2)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之间的关系
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基础,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的拓展。冶炼分公司认真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积极配合集团公司开展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增强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的信心和意识,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围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增强广大职工的节约意识和保护环境意识,以建设绿色云锡为重要内容,在资源综合利用上下功夫,在健全完善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评价体系、运作模式上下功夫。在前期所做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深入实际狠抓落实,向先进企业看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认真推行清洁生产,确保节能减排各项目标的实现。
3) 实施清洁生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的发展模式。回顾发展历史,长期以来已经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导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和谐,这反过来制约了经济发展,同时人民健康受损,也将危及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云锡公司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实践证明清洁生产在节
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同时,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综合竞争力,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有力保障。
4)“树立观念、开展审核、实施方案、建立机制”是清洁生产的四个重要环节
在领导和全体员工思想意识中牢固树立清洁生产观念,企业上下形成共识是认真开展清洁生产的前提;严格按照审核程序的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筛选、确定、实施清洁生产方案,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步工作是关键;进一步将审核成果制度化,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机制,是巩固和扩大清洁生产成果,把清洁生产持续不断推向深入发展的重要保证。
5)通过本轮实施清洁生产企业预期达到的主要目标
①通过清洁生产的实施,在领导和全体员工思想中牢固树立“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清洁生产意识和观念,树立“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②首先在分公司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运行机制,然后在股份公司、集团公司及关联企业全面推广;③通过本轮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使企业的能耗、物耗、废弃物产生和排放量有明显下降;④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制度创新,促进企业的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全面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6)企业对实施清洁生产的决心
在省、州、市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清洁生产审核专家、环保专家和行业技术专家的指导、帮助、
支持下,在分公司全体员工积极配合参与下,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顺利完成本轮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二、审核准备
审核准备通过宣传、培训使分公司领导和职工对清洁生产的目的、清洁生产审核的工作内容、要求及工作程序有所认识了解,同时取得分公司领导的支持和参与,克服思想上和观念上的障碍,组建清洁生产审核小组,制定清洁生产工作计划,宣传清洁生产思想。
成立清洁生产审核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股份公司领导对清洁生产工作非常重视,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制定了“云锡股份司字[2007]18号文件《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推进清洁生产实施意见》”,成立了以股份公司经理为组长的审核领导小组,加强对本轮审核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表2-1 审核领导小组成员表
职 务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姓 名
皇甫智伟(股份公司经理)
薛兆升(股份公司副经理)、陈平(分公司经理) 杨奕敏、沙斌、王彦昆、张成明、张怀明、蒙晓丽、 以及股份公司生产技术部、分公司生产部、设能部、安环部等部门的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办公室设在股份公司安全环保部。 办公室主任:张成明
冶炼分公司也相应制定了“股冶司字[2007]32号文件《关于推进清洁生产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审核工作小组,分公司经理为组长,副经理为副
组长,安全环保部、生产部、设备能源部、技术开发部、澳斯麦特车间、精炼车间、炼渣车间、电解车间、动力车间、炼铅车间、冶炼车间等相关部门和车间负责人,以及科灵公司清洁生产审核专家、行业技术专家、环保专家组成的专家团为组员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小组并对小组成员进行了明确的责任分工。对本轮清洁生产审核作出了具体部署和安排,制定审核计划,工作早安排、早落实,确保本轮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成功。(见表2-2)
表2-2 审核工作小组成员表
编号 姓 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陈 平 王彦坤 王 伟 李 辉 宗素梅 欧阳春 刘 慧 郝文昆 徐 勇 潘 萍 李月娟 曹丽萍 赵杰燕 苏 杭 江联文 成员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职 务 分公司经理 分公司副经理 安环部主任 清洁办主任 安环部副主任 安环部工程师 安环部工程师 安环部环保助工 职 责 全面负责筹划与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 全面负责筹划与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 筹划、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 筹划、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 全程参与,编写报告 投入时间 全过程参与 全过程参与 全过程参与 全过程参与 全过程参与 负责技术问题,工程改造 全过程参与 负责统计工作 参与现场调查、提出方案 参与全过程,协调本部门工作,建立物料平衡 能源统计工作 参与现场调查、提出方案 参与现场调查、提出方案 协调本部门工作、提出方案 参与现场调查、提出方案 参与现场调查、提出方案 全过程 全过程 全过程 150天 150天 150天 150天 150天 150天 安环部工程师 生产部副主任 设能部内审员 技术部内审员 自信部内审员 财务部主任 质监部内审员 采供部内审员 16 17 18 19 20 21 樊家剑 王乔珍 赵 玲 陈红梅 谢云华 林永富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澳斯麦特车间主任 协调本车间工作、参与现场调查、提出方案 参与现场调查、提出方案 参与现场调查、提出方案, 参与现场调查、提出方案 参与现场调查、提出方案 参与现场调查、提出方案 150天 150天 150天 150天 150天 150天 精炼车间内审员 炼渣车间内审员 电解车间内审员 动力车间内审员 电炉车间内审员 专家顾问 1 2 3 4 5 戴永年 罗向阳 刘 洪 罗国刚 关 亚 顾问 顾问 顾问 顾问 顾问 行业技术专家 环保专家 审核专家 审核专家 审核专家 锡冶炼技术指导与咨询 环境保护技术应用指导 清洁生产方法学习应用指导 3次 10天 全过程参与 全过程参与 全过程参与 清洁生产技术指导 审核指导 制定审核工作计划
根据股份公司与科灵公司签订的清洁生产审核合同,明确了本轮审核范围为冶炼分公司锡生产线,审核工作小组按照清洁生产审核的要求,结合分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审核工作计划,明确了各阶段的主要工作以及时间和负责部门(见表2-3)
表2-3 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
阶 段 1、审核准备 工作内容 学习清洁生产意义、目的、内容等,明确领导支持和全员参与,成立审核小组,制定审核计划,请外部专家培训审核员。 2、预审核 现场考察与实地勘验,评价产、排污现状,确定审核重点与设置本论审核目标 2007年4月1日至5月15日 2007年1月1日至4月30日 完成时间 责任部门 清洁生产办公室、审核小组 审核小组 针对审核重点,建立物料平衡模3、审核 式,实测输入、输出物料,评诂与分析废物产生原因,为提出方案做准备。 4、方案筛选 面向全厂员工宣传动员、提出方选,初步确定可行中/高费方案。 的产生与案,分类汇总,方案的分析与筛2007年6月1日至7月15日 2007年7月16日至7月31日 审核小组 2007年5月16审核小组 日至6月15日 生产车间 5中期报告 完成以上工作后,编写中期审核报告 6、可行性分析,确定实施方案 审核小组 对初选出的中/高费方案进行可行性技术环境经济等方面评估,推荐可实施方案,并确定实施方案 对确定出的中/高费方案抓紧实2007年7月1日至8月1日 审核小组 7、实施方案 8、清洁施,评价、核定、汇总已实施的无/低费、中/高费方案的效果(环境、经济) 全面检查审核六个程序的工作,收2007年8月1日起至9月30日 审核小组 生产审核集整理资料,汇总核定审核成果,报告编写 分析总结经验。 9、持续清洁生产 制定持续清洁生产计划和规划,建立完善清洁生产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编写最终审核报告 2007年9月 审核小组 2007年10月 审核小组 10、验收 积极配合验收主管部门的验收工作 2007年10月 审核小组 宣传教育
⑴在前期充分宣传和周密组织基础上,公司于4月28日—30日邀请云南科灵清洁生产服务有限公司的3位专家,到冶炼分公司举办清洁生产审核培训班,进行了3天的培训,股份公司安环部主任和分公司领导亲自率清洁生
产审核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员共56人参加培训,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作了具体要求和安排。云南科灵公司对参加培训考试合格的38人发给内审员资格证书。培训内容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云南省清洁生产条例》、清洁生产知识、审核程序、方法、技巧、审核报告编写大纲与要求、审核验收要求等。经过培训,清洁生产审核小组及全体员工提高了对清洁生产的认识,并掌握了清洁生产审核的方法和程序。
⑵审核小组通过现代化的宣传工具内部网经常性的进行清洁生产宣传并对审核工作进行安排。
⑶另外通过黑板报、向员工发清洁生产宣传资料。
⑷对员工进行清洁生产审核知识考试等多种形式对分公司的全体员工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和教育,增强了他们清洁生产意识,按照清洁生产全员参与的要求对600多人进行随机抽考,增加了员工参与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从而为顺利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⑸我们的宣传教育工作贯穿了整个审核过程,有效地保证了审核工作的质量,保证了审核在环境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我公司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之初遇到了不少障碍,主要障碍有:思想观念障碍、技术障碍、技改任务紧迫障碍及法规障碍等。我公司清洁生产审核小组自始至终注重及时发现不利于清洁生产审核的各种困难、障碍,并及时采取措施,尽早解决、克服。
本轮清洁生产审核遇到的障碍及解决方法见表2-4。
表2-4 清洁生产审核障碍及解决方法
障碍类型 障碍表现 解决方法 宣传讲透清洁生产审核与公司过去环境污染控制措施和管理制度以及污染物流失的管理的关系和不同之处,讲透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 用事实说明公司在三废利用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潜力以及节能、降耗的机会。 邀请科灵公司举办培训班,学习有关资料,通过考试进一步掌握了清洁生产知识。 充分向外部清洁生产工艺专家咨询 清洁生产审核无非是过去环境保思想 观念 障碍 护管理的老调重弹 公司清洁生产是否还有机会和潜力 缺乏清洁生产审技术障碍 核技能 不了解清洁生产工艺 由于企业生产任日常工作务重,技改项目多,技改较多,基本涉及任务紧迫各车间,故在人障碍 员和技术方面有所欠缺 分清轻重缓急,统一协调,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统筹穿插安排工作,把清洁生产与日常工作和生产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项工作上台阶。把清洁生产与技术改造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企业的科技进步。 三、预审核
预审核是对分公司进行现状调研和考察,分析并发现清洁生产的潜力和机会,从而确定本轮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并根据分公司实际情况针对审核重点设置清洁生产目标,提出一批备选方案,并着手开始实施其中简单易行的无/低费清洁生产方案。
企业现状调查 3.1.1公司概况
冶炼分公司于1998年12月改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作,用内部局域网等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现设立16个部门、10个车间,分公司现有从业人员3013人。
冶炼分公司组织机构图见(图3-1)
经理 副经理
安环公生财人信设质技关产 部清劳术电部 部 图
洁炼务动电息能监 部 办渣部 力解部 部 部 部 炉车 车车车(3--1)
间 间 间 间 分公司平面布置图(图3-2)
3.1.2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分公司锡生产线主要采用世界先进的澳斯麦特炉强化熔炼工艺对锡矿进行加工形成粗锡,然后采用获国家专利权的机械结晶机等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
这里的工艺流程图为整个锡生产线的主要工艺流程的示意框图,各车间的工艺流程图在后面有详细描述。
锡精矿 熔剂 还原剂
精炼 粗锡 澳斯麦特炉 炉渣 烟化炉 炉渣 氧化锅 余热锅炉 余热锅炉 堆存 机械结晶机 图3—表面冷却器1 生产工艺流程 表冷管 合锡锅 布袋收尘除 布袋收尘器 精锡
脱硫塔 脱硫塔 采供部 3.1.3主要产品、原、辅材料、能源消耗、生产设备和技术经济指标 分公司主要生产原料为锡精矿,其产品为精锡和锡制品。生产能力:万吨/年。近几年主要原、辅料消耗及能源消耗、原料化学成份、产品汇总、主要生产设备及数量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分别见表3-1、表3-2、表3-3、表3-4和表3-5
表3-1 企业历年原辅料和能源消耗
主要原辅料和能源 锡精矿(吨) 锡中矿(吨) 硫精矿(吨) 烟煤(吨) 电耗 水耗(吨) 近三年年消耗量 2004 67481 14776 8256 94302 近三年单位产品消耗量 2006 623 15400 3090 76512 2004 1833 323 2005 1635 208 2006 98 2005 615 14326 12 93931 8050134 3631366 表3-2 主要原料化学成份表
序名S号 称 n ~ 锡1 精矿 ~ 锡2 中矿 化学成份(%) As ~ pb Fe S ~ ~ ~ ~ ~ ~ ~ Fc Ash ~ ~ N ~ S O 还4 原煤 燃5 煤 ~ ~ ~ ~ ~ ~ ~ 表3-3 主要生产设备及数量
序号 一 设备名称 澳斯麦特炉车间 规格及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2 3 1 2 3 4 8 9 二 1 2 3 三 1 2 3 4 5 四 1 2 3 4 五 1 2 3 六 沸腾炉 布袋收尘器 自动加料系统 澳斯麦特炉本体 余热锅炉 表冷管 布袋收除尘器 动力波脱硫塔 高温引风机 精炼车间 精炼氧化锅、合锡锅 机械结晶机 布袋收除尘器 炼渣车间 烟化炉 余热锅炉 表冷器 布袋收尘器 动力波脱硫洗涤器 电炉车间 电炉 表冷管 布袋由尘器 动力波脱硫洗涤器 电解车间 熔化锅 电加热锅 布袋收尘器 动力车间 4㎡ 2 1600m皮带运输机 ф×10m澳斯麦特炉一座 30t 480㎡ 3390㎡ 10万㎡/h 800kW 台 座 套 座 座 台 套 座 台 2 2 2 1 1 1 1 1 2 10 4 2 30t 10t 800㎡ 套 台 套 台 台 台 座 座 4㎡ 320㎡ 1400㎡ 10万㎡/h 2 2 2 2 2 1000kVA 320㎡ 400㎡ 2万㎡/h 座 台 台 座 2 2 2 1 15t 15t 390㎡ 台 台 台 1 2 2 1 2 机械加速澄清池、无阀滤池 机械加速澄清池、无阀滤池 120㎡ 320㎡ m/h m/h 331 1 表3-4 企业三年锡产品产量、产值
年 份 2004 2005 2006 年产量(吨) 32674 38692 37218 工业总产值(万元) 242968 358821 478799 3.1.4企业各主要车间污染物产生与处理情况
分公司近三年(2004年~2006年)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3-5)
表3-5 近三年污染物排放情况
近三年排放量 类 别 2004年 废渣(t/年) 废水(t/年) 废气(×10m/年) 烟 尘(t/年) 二氧化硫(t/年) 432005年 53674 756713 2866 314 2201 2006年 41312 729905 269958 167 1402 59595 809582 284695 344 2868 表3-6 各车间生产工艺过程中污染治理现状
治理项目名称 澳炉尾气 澳斯麦特车间 治理方案 3390㎡布袋收尘器、动力波脱硫 投资(万元) 效果 1200 680 21 良好 良好 良好 炼前沸腾炉 1600㎡布袋收尘器、动力波脱硫 配料工序 450㎡布袋收尘器 放渣放锡口 离心机 炼渣车间 精炼车间 电解车间 电炉车间 动力车间 2000㎡布袋收尘器 800㎡布袋收尘器 2400㎡布袋收尘器、动力波脱硫 120 58 1046 120 92 210 320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烟化炉 炉膛、锅面 760㎡、850㎡布袋除尘器 390㎡、390㎡布袋除尘器 800㎡布袋收尘除、动力波脱硫 120㎡、320㎡ 炉膛、锅面 电炉尾气 污水处理 分公司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各种法律法规,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和手册,每年年初制定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对环境污染因素进行预防控制。以环保指标考核管理办法为考核依据,每月认真监测,奖惩分明。
目前,冶炼分公司澳斯麦特炉是中国用于炼锡工艺的第一台,世界上第二台设备。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极大地提高了锡熔炼效率和质量,改善了劳动条件和环境质量,从根本上消除了锡粗炼过程中烟气无组织排放等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1.5废弃物特性(见表3-7、8、9、10、11、12、13、14)
表3-7 废弃物特性
车间名称:全厂 1.废弃物名称:设备冷却水 2.废弃物特性:温度有所升高的设备冷却水。 化学和物理特性简介(如有分析报告请附上):悬浮有少量固体颗粒的液体,温度有所升高。 有害成份: 无 有害成份浓度(如有分析报告请附上): 有害成份及废弃物所执行的环境标准/法规:GB9878-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有害成及废弃物所造成的问题:循环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会对水循环系统造成阻塞。 3.排放种类: √连续 □不连续 类型 □周期性 周期时间 □ 偶尔发生(无规律) 4.产生量:日 5.排放量:最大: 0 t/h 平均:0 t/h 6.处理处置方式:循环利用。 7.发生源:全厂冷却设备过程。 8.发生形式:对全厂设备冷却带走设备运转产生的热量。 9.是否分流:□分流 √ 不分流 ,与何种废弃物合流。 表3-8 废弃物特性
车间名称:澳斯麦特车间
1.废弃物名称:废气 2.废弃物特性:烟尘、二氧化硫悬浮于气体中。 化学和物理特性简介(如有分析报告请附上):尘粒悬浮于气体中,二氧化硫有腐蚀性。 有害成份: 烟尘、CO2、SO2、CO 有害成份浓度(如有分析报告请附上):烟尘平均排放浓度m,二氧化硫平均排放浓度m。 有害成份及废弃物所执行的环境标准/法规: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粉尘排放浓度烟尘<100mg/m、二氧化硫<850mg/m 有害成份及废弃物所造成的问题:污染环境 3.排放种类:√连续 □不连续 类型 □周期性 周期时间 □ 偶尔发生(无规律) 33334.产生量:澳斯麦特炉1409208 m/日 5.排放量:最大:623 m/h 平均:58717 m/h。 6.处理处置方式:确保收尘设备正常运转,提高收尘效率,回收粉尘是较好的产品;二氧化硫通过脱硫设备进行脱出。 7.发生源:澳炉熔炼炉。 8.发生形式:澳炉熔炼炉熔炼过程中产生的烟气。 9.是否分流:□分流 √ 不分流 ,与何种废弃物合流。 333表3-9 废弃物特性
车间名称:精炼车间
1.废弃物名称:炉膛、锅面烟气 2.废弃物特性:烟尘、二氧化硫悬浮于气体中。 化学和物理特性简介(如有分析报告请附上):尘粒悬浮于气体中,二氧化硫有腐蚀性。 有害成份: CO2、SO2、CO 有害成份浓度(如有分析报告请附上):烟尘平均排放浓度m,二氧化硫平均排放浓度 mg/m。 有害成份及废弃物所执行的环境标准/法规: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粉尘排放浓度≤200 mg/m,二氧化硫排放浓度≤1430 mg/m。 有害成份及废弃物所造成的问题:污染环境 3.排放种类:√连续 □不连续 类型 □周期性 周期时间 3333□ 偶尔发生(无规律) 4.产生量:704568m/日 5.排放量:最大:331m/h 平均:29357m/h。 6.处理处置方式:确保收尘设备正常运转,提高回收效率。 7.发生源:炉膛、锅面处理精锡过程中。 8.发生形式:脱杂过程中部分物料以粉尘气流形式发生,燃煤产生。 9.是否分流:□分流 √ 不分流 ,与何种废弃物合流。 表3-10 废弃物特性
车间名称:炼渣车间
1.废弃物名称:烟化炉废气 2.废弃物特性:烟尘、二氧化硫悬浮于气体中。 化学和物理特性简介(如有分析报告请附上):尘粒悬浮于气体中,二氧化硫有腐蚀性。 有害成份:烟尘、CO2、SO2、CO 有害成份浓度(如有分析报告请附上):烟尘平均排放浓度m,二氧化硫平均排放浓度m。 有害成份及废弃物所执行的环境标准/法规: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粉尘排放浓度≤200 mg/m、二氧化硫<1430mg/m。 有害成份及废弃物所造成的问题:污染环境 3.排放种类:√连续 □不连续 类型 □周期性 周期时间 □ 偶尔发生(无规律) 33333334.产生量:烟化炉821448m/日 5.排放量:最大:549m/h 平均:34227m/h。 6.处理处置方式:加强操作管理水平,确保收尘设备的完好和有效运转,提高回收效率,烟尘作为含锡物料进澳炉。 7.发生源:烟化炉处理锡渣过程中。 8.发生形式:熔炼中部分物料以粉尘气流形式发生,燃煤产生。 9.是否分流:□分流 √ 不分流 ,与何种废弃物合流。 表3-11 废弃物特性
车间名称:电解车间
1.废弃物名称:炉膛、锅面废气 2.废弃物特性:烟尘、二氧化硫悬浮于气体中。 化学和物理特性简介(如有分析报告请附上):尘粒悬浮于气体中,二氧化硫有腐蚀性。 有害成份:烟尘、CO2、SO2、CO 有害成份浓度(如有分析报告请附上):烟尘平均排放浓度m,二氧化硫平均排放浓度 mg/m。 有害成份及废弃物所执行的环境标准/法规: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粉尘排放浓度≤200 mg/m,二氧化硫排放浓度≤1430 mg/m。 有害成份及废弃物所造成的问题:污染环境 3.排放种类:√连续 □不连续 类型 □周期性 周期时间 3333333□ 偶尔发生(无规律) 4.产生量: 449904m/日 5.排放量:最大:28383m/h 平均:18746m/h。 6.处理处置方式:确保收尘设备正常运转,提高收尘效率。 7.发生源:粗锡熔化过程中。 8.发生形式:熔化中部分物料以粉尘气流形式发生,燃煤产生 9.是否分流:□分流 √ 不分流 ,与何种废弃物合流。 表3-12 废弃物特性
车间名称:电炉车间
1.废弃物名称:电炉废气 2.废弃物特性:烟尘、二氧化硫悬浮于气体中。 化学和物理特性简介(如有分析报告请附上):尘粒悬浮于气体中,二氧化硫有腐蚀性。 有害成份: 烟尘、CO2、SO2、CO 有害成份浓度(如有分析报告请附上):烟尘平均排放浓度 mg/m,二氧化硫平均排放浓度 mg/m。 有害成份及废弃物所执行的环境标准/法规: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粉尘排放浓度≤200 mg/m,二氧化硫排放浓度≤1430 mg/m。 有害成份及废弃物所造成的问题:污染环境 3.排放种类:√连续 □不连续 类型 □周期性 周期时间 3333333□ 偶尔发生(无规律) 4.产生量:2176m/日 5.排放量:最大:10998m/h 平均:9124m/h。 6.处理处置方式:确保收尘、脱硫设备正常运转,提高效率。 7.发生源:电炉。 8.发生形式:熔炼时以含尘、二氧化硫烟气产生。 9.是否分流:□分流 √ 不分流 ,与何种废弃物合流。 表3-13 废弃物特性
车间名称:动力车间
1.废弃物名称:澳斯麦特炉、烟化炉脱硫废水 2.废弃物特性: 含亚硫酸钙 化学和物理特性简介(如有分析报告请附上): 有害成份: 无 有害成份浓度(如有分析报告请附上): 有害成份及废弃物所执行的环境标准/法规:GB9878-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有害成份及废弃物所造成的问题:污染环境 3.排放种类:√连续 □不连续 类型 □周期性 周期时间 □ 偶尔发生(无规律) 4.产生量: 1011m/日 5.排放量:最大:51m/h 平均:42m/h。 3333336.处理处置方式:确保过滤设备正常运转,提高过滤效率,减少水中沉淀。 7.发生源:澳斯麦特炉、烟化炉板框过滤废水。 8.发生形式:板框过滤时脱出的废水。 9.是否分流:□分流 √ 不分流 ,与何种废弃物合流。 表3-14 废弃物特性
车间名称:动力车间
1.废弃物名称:烟化炉冲渣水及零星废水 2.废弃物特性: 含砷废水。 化学和物理特性简介(如有分析报告请附上):细小颗粒悬浮于水中。 有害成份:含砷 有害成份浓度(如有分析报告请附上): 有害成份及废弃物所执行的环境标准/法规:GB9878-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有害成份及废弃物所造成的问题:污染环境 3.排放种类:√连续 □不连续 类型 □周期性 周期时间 □ 偶尔发生(无规律) 4.产生量: 3108m/日 5.排放量:最大:150m/h 平均: 130m/h。 6.处理处置方式: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提高沉淀效果。 7.发生源:烟化炉冲渣。 3338.发生形式:冷却炉渣过程中产生。 9.是否分流:√分流 □不分流 ,与何种废弃物合流。 3.1.6生产车间概况
我厂现有生产车间5个、辅助车间1个,其中污染源车间5个,分别为澳斯麦特、精炼、炼渣、电解、电炉车间。
① 澳斯麦特车间
该车间是生产锡产品的熔炼车间,年产粗锡万吨,拥有世界先进的澳斯麦特炉一座,生产能力强,可开发空间大,配有布袋除尘器、脱硫设备,烟气净化后排放。
a.生产原理:锡精矿、返回品、熔剂、还原剂经配料混合后,进入澳斯麦特炉,在温度1150℃-1300℃完成锡的熔炼、还原过程,产出粗锡、富渣,烟气进入收尘、脱硫系统。 b.生产工艺(见图3-3)
锡精矿 熔剂 还原剂
精锡 粗锡 炉渣 澳斯麦特炉 烟化炉
表面冷却器 排空 图3-3 澳斯麦特炉车间工艺流程图
布袋收尘c.环境状况:该车间生产过程中,澳斯麦特炉年产生的废气量46504×10m,占全厂废气排放量的%,废气经布袋收尘器收尘,动力波洗涤脱除二脱硫塔 氧化硫,全年排尘量为36298kg,排二氧化硫量为287074kg。生产过程的能源、原材料消耗(见表3-15、3-16)。
表3-15 废气排放情况
43
工序类别废气 排放浓度(mg/m) 排放量(kg/h) 废气排放量(m/h) 烟尘 二氧化硫 58717 33表3-16 2006年澳炉能源原材料消耗
处理量(吨) 无烟煤、烟煤 (千克/吨) 电t) 水(t/t) ② 精炼车间:该车间年生产精锡万吨,在生产过程中,炉膛、锅面产生的烟气,使用布袋收尘器收尘。
a.生产原理:澳斯麦特炉熔炼粗锡,经氧化锅脱出砷、铜杂质后,交机械结晶机分离铅、铋后,产出锡产品。
b.生产工艺(见图3-4)
粗锡 锯末 硫磺
氧化锅 渣 氧炼锡 烟 气 结晶机 沉降室 锅渣、炭渣 硫 渣 (返回冶炼系统) 精炼锡 粗焊锡 (送电解) 烟气 合锡锅 锡 (产品) 布袋收尘除 排 空 图3-4 精炼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图
c.环境状况:该车间生产过程中,炉膛、锅面年产生的废气量16807×10m,占全厂废气排放量的%,全年排尘量为11393kg,排二氧化硫量为104472kg,经布袋收尘器收尘,是本厂重点污染源之一。生产过程的能源、原材料消耗(见表3-17、3-18)
43
表3-17 废气排放情况
工序类别废气 排放浓度(mg/m) 排放量(kg/h) 废气排放量(m/h) 烟尘 二氧化硫 29357 33表3-18 2006年精炼能源原材料消耗
产品(吨) 无烟煤、烟煤 (千克/吨) 电t) 水(t/t) ③ 炼渣车间:该车间为炉渣烟化工序,年生产烟尘万吨,生产过程中年产生的废气量为26105×10m,占全厂废气排放量的%,全年排尘量为13979kg,排二氧化硫量为157167kg,采用2400㎡布袋除尘器收尘,动力波洗涤脱除二氧化硫,排放标准符合GB9078-1996国家工业大气排放标准。
a.生产原理,澳斯麦特炉放出的炉渣、烟尘等,送到烟化炉硫化挥发,进一步收取炉渣和烟尘中的锡。
b. 生产工艺(见图3-5)
43
锡中矿 炉渣 硫铁矿
烟化炉 炉渣 堆存 图3-5 炼渣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图 余热锅c.生产、环境状况:该车间于2006年进行改造,排放的烟尘、二氧化硫表冷管 由在线监测仪监测,监测情况见表3-19、表3-20。 布袋收尘器 产品(烟尘) 表3-19 废气排放情况 工序类别废气 脱硫塔 33排放浓度(mg/m) 排放量(kg/h) 废气排放量(m/h) 烟尘 34227 排 空 二氧化硫 表3-20 2006年炼渣能源原材料消耗
处理量(吨) 无烟煤、烟煤 (千克/吨) 电t)) 水(t/t) ④ 电解车间:该车间为粗焊锡加工工序。2006年产万吨,生产过程中废气排放量12580×10m,占全厂废气排放量的%,粉尘排放量3999kg,排二氧化硫量为310kg。炉膛、锅面的除尘设备采用ZC144—350反吹扁袋除尘器,排放标准符合GB9078-1996国家工业大气排放标准。
a.生产原理:粗焊锡通过硅氟酸电解脱除杂质。 b. 生产工艺(见图3-6)
43
粗焊锡
图3-6 电解车间生产熔铸锅 阳极片 工艺流程图
电解 c.生产环境状况,生产物耗,能耗及废气排放情况见表3-21、3-22
残极阴极片 尘) 排放浓度(mg/m3) 排放量(kg/h) 废气排放量(m3/h) 布袋收尘器 熔铸锅 表3-21 废气排放情况
工序类别废气 烟 尘 二氧化硫 电焊锡(送精炼) 排 空 18746 表3-22 2006年电解能源原材料消耗情况
产量(吨) 无烟煤、烟煤 (千克/吨) 电t) 水(t/t) ⑤ 电炉车间:该车间为锡精矿熔炼为粗锡工序。2006年产万吨,生产过程中废气排放量7679×10m,占全厂废气排放量的7%,粉尘排放量10948kg,排二氧化硫量为158221kg。电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经除尘设备除尘,除尘设备采用800㎡袋除尘器,排放标准符合GB9078-1996国家工业大气排放标准。
a.生产原理,锡精矿、返回品、熔剂、还原剂经配料混合后,进入电炉,在温度1150℃-1300℃完成锡的熔炼、还原过程,产出粗锡、富渣,烟气进入收尘、脱硫系统。
b. 生产工艺(见图3-7)
电炉烟气→复燃室→表面冷却器→布袋收尘器→风机→动力波洗涤装置→风机→外排。
锡精矿 返回品 还原剂
43
粗 锡 送精炼 电炉 炉 渣 送烟化炉 图3-7 电炉车间生产工艺复燃室 表冷管 流程图 c.生产环境状况,生产物耗,能耗及废气排放情况见表3-23、3-24 表3-23 废气排放情况 工序类别废气 排放浓度(mg/m3) 排放量(kg/h) 废气排放量(m3/h)烟 尘 二氧化硫 动力波脱硫塔 9124 布袋收尘器 3-24
排 2006年电炉能源原材料消耗情况 空
处理量(吨) 无烟煤、烟煤 (千克/吨) 电t) 水(t/t) 确定审核重点
通过对分公司现状的全面调研和对现场深入细致的调查,综合分析企业生产工艺、设备、能源资源消耗、产品结构等基础上,重点对废弃物及其产生原因进行详细分析,依据确定审核重点的原则(①污染严重的环节或部位;②能耗物耗大的环节或部位;③环境及公众压力大的环节或问题;④有明显清洁生产机会。),审核小组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初步确定本轮审核的审核重点范围:废弃物和噪声,然后用权重总和计分排序法逐项打分,得分最高的对象将确定为本轮审核重点。(权重数:废物量W=10,环保费用W=9,废物毒性W=8,清洁生产潜力W=6,车间的关心与合作程度W=2。)
备选审核重点调查结果和备选重点权重总合计分情况如下:
表3-25 备选重点调查结果
备选审核 重点名称 废气 废渣 废水 噪声 内部环境代价 排放量末端处置处理费 (mg/m3) (万元) 288047 5200 59595 809582 55(dB) 0 0 0 外部环境代价 排污费(万元) 180 管理标准 罚款 赔偿村民 (万元) (万元) 正常 正常 正常 表3-26 备选重点权重点权重总和计分
分数R(1~10)
权重
因素
W(2~10)
R
废弃物量(t/年) 环保费用(万元) 废弃物毒性
10 9 8
2 10 10
R×W R R×W R R×W R R×W 20 90 80
4 4 5
40 10 100 36 40
2 8
18
1 1 1
10 9 8
废气
废渣
废水
噪声
清洁生产机会 关心程度 总分∑R×W 名次
6 2
10 10
60 20 270 1
8 8
48 16 180 3
6 6
36 12 230 2
3 5
18 10 55 4
根据权重总和得分计算(R×W)和排序结果,以废气得分最高,噪声最低,废气污染较大,为目前内外部关注焦点,清洁生产潜力最大,所以将废气确定为本轮清洁生产审核重点。
设置清洁生产目标
由于企业基础条件较好,领导有方,管理制度健全,工艺技术先进,人员素质较高,锡产品质量优良,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初步形成了“世界锡业,中国锡业看云锡”的格局。公司希望在通过本轮审核验收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持续开展清洁生产,进一步将审核成果巩固、丰富、完善、上升为“云南省锡冶炼行业清洁生产合格单位验收标准”,并希望成为我省首家“锡冶炼行业清洁生产合格单位”。因此,我们在设置清洁生产目标时就高标准严要求,根据国家相关管理部门要求和行业管理的规定,参考钢铁冶炼业清洁生产国家标准设立指标体系框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在建立环境体系后每年设定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研究和充分讨论制订了本企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和审核目标,该指标体系的建立,为今后“云南省锡冶炼行业清洁生产合格单位验收标准”的制定和出台打好基础。具体情况如下:
表3-27 冶炼分公司清洁生产技术指标
清洁生产指标
一、生产工艺装备与技术指标
指标等级
本轮
中期
远期
1. 澳斯麦特炉锡直收率 2.烟化炉工序锡直收率 3.精炼工序锡直收率 4.锡电解直收率 5.电炉锡直收率
二、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1.电耗,kWh/t 锡 2.煤耗,kg/t 锡 3.生产取水量,m3水/t 锡 三、污染物指标
1.烟尘排放量,kg/t锡 2 SO2排放量,kg/t 锡 四、产品指标
1.产品内控达标率,% 2.过程质量考核指标达标率,% 3.关键工序受控达标率,% 五、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1.生产水复用率,% 2.固废处置率,% 3.收尘效率,% 4.烟气二氧化硫脱硫效率,%
% 95% 83% 90% %
% 96% 84% 91% 93%
77% % 85% 92% %
≤1430 ≤1800 ≤
≤1300 ≤1600 ≤16
≤1200 ≤1300 ≤15
≤ ≤15
≤ ≤
≤3 ≤14
≥96 ≥87 ≥99
≥97 ≥90 ≥
≥98 ≥92 ≥100
≥90 ≥100 ≥96 ≥90
≥93 ≥100 ≥97 ≥92
≥95 ≥100 ≥99 ≥95
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
六、环境管理要求
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相
应国家排放标准包括:
1. 环境法律法规标准
GB9078、GB16171、GB13271、GB16297、GB13456、
GB78 等
设专门环境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开展环保
和清洁生产有关工作
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进行审核;环境管理制度健全,原始记录及统计数据齐全有效。
2. 组织机构
3. 环境审核
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废物处置方法处置废物,严格
4. 废物处理
执行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废物转移制度。对危险废物要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1.每个生产工序要有操作规程,对重点岗位要有作业指导书;易造成污染的设备
按照和废物产生部位ISO14001环要有警示牌;生境管理体系产工序能分级考
要求进行审核。 核;按已建
2.建立环境管理5. 生产过程环境管理
ISO14001环制度建立 其中境管理体包括:开停工、系,环境管及停工检修时的理手册、程环境管理程序;序文件及作新、改、扩建项业文件齐备
目管理及验收程序;储运系统污染控制制度;环境监测管理制度;污染事故的应急程序;环境管理记录和台账 原材料供应方的
6. 相关方环境管理
管理;协作方、
服务方的管理程
序
表3-28 本轮清洁生产目标
1.每个生产工序要有操作规程,对重点岗位要有作业指导书;生产工序能分级考
核。 2.建立环境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开停工、及停工检修时的环境管理程序;新、改、扩建项目管理及验收程序;环境监测管理制度;污染事故的
应急程序
原材料供应方的
管理程序
项目 综合电耗t锡 收尘设备完好率% 二氧化硫排放量(kg/h) 水循环利用率% 综合能耗(标煤/t锡) 工业“三废”利用率% 现状 99 30 85 31 清洁生产目标 2007年10月 2008年底 绝对值 相对值 绝对值 相对值 降低 99 降低 提高5 降低 降低% 降低 99 降低% 削减15% 升高% 降低% 升高2% 降低 提高10 降低 削减24% 升高% 降低% 升高4% 无/低费方案的产生与实施
本轮审核我们高度重视无/低费方案的产生与实施,始终贯彻“边审核、边实施、边记录”的四边原则,在全厂范围内,结合清洁生产审核各个阶段的工作特点,提出并实施完成了34个无/低费方案。针对无/低费方案实施效果难以界定的特征,我们分析发现,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及时记录和评定已实施无/低费方案的效果,因此,我们在“三边原则”的基础上,增加了“边记录”一条,成为“四边原则”,从执行的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本轮审核提出并实施完成的34个无/低费方案的情况,在报告的后续部分有完整清晰的描述,从报告的系统性考虑,在此就不再敷述了。
四、审核
审核是清洁生产审核的第三阶段,目的是通过建立审核重点的物料平衡分析,发现物料流失的环节,找出废弃物产生的原因,查找物料储运,生产运行、管理以及废弃物排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找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为清洁生产方案的产生提供依据。本阶段工作重点是实测输入输出物流,建立物料平衡,分析废物产生的原因。
审核重点
冶炼分公司内挖潜力,外树形象,不断提高产品竞争能力,近几年在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上做了大量技改工作,并取得较大成效。如澳斯麦特炉技改工程总投资亿元,环保投资占工程总投资的%。改造后澳斯麦特炉与原反射炉相比,每年节约燃煤11000多吨,热利用率从%,提高到%,配套的6000kW余热发电机组年发电量在3500万kWh以上,仅此一项,每年就创造效益1400多万元。全厂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72%和75%,全厂污水闭路循环零排放,达到了环境影响评价和云南省环保局要求的排污总量限值指标。2003年5月通过省州市环保局的检查验收,成为公司通过技术改造,从工艺上消除污染源成效最大、最成功的环保项目的典范。2005年被红河州环保局推荐参加全国环境友好项目评审。烟化炉系统技术改造后,新增的2台余热锅炉的年发电量为1500万kWh。同时停开了为维持发电系统正常运行,在澳斯麦特炉低于热期补充蒸汽用的10t工业锅炉,每年减少开动300天,每天减少煤耗30吨,每年减少燃煤消耗万吨。由于技术水平及自控水平的提高,烟化炉本身煤耗及电耗也得到了较大的降低,烟化系统的工艺能耗由原来的t·Sn降至t·Sn,节约能耗折标煤量11911吨/年,水耗减少30万吨/年,同时不产生高砷污水量213840m3/年,节约了处理成本。
冶炼分公司2004年通过ISO140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进一步持续改进,2005、2006年实施大量的生产工艺技改项目,即1、2#烟化炉系统改造,电收尘改为布袋收尘,增加余热锅炉,投资4225元;6#电收尘改造,电收尘改为布袋收尘,投资560元;沸腾炉系统岗位粉尘治理,增加布袋收尘、抽风系统,投资59元;沸腾炉低温电收尘改造,用布袋收尘取代低温电收尘,投资110元,通过技改,提高了收尘效率,节约能源,回收有价锡金属粉尘,岗位粉尘达标,减少外排量。对废弃物的治理、管理跃上了一个新
台阶,为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物料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现行的脱硫设备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在本轮审核中通过对废弃物:废水、固废、噪声、废气进行分析比较,废气的权重总和得分最高,所以,本轮清洁生产审核把澳斯麦特炉、电炉废气排放中减少二氧化硫量做为审核重点。
4.1.1审核重点概述
目前本公司是以锡精矿为原料,以熔剂、粉煤为主要辅料,生产粗锡、精锡,目前每年生产粗锡约万吨,生产车间有澳斯麦特车间、精炼车间,炼渣车间、电解车间、电炉车间、其中澳斯麦特炉、电炉相比较而言是废气排放污染的重点。
因此,澳斯麦特炉、电炉排放的废气是本次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
锡精矿 熔剂 还原剂
澳斯麦特炉 炉渣 粗锡 烟化炉
精炼表面冷却器 布袋收尘除 脱硫塔 精锡
锡精矿 返回品 还原剂 排 空 炉 渣 粗 锡 电炉 送烟化炉 图4-1审核重点工艺流程示意图 送精炼 复燃室 4.1.2单元功能操作说明:具体各单元操作功能情况(见表4-1) 表冷管 单元操作名称 布袋收尘表4-1 单元操作功能说明 功能简介 动力波脱硫沸腾炉系统 配料制备系统 澳斯麦特炉 余热锅炉 表冷器 麻石塔脱硫 重点物流实测
将硫精矿脱砷、脱硫 将含锡品位不同的含锡物料按要求配比 将含锡物料熔炼进行脱杂 收集澳斯麦特炉熔炼产生的烟气余热 冷却烟气温度、收集烟尘 脱出烟气中二氧化硫 4.4.1审核重点物流实测准备表见(表4-2)
表4-2 审核重点物流实测准备表
序号 1 2 3 4 监测点位置及名称 入澳炉锡物量计算 入电炉物料和渣量计算 粗锡量计算 监测项目 入炉含锡物料量 入炉渣量 出炉粗锡量 频率 备注 用电子称计量 每炉记量 每炉记量 安装在线监测仪时时监测 澳炉、电炉排放口烟气监测 烟气中尘和二氧化硫浓度 4.4.2实测数据汇总
将各实测点全天数据求和后,填入审核重点实测输入、输出物流数据汇总(见表4-3)。
表4-3 审核重点实测输入、输出数据汇总表 单位:kg/d
输入(总SO2量) 输出 ∑输出 脱硫系统 ΔQ 日 期 排放量 (无组织排放) 0 0 2634 平 均 脱硫效率 建立物料平衡
2634 1993 75% 0 0 0% 进行物料平衡的目的在于准确地判断审核重点的废气流,定量地确定废气的数量、成份及去向,认真分析原因,从而发现过去无组织排放或未被注意的废气流失,并为产生和研制清洁生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4.3.1进行预平衡测算
根据物料平衡原理和实测结果,考察输入、输出物质流的总量和主要组份达到的平衡情况。对于二氧化硫非贵重原料类的物质,如果输入总量与输出总量之间的偏差在5%以内,则可以用物料平衡的结果进行随后的有关评估与分析,反之,则须检查造成较大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实测数据不准或存在大量无组织物料排放等情况,存在这些情况应重新实测或补充监测。
从实测输入、输出物流数据来看,物料经澳斯麦特炉、电炉熔炼后,产生SO2量(A点值)2656.8kg/d,平均SO2输出量为2656.8kg/d,经原脱硫设施后(B点值)6.2kg/d排至烟囱,1993kg/d从烟气中脱除,进入沉淀渣中。
4.3.2编制物料平衡图
根据上述实测数据,建立审核重点各单元物料平衡关系(图4-2)和物料平衡图(图4-3)。 总SO2量 澳斯麦特炉电炉 动力波脱硫单位: kg/d 排至烟囱 图4-2 审核重点各单元物料平衡关系图 1993
输入总SO2 脱硫系统 排放量SO2 单位 kg/d 图4-3 审核重点各单元物料平衡关系图
4.3.3阐述物料平衡结果
通过对烟气的处理系统分别实测,对于定量分析脱硫塔的具体效果提供了可靠依据。从数据分析来看,外排的二氧化硫偏高,说明石灰质量、员工操作、设备等方面还有潜力可挖,可以在这方面下功夫。
审核重点废弃物产生原因分析
针对分公司每一个物料流失和废弃物产生部位的每一种物料和废弃物进行分析,找出它们产生的原因。分析从可影响生产过程的8个方面来进行,其分析情况见表4-4。
表4-4 清洁生产审核重点废弃物产生原因分析表
过程因素 废弃物(尾气中二氧化硫)产生原因分析 1.含锡物料和能源 控制原料含硫、严格执行燃料采购标准 2.技术工艺 3.设备状况 4.过程控制 5.产品 6.废弃物 采用高效沸腾炉脱硫、动力波脱硫 采取综合措施,保证脱硫塔等设备的运行状态 优化物料配比,严格执行工艺条件;采取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安装尾气在线检测装置 开发新产品 利用增加附加值 建立健全现场、质量、环境、安全管理等制度;建7.管理 立减少污染物排放激励机制;公司内部定期通报排放量统计数据 8.员工 安排技术人员调查了解最新技术;管理人员全面掌握现代化管理知识;提高一线操作人员操作水平 五、方案的产生和筛选
方案的产生和筛选目的是通过方案的产生、筛选和研制,为可行性分析提供足够的中/高费方案。本阶段的工作重点是:①根据审核阶段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清洁生产方案;②在分类汇总基础上,经过筛选确定出二个以上最有可能实施的中/高费方案供下一阶段进行可行性分析;③对已实施的无/低费方案进行实施效果核定与汇总;④编写清洁生产中期审核报告。
方案的产生
⑴ 广泛采集,创新思路。在全厂范围内利用各种渠道和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动员,鼓励全体员工提出清洁生产方案或合理化建议。通过实例教育,克服思想障碍,制定奖励措施以鼓励创造性思想和方案的产生。
⑵ 根据物料平衡和针对废弃物产生原因分析产生方案进行物料平衡和废弃物产生原因分析的目的就是要为清洁生产方案的产生提供依据。因而方案的产生要紧密结合这些结果,只有这样才能使所产生的方案具有针对性。 ⑶ 广泛收集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技术类比是产生方案的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应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广泛收集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技术,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清洁生产方案。
⑷ 组织行业专家进行技术咨询。当企业利用本身的力量难以完成某些方案的产生时,可以借助于外部力量,组织行业专家进行技术咨询。这对启发思路、畅通信息将会很有帮助。
⑸ 全面系统地产生方案。清洁生产涉及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各个方面。虽然物料平衡和废弃物产生原因分析将大大有助于方案的产生。但是在其他方面可能也存在着一些清洁生产机会,因而可从影响生产过程的八个方面全面系统地产生方案。
① 原辅材料和能源替代;
② 技术工艺改造; ③ 设备维护和更新; ④ 过程优化控制; ⑤ 产品更换或改进;
⑥ 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循环使用; ⑦ 加强管理;
⑧ 员工素质的提高以及积极性的激励。
清洁生产审核小组通过向员工发放、收集《清洁生产合理化建议表》150余份,对培训考试600多人的试卷分析整理等方式,要求全厂员工根据自身岗位情况积极提出清洁生产方案,广大职工参与的热情很高,通过各种渠道共提出合理化建议千余条。审核小组结合本厂实际,经过认真梳理,从千余条合理化建议归纳整理出45个清洁生产方案。
方案的汇总与初步筛选
审核小组对所有的清洁生产方案,从原材料和能源替代、技术工艺改造、设备维护更新、产品、废弃物、员工、加强管理等方面进行分类汇总。
审核小组根据分公司实际情况按简易筛选法,初步筛选是要对已产生的所有清洁生产方案进行简单检查和评估,从而分出可行的无/低费方案、初步可行的中/高费方案和不可行方案三大类。其中,可行的无/低费方案可立即实施;初步可行的中/高费方案供下一步进行研制和进一步筛选;不可行的方案则储存或否定。
(1)确定初步筛选因素:初步筛选因素可考虑技术可行性、环境效果、经济效益、实施难易程度以及对生产和产品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① 技术可行性。主要考虑该方案的成熟程度,例如是否已在企业内部其他部门采用过或同行其他企业采用过,以及采用的条件是否基本一致等。 ② 环境效果。主要考虑该方案是否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是否能够改善工人的操作环境等。
③ 经济效果。主要考虑投资和运行费用能否承受得起,是否有经济效益,能否减少废弃物的处理处置费用等。
④ 实施的难易程度。主要考虑是否在现有的场地、公用设施、技术人员等条件下即可实施或稍作改进即可实施,实施的时间长短等。
⑤ 对生产和产品的影响。主要考虑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影响程度以及方案实施后对产量、质量的影响。
(2)对方案从技术可行性、环境可行性、经济效益、实施难易程度、对生产和产品的影响进行筛选。具体情况如下:
表5-1 方案汇总与初步筛选结果表
方案方案类编号 型 A--1 预计投方案名称 方案内容 资(万元) 澳斯麦特炉尾气治理 尾气脱硫系统改造 麻石塔改为动力波洗涤吸收SO2 燃煤改为电加热,提高工艺装备水平 3800 节能降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污染 √ 106 减少SO2外排量 √ 环境效果 减少SO2外排量 预计效果 经济效益(万元) 可行的无/低费方案 初步筛选结果 初步可行的中/高费方案 √ 暂不可行方案 512 技实施电炉尾气术A—2 低浓度SO2治工理 艺改造 精炼技术技术A—3 改造 加烟化炉抽风量强B—1 调节 管理 加强管理,和收尘岗位多联系 无 节约能源 √ 烟化炉煤弯头设B—2 磨损 备维烟化炉入炉物护B—3 料粒度大 更新 B—4 电炉进料时污染严重 分公司洗澡水浪费大 制粒房飞扬金属损失严重 原辅材料杂质高 生产过程中节水节电 接头换成耐磨塑料 按要求采购把关 改为中间进料 对喷头进行改进 增加抽风罩 采购中加强管理 加强管理杜绝长明灯、长流水 无 节约资源 减少污 √ 无 染,节约能源 减少粉尘 √ 无 排放,节约物料 √ B—5 无 节约能源 √ B—6 节约资源 √ B—7 无 节约能源 √ B—8 无 节约资源 √ B—9 提高收尘设备的运行完好率 节约资严格管理 加强管无 源,保护环境 理,复印时采用双面印 √ B—10 复印纸双面印 无 节约资源 √ B—11 板框过滤时,喷漏严重, 精炼炉膛、锅加强管理 无 节约成本 √ C—1 面抽风小,造成无组织排放 C—2 沸腾炉无组织排放控制 锡产品库漏雨改造 浇铸产品表面不光滑 换大风机功率 加强责任心 更换房顶漏雨部位 加强责任责心、认真处理 关闭常时间无人操作的照明和电脑 18 减少污染 √ 节约能源 保护产品质量 提高产品质量 √ C—3 √ C—4 √ C—5 办公室节电 无 节能降耗 √ C—6 精炼车间锡模不规范 产品熔铸锅改造 逐步更换锡模 用煤改为用电 提高台产1吨 减少二次 √ C—7 扬尘,保护环境 节约资 √ C—8 粗锡熔化锅电耗高 电解车间水耗高 精炼氧化锅改造 精炼收尘系统故障不好判断 精炼车间浇铸部位粉尘大 加强维护、管理 提高水循环利用率 用煤改为用电 增加一组布袋 12 源,保护环境 节约资 √ C—9 源,保护环境 节约资 √ C—10 源,保护环境 √ C—11 无 节约能源 节约资 √ C—12 提高抽风 无 源,保护环境 √ C—13 严把燃煤入厂关 增加抽检次数和地点 锡锅、铅无 降低成本 279 √ C—14 废旧利用 锅、电机等修复使用 严把石灰入厂关 加装变频器 70 节约成本 330 √ C—15 提高石灰乳质量 炼渣车间1#烟化炉尾气脱硫循环泵改装为变频器 收集分公司外排SO2制酸 废旧钢材回收利用 新项目和技改无 节约成本 √ C—16 8 节电 √ C—17 C—18 加强管理 要经过多方论证和可行性讨论 统一回收再利用 无 √ √ 节约成本 C—19 项目的科学合理 无 √ C—20 纸张的回收利用 无 √ C—21 提高生产用水的循环率 澳炉炼前布袋沉清回用 在布袋除尘器和小之间装埋括板输送机 无 节约成本 √ C—22 除尘器放灰物料损失 离心机布袋前加沉降室改造 沸腾炉在清理节约成本 √ C—23 √ C—24 炉结排料口时飞扬大 提高抽风 无 减少污染 √ C—25 炼前冷却器密封圈漏料大 更换密封圈 实施 变频调速改造 300 √ 生产车间50 C—26 台风机加变频调速改造 300 节约能源 200 √ 提高电网运行稳定 C—27 变压器、变电所改造 性、降低基本电费和变压器空损费 接管理利 C—28 烟化炉利用澳炉余风改造 用澳炉余风,减少开动风机 绿色照明节能改造 改日常照明为节能灯 20 降低能源 6 √ 无 降低能源 78 √ 110 节约能源 60 √ C—29 精炼结晶机槽体、精炼锡 C—30 锅、粗焊锡锅、焊锡条锅、电解浇铸锅等的改造 员工素质 的 提高 方案数 量 电加热设施利用新型加热器进行节能和DCS控制系统改造 定期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降低能源 23 √ D—1 员工培训 无 √ --- --- -- --- --- 34 2 9 (3)经过初步整理和筛选,共有45个备选方案列入本报告中。其中:无/低费方案34个,中/高费方案2个(本轮审核中/高费方案的起点为:单台设备或单个项目100万元以上),暂不可行的方案9个(预计投资万元,准备明年实施)。本轮共实施方案36个,总投资万元。
(4)表中:C-26方案是对50台电机进行变频改造,C-27方案是对3个变电所进行改造,单台设备和单个项目投资都在100万元以下,因此,这2个方案都列入无/低费方案。 中/高费方案研制
经过筛选得出的初步可行的2个中/高费方案,为投资较大,对生产过程有一定影响,要对筛选出来的每个中/高费方案进行研制和细化,此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① 系统性。考察清洁生产方案在生产工艺流程中所处的层次、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单元操作的关系,从而确定新方案对其他生产过程的影响,并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果。
② 闭合性。尽量使资源得到高效、综合、循环利用。
③ 无害性。就是对人和环境都无害化。
④ 合理性。从设计、资源和能源消耗、工艺技术、设备、过程控制、管理、员工、产品、废弃物、最终处置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综合系统地考虑其合理性。
审核小组按照以上原则对方案的工艺技术、设备、费用和效益估算、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详细情况用表格说明如下: (1)澳斯麦特炉尾气治理
表5-2 方案说明表
方案编号 A—1 方案名称 澳斯麦特炉尾气治理 要 点 原湍冲洗涤器脱硫效率不稳定,改用脱硫效率高的动力波洗涤组合系统 主要设备 喷淋塔、动力波 主要技术经济(包括费用和效投资512万元,减少排污费万元。 益) 可能的环境影响 提高区域环境质量。 (2) 电炉低浓度SO2治理
表5-3 方案说明表
方案编号 A—2 方案名称 电炉低浓度SO2治理 要 点 原麻石塔效率低,改用脱硫效率高的动力波洗涤组合系低统 费主要设备 喷淋塔、动力波 主要技术经济方(包括费用和效投资106万元,减少排污费万元。 案益) 可能的环境影响 提高区域环境质量。 实
无
施成果汇总
按照清洁生产:边审核、边实施、边见效、边记录的“四边原则”,本轮审核共组织实施34个无/低费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审核小组对无/低费方案实施成果进行了汇总,具体情况如下。
表5-4 无/低费方案实施成果汇总表
方案编号 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B—10 B—11 C—2 C—3 C—4 C—5 C—6 C—8 C—9 C--13 C--14 C--15 C--18 C--19 C--20 C--21 C--22 C--24 C--25 C—26 方案名称 烟化炉抽风量调节 烟化炉煤弯头磨损 烟化炉入炉物料粒度大 电炉进料时污染严重 分公司洗澡水浪费大 制粒房飞扬金属损失严重 原辅材料杂质高 生产过程中节水节电 提高收尘设备的运行完好率 复印纸双面印 板框过滤时,喷漏严重, 沸腾炉无组织排放控制 锡产品库漏雨改造 浇铸产品表面不光滑 办公室节电 精炼车间锡模不规范 粗锡熔化锅电耗高 电解车间水耗高 严把燃煤入厂关 废旧利用 提高石灰乳质量 废旧钢材回收利用 新项目和技改项目的科学合理 纸张的回收利用 提高生产用水的循环率 澳炉炼前布袋除尘器放灰物料损失 沸腾炉在清理炉结排料口时飞扬大 炼前冷却器密封圈漏料大 对生产车间50台电机加装变频调速改造 实施时间 经济效益(万元)/年 2007、3 2007、1 2007、1 2007.7 120 2007、2 2007、3 2007、4 2007、5 2007、2 2007、1 2007.1 2007.2 2007.2 2007、2 2007、1 2007、3 2007、3 279 330 环境效果 ① ② 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C—28 C—29 C—30 D--1 3个变电所改造 烟化炉利用澳炉余风改造 绿色照明节能改造 精炼结晶机槽体、精炼锡锅、粗焊锡锅、焊锡条锅、电解浇铸锅等的改造 沸腾炉在清理炉结排料口时飞扬大 60 78 6 23 √ √ √ √ √ 小 计 环境效果 ① — 资源消耗量下降、节约资源 备注 ② — 废物产生量和排放量下降 ③ — 劣质资源利用 六、确定并实施方案
本轮审核共提出2个中/高费方案,经初步筛选和研制均为初步可行方案。为在预定条件下,达到投资目的,对筛选出来的中/高费清洁生产方案,还要进行技术、环境、经济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分析和评估,为决策提供充分依据。
中/高费方案简述及可行性分析
审核小组就2个中/高费方案从技术、经济、环境方面进行认真分析。 6.1.1 进行技术评估
技术评估的目的是研究项目在预定条件下,为达到投资目的而采用的技术路线和工程是否可行。技术评估着重评价以下几方面:
① 方案设计中采用的工艺路线、技术设备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的先进性、适用性;
② 与国家有关的技术和能源的相符性;
③ 技术引进或设备进口要符合我国国情,引进技术后要有消化吸收能力;
④ 资源的利用率和技术途径合理; ⑤ 技术设备操作上安全、可靠; ⑥ 技术成熟(例如、国内有实施的先例);
⑦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 6.1.2 进行环境评估
任何一种清洁生产方案都应该有显着的环境效益,环境评估是清洁生产方案可行性分析的核心。环境评估包括以下内容:
① 资源的消耗与资源可永续利用要求的关系。对一次性资源尽量减少和保护开发利用,对可永续利用和储量较丰富的资源鼓励使用,对可再生资源提倡积极探索,合理使用;
② 生产中废弃物产生和排放量的变化; ③ 污染物组分的毒性及其降解情况; ④ 污染物的二次污染; ⑤ 操作环境对人员健康的影响;
⑥ 废弃物的复用、循环利用和再生回收。 6.1.3进行经济评估
本阶段所指的经济评估是从企业的角度,按照国内现行市场价格,计算出方案实施后在财务上的获利能力和清偿能力。经济评估的基本目标是要说明资源利用的优势。它是以项目投资所能产生的效益为评价内容,通过分析比较,选择效益最佳的方案,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清洁生产项目评价指标中最核心的指标是环境指标。而不应单纯考虑经济效益指标,有些项目经济评价不可行,但仍然要上,比如污染治理项目,方案的实施要建立在技术评价和环境评价的基础上。当然如果方案在经济、技术、环境三方面都可行是最理想的。
表6-1 中/高费方案简述及可行性分析
方案序号 方案内容 获得何种效益 国内外同行业水平 影响下列废弃物 影响产品 方案投资 技术评估简述 环境评估简述 经济评估简述 A--1 A--2 方案确定与实施
从可行性分析结果来看,
澳斯麦特炉尾气SO2治理 电炉低浓度SO2治理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国内先进 降低SO2排放量 无 512万元 先进成熟可靠 环境效益尤为突出 良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国内先进 降低SO2排放量 无 106万元 先进成熟可靠 环境效益尤为突出 良 所选的中/高费方案环境效益尤为突出、经济效益良好,我们将清洁生产与企业的技术改造相结合,分公司把两个项目列为本年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报经股份公司有关部门和领导批准后立即实施,具体实施计划详见下表。
表6-2 中/高费方案实施计划表
方案序号 A—1 方案内容 澳斯麦特炉尾气SO2治理 A--2 电炉低浓度SO2治理 2007年8月 计划实施时间 2007年8月 完成时间 预达到目标 2007年9月 2.SO2排放浓度符合国家标2007年9月 准; 通过可行2个中/高费方案的实施,分公司烟气中二氧化硫达标排放,保证了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取得明显环境效果和经济效果,电视台对此也做了报道,这极大的激励企业持续清洁生产工作开展的热情。
6.2.1方案实施情况
中/高费方案A—1澳斯麦特炉尾气SO2治理,原脱硫设备已经不适应生产,通过分析烟气参数、烟气特点等诸多因素,结合烟化炉尾气SO2治理的成功经验,选择南昌有色冶金设计院动力波组合系统洗涤技术,利用澳斯麦特炉停炉1个月的检修时间,把原脱硫设备拆除,安装南昌有色冶金设计院动力波脱硫设备,于2007年9月份完成;A—2电炉低浓度SO2治理,原先使用的是麻石塔脱硫,一直以来脱硫效率较低,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通过方案论证,选用南昌有色冶金设计院动力波脱硫洗涤技术,2007年8月份进行改造安装设备,于2007年9月份完成,实施后的设备连接图为:
喷淋塔冲洗水动力波塔新增风机去现有烟道冲洗水螺旋分级机球磨机水石灰炼前烟气石灰乳渣石灰乳储槽循环泵空气鼓风机圆锥沉降斗板框压滤机污泥泵原有水池(板框渣暂堆存)进分公司污水处理图6-1 实施后的设备连接图
6.2.2已实施方案成果汇总
(1)已实施中/高费方案环境效果(详见表6-3)
表6-3 已实施的中/高费方案环境效果对比一览表
名 称 项 目 澳斯麦特炉 实施前 实施后 削减量 实施前 电炉 实施后 烟气量m/h标 58717 57545 3SO2浓度进口mg/ m 8670 8650 3SO2浓度出口mg/ m 270 3SO2排放量kg/h 9124 9757 4882 45 163 削减量 国 标 850 (2)已实施中/高费方案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后,外排烟气浓度从平均6923mg/m降到850 mg/m以下,每年减少排放量为:
123377m/h×(6923-850)mg/m×330d×24×10=
3
3
-9
3
3
以现行国家排污收费标准 元/公斤计,年可少交排污费×10× ×10= 万元。
项目年运行费用为:万元。 年经济效益为: = 万元
清洁生产项目,尤其是环保项目重在节约资源,消除污染,改善环境,达标排放,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有些项目虽然直接经济效益不是十分明显,但是公司仍然花巨资投入,而且今后还将持续加大投资力度。这既表明了我们持续开展清洁生产、持续改进的决心与信心,也体现了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绿色云锡”,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
3-4
共荣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崇高的使命感。 (3)全部已实施方案经济、环境效果(详见表6-4)
表6-4 全部已实施方案经济、环境效果汇总表
方案类型 方案编号 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实际投环境效果(减少量/资 月) 经济效益 (万元) (万元/年) 粉尘物耗 水耗 排放 方案名称 烟化炉抽风量调节 烟化炉煤弯头磨损 30㎡ 2个 烟化炉入炉物料粒度大 电炉进料时污染严重 分公司洗澡水浪费大 制粒房飞扬金属损失严重 原辅材料杂质高 生产过程中节水节电 提高收尘设备的运行完好率 120 12 5kg 1800t 6kg 50kW 60t 复印纸双面印 已实B—10 施无 B—11 板框过滤时,喷漏严重 / C—2 沸腾炉无组织排放控制 低费锡产品库漏雨改造 方案 C—3 20t 7kg 50 C—4 C—5 C—6 C—8 C—9 C--13 C--14 C--15 C--18 浇铸产品表面不光滑 办公室节电 精炼车间锡模不规范 粗锡熔化锅电耗高 电解车间水耗高 严把燃煤入厂关 废旧利用 提高石灰乳质量 废旧钢材回收利用 45kW 279 70 330 C--19 新项目和技改项目的科学合理 C--20 纸张的回收利用 30kg 30t C--21 提高生产用水的循环率 澳炉炼前布袋除尘器放 灰物料损失 沸腾炉在清理炉结排料 C--24 口时飞扬大 炼前冷却器密封圈漏料 C--25 大 对生产车间50台电机加300 C—26 装变频调速改造 110 C—27 3个变电所改造 C--22 C—28 C—29 烟化炉利用澳炉余风改造 绿色照明节能改造 20kg 15kg 30kg 200 60 78 13200kW 20 6 精炼结晶机槽体、精炼锡锅、粗焊锡锅、焊锡C—30 条锅、电解浇铸锅等的改造 23 D--1 沸腾炉在清理炉结排料口时飞扬大 10kg 小 计 澳斯麦特炉尾气SO2治理 电炉低浓度SO2治理 512 中/ 高费方案 A—1 A--2 106 10801kg 12391kg 合 计 本轮一共实施方案36个,总投资万元,生经济效益万元。其中:(1)无低费方案34个,投资万元,产生经济效益万元;(2)中/高费方案2个,投资618万元,产生经济效益万元。
已实施方案对分公司的影响
本轮清洁生产审核确定实施的方案共36个(34个无/低费方案,2个中/高费方案),已实施36项(34项无低费方案,2个中高费方案),通过对这些方案的实施已完成了部份设置的清洁生产目标(具体见表6-5)。
表6-5 审核前后企业单位产品各项指标对比表
项目 电耗t锡 水耗(t/t锡) 目标 1430 16 审核前 审核后 差值 备注 下降% 下降% 下降% 综合能耗(标煤kg/t锡) 1800 水循环利用率% 收尘设备完好率% 资源综合利用率% 90 99 33% 85 99 31% 99 % — 0 — 提高% — 提高% 下降% 澳炉、电炉SO2排放量(kg/d) 表3-28 本轮清洁生产目标
项目 综合电耗t锡 收尘设备完好率% 二氧化硫排放量(kg/h) 水循环利用率% 综合能耗(标煤kg/t锡) 现状 99 30 85 31 清洁生产目标 2007年10月 2008年底 绝对值 相对值 绝对值 相对值 降低 99 降低 提高5 降低 降低% 降低 99 降低% 削减15% 升高% 降低% 升高2% 降低 提高10 降低 削减24% 升高% 降低% 升高4% 工业“三废”利用率% 通过上面两张表对比,将本轮审核目标完成情况描述如下: (1) 综合电耗下降%,超额完成08年底的目标任务;
(2) 在设备不断运行磨损的前提下,收尘设备完好率保持在99%,较好地完成本轮目标任务;
(3) SO2排放削减%,下降幅度远远超额完成08年底下降24%的目标任务,这也是本轮审核取得的最丰硕的成果之一;
(4) 水循环利用率提高%,达到本轮审核预定目标;
(5) 综合能耗(标煤kg/t锡)下降%,超额完成本轮审核下降%的预定目标。
(6)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未完成本轮审核提高2%的预定目标,如何利用好冶炼废渣已经列为持续清洁生产的重要议题。
本轮审核在“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各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同时各项单位产品指标也有明显下降。总体来看方案的实施对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增加经济效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改善了员工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提高了员工劳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了产品竞争能力。
七、持续清洁生产
为了使清洁生产工作在分公司内长期、持续、积极、有效地推行下去。分公司专门成立了持续清洁生产领导小组,组长由分公司经理担任。并设立了清洁生产办公室,直属分公司经理领导,作为持续推行清洁生产的常设机构,负责日常的清洁生产管理工作。
表7-1 清洁生产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 清洁生产审核领导小组 主要任务 组织机构 全面领导和组织协调本企业持续清洁生产工作 清洁生产办公室 1、全面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工作,督促检查各车间、部门清洁生产法规和的学习情况,制定清洁生产审核的目标和任务。 2、将清洁生产工作纳入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并督促检查各部门、车间已启动实施的无/低费方案的持续有效开展。 主 要 任 务 及 职 责 3、及时收集各部门、车间、清洁生产合理化建议,掌握清洁生产机会,确保清洁生产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主要职责: 1、在分公司的领导下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工作,清洁生产办公室承担清洁生产日常管理工作。 2、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及有关法规、、组织开展清洁生产的教育和培训。 3、组织、协调、督促管理的清洁生产推进工作;指导各部门、车间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加强以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及时获取有关的法规、信息,并组织宣传、贯彻实施。 4、召开清洁生产会议、安排清洁生产审核有关工作,协调工作中碰到的主要问题,负责编写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5、定期按清洁生产审核程序文件组织清洁生产审核、制定清洁生产管理制度及奖罚制度,并组织实施。 表7-2 持续清洁生产机构人员任职情况表
姓 名 陈 平 王彦坤 王 伟 李 辉 宗素梅 欧阳春 刘 慧 郝文昆 部 门 分公司领导 分公司领导 安环部 安环部 安环部 安环部 安环部 安环部 原职务、职称 经理 副经理 主 任 副主任 统计、体系管理员 三废管理员 统计员 统计、体系管理员 持续清洁生产机构 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任职 组长 副组长 主任 副主任 内审员 内审员 内审员 内审员 徐 勇 潘 萍 李月娟 曹丽萍 赵杰燕 苏 杭 江联文 樊家剑 王乔珍 赵 玲 陈红梅 谢云华 林永富 生产部 设能部 技术部 信息部 财务部 质监部 采供部 澳斯麦特车间 精炼车间 炼渣车间 电解车间 动力车间 电炉车间 统计、体系管理员 化验室主任 技术、体系管理员 技术、体系管理员 财务部主任 质量、体系管理员 计划、体系管理员 车间副主任 劳资、体系管理员 统计、体系管理员 电解车间副主任 技术、体系管理员 技术、体系管理员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内审员 内审员 内审员 内审员 内审员 内审员 内审员 内审员 内审员 内审员 内审员 内审员 内审员 建立和完善持续清洁生产工作制度
1、企业持续清洁生产工作应当贯串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2、企业持续清洁生产工作应当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紧密结合。
3、企业持续清洁生产工作应当有相应稳定的资金保证。 4、企业持续清洁生产工作应当从以下十个方面进行规范。
(1)设计:按照清洁生产“源削减”的要求,对产品及其生产工艺在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设计理念。
(2)资源、能源消耗
资源指生产中主要原料和辅助用料(包括添加剂、催化剂、水等);能源指维持正常生产所用的动力源(包括电、煤、蒸汽、油等)。资源和能源消耗控制措施:
① 原辅料纯化与净化;
② 控制原辅料储存、发放、运输的流失; ③ 原辅料合理的投入量或配比; ④ 原辅料及能源定额消耗;
⑤ 减少或消除有毒、有害原辅料的使用; ⑥ 利用清洁能源和二次资源。 (3) 技术工艺
① 改进技术工艺,提高原料转化率; ② 设备合理布置,缩短无效传输线路; ③ 稳定反应及减少转化步骤; ④ 提高连续生产能力; ⑤ 工艺条件要求降低; ⑥ 提高生产稳定性; ⑦使用对环境无害的物料。 (4) 设备
① 维修和更改破旧、漏损设备; ② 提高设备自动化控制水平; ③ 有关设备之间合理配置; ④ 主体设备和公用设施匹配; ⑤ 设备进行有效维护和保养; ⑥ 设备的功能满足工艺要求。 (5) 过程控制
① 计量检测、分析仪表齐全或监测精度达到要求;
② 对工艺参数(例如温度、压力、流量、浓度等)进行有效控制; ③ 过程控制水平必须满足技术工艺要求。 (6)产品
产品包括生产的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和循环利用物。产品改进措施:
① 产品储存和搬运中的破损、漏失;
② 提高产品的转化率,达到并高于国内外先进水平; ③ 利于环境的产品规格和包装。 (7) 废弃物
① 对可利用废弃物进行再用和循环使用;
② 认真研究废弃物的物理化学性状,利于后续的处理和处置; ③ 单位产品废弃物产生量和排放量低于国内外先进水平。
(8) 管理
① 清洁生产的管理条例,岗位操作规程等要得到有效执行 ② 现行的管理制度必须满足清洁生产的需要: ★ 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操作;
★ 生产记录完整(包括原料、产品和废弃物); ★ 信息交换通畅; ★ 建立有效的奖惩办法。 (9) 员工
① 提升员工的素质,满足生产需求: ★ 聘用优秀管理人员; ★ 聘用专业技术人员; ★ 聘用熟练操作人员;
★ 加强员工的清洁生产和基本技能培训,满足本岗位的要求。 ② 建立对员工主动参与清洁生产的激励措施。
(10)最终处置:产品使用寿命结束后以及废弃物的最终处置都要按“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的3R原则进行最终处置。
5、企业持续清洁生产工作应当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为了保证清洁生产持续开展,企业应该建立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激励机制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全体职工参与清洁生产的积极性。
我厂针对持续清洁生产建立激励机制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在物质方面有奖金、工资分配、办公条件、住房及其他福利措施等;②在职位方面有提升、降级、上岗、下岗等;③在精神方面有:表彰、批评等。
持续清洁生产计划
为了使清洁生产有计划,有组织的持续进行,持续清洁生产办公室制定了持续清洁生产计划。
表7-3 持续清洁生产计划表
计划分类 清洁生产日常管理工作 主要内容 对清洁生产审核产生的已实施的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中/高费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考核;每一季度一次,并记录。 1.确定新一轮审核重点,制订新的清洁生产目标。 下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 2.进一步实测输入输出物流,进行物料平衡计算。 3.产生方案,分析筛选方案,组织实施方案。 4.对方案实施效果进行汇总,分析评价方案对企业的影响。 下轮审核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计划 1.逐步实施,完善已发现和寻找到的无/低费方案。 2.分析、评估和实施可行性分析通过的中/高费方案。 2008年1月 2008年12月 清洁生产办公室 2008年4月 2008年12月 清洁生产办公室 季度初 季度末 清洁生产办公室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负责部门 对员工讲解清洁生产基本概念、方法,清洁生产发展趋势,实施清洁生产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清洁生清洁生产产对员工的好处,提高员工清洁生每年两次 每年两次 清洁生产办公室 培训计划 产理论学习,实践水平,结合实际和已取行的清洁生产成果,培训员工的发现分析问题能力,提高员工素质 八、结论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分公司本轮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在省、州、市清洁生产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分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科灵公司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审核工作小组按照清洁生产审核的程序要求,广泛发动群众,认真开展实施审核。本轮审核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顺利完成了本轮审核目标。本轮审核现已结束,我们将审核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审核取得的实际效果和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本轮审核目标顺利完成
①通过清洁生产的实施,在领导和全体员工思想中牢固树立“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清洁生产意识和观念,树立“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②通过本轮审核,已在分公司建立清洁生产运行机制,下一步将在股份公司、集团公司及关联企业全面推广;③通过本轮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使企业的能耗、物耗、废弃物产生和排放量有明显下降;④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制度创新,促进企业的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全面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⑤积极探索发
展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思维、新路子,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打造“绿色云锡”、“生态云锡”,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荣。
2、领导重视是关键,审核小组认真、中介机构负责是保障,职工积极参与是基础。省、州、市清洁生产各级领导和集团公司、股份公司领导亲临现场指导并多次过问审核进展,主动协调解决审核中的困难,保证审核工作顺利进行。审核小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实施使审核工作有计划按步骤稳步推进。企业与中介加强交流与沟通, 相互支持,默契配合,在审核专家、技术专家、环保专家的细心指导下,大大提高了审核工作效率。
3、将宣传、教育、培训贯穿审核全过程,认真执行审核程序,保证审核不变形不走样,严把审核质量关。
4、审核重点突出、目标清晰、方案针对性强,实施效果显着。 本轮审核共实施了36个方案,其中:中/高费方案2个,无/低费方案34 个。全部方案实施后生经济效益万元,环境效益也十分显着,取得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针对审核重点,本轮审核实施了2个中/高费方案,年减少SO2排放吨,除去项目运行成本后,年产生经济效益万元。
在无/低费方案实施方面先后对:生产车间、工序的风机实施变频调速节能改造,年节约电费200多万元;对降压站主变压器、本部变电所进行了改造,提高了电网运行稳定性、降低了基本电费和变压器空损费;烟化炉利用澳斯麦特2051kW风机余风,减少开动功率550kW,降低了能耗;进行了绿色照明节能改造等。对精炼结晶机槽体、精炼锡锅、粗焊锡锅、焊锡条锅、电解浇铸锅等电加热设施利用新型加热器进行节能和DCS控制系统改造,提高
热效率、提高台班产量,节电效果明显,仅此一项改造节约用电万度。全部34个无低费方案实施后,共取得经济效益万元。
5、清洁生产审核与集团公司节能降耗目标要求相结合,清洁生产见成效
分公司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关于节能工作和节能目标的要求,认真制定分公司各车间、工序考核指标及节能降耗考核办法。在各车间能耗管理工作中,认真分析工序单耗指标的异常原因,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降耗工作,加强各车间现场各种能源消耗管理工作的监控,杜绝跑冒滴漏,力求降耗节支。通过对各车间、工序单耗的严格考核,以及实施的各类技术改造,节能效果明显。通过实施技改项目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实施了大量的无/低费方案,使分公司的产品各项单耗逐年下降,特别通过本轮清洁生产审核效果更为明显,从表8-1中可以看出。
表8-1 节能降耗情况
名称 电耗指实际电耗下降水耗实际下降煤耗实际煤下降时间 标(kWh) 率(%) 指标水耗率(%) 指标耗(kg) 率(%) (kWh) (t) (t) (kg) 2004 2005 2006 2007 1-9 1590 1580 1575 1430 17 2250 2240 2230 1800 2250 6、本轮清洁生产审核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生产经营,锡产品年生产能力2006年37218万吨,2007年1-8月份就生产了35385万吨,到年底预计锡产量可达5万吨以上,同比增长40%左右。产值可达8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5%以上。通过实施技改项目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实施了大量的无/低费
方案,使分公司的产品各项单耗逐年下降,特别通过本轮清洁生产审核效果更为明显,从表8-1中可以看出。
上述情况清楚地表明:清洁生产为冶炼分公司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分公司领导和员工认识到了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也学会了清洁生产审核的方法,看到了本轮清洁生产审核给分公司带来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审核前存在着管理薄弱、设备维护不到位,物耗、能耗偏高,资源浪费严重,污染相对较大及对清洁生产认识不足等问题,在本轮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面对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能源、资源日益枯竭的严峻形式,节约能源,减少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清洁生产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本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清洁生产是环境保护战略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能不断改善企业生产和管理工作,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在新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即将启动之前,我们有决心、有能力将清洁生产工作长期坚持不懈的开展下去,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产生、节约能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5、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通过审核,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大大改善了员工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提高了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了企业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提高了产品竞争力,体现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实现了预期的清洁生产审核目标,本轮清洁生产审核是成功的。但我们也发现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持续改进,清洁生产的潜力和机会还很多,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把握。
本轮审核中发现了一些具体问题,主要体现在:
(1)少部分员工对清洁生产审核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强,在生产管理和操作中,不能体现清洁生产思想。
(2)一些部门在清洁生产审核初期认识不够,不能踊跃提出清洁生产方案。
(3)污染物总体虽然能够达标排放,但减排方案仍需不断改进和提高,尤其是废渣的处理和节能降耗方面仍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
(4)由于生产任务较重,分公司将要技改项目多,有一些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将在日后的技改项目中逐步实施。
针对以上一些问题,我们将尽快展开新一轮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把清洁生产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管理和生产过程中,进一步加大清洁生产的宣传教育力度,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持续清洁生产,加强清洁生产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清洁生产意识和技能,并自觉地运用到生产实践和具体操作中。进一步落实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中/高费方案已着手实施精炼系统技术改造,计划投资3800万元,改燃煤为电加热方式,提高装备水平、改进工艺技术;按照“四边”原则要求,注重无/低费方案的产生和实施,将清洁生产落到实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持续清洁生产机制,提高环境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与时俱进,创新管理理念,分公司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先后通过认证取得实效的基础上,精心组织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的的持续清洁生产。进一步推动污染源的治理控制,全面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和污染源末端治理方式,实现源削减和全过程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或消除污染,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
续发展的新型化工业道路,促进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子,保障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云锡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分公司
2007年9月31日
附表 实施本轮清洁生产成果统计表
实施本轮清洁生产的时间:2007年1月 填报时间:2007年10月10日 序号
指标
单位
审核前
审核后
1 吨锡原料消耗
吨/吨锡
2
吨锡综合能耗 千克标煤
/吨锡
3 吨锡电耗
千瓦时/吨锡
吨锡水耗(生
4
吨/吨锡
产用水)
6 废水排放量 吨 无
7 单位废水中有
无
害物排放量 8 废气排放量 ㎡
9 废气中有害物排放量 kg/h
10
废渣排放量
实施清洁生
无/低费方案
11
产方案数(审个
中/高费方案 核验收可不
差值
0
34
2
填中、高费方案 实施方案所投入的资金
12
(审核验收可不填中、高费方案 当年取得的经济效益(审
13
核验收可不填中、高费方案) 实施本轮清洁生产前、
14
后对比,当年污染物减排量
年产值(万元):478799万元无/低费方案
万元
中/高费方案
无/低费方案 万元
中/高费方案
废水或有害成份 废气或有害成份(SO2)
kg
废渣或有害成份
年产量:万吨
618
.23
119.35
无 490
无
11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