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公司各种设备较多,在使用、维修、养护过程中均可能因操作失误、违章作业等引发绞伤、割伤、挤压、打击等事故,造成人身伤害、伤亡事故。
机械伤害事故属一过性伤害事故,但极易造成重伤或致残事故。根据机械伤害事故的规律和特点,设备检修、维护是机械伤害事故的高发时段。机械事故如果抢救方法不当,还可能引发不可逆转的伤害,使伤者致残。
机械伤害事故又叫外伤事故,根据有无伤口,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大类。
1.1、闭合性外伤:由钝力造成,无皮肤、体表粘膜破裂,常见的有挫伤和扭伤。
1.1.1、挫伤:钝力打击所致的皮肤和皮下软组织损伤,皮肤无裂口,伤部青紫,皮下瘀 血、肿胀、压痛。轻者可用伤湿止痛膏外贴受伤区。对胸腹部挫伤及头部挫伤,应考虑有无深部血肿或内脏损伤出血,宜到医院观察诊断。
1.1.2、扭伤:扭伤常发生在踝部、腰部、颈部及手腕等处。扭伤的一般处理原则是让患者安定情绪,固定受伤部位,用冷湿布敷盖患处。手足扭伤者可抬高患部。颈部、腰部扭伤者在搬运时不可移动患部。扭伤常伴有关节脱位或骨折,宜立即到医院诊疗。另外,扭伤后无论轻重,不可即刻洗澡、胡乱按摩,须送医院治疗。扭伤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局部封闭(用0.25%~0.5%普鲁卡因)、药物外敷内服、理疗等。
1.2、开放性外伤:多数由锐器和火器所造成,少数可由钝力造成,常有皮肤、体表粘膜破裂。
1
1.2.1、割伤:浅的伤口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拭干后,以碘酊或酒精消毒、止血,或以“好得快”喷雾剂喷于伤口,然后包扎,一般都能较快痊愈。对较小伤口外用“创可贴”即可。对较深的伤口,应立即压迫止血,速到医院行清创术,视伤情进行缝合修补等。刀伤伤口不可涂抹软膏之类的药物,否则伤口难愈合。
1.2.2、刺伤:宜先将伤口消毒干净,用经灭菌过的针及镊子,将异物取出,再消毒后包扎伤口。异物留在体内易化脓感染,对伤口小、出血少者,宜在伤口挤压出一些血液比较好,指甲的刺伤不易处理,可先将指甲剪成V字型口,将刺拔出,或到医院处理。若被针、金属片等刺伤而留于体内,应到医院在X光下取出。深的伤口可能有深部重要组织损伤,常并发感染,可予抗炎药物治疗。不洁物的刺伤要预防破伤风的发生,宜到医院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1.3外伤总的处理原则:
对大量出血的患者,宜首先采取止血方法;对切割伤、刺伤等小伤口,若能挤出少量血液反而能排出细菌和尘垢;对伤口宜用清洁的水洗净,对无法彻底清洁的伤口,须用清洁的布覆盖其表面,不可直接用棉花、卫生纸覆盖。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2.1现场处置小组长由班组长担任,指挥班组人员进行救治,向车间级应急组织汇报现场救治情况,保证与车间救援组织通讯畅通,事故响应升级后移交现场指挥权利,参与现场救援。
2.2现场处置小组长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填写事故报告等。
3 应急处置
2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班组长根据发生的事故类别及现场情况,明确事故报警人员、启动各项应急措施。指挥应急救护人员进行现场救援。事故扩大时及时与企业应急预案程序衔接。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止血,对伤口开放的事故伤害,观察出血情况,按照《唐山京华制管有限公司应急事故处理手册》中相关方法处理。
3.2.2转运,对无腰椎、颅骨及严重肢体骨折伤员及时用担架或小车队伤员进行转运,送往医务室治疗。对腰椎、颅骨及严重肢体骨折伤员应正确固定后方可进行转运。
3.2.3重伤员现场救治:对无生命体征的重伤人员,应在现场救治,在医务人员未到达前,不得放弃现场救治。
3.3事故报警电话为:
4 注意事项
4.1保证伤员身体不受二次伤害的前提下,安全转运伤者入正规医院治疗。
4.2对危急伤员实施现场救治,争取救治时间。
4.3对胸腹部挫伤及头部挫伤(闭合性外伤)的伤员,均应考虑有无深部血肿或内脏损伤出血,应送到医院观察诊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