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讲 电压 电阻
【考纲要求】
1. 初步熟悉电压、会利用电压表;
2. 通过实验探讨,明白得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3. 熟悉电阻,通过探讨,了解阻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4.明白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人作用,会正确利用滑动变阻器,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命题趋势】
本章内容在中考试题中,要紧以选择和探讨实验题的形式显现,选择题要紧考查的是: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电阻大小有关的因素和半导体。探讨实验题要紧考查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和阻碍电阻大小的因素。 【考点探讨】
考点一、 电压和电压表
【例1】如图7-2甲所示,是_________表的刻度盘,当指针如下图时,读数是________,假设把那个表接在图乙所示电路中利用,应接在______(选填“a”或“b”)处.
解析:能够依照电表表盘中标注的符号来判定电表的种类;读数时,必然要看清导线连接在哪个量程的接线柱上;电压表跟用电器并
联,电流表跟用电器串联.
答案:电压 8.5 V b
方式总结 识记:电压表跟用电器并联,电流表跟用电器串联。 考点二、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例2】在图 7-3 甲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乙所示,那么电阻 R1 和
R2 两头的电压别离为( )
A.4.8 V, 1.2 V B.6 V, 1.2 V C.1.2 V, 6 V D.1.2 V, 4.8 V
解析:电压表的电阻专门大,电压表处一样看成断路,电流表的电阻很小,一样看成导线,利用“去表法”能够判定出两个电阻是串联,其中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U,电压表测量的是电阻R2 的电压U2,再依照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头电压之和,U>U2,因此 用的是大量程, 用的是小量程,R1 两头的电压可用U1=U-U2 求出
答案:A
方式总结:分析电路时,先看清电路是如何连接的,再分析和电表测的是哪部份电路,最后是依照电路特点运用规律解题。
考点三 阻碍电阻大小的因素
【例3】】在“探讨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金属丝代号 A B C D 材料 金属甲 金属甲 金属乙 金属乙 长度/m 1 1 1 0.5 横截面积/mm2 0.2 0.1 0.1 0.1 (1)甲同窗的猜想是:①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乙同窗的猜想是:②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温度有关.丙同窗的猜想是:③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依照你把握的电学知识,你以为:④电阻还可能与导体的__________有关.
(2)现有金属材料甲和金属材料乙制成的各类不同规格的金属丝,规格如上表.选用导线 A 和 B 进行实验,能够探讨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同窗的猜想.要想探讨猜想①,应该选用________(选上面表格中导线的字母代号)两根导线进行实验.
解析:阻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在探讨导体电阻大小跟某一因素之间的关系时,必然要表现操纵变量的思想.
答案:(1)长度 (2)丙 B、C
方式总结:“探讨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是初中物理中操纵变量法应用的重要代表,同窗们必然要牢记这种方式的应用。
考点四:滑动变阻器
【例4】】小宇在实验室用图7-4 所示的电路做电学实验,请你帮忙他完成以下的判定:(1)当滑动变阻器的B、C 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中,滑片P向 A 端移动时,________(选填“变暗”、“不变”或“变亮”). (2)当滑动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中,要使灯L 变暗,滑片 P 应向“A”或“B”)端移动.
解析:(1)本问接入电路的是B、C 两个接线柱,电流
的途径是B→滑片P→C,当滑片P 向A 端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丝变长,电路中电阻变大,电流变小.
(2)当接A、D 两接线柱时,要使灯L 变暗,那么电流应变小,连入电路的电阻应变大. 答案:(1)变暗 (2)B 方式总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中路中的电流越小,灯泡越暗。 考点五 用电压表判定电路故障
【例5】】如图 7-5 所示,当开关闭合时,小灯泡A、B 不发光,且电路中只有一处断开.用电压表测得Uab= 0,Uac=3 V、Ubd=3 V,那么( ) A.A 灯断开了 B.B 灯断开了 C.电阻 R 断开了 D.电源断开了
解析:跟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断路时,电压表串联接入电路中,其示数等于电源电压.由Ubd=3 V 可知电源和小灯泡A、B 这两处都不断路.
答案:C
方式总结:了解用电压表排除故障的一样现象和规律。 【经典考题】
1.(2021包头)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两灯并联,各电表都能正常工的选项是( )
作。以下判定正确
灯 L 亮度将变阻器的 A、D ______(选填
A.甲、乙、丙都是电流表 B.甲、乙、丙都是电压表
C.甲、乙是电压表,丙是电流表 D.甲、丙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
2.(2分)(2021•黑龙江)如下图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探讨电路,AB是一段铅笔心,C为能够自由移动的金属环,且与铅笔心接触良好,当C左右移动时,电压表V1和V2示数同时发生转变,可得出多组实验数据,通过此实验探讨能够验证的结论是( ) A.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B.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C.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D.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3.(3分)(2021•沈阳)如下图,当开关S闭合后,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灯L1与灯L2是串联,且灯L1被短路 C.电流表A1测的是灯L1的电流
B. 电压表可测出灯L1两端的电压 D. 电流表A2测的是灯L2的电流
4.(2021达州)如右图所示,电源电压维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灯L1和L2都正常发光,一段时刻后,一盏灯突然熄灭,而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不变,那么故障缘故可能是( ) A.灯L1短路 B.灯L2短路 C.灯L1开路 D.灯L2开路
5.(2021台州)一个额定电压为6 伏的电加热器,它的电阻丝烧断了,小丽预备寻觅适合的导线材料替换烧断的电阻丝,以修复那个加热器。她用如下图电路进行探讨,把导线A 挂在蜡笔上,下面吊着100 克硅码,闭合开关,使之发烧并熔化蜡,记录下熔断蜡笔的时刻,依次改换导线B 、C 、D 进行实验。实验时导线长度大体相同,电流大小大体不变,数据记录如下表。
序号 导线直径/毫米 导线材料 A 2毫米 铜线 熔断蜡笔时间/秒 28 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电路中电
B C D 1 毫米 2 毫米 2 毫米 铜线 铁线 8 22 阻
R0
的作用是
镍铬合金线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据表分析,本实验中导线发烧能力与导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假假想选择发烧效率高的导线作为替换的电阻丝,应选择__________ (选填序号)。 【模拟预测】
1.如下图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测的是( )的电压. A.L1
B. L2
C. L1L2总电压
D. 电源和L1
2.关于导体的电阻,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头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两头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的电阻与电流、电压大小无关
3.如下图的电路,闭合开关,观看发觉灯泡L1亮、L2不亮。调剂变阻器滑片P,灯泡L1的亮度发生转变,但灯泡L2始终不亮。显现这一现象的缘故可能是( )
A.灯泡L2灯丝断了 B.滑动变阻器短路了 C.灯泡L2短路了 D.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
4.小明同窗依照以下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探讨,两个灯的规格相同。当开关闭合时,其中一个灯亮,一个灯不亮,电压表有示数.那么故障缘故可能是( ) A.L1短路 B.L1断路 C.L2短路 D.L2断路
5.以下电表示数为1.4 伏的是( )
6.小明用如下图的电路来探讨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当开关S闭合后,发觉两灯均不亮.他用电压表分别测a、c和a、b两点间的电压,发觉两次电压表示数均为6V,由此判定灯 (选填“L1”或“L2”)开路,用电压表测b、c两点间的电压,示数为 V.
7.(2分)(2021•德州)如下图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假设电阻R1、R2并联,那么甲表
是 表,乙表是 表.
8. 小明同窗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讨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头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1)按图12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排除故障,用电压表测出L1两头的电压.
(3)在测L2两头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刻,采纳以下方式: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
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4)测出AC间的电压,得出结论. 【交流与评估】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需.
(2)闭合开关,发觉电压表示数为零,那么小灯泡 的故障可能是 或 .
(3)小明用上面的方式可否测出L2两头的电压? ,什么缘故?.
(4)方式改良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
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头电压之和.此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的地方是 .改良方式 .
UAB/2.4 UBC/1.4 UAC/3.8 参 【经典考题】
1.D 2.B 3.BD 4.D
5.29.(1)爱惜电路(或爱惜电源、避免电路短路等合理答案也给分) (2)直径(粗细、横截面积);材料;电阻(写出一点即可) (3) D 【模拟预测】
1.B 2.D 3.C 4.A 5.答案: C 6.L1 0 7. 电压 电流
8.(1)断开 (2)L1短路 L2断路 (3)不能 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只做了一次实验 改换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该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