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来源:99网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危险性分析

在机械设备检维修过程中不遵守相关操作规程;机械设备运动部位、部件安全防护设施缺失或不完善;机械设备电源开关分布不合理;擅自违章拆解、改造机械设备,使之不符合安全要求; 违章进入机械运行危险区且不能保证与设备之间安全距离;不具机械操作技能的人员上岗或其他人员擅自操作机械设备;对机械设备检修工艺以及检修设备的构造不熟悉、使用工器具不符合国家要求、工器具的使用方法不正确、设备的维护检修质量差或不及时等。 1.2机械伤害事故类型

事故类型包括挤压、碾压、剪切、切割、缠绕、卷入、刺伤、摩擦、碰撞等。

1.3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

公司生产现场所有设备设施,在运行或检修过程中,均可能造成机械伤害事故。 1.4事故危害程度

机械伤害事故会造成人员肢体绞伤、皮肤裂伤、骨折等,严重会导致死亡。 1.5事前征兆

检维修作业未执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机械设备各运动部位无安全可靠的防护装置;从业人员在进行操作时不按要求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设备电源开关布局不合理,如有紧急情况不能立即停车;无关人员擅自进入危险因素高的机械运行现场;机械操作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不能掌握设备性能。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事发部室主管

成 员:事发部室班长 现场工作人员 安全员 2.2指挥部人员职责

2.2.1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机械伤害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2.2.2班长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2.2.3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灼烫伤亡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

2.2.4安全员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处理,并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3 应急处置

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机械伤害事故发生 排险、控险 人员受伤 措施

是 是否严重

否 拨打120 现场简单医疗 处置

采取必要救护

措施后送医院

机械伤害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采取应急处置并向班长报告,班长迅速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救援指挥部宣布启动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并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区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受伤者进行现场急救。 3.2.2对于较浅的伤口,可用干净衣物或纱布包扎止血,动脉创伤出血,还应在出血位置的上方动脉搏动处用手指压迫或用止血胶管(或布带)在伤口近心端进行绑扎。

3.2.3较深创伤大出血,在现场做好应急止血加压包扎后,应立即准备救护车,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在止血的同时,还应密切注视伤员的

神志、脉搏、呼吸等体征情况。

3.2.4对怀疑或确认有骨折的人员应询问其自我感觉情况及疼痛部位,对于昏迷者要注意观察其体位有无改变,切勿随意搬动伤员,应先在骨折部位用木板条或竹板片于骨折位置的上、下关节处作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然后呼叫医务人员等待救援或送至医务室接受救治。如有骨折断端外露在皮肤外的,用干净的砂布复盖好伤口,固定好骨折上下关节部位,然后呼叫医务人员等待救援。

3.2.5对于怀疑有脊椎骨折的伤员搬运时应用夹板或硬纸皮垫在伤员的身下,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如伤员不在危险区域,暂无生命危险的,最好待医务急救人员进行搬运。

3.2.6如怀疑有颅脑损伤的,首先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气管,发生气道阻塞;对烦躁不安者可因地制宜的予以手足约束,以防止伤及开放伤口,积极组织送往医院救治。

3.2.7如受伤人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步骤为: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接压;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3.3事故报告

发生事故第一时间通过对讲机通知车间主任或值班领导,或拨打公司值班应急电话,如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等事故,岗位可以在第一时间,按事故类别向消防(119)、环保局(12369)、市中区应急指挥中心(110)等部门报告,其他部门的信息上报,由总指挥或指令有关人员立即通过电话或派员向有关部门报告/通报事故情况。上报时限为事故发生1小时之内。

公司各部门对讲机频道:

调度 7频道 安全环保办公室 7频道 生料车间 8 频道 烧成车间 6频道 10频道 电气处 2频道 机械处 3频道 余热发电 12频道 保卫科 16频道 事故报告要求及内容

单位名称、地址;事故发生地点、规模、类型;对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有无人员伤亡与被困人员;报警人姓名与联系电话,待接警人挂电话后才挂电话;

内部报告基本内容:事故地点、时间以及设备设施;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泄漏等;对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有无人员伤亡与被困人员;已采取的应急措施;

部门报告基本内容:单位名称、事故发生时间、装置、设备;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泄漏等,对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有无人员伤亡与被困人员;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和将要采取的措施;事故可能的原因和影响范围;需要增援和救援的需求; 4注意事项

4.1在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时,必须先对伤员伤情的初步判断,不可直接进行救护,以免由于救护人的不当施救造成伤员的伤情恶化。 4.2如受伤人员在高处,存在高处坠落的危险,为防止伤员高空坠落,救护者也应注意救护中自身的防坠落、摔伤措施,救护人员登高时应随身携带必要的安全带和牢固的绳索等。

4.3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设置临时照明灯,以便于抢救,避免意外事故,不能因此延误进行急救的时间。

4.4进行心肺复苏救治时,必须注意受害者姿势的正确性,操作时不能用力过大或频率过快。

4.5搬运伤员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或两腿,绝对不准单人搬运。必须先将伤员连同硬板一起固定后再行搬动。

4.6用车辆运送伤员时,最好能把安放伤员的硬板悬空放置,以减缓车辆的颠簸,避免对伤员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