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校园DM杂志以及发展 我的看法

校园DM杂志以及发展 我的看法

来源:99网
校园DM杂志以及发展 [原]

----北风

目前,DM行业普遍并不景气,除了如《生活速递》,《时尚》,《目标》广告等,已经很少有优秀的DM出现,这些DM的发展,靠的是前期长期的投入培养起来的市场,进行了大量资金等的投资,最终适应了市场,抓住了目标拥护的需求,而同时长期的试水,也使得广告上认可了广告的价值,进入了既抓住了目标客户需求,又最大程度满足了广告商的需求的阶段,在这里,当然也就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盈利。 但是,宏观来讲,DM杂志整个行业并不景气,我重点说一说DM杂志。 DM杂志的特点: 第一:免费直投。

因为杂志是免费的,也就是说白白送给学生,所以,几乎没有发行阻力 第二:市场细分

DM杂志一般是进行的细分市场,市场细分的方法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1. 人口统计学细分。对于个体来讲,人口统计学方法包括按照年龄,性别,职业,种族,收入,家庭状况,生活阶段,网络连接等分类。在公司统计学方法中,公司可基于员工人数,公司规模,工作智能,以及采购过程进行细分。

2. 地理细分。国家,城市,地区,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等。例如上海等地区有一些日文DM杂志,专门针对在该地区的日本商人。

3. 行为细分。例如在线购买行为,Web浏览习惯,生活习惯,消费习惯。

4. 场合细分或情景细分。日常场合或者特殊场合,比如一些高级会所,咖啡厅等。 5. 心态细分。生活方式(寻求刺激型,热中乐趣型),性格(懒散者,勤奋者,冒险型),关系(团队领导者,参与者,从属者等)

6. 效益细分。便利性,经济性,质量,易于使用,速度,信息,选择等。 7. 信仰和态度细分。品牌忠诚,态度信仰,渠道有效性的信念等 第三:发行准确

依靠精准的市场细分,利用独特的发行渠道,精确投放,提高了发行的高效性。 例如,在加油站等为渠道发行汽车相关DM,以机场为渠道的高尔夫DM

学生市场的特点就是学生集中性强,容易受到影响,容易受到引导,容易跟风。同时,学生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事物,引领时尚潮流。

但是,总体来说,校园市场目前同样是处于一个培养的阶段,目前,校园DM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

首先:就内容上定位摇摆,做内容,必然减少广告量,同时提升杂志成本,而做广告,必然失去客户,失去客户也就失去了价值;

其次:广告商不认可广告价值,作为大型的正规的DM杂志,制作成本和渠道成本都是很高的,但是,目前杂志广告成本即便是封面广告一般也不过<5000/P。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广告招商还是很难进行,广告客户基本是不认帐的。缺乏一个好的方式来系统的量化,通过数据直接反应出DM广告的价值

再次:也是由于第二的原因,广告费往往连杂志的固定成本,采编以及渠道费用,导致杂志总是亏损状态,于是,杂志运营商就采用减少发行的方式来压缩成本,更降低了广告价值。

目前生存的校园DM杂志几乎没有健康运营的。想半年前,我们做的〈〈选择驿站〉〉教育培训DM是最终死掉了。广告费无法支撑杂志制作成本,采编等硬性开支以及员工开支。连最基本的费用都难以维系。这样无法保证发行量,更无法保证效果了。 还记得年初,〈〈UP新鲜人〉〉曾经号称得到了千万投资,进军京沪地带,但是,

号称发行百万,但是,只到今天,也只是见过其电子期刊,杂志发行完全不是说的那个样子,

相反,到是一些黑户生活的很滋润,所谓黑户就是指那些没有公司实体,没有工商注册的学生个人办的DM报纸类,这个局限与部分很集中的高校,主要以分类广告等为主,纸张质量也没多高的要求,成本低,发行量小,而且往往从页者还会依靠杂志为载体引如其他的营销活动。比如教育培训等,这样的游击战比正规军更容易占领市场。

创新是产品提升价值,改变消费观念的第二春

意间再次踩了北风的菜地.发现了这样的一篇文章,算起来,与北风结识也有一年的光景了,同样是做DM出身的,而北风<校园DM···>一文,我却有不同的看法,望与北风兄及其他同行共同探讨。

由于地域不同,校园DM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进度各不相同。象北风所提到的优秀DM都属于大城市中的佼佼者。但是,这些优秀DM与市场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首先,这些DM所针对的受众是相对来说素质较高的,人数众多。登载的企业、产品实力都是较为雄厚且远见卓识的。例如:教育主管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5年,北京现有教育部直属普通高校75所,各类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高校100余所。各类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规模接近200万人,其中民办高校在校生接近100万人。《时尚》DM面向各高校的200多万在校师生定向发行。保质保量的同时必然达到预想的效果。

而黑龙江市场与北京市场就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自2004年末做《新锐流行》DM以来,从报纸到寝室直投杂志,由直投到车载经历了一个迅速的过程,寝室直投对于哈尔滨校园市场来说,运营成倍高,风险大,对于草根创业团队来说,是条不归路。因此创新转型成了必然。与《新锐流行》同时,在哈尔滨江南市场中DM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创办出来,《学院周刊》,《新校园》,以及后来出现的《千千度》都热火朝天的热闹了一阵。但是一阵暖风过后,等待的并不是春天。 后来《新校园》选择了货架直投。但是,仍然没有摆脱失败的命运。一组很简单的算术公式:

面对江北10万人的大学城市场

车载杂志:一期/半月 每期1000册 成本3000元 宣传覆盖率95%以上 直投杂志:一期/月 每期2万册 成本5万元 宣传覆盖率80%以上

解析:江北大学城坐落在哈尔滨松花江北岸哈尔滨江北利民开发区中,由于尚属开发初期阶段,所以交通不便利,江北大学城10万余名大学生,每周须到江南市区购物游玩的平均次数为1.4次/人。而从江北大学城到市区除45辆80,213路工交车外,无其它经济实惠的交通工具,而乘车时间至少25分钟。所以这就为车载DM提供了条件。

所以,我认为,把握市场脉络,依据市场实际情况,创新经营,任何陈旧的

产品都可以提升价值,再获青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