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蝉(高中诗词阅读)

蝉(高中诗词阅读)

来源:99网


虞世南

垂緌①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在狱咏蝉②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③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④。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①“緌”是古人系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头部触须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②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③“南冠”,本指楚冠,此处作囚犯解,作者自指。④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垂緌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含有象征之义。而《在狱咏蝉》中的“露重”“风多”“飞难进”“响易沉”也有象征意味。

B.“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居高声自远”中的“高”指显贵的身份地位。

C.《在狱咏蝉》运用了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引起客思。

D.“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牢骚人语,“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

E.这两首诗虽都有寄托,但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2.请简要概括这两首诗分别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6分)

答案解析

1. 【答案】BD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C项考核手法,BD项考核诗句的含义,E项考核诗歌的情感,其中B项,“居高声自远”的“高”是品德高尚、立身处世高洁之意;D项,“牢骚人语”错,此句不是发牢骚,而是表达对品德高尚的赞赏之意,是“清贵人语”。

2. 【参】虞世南的《蝉》: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

骆宾王的《在狱咏蝉》:①诗人在狱中深深怀念家乡之情;②狱中的自己头上已增白发,抒发了年华已逝却一事无成甚至入狱的伤感凄恻之情;③借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的典故,抒发了自己对国家一片忠诚之心,却不被执政者所理解的伤感沉痛之情;④表达了诗人品性高洁,却不被了解重用,反被诬陷入狱的沉痛悲愤之情;⑤借“飞难进”“响易沉”,表达了政治上的不得意、受压制之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