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年福建省厦门市第七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1年福建省厦门市第七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来源:99网
2021年福建省厦门市第七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20 g AO中核外电子数比质子数多0.5NA(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则元素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2 B.32 C.60 D.80 参: B 略

2. 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B.元素X只能与元素Y形成一种化合物 C.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D.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mY>XmR 参: D 略

3.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A.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星黄色,证明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K+

B. 向浓度均为0.1mol/L的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说明Ksp(AgCl)>Ksp(AgI)

C. 向某溶液中加入酸化的B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 在乙酸、乙醇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饱和烧碱溶液充分混合后分液,可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参:

B

钾元素的焰色反应要通过蓝色钴玻璃片进行观察,才能看到紫色火焰,A错误;相同浓度的Cl-和I-的混合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先出现AgI沉淀,说明Ksp(AgI)比Ksp(AgCl)小,B正确;如果溶液中含有SO32-,加入酸化,SO32-被氧化为SO42-,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也会出现白色沉淀,C错误;乙酸乙酯在碱性环境下发生水解,无法得到乙酸乙酯,D错误;正确答案:B。

点睛:SO42-的检验: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然后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4. A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为常见的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X元素可能为铝或硅 B.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

C.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D.X元素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参: C 略

5. 图是铝热反应(2Al+Fe2O3

Al2O3+2Fe)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a 为镁条 B. b为氧化铁与铝粉混合物 C. 2mol氧化剂参与反应则电子转移6NA个电子 D. 还原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参:

考点: 探究铝热反应. 专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 A、铝热反应中a是镁条; B、b为氯酸钾; C、根据氧化剂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判断; D、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还原剂和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解答: 解:铝与氧化铁的铝热反应为2Al+Fe2O3Al2O3+2Fe. A、a为镁条,起引燃作用,故A正确; B、混合物中的镁条燃烧时,氯酸钾是氧化剂,以保证镁条的继续燃烧,同时放出足够的热量引发氧化铁和铝粉的反应,由于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只要反应已经引发,就可剧烈进行,放出的热使生成的铁熔化为液态,故B错误; C、2Al+Fe2O3Al2O3+2Fe,该反应中氧化剂是氧化铁,2mol氧化剂参与反应则电子转移12NA个电子,故C错误; D、该反应中还原剂是铝,氧化产物是氧化铝,还原剂和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铝热反应,难度不大,明确铝热反应中各物质的作用及反应现象.

6.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脚印”等焰火让全世界为之欢呼、倾倒,这主要是利用了化学中“焰色反应”的有关知识。

B.神七宇航员所穿航天服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做成,其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三鹿毒奶粉中的三聚氰胺是一种“伪蛋白”,其分子结构如右图所 示,其化学式为C3H6N6。

D.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研究“绿色荧光蛋白质”的美籍华裔

科学家钱永健等人。蛋白质都是由氨基酸形成的不可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有

丁达尔效应 参:

D

7. 向20.OOmLO.lmol·L-1

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lOOmol.L-1

CH3COOH溶液,滴定曲线如右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0.lOOmol·L-1

的CH3COOH溶液的pH=l B.右图a=7

C.当V<20.00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可能为: c(CH+

3CO0)>c(Na)>(OH-)>c(H+

)

D、当V=20.00mL时.有c(CH+

3COO)+c(CH3COOH)=c(Na)

参: D 略

8.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Fe3+、NO3-、I-

B.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中: Na+、Ba2+、CO32-、SO42-

C.含有大量CO32-的溶液中: NH4+、Na+、SO42-、Cl- D.c(Al3+) = 0.1 mol·L-1的溶液中:Na+、Cl-、HCO3-、SO42- 参: C 略

9. 下列各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得产物种类与反应物的用量或条件无关的是 ①Fe + O2 ②Na2SiO3+CO2+ H2O ③NH4HCO3+NaOH ④Cu +Cl2 ⑤Ca(HCO3)2+Ca(OH)2 ⑥C+SiO2 A. ①②⑤ B.②③ C. ①⑤⑥ D.④⑤

参:

D

【知识点】元素化合物

解析:①Fe与O2反应可生成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②CO2不足生成碳酸钠和硅酸,若CO2过量生成碳酸氢钠和硅酸;③若NaOH不足,只有HCO-3参与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碳酸铵,若氢氧化钠过量生成碳酸钠和氨水;⑥当碳少量时生成硅单质和一氧化碳,当碳足量时生成碳化硅和一氧化碳,因此选D。 【思路点拨】物质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和不同的用量的情况下发生不同的反应,类似的很多,如Cu与、SO2与NaOH溶液、AlCl3溶液与KOH溶液、Zn和硫酸等,平时学习注意归纳。

10. 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使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A.根据同周期元素金属性的变化趋势,推出Al的金属性比Mg大

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 C.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参: D 略

11. 锌、铁、镁三种金属中的两种混合物13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锌 B.铁 C.镁 D.无法推断 参:

C

12. 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可以实现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X Y Z 箭头上所标数字的反应条件 A Na2O2 NaOH NaCl ①常温遇水 B Al2O3 NaAlO2 Al(OH)3 ②通入CO2 C NO NO2 HNO3 ④加入铜粉 D Cl2 NaClO HClO ③加浓盐酸 参: A

解:A.氯化钠不能够通过一步反应得到过氧化钠,故A错误;

B.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与碳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氢氧化铝分解生成氧化铝,个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可以实现,故B正确; C.一氧化氮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分解生成二氧化氮,稀与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可以实现,故C正确;

D.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次氯酸钠与碳酸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次氯酸与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可以实现,故D正确;

故选:A.

13.

参:

B

14. 苯丙酸诺龙是一种兴奋剂,结构如图K4-23-2。由此结构推测,它可能具有的性质有( )。

图K4-23-2

A.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D.与Na2CO3溶液作用生成CO2 参: AB 略

15.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AgNO+

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g+NH3·H2O=AgOH+NH4 B.Fe+

3+

3O4溶解于稀中:Fe3O4 + 8H = 3Fe + 4H2O C.在硫酸氢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pH=7:

2H+

+SO2-

2+

–--4+Ba+2OH

== BaSO4↓+2H2O

D.石灰乳与MgCl2+

= Ca2+

2溶液反应:Mg + Ca(OH)2 + Mg(OH)2

参:

C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苯甲醇与苯甲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通过苯甲醛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的歧化反应制得,反应式为: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制备苯甲醇与苯甲酸,反应结束后对反应液按下列步骤处理:

重结晶过程:溶解—→活性炭脱色—→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 已知:苯甲醇易溶于乙醚、乙醇,在水中溶解度较小。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萃取分离苯甲醇与苯甲酸钠时,合适的萃取剂是 。萃取分液后,所得水层用盐酸酸化的目的是 。

(2)苯甲酸在A、B、C三种溶剂中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T/℃

重结晶时,请从上图中选择合适的溶剂是 。

洗涤时以下适合采用的洗涤剂是 。

A.饱和食盐水 B.Na2CO3溶液 C.稀硫酸 D.蒸馏水

(3)为检验合成产物中苯甲酸的含量,称取试样1.220 g,溶解后在容量瓶中定容至100 mL,移取25.00 mL试样溶液,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滴定至终点时NaOH溶液共消耗24.65 mL,则试样中苯甲酸的含量 。

参:

(1)乙

将苯甲酸钠转化为苯甲酸,析出晶

(2)

C

D (3)98.60 %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废旧合金(含有Cu、Fe、Si 三种成分)进行分离、回收。其工业流程如下:

已知:

298K时,Ksp[Cu(OH)-382]=2.0×10-20,Ksp[Fe(OH)3]=4.0×10, Ksp[Mn(OH)-132] =1.9×10, 根据上面流程回答有关问题:

操作Ⅰ、Ⅱ、Ⅲ一定都不含有的操作是 A.过滤 B.洗涤 C.干燥 D.蒸馏

(2)过量的还原剂应是 ,溶液a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若用x mol/L KMnO4溶液处理溶液b,当恰好将溶液中的阳离子完全氧化时消耗KMnO4溶液ymL,则最后所得红棕色固体C的质量为 g(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 (4)将溶液c调节pH至2.9-3.2的目的

是 。 (5)常温下,取0.2mol/L的CuCl2溶液,若要使Cu2+开始沉淀,应调节pH至 。 (6)工业上由红棕色固体C制取相应单质常用的方法是 A.电解法 B.热还原法 C.热分解法

(7)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e制取固体B,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参:

(1) D

(2) Cu或铜 2Fe3+

+Cu=2Fe2+

+Cu2+

(3) 0.4xy

(4) 保证Fe3+沉淀完全而其他金属阳离子不沉淀 (合理答案均计分) (5) 4.5

(6) B CuCl2

Cu+Cl2↑

(1)操作Ⅰ、Ⅱ、Ⅲ一定都不含有的操作是蒸馏。

(2)过量的还原剂应是铜,溶液a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Cu=2Fe2+

+Cu2+

(3)若用x mol/L KMnO4溶液处理溶液b,当恰好将溶液中的阳离子完全氧化时消耗KMnO4溶液ymL,反应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10-3xymol,1mol高锰酸钾转移5mol电子,则氧化的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5×10-3xymol,,最后所得红棕色固体氧化铁的质量为0.5×5×10-3xymol×160=0.4xyg。 (4)将溶液c调节pH至2.9-3.2的目的是保证Fe3+沉淀完全而其他金属阳离子不沉淀

(5)常温下,Ksp[Cu(OH)2+2]=2.0×10-20,取0.2mol/L的CuCl2溶液,若要使Cu开始沉淀,c(OH-)=(2.0×10-20/0.2)0.5=10-9.5mol/L,故溶液的pH应调节至4.5。

(6)工业上制取铁的方法是用CO还原氧化铁得到铁单质,故选择热还原法。 (7)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氯化铜制取固体铜,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uCl2

Cu+Cl2↑

18. (14分)过渡金属催化的新型碳-碳偶联反应是近年来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如反应①

化合物Ⅱ可由化合物Ⅲ合成:

(1) 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

(2) 化合物Ⅱ与Br2加成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3) 化合物Ⅲ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在浓硫酸存在和加热条件下,化合物Ⅳ易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含甲基的产物,该反应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注明反应条件)。因此,在碱性条件下,由Ⅳ与反应合成

Ⅱ,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4) Ⅳ的一种同分异构体V能发生银镜反应。V与Ⅱ也可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生成化合物Ⅵ,Ⅵ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 参: (1)C7H5OBr

(2)

(3)

(4)

取代反应

(5)

19. 星形聚合物SPLA可经下列反应路线得到(部分反应条件未注明)。

已知:SPLA的结构为

,其中R为

(1)淀粉是______________糖(填“单”或“多”);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乙醛由不饱和烃制备的方法之一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多步)。 (3)D→E的化学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反应;D结构中有3个相同的基团,且1 mol D能与2 mol Ag(NH3)2OH反应,则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D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的直链同分异构体G的分子中不含甲基,G既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又不能与新制Cu(OH)2反应,且1 mol G与足量Na反应生成1 mol H2,则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5)B有多种脱水产物,其中两种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参: (1)多 葡萄糖

(2)①CH2==CH2+H2O

CH3CH2OH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或②CH2==CH2+HBrCH3CH2Br+H2O

CH3CH2Br

CH3CH2OH+HBr(或CH3CH2Br+NaOH

CH3CH2OH+NaBr)

HOCH2COCH2OH。第(5)问考查根据结构判断性质:乳酸可发生分子内脱水(消去反应),生成丙烯酸;可两分子分子间脱去1分子水生成一元酯,或者脱去2分子水生成二元内酯;也可形成聚酯。

2CH3CH2OH+O22CH3CHO+2H2O

C

(3)加成(或还原) C(CH2OH)3CHOC(CH2OH)3CHO+2Ag(NH3)2OH(CH2OH)3COONH4+2Ag↓+3NH3+H2O

(4)

(5)CH2==CH—COOH

(任选两种即可)

本题为有机推断题,综合考查基本有机化学知识:反应方程式、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有机物的制备等。从流程图可直接推出:由多糖淀粉水解得A(葡萄糖),B为2-羟基丙酸(乳酸)。流程图中直接考查乙醛和甲醛的羟醛缩合反应,E为羟醛缩合反应的产物又被加氢的产物,即季戊四醇C(CH2OH)4。整个推断并不难。所设计的问题也很基础。第(2)问答案有多种,最简单的是由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醛:2CH2====CH2+O2

2CH3CHO。

也可以写两步:先由乙烯水化制乙醇,再催化氧化制乙醛。第(3)问考查乙醛和甲醛羟醛缩合反应的产物C(CH2OH)3CHO以及该产物的银镜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第(4)问考查乳酸的同分异构体。根据要求,分子中含两个羟基,不含羧基和醛基,其结构简式只能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