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二年级文科班期中试题1

高二年级文科班期中试题1

来源:99网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

历史试卷(必修一、二)

命题人: 徐学强 时间100分钟 分值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同祖同宗”、“认祖归宗、”“寻根问祖”、“叶落归根”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A.夏、王位世袭制 B.周、分封制 C.周、宗法制 D.唐、科举制 2.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知封建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某历史兴趣

小组的几位同学围绕这段话进行了如下讨论,你不能同意的观点是 A.它是在批评封建社会从上到下对农民的压迫 B.它认为“郡县”要比“封建”进步

C.它肯定“郡县”的优点,但又认为“郡县”仍是君权的工具 D.它反映了顾炎武对政治新的渴望和探索

3. 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翁中”误写成“仲翁”,乾隆批之以诗“翁 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夫功。如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 诗中“判通”是“通判”的故意颠倒,“通判”这一官职最早出现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4. 在影视作品中,人们经常把皇帝称为“陛下”,“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陛”的两侧有近臣持兵刃站列,以防不测,群臣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了 A.皇权不容逾越 B.皇帝安危国之大事 C.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D.皇帝显示自己威风

5.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满载着皮毛、花旗参、胡椒等纯正美国货的“中国皇后号”帆船(图1),经过5个月的航行到达了中国,随后又把茶叶、瓷器、丝绸等一大批中国土特产带回美国,中美贸易从此开始。到达中国后该货船最有可能停泊的城市是 A.泉州 B.广州 C.南京 D.上海 6. 某条约规定:“(一)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二)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1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 三峡博物馆展出的珍贵文物,有一张毛笔书写的告示:“照得编结毛辫,向非汉制所遗。自从满清入主,强迫人民为之。现已实行改革,积习自当力除。惟直光复伊始,剪否听民便宜。衣服暂可仍旧,并非必仿泰西。凡我大汉民族,切勿误会惊疑。”与此告示发布直接相关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 D.国民大 8.王小强是巢湖市某中学的高三学生,他的爷爷非常喜爱收藏,在其藏品中有一张时期的身份证(图2),请问这张身份证的主人马建功出生的时间(11年)是

A.1922年 B.1923年 C.1938年 D.1939年

9.1927年中国党吸取了国民大失败的惨痛教训,发动了南昌,下列的论断与这个“教训”有密切关系的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杆子里面出政权”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将进行到底” 10.第四套人民币100元背面的风景是地处江西省西南部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的中段(图3),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中国史上在此地区

A.开创了第一个农村根据地 B.确立了在的核心领导地位 C.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临时 D.开创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11.抗战相持阶段,八路军发动了一场重大的战役,有力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蒋介石专门发来贺电:“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据此,你认为此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2.爱国将领张治中先生(安徽巢湖人),一生为和平而奔走,被誉为“和平将军”。1945年以后,他曾代表当局先后与进行两次和平谈判,你认为这两次会议应该是 ①1945年重庆谈判 ②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 ③1949年北平谈判 ④1949年北京政协会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

2

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规定的是 ①以北京为首都 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④选举为,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4.图4反映的是我国近现代史上某一种经济形态的发展状况,你认为应该是

A.自然经济 B.洋务经济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D.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15.歌曲《爱我中华》中唱到: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其中“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主要是因为实行了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16.建国初期,使得新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地位,在国际交往中实现自主的方针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7.安徽庐江县盛桥网站的“走进盛桥”栏目介绍:(盛桥)1958年11月撤区建社,原区成立两个人民公社,即盛桥人民公社和魏岗人民公社,盛桥、魏岗人民公社各下设四个大队。1983年公社改乡,1985年改乡设盛桥镇。盛桥从人民公社过渡到乡镇的原因不包括 A.人民公社弊端太多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D.盛桥人民群众的要求

18.“在那美丽的西湖边/有一棵红杉树/越过重洋/来自彼岸/滋润着友谊雨露/红杉树/你带来了美国人民的深情/你扎根在中国的沃土。”这是1981年红遍全国的歌曲《红杉树》的歌词,促成此歌曲诞生的外交活动是

A.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B.1972年尼克松访华 C.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2009年奥巴马访华 19.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的方针是

A.依法治国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C.依德治国 D.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

20.公元前420年,某20岁的男青年,是一个普通商人。有一天,他去参加某个会议,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古代雅典 B.古代中国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21.公元2世纪时的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罗马帝国的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

B.罗马帝国的法律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 C.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是罗马法的组成部分 D.罗马帝国的法律皆是由罗马皇帝制定的

22.“向国王,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该内容来自于

A.《宣言》 B.《权利法案》 C.1787年 D.德意志帝国

23.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有 ①德意志的古典哲学 ②启蒙运动思想 ③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4.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之后,历届世博会都有了明确的主题,而主题口号都会反映举办国的历史和现实状况。1992年,西班牙以美洲被发现500周年为主题,在南部城市塞维利亚成功举办了一届世博会,据此请推断这届世博会的主题是:

A.“一个世纪的进步” B.“美洲的文化交流” C.“交通与运输 ” D.“发现的时代”

25.从20世纪70年代起,西欧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共同,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加强政治联合的组织是

A.北约 B.华约 C.欧共体 D.不结盟运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材料解析题 (共3小题50分,26题15分、27题13分、28题22分) 26.(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体是主义集权制,其具体表现,就是郡县制的存在。一种政体是否属于集权制,关键在于政权与地方政权之间的关系。如果与地方间只有松散的政治联系,地方政权有较大的性,就不是集权,而是分散割据;如果二者间有紧密的政治联系,地方严格服从政令,就是集权。战国、秦、汉以后,我国郡县官吏由政权任免、调迁,向政权负责,在政治、法律、军事上服从政令,所以体现了集权精神。 —— 胡如雷《中国主义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和社会政治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什么是集权制度?秦始皇创立的集权制度包括哪些主要内

4

容?集权制度主要处理的是什么关系?(6分)

材料二 中国的历史在秦汉以后的两千余年间,有极大的发展变化,„„如果这一制度(集权)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削弱则易叛乱,集权则益强大统一,这是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 ——张传玺《这样评价历史上的集权不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宋、元时期加强集权制度的措施。(3分)

材料三 自古以来,只要国家存在,就会存在地方和的权力分配问题。至于怎样分配才能使国家得到稳定的同时又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始终是政治一直要解决且每一个时期都不易解决的问题„„具体到中国,与地方的行政关系往往被人形象地概括为“一统就死,一放就乱”,怎样统而不死、活而不乱是政治所要追求的目标。 ——引自网络

(3)依据材料三,谈谈美国1787年是如何处理与地方权力分配关系的?(6分)

27.(13分)“宁可一日无油盐,不可一日无茶水”。茶叶,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已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可是关于茶叶在近代世界史上的作用却不容忽视,甚至有人说:“茶叶改变了世界”。 材料一 茶叶对英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尤其深远。在工业化初期,工人在工厂或矿山中的体力劳动极为繁重,如何让工人集中精力且保持充沛的体力,茶叶加面包恰恰符合这一需要„„在早期,妇女没有表现和发泄自己的场合,家庭里的下午茶为女主人提供了一种表现自己的特殊场合,只有这时妇女才成为了真正的主人„„习惯饮茶之后,英国人的性格气质逐渐从好战、寻衅转变为较为温和,“养成彬彬君子之风”。

——(英)艾伦·麦克法兰《绿金:茶叶帝国》 (1)阅读材料一 ,概括饮茶对英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3分)

材料二 从1717年到10年前,茶叶在中国的出口商品中始终名列第一。英国是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对象,在整个18世纪,英国人购买茶叶除了用白银支付以外,几乎没有其他弥补贸易赤字的手段。英国商人想尽了一切办法向中国进口所谓的新工业品,如纺织品、西餐具、钢琴,甚至煤炭等等。然而,这些商品在中国根本就没有出路。中国人宁肯穿结实耐用的手工土布,而不买英国精细但不耐穿的机织棉布,最后英国商人不得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其他商品更是无人问津,西餐具、钢琴锈蚀在仓库里,煤炭则无偿送给英国人在广州的商馆。 ——(英)艾伦·麦克法兰《绿金:茶叶帝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英国为了“弥补贸易赤字”采取了什么措施?由此引发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英国商品在中国“没有出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三 武夷北苑,夙著茶名,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末业所存,易荒本务。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 ——摘自卞宝第:《卞制军政书》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武夷北苑”农民争相种茶给当地带来了哪些影响。(6分)

28. (22分)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给世界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各国纷纷应对。

5

材料一 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33%,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大幅下降60%,其中,1929年美国的出口总值是52.41亿美元,进口总值43.99亿美元,1932年下降到16.11亿美元和13.23亿美元。 ——摘编自《世界史资料汇辑》 材料二 1930年美国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将2万多种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度提高,平均税率达53%,美国1028名经济学家致书胡佛总统反对这一关税法案,24个重要贸易对手国向美国,随后纷纷采取了关税报复措施„„ ——摘编自《外国经济史》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实施的后果?(6分)

材料三 30年代初期,斯大林在会见美国客人时说:“我们希望美国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在技术方面做我们的老师,我们做他们的学生。”1929至1945年间,苏联和德、法、英、意、日本等国之间约有200个技术援助协议在执行中。可以说,30年代苏联所有的骨干大型企业都是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 1930年,意大利提供国家担保对苏2亿里拉的贷款,随后,英国、德国、瑞典、丹麦、挪威也大都提供了这类信贷。苏联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技术专家建成的;同时,1932年时,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国专家约有6800人。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2)概括材料三苏联在大危机期间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出台的背景。(8分)

材料四 中国进口贸易激增,从1926年的17亿多元增加到1932年的22亿元。出口却大大下降,由1929年的将近16亿元降到1932年的7亿多元。1932年入超增加到8.6亿元,比1926年增加了114.6%。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投资在1930年到1936年的6年中,平均每年增加1.33亿美元。 „„1936年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为55.46亿元(不包括东北在内),其中外国资本所占比重由20年代的51.6%下降为35.3%;本国资本由20年代的48.4%上升为.7%,其中官僚资本比重由26%上升为35.9%;民族资本比重由22.5%上升为28.8%。

——摘编自《中国经济史论坛》

(3)根据材料四分析1936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和发展状况。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1936年民族工业获得发展的原因。(8分)

6

2009-2010学年中宁中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

历史试卷答案卷 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总分5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学校 学号 班级 姓名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封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26题15分、27题13分、28题22分) 26、 线 (1) 内 (2) 不 (3) 准 27、 答(1)

7

(2) (3)

28、

(1)

(2) (3)

8

参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题号 选项 题号 选项 1 C 14 C 2 A 15 A 3 C 16 A 4 A 17 C 5 B 18 B 6 C 19 D 7 C 20 A 8 A 21 D 9 B 22 B 10 A 23 D 11 D 24 D 12 B 25 C 13 D 二、材料解析题 (共3小题,共50分,26题15分、27题13分、28题22分) 26.(15分) (1)(6分)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性,必须严格服从的命令,一切受制于(2分)。

内容: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如答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权组织,亦酌情给分。)(3分)

关系:和地方的关系。(1分) (2)(3分)汉武帝:在平定“七国之乱”基础上颁布推恩令。

北宋:把兵权、财权、行政权收归。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3)(6分)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地方秩序等);各州可以在不违背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只要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27、(13分)

(1)影响:保持了工人充沛的体力以应对繁重的劳动;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改变了英国人的性格,即所谓的绅士风度。(3分)(若答促进了工业的发展、改变了英国人的生活节奏和饮食结构等,亦酌情给分。) (2)(4分)措施:向中国走私鸦片。(1分) 事件: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等。(2分) 原因: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1分)

(3)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遭到冲击和瓦解;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然环境也遭到破坏。(6分)

28. (22分) (1)后果:贸易保护主义泛滥;使资本主义世界贸易迅速萎缩;加重了经济危机,延缓了世界经济恢复;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6分,答任意3点皆可)

(2)措施:抓住经济危机的机遇,引进西方技术、设备、资金和人才加速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2分)

背景:苏联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外,未受大危机冲击;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急于对外转嫁危机;苏联工业化急需资金、技术和人才;苏联正确决策。答出任意三点可得6分 (3)困境:列强转嫁危机,加紧对华的商品和资本输出;日本占领东北,民族危机逐渐加重。(2分)

状况:中国资本所占比重上升,民族工业较快发展;外国资本仍然占较大比重,官僚资本发展迅速;(3分)

原因:中国是半封建经济,与世界市场联系有限;国民积极主动应对危机(或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也可得分);民族工业生命力顽强;“实业救国”思想的 影响 (任答三点皆可,3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