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液压与气动”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高职“液压与气动”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来源:99网
教学方法探索 2014年第6期职 l歪 高职“液压与气动”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钱振华 摘要:针对当前高职“液压与气动”课程教学方法的不足,提出以案例教学法对该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阐 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典型教学案例的选取和开发,并结合典型教学案例,介绍了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论述了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要求。 关键词:高职;案例教学法;液压气动;教学素材 作者简介:钱振华,男,浙江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4)06—0067—03 一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企业急需 大批掌握高端技能的机电类技术技能型人才。 的能力,最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 一、课程教学目标 作为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液压与气动》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机 电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然而,长期以来该门 课程的教学多是采用传统学科模式。这种教学方 法存在着较大的缺点: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习 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是课程教学实施的前 提。随着我国机电一体化领域的快速发展,液压 与气动技术应用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通过对本 地区相关机电制造类企业(如三一重工、湖州机 床厂、诺力机械、中机南方等)进行调研,梳理与 液压气动技术相关的核心职业能力,并结合我校 积极性较低,教学效果差。因此,进行《液压与气 动》课程的教学改革十分必要。 案例教学最早起源于1908年的美国哈佛大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重新确定 《液压与气动》课程的教学目标,即:通过课程的 学习使学生掌握液压气动的基本知识;掌握液压 泵、液压缸、气缸和控制阀的工作原理;能够读懂 较复杂的液压系统回路图、气动控制回路图及其 电气控制回路图;并能够按照回路图熟练使用元 件正确组装并调试;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创新能 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典型教学案例的选取和开发 学,至今案例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 运用。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一种“亲验式”的教 学方式,它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 教学案例为基本教学素材,将学习者引人教育实 践的情景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习者的 主动性、创造性,挖掘其自学、创新和解决问 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的总和 j。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液压与气动》课程实施 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典型案例,在学生现 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之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 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内容,教师就是要 通过案例来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液压与气动课 程教学案例的确定应确保包含该门课程学习领域 的所有内容;应确保在难度上有个循序渐进的过 程;应确保案例符合地方经济特色,具有典型性; 应确保案例在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_3 J。在学校 “三层对接”平台下,对接本地区相关机电制造企 解和运用,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向和动手能力,激励 学生的创新活动,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 和操作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完全依赖于 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来习得知识和技能¨2]。案 例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创新和解决问题 业,校企合作选取或开发典型教学案例。课程采 用的典型案例如表1所示。 Jl:=./la 2014年第6期 表1 液压与气动课程典型教学案例 教学方法探索 序号 1 典型案例 手动液压搬运车液压控制回路 难度 易 来源 诺力机械 2 3 4 吊车液压控制回路 液压电梯液压控制回路 插秧机液压控制回路 中 中 由 三一重工 巨人电梯 中机南方 5 6 7 8 9 电弧炉电极升降液压控制回路 四柱液压机液压控制系统 气动夹紧机构 工件装箱气动系统 机械手气动系统 难 难 易 中 难 永兴特钢 湖州机床厂 自行开发 自行开发 自行开发 三、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设计 以及实际意义,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开发学生的创 造潜能。如图1所示为气动典型教学案例——工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要以学生为学习 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咨询者。下 面通过自行开发的工件装箱气动系统这一典型教 学案例,来具体阐述实施过程。 (一)案例的引出 件装箱气动系统。具体内容为1A、2A两个气缸 共同完成工件装箱的工作,目标是1A号气缸先 推出一个箱子,接着2A号气缸连续推4次,等箱 子装满4个工件后,再由1A号气缸将箱子推走, 如此不断往复。 由教师介绍典型教学案例的内容、目标、条件 lA号气缸 \ 图1典型教学案例 (二)分组讨论分析案例 杂案例进行任务分解,能够使案例更具可操作性,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三)案例的实施 教师组织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分组讨论 的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如气动元件的选型和气 动回路的设计等。在气动回路的设计环节,教师 在对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后,得到了能仿真 运行的气动回路。接下来,教师要创设案例的实 施环境,如提供实训装置、气动元件、电气元件等, 并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案例的实施。由学生根据所 设计的回路图进行气动元件的安装,实现工件装 箱气动系统的功能。 (四)案例的总结和归纳 可提供回路设计软件,并指导学生使用。笔者在 教学实践中,将FluidSIM仿真软件引入到液压与 气动的课堂教学,使原本静止的液压、气动回路 “动”起来,使“传动”和“控制”结合起来 J。由 于该案例的两个气缸动作关系较为复杂,教师可 以对任务进行分解,先要求学生设计两个气缸各 自的控制回路图(如图2所示),然后再设计两个 气缸联动的回路图(如图3所示)。通过对较复 案例实施结束后,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以及各 组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指出本次案例控 教学方法探索 制方案设计的思路、如何选择气动元件、如何进行 2014年第6期爵 通 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要指出各小组完成结 果的不足之处和成功之处,给出适当的评价。 回路设计等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 1 A (a)1A号气缸单独工作回路图 (b)2A号气缸单独工作回路图 图2两个气缸各自的控制回路图 图3两个气缸联动的回路图 四、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要求 求教师必须懂得设备的工艺过程和企业的开发流 程,这样才能在案例的实施过程中给予学生有效 (下转第80页) 69 (一)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能力 案例一般都来源于企业的真实环境,这就要 Jl: ̄.ila,I艰2014年第6期 心理特征的测试,这些测试结果属于每位学生的 个人隐私,不宜将结果放置在开放的教学平台上, 而应该设置一些只供个人查询的权限(如用户名 和登录密码)。这样,每位学生在进行学习之前 需要注册登录,也可修改密码,学习过程中一些个 人测试只有自己和老师才能看到,保证了私密性 和个性化的学习效果。 (二)评价机制的设置 一教育技术 的解决,必然会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平 台的使用实效。因此,在平台创建中应设置便捷 的使用帮助链接,当学生产生疑问,不知该如何处 理时,只要点击“使用帮助”,就能解决问题。“使 用帮助”中既包括一些常见问题的答案,也有对 问题的在线解答。 值得注意的是,实际的创建工作中也存在着 些障碍,如缺乏相关的经费支持和技术支持等。 因此,中职职业生涯规划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创建 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我们应该看到,道路虽然 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信息化发展必将给中职职 业生涯规划教学带来性的影响。 中职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较差,如何调动学生 使用平台学习的积极性,是关系到教学平台使用 实效的重要课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设置激励性 的评价机制来解决,比如,学生每完成一个具体的 学习任务,会根据提示得到相应的奖励标识,教师 可将奖励标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打分的依据,对 于奖励得分前十名的同学,可在“学习之星”页面 进行展示,从而达到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 (三)使用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7. [2]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汇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随时会遇到有关平 台使用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责任编辑盛艳] (上接第69页) 的指导。此外,教师还要懂得对案例进行拆分,让 就成了空谈。笔者所在学校在地方公共实训基地 这一平台下,建立了满足案例教学的液压与气动 实训室,不仅能面向本校机电类专业开展案例教 学,还能为当地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收到了良好的 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媛媛.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J].无锡南洋学 院学报,2008(4):30—33. [2]吴高臣,刘爽.实践导向:案例教学法研究[J].黑龙江 高教研究,2011(12):178—181. [3]钱振华.项目教学法在液压与气动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18—20. 学生在一个个简单任务的顺利实现中逐步积累起 完成更复杂任务的信心,不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 的成就感,启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二)案例的选取是关键 案例的选取应结合地方经济特色,由简到难, 具有典型性和可操作性。笔者在选取典型案例过 程中,与多家当地骨干企业进行合作,吸收了企业 提出的建议和想法,并获得了企业提供的技术支 持。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在这些典型案例的学习 过程中了解了企业的真实产品,并熟悉了这些产品 的工作原理、设计和安装,真正做到了课堂学习和 企业实践的“零距离”。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 选取典型案例用于教学相当于是在为它们培养潜 在的员工,因此,企业也非常乐意参与合作。 (三)课程配套实训室的建设是保障 案例的真正实施需要完善的实训条件,否则 80 [4]钱振华.基于FluidSIM的液压与气动课程仿真教学研 究[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9(4):25—27. [责任编辑陈国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