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省武汉市2021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徽举进士,累擢吏部员外郎。乾符中选滥,吏多奸,岁调四千员,徽治以刚明,柅②杜干请,法度复振。父蔚避地于梁,道病,徽与子扶篮舆,历阁路,盗击其首,血流面,持舆不息。盗迫之,徽拜曰:“人皆有父,今亲老而疾,幸无骇惊。〞盗感之,乃止。及前谷,又逢盗,辄相语曰:“此孝子也!〞共举舆舍之家,进帛裹创,以懂饮奉蔚,留信宿去。抵梁,徽趋蜀谒行在,丐归侍亲疾。会拜谏议大夫,固辞,见宰相杜让能曰:“上迁幸当从,亲有疾当侍,而徽兄在朝廷,身乞还营医药。〞父丧,客梁、汉。终丧,以中书舍人召,辞疾,改给事中。张浚伐太原,引为判官,敕在所敦遣。徽太息曰:“王室方复,廥③藏殚耗,当协和诸侯以为藩屏,而又济以兵,诸侯离心,必有后忧。〞不肯起。浚果败复召为给是中扬复恭叛山南李茂贞请假招讨节伐之未报而与王行瑜辄出兵昭宗怒持奏不下茂贞亟请,帝召群臣议,无敢言。徽曰:“王室多难,茂贞诚有功。今复恭阻兵而讨之,罪在不俟命尔。臣闻两镇兵多杀伤,不早有所制,那么梁、汉之人尽矣。请假以节,明约束,那么军有所畏。〞帝曰:“然。〞乃以招讨使授茂贞,果宥功,然益偃蹇,帝使宰相社让能将兵诛讨,徼谏曰:“岐,国西门。茂贞凭其众而暴,假设令万分一不利,屈威重奈何?愿徐制之。〞不听。师出,帝复召徽曰:“今伐茂贞:彼众鸟舍,取必万全,卿计何日有捷?〞对曰:“臣职谏争,所言者军国大体,如索贼平之期,愿陛下考蓍龟④,责将帅,非臣职也。〞既而师果败。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九?〕
【注】①徽:指牛徽。②柅〔nǐ〕:止,遏制。③廥〔kuài〕:仓库。④蓍〔shī〕龟:指卜筮。
1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浚果败/复召为给事中/杨复恭叛/山南李茂贞请假/招讨节伐之未报/而与王行瑜辄出兵/昭宗怒/持奏不下/
B.浚果败复/召为给事中杨复恭/叛山南李茂贞/请假招讨节伐之/未报/而与王行瑜辄出兵/昭宗怒/持奏不下/
C.浚果败/复召为给事中/杨复恭叛山南/李茂贞请假招讨节伐之/未报/而与王行瑜辄出兵/昭宗怒/持奏不下/
D.浚果败复/召为给事中杨复恭/叛山南/李茂贞请假招讨节伐之/未报/而与王行瑜辄出兵/昭宗怒持/奏不下/
①
11.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擢,提拔的意思,是指由原来的官职升到更高一级的官职,与“迁〞“徙〞同义。 B.行在是“行在所〞的简称,即皇帝所在的地方,后来专指皇帝行幸所到之地。 C.敕,此处指敕令,是我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等。 D.诸侯是古代帝王统辖下的列国君主的统称,此处诸侯指拥兵一方的割据权力。 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牛徽匡正时弊。他担任吏部员外郎时,处事刚直严明,杜绝选拔中的求取请托现象,使国家的法令制度得以重新振兴。
B.牛徽遵守孝道。他护送父亲去梁地途中被匪徒打伤,但仍然抬着轿子;为了照顾父亲,他谢绝了朝廷的任命,直至办完父亲的丧事才赴任。
C.牛徽心忧国事。张浚讨伐太原时,牛徽认为王室正处于恢复时期,国库亏空,此时不宜用兵,应与各方诸侯和睦相处,以稳固边防。
D.牛徽洞察情势。在多事之秋,他建议皇上把招讨使符节授予李茂贞,让其平定叛乱,又劝谏皇上不要急于讨伐居功自傲的李茂贞,而应渐渐制约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共举舆舍之家,进帛裹创,以馇饮奉蔚,留信宿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伐茂贞,彼众乌合,取必万全,卿计何日有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B
13.〔1〕匪徒和牛徽一起抬着轿子,让他们〔牛徽一家〕住到自己家里,呈上布帛包扎〔牛徽的〕伤口,把稠粥和汤水进献给牛蔚〔吃〕,留他们连住两夜才分开。
〔2〕如今讨伐李茂贞,他的都是乌合之众,战胜他们一定万无一失,你考虑一下哪一天有捷报传来?
12.A项,正确,内容来源于文本“徽举进士,累擢吏部员外郎。乾符中选滥,吏多奸,岁调
四千员,徽治以刚明,柅②杜干请,法度复振。〞,选项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B项“办完父亲的丧事才赴任〞错误,与文本内容不符。原文说:“父丧,客梁、汉。终丧,以中书舍人召,辞疾。〞父亲去世后,牛徽客居梁、汉两地。为父亲守孝满三年后,朝廷征召牛徽担任中书舍人,牛徽以身休有病推辞。没有“赴任〞。C项,正确,内容来源于“张浚伐太原,引为判官,敕在所敦遣。徽太息曰:‘王室方复,廥藏殚耗,当协和诸侯以为藩屏,而又济以兵,诸侯离心,必有后忧。’〞选项内容与原文相符。D项,正确,内容来源于文本“徽曰:‘王室多难,茂贞诚有功。今复恭阻兵而讨之,罪在不俟命尔’〞等句。选项表述符合文意。 13.第〔1〕题,要准确译出重点词语“台之〞“信宿〞的含义,译出语句大意。第〔2〕题,要准确译出重点词语“万全〞“计〞的含义,译出语句大意。译文语意要通顺。
参考译文:
牛徽考中进士,经过屡次提拔而担任吏部员外郎。乾符年间选拔官把不加节制,官吏中有很多奸猾之凡,每年选调官吏选四千人,牛徽用刚直严明〔的态度〕来治理〔这个问题〕,杜绝委托求情,法令制度得以重新振兴。牛徽的父亲牛蔚到梁地去躲避祸乱.在途中生了病,牛徽与儿子抬着〔牛蔚乘坐的〕竹轿,经过栈道时,匪徒击打他的头部,〔牛徽〕血流满面,〔可〕他仍抬着轿子不停步。匪徒紧追不舍.牛檄对匪徒行礼说:“人人都有父亲,如今我的父亲年老而且生病了,希望不要惊吓他。〞匪徒被他的话感动了,就不再追逼。到了前面的山谷,又遭遇匪徒。〔匪徒们〕于是互相转告说:“这是一个孝子啊!〞匪徒和牛徽一起抬着轿子,让他们〔牛徽一家〕住到自己家里,呈上布帛包扎〔牛徽的〕伤口,把稠粥和汤水进献给牛蔚〔吃〕,留他们连住两夜才分开。抵达梁地,牛徽赶赴天子所在的蜀地谒见皇上,恳求回家侍养生病的父亲。恰好被授予谏议大夫一职,他坚决推辞,拜见宰相杜让能说:“皇上行幸他处应该随从,父亲有病应当侍奉,而且我的哥哥已经在朝廷做官,我恳求回去为父亲请医问药。〞父亲去世后,牛徽客居梁、汉两地。为父亲守孝满三年后,朝廷征召牛徽担任中书舍人,牛徽以身休有病推辞,〔后来〕改任给事中。张浚讨伐太原,举荐牛徽担任判官,皇上下令当地催促牛徽赴任。牛徽叹息说:“王室刚刚恢复,国库已经耗尽,应当与地方诸侯和睦相处并把他们作为屏障,可又要连续用兵,诸侯与朝廷不是一条心,一定会有后顾之忧。〞牛徽不肯赴任。张浚果然战败,朝廷又征召牛徽担任给事中。杨复恭在山南反叛朝廷,李茂贞恳求朝廷授予招讨符节去讨伐杨复恭,还没等朝廷答复,他就与王行瑜擅自出兵了。昭宗发怒,拿着奏章不批。孛茂贞屡次恳求,皇上召集群臣商议,群臣不敢说话。牛徽说:“朝廷正处多事之秋,李茂贞确实有功绩。如今杨复恭依仗兵力作乱而李茂贞去讨伐他,李茂贞的罪过在于没有等待命令下达罢了。我听说两个藩镇的士兵乱杀无辜,〔假如〕不早一
点有所控制,那么梁、汉两地的人就要〔被〕杀光了。请朝廷把招讨符节授予李茂贞,明确规章,那么就会有所畏惧。〞皇上说:“对。〞于是把招计使的符节授予李茂贞,李茂贞果然平定了叛乱,但是他更加骄横,皇上派遣宰相杜让能率其讨伐他,
二、〔福建省三明市2021年高三年级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司马池,字和中,自言晋安平献王孚后,征东大将军阳葬安邑澜洄曲,后魏析安邑置夏县,遂为县人。池少丧父,家赀数十万,悉推诸父,而自力读书。时议者以蒲坂、窦津、大阳路官运盐回远闻,乃开口道,自闻喜逾山而抵垣曲,咸以为便。池谓人曰昔人何为舍迳而就迂殆必有未便者众不以为然未几山水暴至盐车人牛尽没入河众乃服举进士,当试殿庭而报..母亡,友匿其书。池心动,夜不能寐,曰:“吾母素多疾,家岂无有异乎?〞因语其友,而友止以母疾告,遂号恸而归。后中第,授永宁主簿。历建德、郫县尉。蜀人妄言戍兵叛,蛮将入寇,富人争瘗金银逃山谷间。令闾丘梦松假他事上府,主簿称疾不出,池摄县事。会上.元张灯,乃纵民游观,凡三夕,民心遂安。枢密使曹利用奏为群牧判官,辞不就,朝廷固授.
之。利用尝委括大臣所负进马价,池曰:“令之不行,由上犯之。公所负尚多,不先输,何以趣别人。〞利用惊曰:“吏绐我已输矣。〞亟命送官。数日而诸负者皆入。利用贬,其党畏罪,徒而毁短者甚众,池独扬言于朝,称利用枉,朝廷卒不问。会诏百官转对,池言:“唐制门下省,诏书之出,有不便者得以封还。今门下虽有封驳之名,而诏书一切自中书以下,...非所以防过举也。〞转运使江钧、张从革劾池决事不当十余条,及稽留德音,降知虢州。初,转运使既奏池,会吏有盗官银器,械州狱,自陈为钧掌私厨,出所卖过半;又越州通判载私物盗税,乃从革之姻,遣人私请。或谓池可举劾以报仇,池曰:“吾不为也。〞人称其长者。徙知晋州,卒。子旦、光,从子里。光自有传。 ..
10.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池谓人曰/昔人何为舍迳/而就迂殆必有未便者/众不以为然/未几/山水暴至/盐车人牛尽没/入河众乃服/
B. 池谓人曰/昔人何为舍迳/而就迂殆必有未便者/众不以为然/未几/山水暴至/盐车人牛尽没入河/众乃服/
C. 池谓人曰/昔人何为舍迳而就迂/殆必有未便者/众不以为然/未几/山水暴至/盐车人牛尽没入河/众乃服/
D. 池谓人曰/昔人何为舍迳而就迂/殆必有未便者/众不以为然/未几/山水暴至/盐车人牛尽没/入河众乃服/
11. 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试,乡试中选者始得参与。 B. 上元,节日名。正月是农历的元月,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 C. 门下省,官署名。魏晋至宋的最高机构之一,后与尚书省、中书省合成“三省〞。
D. 从子,侄儿。古时统指血缘隔得更远的子侄辈,后来人们将亲兄弟之子称为“从子〞。 12.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司马池生性淡薄,孝心可嘉。他早年把数十万家资让给各位叔伯,长大后也不讲究吃住,举进士时母亲去世,号恸而归。
B. 司马池为官有方,处事得当。蜀人妄传谣言,导致富人逃到山谷,县令、主簿都借故推脱,他主政县事,安抚民心。
C. 司马池为人正直,直言敢谏。曹利用被贬官,只有他敢于直言;应对诏问,直陈部门之间配合不当,有违古制。
D. 司马池心胸坦荡,宽容大度。他被江钧、张从革以处事不当为由而遭降职,后来他并未因此报复。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池心动,夜不能寐,曰:“吾母素多疾,家岂无有异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惊曰:“吏绐我已输矣。〞亟命送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 C
11. A 12. A
13. 〔1〕司马池心里非常不安,晚上也睡不着,说:“我的母亲向来多病,家里怎么会没有异常之事呢?〞
〔2〕曹利用惊讶地说:“骗我说已给我送了。〞于是赶紧下令将它送交朝廷。 12.“举进士时母亲去世,号恸而归〞不正确,时间错位,原文是母亲先去世,司马池之后才考取进士。
13.第〔1〕题翻译的重点词语句式是:“心动〞“素〞“岂无……乎〞;其中“心动〞译为“内心悸动、异动〞亦可。第〔2〕题翻译的重点词语是:“给〞“输〞“亟〞。要正确译出句意,语意通顺,文气畅达。
参考译文:
司马池,字和中,自己说是晋安平献王司马孚的后裔。因征东大将军司马阳葬于安邑澜洄曲,后魏分为安邑置夏县人。司马池即为夏县人。司马池早年丧父,家资数十万,他全部让给各位叔伯,而自己那么奋力读书。当时有人报告皇上说蒲坂、窦津、大阳路官运盐来回路程太远,朝廷于是开拓山含口道,从闻喜越山抵达垣曲,大家都认为山含口道开通前方便了。唯司马池对人说“:以前的人为什么舍近求远走迂回之路,一定是走如今这条路有不方便的地方。〞众人听后大不以为然。不久,山洪爆发,盐车人马全部都被淹入河中,于是大家都很佩服司马池。考进士,正当要举行殿试时,突然有信报司马池母亲死了。朋友为了不影响他的考试,将报丧信藏起来没有告诉他。司马池心里非常不安,晚上也睡不着。说“:我的母亲素来多病,家里怎么会没有异常之事呢?〞于是就与自己的朋友谈,朋友只告诉他母亲病了,司马池闻言号恸大哭着跑回去了。后来考中进士第,授永宁主簿。历任建德、郫县县尉。蜀人妄传戍兵叛乱,蛮族将会入侵。于是富人争相将金银埋藏后逃到山谷间躲起来。县令闾丘梦松亦假借有别的事情不去县府上班,主簿也有病不出门。留下司马池管理县中事务。在元宵灯会,司马池让老百姓尽情游观,一连进展了三个晚上,于是民心安定下来。枢密使曹利用上奏要司马池任群牧判官,司马池辞谢不就,但朝廷还是授给了他。曹利用曾经委托他负责征大臣们所欠的进马费用。司马池说:“命令不实行,是因为上级违犯了它。你所欠的马费还很多,不先送,怎么去催促别人呢?〞曹利用惊讶地说“:骗我说已给我送了。〞于是赶紧下令将其送给朝廷。数日之中各位负责者都完成了任务。后来曹利用被贬官,他的同党害怕治罪,因此反过来又讲他坏话的人很多,唯独司马池在朝廷赞扬他,并说曹利用是冤枉的,朝廷最终没有问罪。正值皇帝下诏百官轮流应对。司马池说“:唐朝之制,凡
皇帝诏书制定以后如有不方便的地方,门下省即负责封还不下发。如今门下省虽仍有封驳之名,但一有诏书出来中书省一律下达。这样就不能防止皇帝的失误了。〞转运使江钧、张从革司马池处事不当有十余条,以及他不将皇帝的命令传达下去的过错。
三、〔吉林春市2021年高三年级质量监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刘颖,字公实,衡州西安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调溧阳主簿。时张浚留守建康,金师.初退,府索民租未入者,颖白浚言:“师旅之后,宜先抚摩,当尽蠲逋赋。〞浚喜,即奏阁免,由是知之,遣其子拭与游。签判潭州。王佐为帅,负其能,盛气以临僚吏,颖约以中道,多屈而改为。及陈峒反,所擒贼多颖计谋,帅上其功,曰:“签判宜居臣上。〞
提举浙西常平茶盐,还淀山湖,以泄吴松江,二水禁民侵筑,毋使逼塞大流,民田赖之。就迁提刑,以洗冤泽物为任,间诣狱,察不应系者纵遣之。御史以介僻劾罢。除江西运判。..江州德化县田逃徙太半,守乞蠲税,不报。颖以见种之税均于荒莱,民愿耕者第减之,上供自假设,而逃田尽复。
除淮东转运副使。初,水败楚州城,修补未竟,刘超欲移筑,颖入对言:“国家何苦捐百万缗为军帅幸赏地邪?〞光宗从之。除户部郎中、淮东总领。务场以额钞抵赏,阴耗饷计,.二十年无知此弊者,颖究核得之,以所卖数论赏而总饷增羡。迁司农少卿、淮西总领。前主计者请自为都酿抱净息而利赢余其后稍亏反以大军钱佐之邀籴江淮回易如负贩状颖以为失王人之体遂罢之内府宣限既迫,每移供军钱以应岁输。 .
知泉州,升华文阁待制,请兴国祠以归。兴国祠满,除敷文阁待制致仕。嘉定改元,召....赴行在,进龙图阁待制、知婺州。六年,卒于家,年七十八。其在从班日,韩侂胄旧与周旋..无间,方居叶中用事,而颖谢绝之。常言:“士以不辱身为重。〞其为少宗正,而丞相赵汝愚适归,相遇于废寺,泥雨不能伸足,但僧床立语曰:“寄谢余参政,某虽去而人才犹在朝廷,幸善待之。〞颖曰:“相公人才即参政人才也,使果贤,参政之责,非宰相之忧也。〞余参政,端礼也。余继相,卒于善类多所全佑,颖之助云。
〔选自?宋史·刘颖传?,有删改〕
注:①荒莱,犹草莱,亦指荒地。
1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①
A.前主计者请自为都/酿抱净息而利赢余/其后稍亏/反以大军钱/佐之邀籴/江淮回易如负贩状/颖以为失/王人之体遂罢之
B.前主计者请自为都酿/抱净息而利赢余/其后稍亏/反以大军钱/佐之邀籴江淮/回易如负贩状/颖以为失/王人之体遂罢之
C.前主计者请自为都酿/抱净息而利赢余/其后稍亏/反以大军钱佐之/邀籴江淮/回易如负贩状/颖以为失王人之体/遂罢之
D.前主计者请自为都/酿抱净息而利赢余/其后稍亏/反以大军钱/佐之邀籴/江淮回易如负贩状/颖以为失王人之体/遂罢之
11.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古代有许多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本文中“除〞是授予职务的,“罢〞是免除职务的,“调〞“迁〞“移〞是调动职务的。
B.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天子或在京师,或出巡狩,不可豫定,故言行在所耳,也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
C.致仕,古代将退休称作“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那么提早。 D.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场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是为“改元〞。
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刘颖为政务实,得到上司赏识。对索取百姓的租税一事,刘颖提出建议,上司张浚快乐地承受了;刘颖在王佐手下任职,他的才能得到王佐的肯定。
B.刘颖为百姓办实事。他在浙西任职时,治理湖泊,制止百姓在重要水域筑堤,百姓的田地有了依靠;任提刑时,偷偷进入监狱放走不该被拘禁的人。
C.刘颖精明强干,尽心尽职。务场的一些做法损害国家利益,他采取一些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他的前任主管的一些做法有失体统,他就停顿这件事。
D.刘颖刚直不阿,为人正直。他不会刻意去巴结权贵;被贬归乡的赵汝愚交待他转告已接替自己做丞相的余参政,要善待朝中人才,刘颖做到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旅之后,宜先抚摩,当尽蠲逋赋。〞浚喜,即奏阁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颖以见种之税均于荒莱,民愿耕者第减之,上供自假设,而逃田尽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C 11.A 12.B
13.〔1〕“战争之后,应该先进展安抚,应当把过去的欠租全部免除。〞张浚很快乐,就向内阁奏报免租。
〔2〕〔5分〕刘颖把如今耕种的田的税平均到荒地上,百姓愿意耕种的逐渐减少租税,对上供给像原来一样,而且主人逃走的田也全部复耕。
11.“‘调’‘迁’‘移’是调动职务的〞不全对,“调〞“移〞是调动职务,“迁〞是升职或降职,“左迁〞是贬谪降职,“右迁〞是升职。
12.“任提刑时,偷偷进入监狱放走不该被拘禁的人〞不正确,原文说“就地升任提刑,把平反冤案造福万物作为自己的职责,时常到狱中,审查到不应该被拘禁的就释放他们〞。 13. 第〔1〕题翻译的重点词语是“师旅〞“抚摩〞“蠲〞。第〔2〕题翻译的重点词语是“见〞“第〞“自假设〞。译文语意正确,文气畅达。
参考译文:
刘颖字公实,衢州西安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调任溧阳主簿。这时张浚留守建康,金国刚刚退走,官府追索百姓没有交纳的租税,刘颖对张浚说:“战争之后,应该先进展安抚,应当把过去的欠租全部免除。〞张浚很快乐,就向内阁奏报免租,并从此理解了他,让自己的儿子张栻与他交往。签判潭州。王佐任帅臣,自负有才能,对下级官吏盛气凌人,刘颖用中庸之道去劝诫他,大多能承受并改正。等到陈峒造反,擒获贼寇多数用的是刘颖的计谋,帅上报他的功绩,说:“签判应该居臣之上。〞
提举浙西常平茶盐,复原淀山湖,以吴松江泄洪,这两个水域制止民众侵占筑堤,不要逼迫堵塞大的水流,民田靠它得以保全。就地升任提刑,把平反冤案造福万物作为自己的职责,时常到狱中,审查到不应该被拘禁的就释放他们。御史以耿介怪僻为由罢免他。任命为江西运判。江州德化县因为百姓逃亡迁徙大半,田地无人耕种。县守乞恳求减免租税,没有得到答复。刘颖把如今耕种的田地的赋税平均到荒地上,愿意耕种的百姓逐渐减少租税,对上供给像原来一样,而且主人逃走的田地也全部复耕。
用为泉州知州,升任华文阁待制,恳求兴国祠禄回乡。兴国祠禄任满,授任敷文阁待制退休。嘉定改年号,召赴皇帝所在地,取消退休名义,任命为刑部侍郎,推辞,进任龙图阁待制、婺州知州。嘉定六年,〔刘颖〕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八岁。他在列于朝班的时候,韩侂胄从前与他交往没有隔膜,等到韩侂胄掌握了大权,刘颖却谢绝与他来往。常常说:“士人要把不辱及自身作为重要原那么。〞他任少宗正时,丞相赵汝愚恰好被贬归乡,〔两人〕在破寺院里相遇,下雨有泥水连脚都没法伸,就在僧人的床上站着说话,赵汝愚说:“代我感谢余参政,我虽然走了,但人才还在朝廷中,希望好好地对待他们。〞刘颖说:“相公的人才也就
是参政的人才,假设他们真的贤能,是〔余〕参政的职责,不用宰相担忧〞余端礼继任宰相,最终对于好人多有保护,是因为刘颖的帮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