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训目标:
①具有良好的护士形象和行为,能完成临床护理中责任护士的工作。
②熟悉科室的配置与布局,工作制度、工作程序。
③掌握肝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④掌握肝内科常用药物的作用、剂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⑤掌握肝内科常见急症的临床表现、评估要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治疗原则和护理常规。
⑥熟练掌握安全管理和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
⑦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⑧熟悉医院感染管理知识。
2.培训要求:
①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岗前培训考核和护士行为规范训练。
②工作期间由护士长、临床带教老师负责教学管理及临床指导工作。
③以责任护士工作为主,适当安排治疗工作,熟练掌握基础护理的知识和技能。
④参加院内、科内的业务学习。
⑤每月护士长或带教老师提问不少于5次。每年每人一次护理查房或专题讲座……
⑥每月考核“三基”理论和基础护理操作,考试成绩均在80分以上者方能合格。
3.培训效果评价:
①轮转结束根据轮转护士工作表现、操作技能、晨会提问、护理记录书写、护理查房或讲座等进行教学评价。
②护理部组织科室护士对轮转护士进行综合考评。
二、工作3—6年护士的培训
1.培训目标:
①掌握肝内科的配置与布局,工作制度、工作流程。
②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肝内科疾病的护理常规和健康教育。
③熟练掌握肝内科知识和技能(包括专科疾病知识、疾病护理要点、用药注意事项及常见不良反应等)。
④掌握肝内科基本的急救技能和专科抢救流程。
⑤掌握肝内科安全管理和突发事件的处理。
⑥掌握整体护理有关的理论和方法。
⑦掌握医院感染。
2.要求:
①熟练掌握各岗位工作程序和工作职责。
②每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护理查房或专题讲座,由临床带教老师指导,护士长及其他带教老师参加并评价。
③3年以上护士,每年完成至少2次专题讲座或教学查房。
④每季度考核“三基”理论和基础护理操作,考试成绩均在80分以上者方能合格。
⑤参加科内、院内的业务学习,完成每年继续教育学分。
3.培训效果评价:
①临床带教老师或护士长根据护士工作表现、考试成绩、操作技能、提问、护理记录、护理查房或讲座等进行评价。
②护士长每月对护士进行绩效评价、年终进行综合评价。
三、工作6—10年护士的培训
1.培训目标:
①具有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高尚的护理职业道德及慎独敬业精神。
②熟练掌握本科室疾病的护理常规和健康教育。
③掌握本科室常见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原则、抢救流程和生命支持技术。
④熟练掌握常用急救器械的性能、操作程序和故障的排除能力。
⑤掌握心理护理、职业防护等相关知识。
⑥掌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⑦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冲突、投诉的处理技巧。
⑧具有较高的护理教学、临床带教、指导下级护士工作的能力。
⑨具有一定的护理科研、护理管理能力。
2.培训要求:
①责任护士工作以危重患者护理为主,并根据能力承担护理组长的工作。
②参加院内、科内的业务学习,完成每年继续教育学分。侧重专科、教学、管理及科研方面的内容。
③参加病房和科内护理科研设计及论文写作。协助护士长做科室行政管理及护理队伍建设工作。
④参与病房带教,表现突出者可选拔为病房带教老师。每年至少进行1次专题讲座或教学查房。
⑤鼓励参加护理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得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
3.培训效果评价:
①科室根据护士工作表现、操作水平、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护理查房或讲座进行综合评价。
②年终根据各项考核成绩,评估教学效果。
四、主管护师及以上阶段的培训
1.培训目标:
①具有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高尚的护理职业道德及慎独敬业精神。
②熟练掌握本专科疾病的护理常规,本科室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掌握专科疑难杂症的救治原则及护理进展。
③熟练掌握常用仪器的性能、操作技能、维护和一定的排除故障能力。掌握心电监护、吸引器等抢救仪器的使用。
④掌握护理质量控制标准,护理风险控制措施。
⑤具有护理教学、护理管理能力,能承担病房教学工作,有指导下级护士的能力。
⑥能够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开展护理科研,逐步达到副主任护师水平。
2.培训要求:
①侧重病房教学和管理工作。
②参加科内、院内的业务学习,完成每年继续教育学分。理论知识学习以自学为主,承担本科室专科理论、操作考试的出题工作。
③能承担本科室专科护理操作的技能训练工作,并能够进行示范。
④每年至少完成1次科室业务讲座或护理查房,并指导下级护士的护理查房或讲座。
⑤主持完成本科室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分析改进工作。主持病区内的护理科研工作。
3.培训效果评价:
①参加院理论、操作技能考核合格。
②每年根据科室教学计划完成情况,综合评估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完成情况。
③对科室及医院培训工作能够提出建议,不断改进培训方法。
附:各层次护士重点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技能及应具备的应急能力理论知识
1-2年
1掌握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常规。2肝硬化病因,肝硬化的并发症。3Braden和防跌倒评分。4专科健康教育内容。4常用药品和抢救药品掌握。1掌握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分型和诱因。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3肝性脑病的诱因及临床表现。4抗病毒治疗药物指导。1掌握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测意义。2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表现及出血量估计和病情监测指标、周围循环的观察。3肝性脑病的治疗护理要点。1掌握上消化道大出血血象变化及再次出血的判断。2三腔二囊管相关知识。3人工肝治疗相关知识。4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技能操作应急能力
1基础护理操作,测生命停电、停水、失窃、职业体征,铺床法,口腔护理。暴露2各种注射法,静脉输液,临床检验标本采集。3六步洗手法,穿脱隔离衣,吸氧。4简易呼吸气囊的操作。
【关键词】晨会提问;护理培训;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565-02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护理服务内涵不断的拓展,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琐碎、繁忙的儿科护理工作,如何为患儿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是每一位儿科护士所面临的重要课题[1]。而护士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儿科的护理质量。为此,护士长利用晨会提问就儿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知识薄弱点、基础知识、专科相关知识及患者的具体护理问题对儿科护士进行培训,实现知识共享,互学互促[2],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我院儿科护士31名,均为女性,年龄19~38岁,平均年龄26岁,学历:中专12名,大专16名,本科3名。工作年限:1~2年5名,3~5年7名,6~10年13名,>10年6名。职称:初级25名,中级6名。
1.2方法
1.2.1实施 护士长每天提前15min到病房,查看患者的病情、治疗及护理措施落实等情况,把存在的护理问题或疑点、难点,根据夜班情况,后集中在班护士,利用5~10分钟(紧凑,不影响工作为宜)时间进行晨会提问1名低年资护士,如回答不够完善,再请高年资的补充,最后由护士长作点评解答。激思促学,轻松而热烈的训练氛围,激发大家学习积极性。
1.2.2内容 晨会提问的内容包括基础知识、专科相关知识、专科护理常规、健康教育、院感知识、应急预案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知识薄弱点,提问结合临床,突出专科性。使问题既有利于知识积累,又适于临床运用[3];并根据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提问和指导[4]。
1.3数据处理 本次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P
2 结果
3讨论
分析表1对31名本院儿科护士晨会提问实施前后综合素质评价,明显体现了护士的主动学习意识增强,培养护士勤学好问、自学和互学的良好风气;由于提问内容与日常护理工作的知识相结合,相当于模拟练习[5],促进儿科护士积极主动的巩固和更新基础理论和专科知识,经过长期的坚持和积累,拓宽了护士的知识面,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工作中的指航灯[6];危重患儿病情瞬息万变,经常提问,明显提高了护士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能力,不会因护士应对能力差而错失患儿最佳护理措施及时机。。基础护理落实及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比较到位,护士的护理安全意识明显提高,病人满意度调查也从90%提升到98.33%。晨会提问实施后与实施前比较,p值
参考文献:
[1] 孙晓平; 王艳艳; 逄海峰,等.儿科护理工作中护士的心理素质[J]. 吉林医学.2010,31(32):5874~5875
[2] 樊晶晶.发挥晨间提问在护理培训中的作用[J].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8):831
[3] 刘艳萍.晨会提问在儿科护理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探讨[J]. 护士管理杂志.2005,5(7):50
[4] 耿艳莉.晨会提问在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8,6(3):
[5] 唐志云. 利用晨会提问提升护士专业水平[J]. 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0):239
[6] 王双凤.新形势下儿科护理特点与护理素质探讨.中国当代医药.2010,17(9):133~134
【关键词】急诊科; 护士; 培训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5(2010)08-0402-01
为了培养急诊科的专业护理人才,满足现代急救护理工作的需要,改善急诊护士严重缺编状态,我院急诊科近几年陆续新分配了一些护士,为使新护士尽快地适应急诊科的护理工作需要,培养她们良好的思想素质、严谨的工作作风,加强对她们的培训与管理。经过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规范化训练,以提高综合素质
1.1 实施岗前培训,树立爱岗敬业意识:岗前培训由医院护理部、人力资源部组织。(1)由护理部主任对其进行医德医风、院内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及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讲述护理工作经验及护理工作重要性,树立热爱护理工作、热爱医院、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请有经验、形象得体的护士长,进行护士礼仪行为规范、护患沟通讲课。通过学习、教育,使她们认识到自己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培养了严谨的工作作风。(2)由护理技能操作培训组的护士长进行护理基本操作技能、急救技术的授课。授课前先组织观看护理技术操作、徒手心肺复苏术录像带,再由该护士长为其逐一分解授课、示范。强化新生训练,练习中手把手指导,严格规范,统一动作,严格把关,通过考核,要求人人达标。
1.2 严把带教关,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岗前培训结束后,分配到科室,新入急诊科的护士,一般试用期为3个月,指定带教老师,带教老师由在急诊科工作5年以上,有丰富的临床专科理论和抢救技术能力的护师以上的老师担任。根据急诊科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带教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她们学习专科护理理论,尽快熟悉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以科室讲课、教学查房、晨会提问、交、组织专科常见病的护理理论学习和操作训练等形式,使她们在试用期间专科理论、技术操作迅速得到强化和提高。试用期满后进行基础理论、专科知识和技术操作以及模拟急救等全面考核,考核合格才能聘为急诊科护士。
1.3 充分调动新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急诊科的工作特点要求护士长和带教老师要有培养人才的责任感,帮助新护士树立信心,克服工作中的实际困难,鼓励她们勤动手,多提问题,对她们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对新护士进行本专业疾病和相关知识的指导培训,使她们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掌握更多、更新、更深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1.4 将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贯穿始终。对新护士利用各种形式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创造条件支持并鼓励她们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新的护理理念,不断更新护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她们的敬业和进取精神,使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对病人的同情心,从而使她们树立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
2 学习具有急诊专业特征的基本知识
2.1 学习并掌握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急救、护理、记录及交、呼吸道管理、心律失常的判断及处理方法等。
2.2 掌握急诊科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和各种抢救仪器的操作方法,如心肺复苏术,呼吸机、心电图、洗胃机、微量泵、除颤器、血气分析仪的应用,各种检验标本的留取法及结果的判断等。
2.3 在掌握急诊科基本抢救技术及知识的基础上,培养护士对病人突然发生的病情变化和急需抢救的分析、抢救能力、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对潜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措施。
2.4 院前急救训练:新护士根据病情掌握外出急救器械物品的准备,不定期进行应急抽查,要求1分钟内备齐相应的急救物品,训练护士能初步处理外科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内科的吸氧、止痛、建立静脉通道,对休克、昏迷等急症的处理。
3 体会
经过对近年来急诊科新上岗护士的培训与管理,我们深感严格的培训与管理,才能提高急救护理成效。新护士上岗到位后,通过科学的、系统的、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地发展、完善和提高人的素质[1]。缓解了我院急诊科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不足的矛盾。为急诊科护理队伍增加了新的活力。但如不重视新护士的培训和管理,势必会影响急诊护理队伍建设,造成护理质量滑坡。通过对新护士培训及管理证明,只有培养一支爱岗敬业、具有过硬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的护理队伍,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使实力、技术、心智、意志处于最佳的状态,才能保证各项抢救配合默契,很好地完成急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修订完善了安全规章制度、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撰写单位安全形势分析材料,参加管理局组织的安全形势分析会。制定《“”召开期间安保维稳工作方案》、《青岛上合峰会安保工作方案》、《2018年安全生产月实施方案》、《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方案》,印发学习,并逐项落实。
(二)组织对新进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加强了安全思想教育与宣传,普及安全知识。
。邀请消防大队与我处保卫科共同组织职工进行消防知识、消防火灾逃生培训,进一步提高职工火灾防范能力、逃生能力,普及消防法规知识认知。
2、组织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加油站管理人员17人参加当地安监局组织的安全管理和职业卫生培训,并通过了职业卫生管理知识笔试。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了新进职工的安全意识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
3、针对《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及《全员安全责任制》要求,健全完善了培训制度,全员参与培训,熟悉岗位风险点和危险源,熟悉岗位职责。制定专人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纳入到年度培训计划中,落实培训课时,健全了教育培训档案。
(三)组织参加了新泰市消防部门举行的全市消防大比武竞赛活动,与周边社区一起进行了灭火疏散应急演练。
1、在今年5月份参加的新泰市企业专职消防技能比武竞赛中,获得了两项个人第一名和综合成绩第一名的好成绩。
2、根据演练计划及安排,完成了演练计划,全年共组织2次应急处置演练,并对演练进行了评估。演练主要有逃生演练,火灾事故应急处理演练两个部分,在演练中大家都积极参与,都以非常认真的态度对待。通过演习主要目的让大家遵守安全规章,让我们大家掌握了在紧急突发事件的时候是如何选择正确的方法在第一时间灭火,熟悉了处理事故的方法和处理突发事故的注意事项,在突发事件时又懂得如何逃生和保护自己与他人。
3、按照管理局文件通知要求,组织进行了消防考核训练,经过管理局组织的消防考核获得了2个单项第一和消防车紧急出动第一的好成绩。
(四)组织进行安全检查,并完成隐患整改。
1、全年组织月度安全检查12次,安全巡查37次查出安全隐患135项,督促整改完成133项。***对本次所查出的隐患问题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召开安全隐患专项整改会议,成立了专项隐患整改领导小组。按照国家局督查组和管理局专项整改工作组的指导要求,立即落实整改措施。
2、我处召开专题安全分析会,就管理局“四不两直”检查以来我处发现的安全管理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说明,各科室汇总了近一段时间以来发现的安全隐患,并就下一步安全管理进行了规划。
(五)1、安监局组织有关专家到我处进行企业安全达标评级检查,达到评级标准,并收到了“一企一册”升级达标证书。
2、配合相关部门的莅临检查与工作上的衔接方面,主要有安监、环保、消防等相关管理部门,检查的其内容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相关的一些安全生产资料,其中包括有相关部门批文及审核意见、相关备案证明、相关管理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各类上岗资格证书、职业危害因素现场检测、职业卫生体检报告、安全评价报告等等;其次还有日常工作资料,其中包括安全隐患登记表、安全会议记录、安全生产培训记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记录、动火作业记录等一些日常工作记录。按时完成了相关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与其他工作上的衔接。
3、参加***安监局组织的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推进会。按照《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初步形成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立了双重体系建设领导机构,机构包括只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和重要岗位人员。建立健全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制度、安全隐患清单。逐项落实“双重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动员全员参与,确定风险点,在新安装的设备设施到位后,查找岗位危险源,制作安全隐患清单。
(六)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方面。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施工。从严从实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安全监督检查制度,进一步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的工作职责,明确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监督职责,把安全生产的责任逐项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和每一个施工人员身上,现场全员安全责任制,达到齐抓共管,共同把项目施工工作保质、保量保安全地完成。
项目施工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面完成各项治理工作任务。
2、认清形势,吸取教训,扎实进行安全教育。切实做好安全施工工作,加强现场安全管理,落实现场管理制度。加大宣传教育、提高认识。根据项目实际,分部分项分工种地对各工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进行多种类,多方式安全交底教育,让安全意识,安全思想,入心入脑,本职上达到我要安全的意识。严格落实入场三级安全教育与日常安全教育制度,认真开展安全应急预案演练,不断提高员工应急自救互救能力,不达标,不投入工作。
3、突出重点,狠抓治理,杜绝隐患重复出现。要突出行为安全和措施安全重点,突出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重点,以重点带全面,进行治理。以员工人身安全为中心,抓检查、抓隐患治理,促平安稳定。项目施工单位要在防范和隐患治理上下功夫,加快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和进度,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后患。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要不讲困难、不讲条件,定人定期定措施,必须整改落实到位。
4、举一反三,拉网排查,彻底清除隐患。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体系,完善风险清单,梳理隐患清单,进行类比排查,分析安全隐患形成的规律,利用科学的方法,消除和杜绝隐患。保证生产安全。
5、依托本职,加强管理,形成长效机制。安全工作不是靠处罚,不是靠督促,也不是靠整改完成的,主要是在工作过程中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扎实到位积累起来的。我们要从本职工作出发,把每项扎扎实实的做好,先过自我关,经得起考验,经得起检查。在安全工作检查和隐患问题整改方面不搞形式、走过场,本质上形成长效机制,保证施工现场本质安全。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下年度的工作计划
1、加强自我学习,对危险化学品管理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不够熟悉,要多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只有充实自己才可以将更好的为单位做好安全工作。
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与宣传,多收集一些关于危险化学品管理方面的教材,多安排一些学习机会,让大家多掌握一些危险化学品管理知识和安全方面的相关知识,特别在关于作业场所自我防护与安全操作方面要大下功夫。
3、安全监督落实不到位,要加强执行力度,杜绝“三违”,保障安全。时刻要注意施工现场安全动态,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排除安全隐患因素,发现问题必须要做到立即处理和汇报,所有安全隐患及事故必须调查清楚,不调查清楚绝不放过。对违反规定造成安全隐患及事故者严惩不待,违者必究!
4、对**进行工程交付初验,查找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及时整改。
5、对工程部分完工交付的新的设备设施组织岗位职工进行学习熟悉使用,保障职工对设备设施的熟练操作。
田胜男:女,本科,主管护师
田胜男 赵滨
摘要目的:探讨灾害救援前期工作中应急人员的管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承担应急任务及应急演练中应急人员管理方面的缺陷,制定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灾害应急能力。结果:完善的应急人员调配方案、应急预案及应急人员的业务水平、长效机制的建立等,多重因素影响完成灾害救援任务的效果。结论:建立系统的人员管理体系是确保灾害救援的重要措施之一。
关键词 灾害救援;应急;人员管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3.048
灾害护理救援组织管理是为了使整个救治工作高效率、有条不紊地进行,由经过训练、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人对灾害伤员救护工作进行调度、控制和协调[1]。由于灾害救援现场与护理人员所从事的日常工作环境截然不同,能够熟练处理专科疾病患者的护理人员在灾害救援现场并不一定能有效开展灾害救援工作[2]。灾害发生前,护理人员的选拔、培训、管理,是保证灾害救援及时、有效的重要措施。2003年至今,我院承担SARS、汶川地震、H7N1型禽流感、食物中毒等多项灾害救治任务,同时随时待命接受玉树地震、雅安地震、H7N9型禽流感等紧急任务。为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通过对我院承担应急任务工作的总结分析,2012年我院加强对护理应急小组成员的系统管理,以提高护理队伍的应急能力。
1明确护理应急小组成员的准入标准
近30年意外灾害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灾害护理学是介于灾害学、临床医学与护理学之间的学科[1]。当灾害发生时,护士始终战斗在灾害救援的最前线,是灾害的重要应对者,在灾害救援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参与救援的护士应具备多方面的素质,首备条件是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扎实的专业知识。2012年护理部明确应急小组成员的准入标准,年龄、工作年限、身体情况是三项基本条件,护士长根据护士日常德、能、勤、技考评结果推荐,护理部结合护士往年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审核,最终确定全院护理应急小组成员。严格的选拔标准及流程,保证了应急小组成员承担任务的基本素质。
2根据灾害特点调配护理人员
2.1依据灾害性质调配护理人员灾害的种类繁多,近几年频发的灾害有水灾、地震、传染病、食物中毒、交通事故等,发生不同种类的灾害,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不同。由于突发事件中往往面临多个不同的救援任务,救援人员对不同应急救援任务的胜任程度,影响完成救援任务的效果[4]。根据灾害的性质及护理专业特点,我院明确规定:地震、重大交通事故调集胸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手术室、急诊室、ICU的护理人员为主;感染性疾病流行调集消化科、呼吸科等内科护理人员为主;水灾、火灾调集外科、急诊科、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为主等。
2.2依据灾害程度、参与救援的地点等调配护理人员灾害的损害程度不同,人员伤亡数量不同,参与救援的地点是医院内、省内还是外地,参与救援的时间长短等多种因素,影响调配护理人员的数量、人员结构比。综合上述因素,根据灾害救援任务,护理部明确规定执行灾害救援任务时,调配护理人员的数量、护理人员层级配比、男女护士比例、人员调换时间等,确保有效、持续完成救援任务。
3制定严格应急小组成员管理规定
灾害发生后,人员的及时到位是灾害救援的前提。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时间紧迫,应急救援人员的派遣需要考虑位于不同地点的救援人员到达事发地点所需的时间[4]。时间就是生命,通讯畅通是及时到位的保障,因此我院护理部要求应急小组成员24 。应急小组成员不能离开本市,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时,需向护士长请假,向护理部备案;应急小组成员请假期间,护士长安排其他护士作为替补小组成员;应急小组成员回市后替补成员自动取消应急小组成员身份。应急小组成员接到应急任务后,1 h内到位。
4制定执行应急任务的SOP,定期演练
应急演练是防灾减灾准备和培训的重要手段。人员管理借鉴预备役管理模式,一旦灾害发生,可以迅速汇集并转化成高效的救灾力量[5]。护理部制定抽调护理应急人员的SOP,明确接到应急任务后,抽调护理人员的流程,护理部、应急小组成员、护士长做好相应准备工作,保证应急小组成员及时到位,科室工作安排有序。
5完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培训,提高灾害救援知识
因为灾害救援组织机构的随机性,灾害救援现场的危险性,灾害伤情救护的复杂性等多种因素[1],决定参与救援的护士将面临急救技术、新的团队合作、救援中伦理矛盾、心理变化、自身防护等多方面的知识挑战。李自力等[6]对20所开设本科护理专业的高等护理院校进行灾害护理学课程设置后结果显示,只有个别院校的护理学院开设了灾难护理学相关课程。因此,灾害护理知识培训的重任就落在医疗机构。我院将应急人员的灾害知识培训分为三部分:(1)专业知识培训。包括急救器具的使用,如骨折的护理、颅脑损伤的护理、眼外伤的护理、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护理等,护理部与科室共同承担。护士长根据科室疾病特点,负责培训本科专业技能,护理部进行督导及考核;护理部定期组织应急小组成员,进行交叉学科护理技能的培训。(2)灾害知识的培训。首先完善我院应急预案,如地震、水灾、火灾、核事故、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等,护理部负责对应急预案的培训。其次是邀请专业人员,如心理咨询师、消防、业务专家等讲授灾害救护知识。(3)时事培训。根据随时待命的应急任务,及时培训,如雅安地震、H7N9型禽流感,我院及时组织应急小组成员对相关知识进行巩固、和培训,了解灾情的动态变化。
6绩效管理,激发应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应急任务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项指标,考核结果与个人评优、晋升相关。是否是应急小组成员,参加应急知识培训及完成应急任务的程度作为绩效考核标准,灾害工作、人员管理与个人绩效一脉相承,从而激励护理人员积极投入到灾害救援工作中,同时保证灾害救援任务的完成。
通过对护理应急小组成员的系统管理,提高了护理队伍的应急能力,在多次人员调配的应急演练中,应急小组成员能够及时到位,护士长能够有序安排科室工作,保证了灾害救援时护理人员的储备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晓媛主编.灾害护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34.
[2]李书梅,韩秋凤,韩金凤,等.护理人员灾害应急知识量表的初步筛选及信效度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7):745-749.
[3]冯小梅,史清秀,吴永岚,等.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及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5(1):24.
[4]袁媛,樊治平,刘洋.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人员的派遣模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3,21(2):152-159.
[5]曹东林,田军章,李观明,等.日本应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的基本做法和理念[J].现代医院,2013,13(3):137-140.
[6]李自力,郭豫学,王世文,等.我国紧急医疗救援人才建设的思考[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8,3(5):291-292.
【关键词】 护理人员 艾滋病 职业暴露 防护 培训求求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311-03
Nurses AIDS prevention knowledge and training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Hu Xiaoying,Fan Xiuqiu,Yeying Wu,et al.
【Abstract】 Objective Occupational exposure of nurses in AIDS prevention knowledge and level of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training needs of the situation, to further provide the basis for targeted training. Methods Take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204 of hospital nurses and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HIV prevention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cognition skills, training needs and training effectiveness survey. Results Nurses on AIDS prevention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was low;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of nurses and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AIDS-related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protection skills to master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90% of nurses in AIDS-related knowledge and the need for training, 100% of the nurses need knowledge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prevention training. Conclusion Nurses and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AIDS prevention knowledge, skills, lack of a comprehensive system of control, should formulate a scientific,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approach to training, to enhance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of nursing skills.
【Key words】Nurses; AIDS; occupational exposure; protection; training
随着艾滋病在全球的传播蔓延, AIDS在我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1]。由于护理人员直接或间接地与AIDS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接触的机会很多,护理人员的艾滋病病毒暴露机会也相应增加 [2]。。因此,加强护理人员AIDS知识、态度和职业防护技能的培训,对防治艾滋病,避免医源性感染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以本院204名护士为对象,通过调查,了解护士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上展开科学、全面系统的培训,受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本院注册在岗临床护士204名,均为女性。职称情况:初级163人:其中:1~3护龄护士71人,4以上护龄护士52人,护师40人;中级38人;高级3人。科室情况:内科152人,外科19人,门急诊15人,社区6人、其他科室如手术室、供应室、内镜共12人;90.1%护士曾经接受过相关培训。
1.2 调查内容
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艾滋病相关知识及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情况调查》问卷。。②对AIDS知识的态度和行为:内容包括恐惧及担心职业暴露、对AIDS病人有歧视心理、愿为艾滋病病人提供护理和帮助、感觉自身知识缺乏、愿意接受更多AIDS知识教育或迫切了解AIDS病人的防治知识及不幸感染HIV后态度,被调查者根据问题选择“是”或“否”。③ AIDS知识问卷:内容包括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职业防护知识3个部分共30题。问卷均为单项选择题,答案选择是或知晓、否或不知晓,每答对1题得1分,答错为0分,满分30分。④培训方式采取讨论、开动脑筋、小组活动、示范教学、角色扮演、个案学习、专题讲座、宣传专栏及知识手册,被调查者根据问卷选择“需要”或“不需要”。⑤培训内容以艾滋病基本知识、职业防护知识及技能、职业暴露后处理程序,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分批、分阶段教育,培训覆盖面100%,被调查者根据问卷选择“需要”或“不需要”。
1.3 调查方法
根据问卷,采用现场匿名书面调查方式,在答题前述明调查的目的、内容、方法、意义及要求,让调查对象在统一时间内单独填写,答题时不给任何提示,问卷当场收回。发放问卷212份,回收有效问卷204份,回收率96.2%。回收后对调查问卷逐一核查,归纳整理,统计分析。
1.4 数据处理
获得资料先输入Microsoft Excel2000软件,在进行逻辑检查,经检查数据资料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t检查、x2检查对结果进行描述与分析。
2 结果
2.1 护士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见表1。
2.2 护士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和行为情况见表2。
2.3 护士对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培训方式需要见表3。
2.4 护士对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培训内容的需求见表4。
表3 护士对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培训方式调查(n=204)
表4 护士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内容的需要(n=204)
3 讨论
3.1 护士对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的掌握不够
从表1显示,护士对艾滋病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有培训前平均19.8分提高到培训后平均27.1分,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231,p
3.2 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和行为存在偏见
从表2显示,尽管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工作在我医院普及,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护士对艾滋病存在恐惧心理及担心职业暴露有培训前的73.5%下降到培训后的51.5%,培训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3.3 选择适应不同层次护士培训形式及方法
从表3显示,护士在选择培训方式上,传统的培训方式,如专题讲座、宣传专栏、知识手册等过于正式和严肃,选择人数不到50%。83.4%护士选择讨论方式培训,这种培训方式优点可以确保老师与学员双向对话,是回顾经验巩固学习的快捷方式。76%的护士选择开动脑筋方式培训,开动脑筋是一种相互作用的技巧,帮助学员在短时间里尽可能多地提出观点。。86.3%的护士选择示范教学,这样可向学员展示特殊技巧或实践方法,如静脉安全针的使用,这样容易使学习者集中注意力,对某种方法进行实践应用。82.8%的护士选择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可以使学员从不同角度体验曾经可能熟悉的情形,如护理人员针剌伤暴露后的处理,了解掌握护士职业暴露后处理程序及暴露后潜在的心理、社会及情绪影响。85.3%的护士选择个案学习,个案学习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或常见个案,如给艾滋病患者进行静脉置管,在保证置管质量同时如何做好职业防护,这样可以锻炼学员解决问题技能。国内各医院的护理管理者也在探讨着培训内容与形式,逐步完善护理继续教育工作。。从表4显示,护士在选择培训内容上,除传统的艾滋病基本知识学习目标外,97.1%的护士选择掌握职业暴露后处理程序及应急预案,尤其是100%的护士选择艾滋病职业防护及技能知识培训,因此要加强护士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内容,以满意护士临床需求,防止或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
3 小结
随着艾滋病在全世界的迅速蔓延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几率的增加,如何尽快提高临床护士的艾滋病相关及防护知识,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本次调查显示,培训前后护士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及AIDS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率有显著差异。培训前后护士对AIDS病人的态度和行为比较,培训后仍有相当一部分护士对艾滋病存在恐惧心理,担心职业暴露。培训形式、方法以及内容,护士趋向于选择采取讨论、开动脑筋、小组活动、示范教学、角色扮演、个案学习等方式培训。因此,应加强护士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根据护士不同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帮助护士正确掌握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提高护士的AIDS职业防护和暴露后的正确应对能力,将AIDS职业暴露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参考文献
[1]徐文严主编.性传播疾病的临床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5;
[2]徐国英,应菊素,王晶,等.急诊科护士及其对策的调查研究.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428.
[3]李秀兰,陈征,丁丽英,等.对北京护理人员HIV/AIDS的知识、态度调查和HIV/AIDS医源性暴露风险评估.中国健康教育,2002,18(2):73-75.
[4] 杨红叶,刘琼,那文艳,等.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培训需求与实践.中国护理管理,2008,8(10):53-56.
[5] 黄艳华,李萍,李青,等.新缰艾滋病高发地区护理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调查.中国护理管理,2009,9(2):35-3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