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合同成立以后是否就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成立以后是否就具有法律效力

来源:99网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出现。合同成立是合同的当事人就合同的条款协商一致。

合同生效是指合同具备一定的要件后,便能产生法律上的效力。合同成立以后,便产生一定的法律效力,那么合同成立了是否就代表有效?

合同成立了是否就代表有效?

合同成立并不意味着合同就生效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

合同的成立是指合同订立过程的完成,也即主体对合同的基本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合同的生效则指依法成立的合同为使其具有法律所赋予的约束力而产生的效力。

合同的成立是认定合同效力的前提条件,只有成立的合同才会发生合同是否有效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基本条件

合同的成立是当事人之间产生权利义务的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合同的成立旨在解决合同是否存在的问题。

合同的成立需要的条件主要有:

(一)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法。

(二)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

(三)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

(四)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法。

合同生效要件一般包括以下几项: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四)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合同的成立与合同的生效虽为不同的概念,但两者是密切联系的。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条件,合同生效是当事人双方订立合同实现预期目标必然要追求的结果。判断合同是否成立,其结果只能是成立或不成立的事实,而判断合同是否有效,其结果则有生效、无效、效力待定、可变更、可撤销等多种情形,如果将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混同起来,那对于效力待定的合同是成立还是生效则无法判断。 该内容由 张胜云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