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标准及申请程序:工伤认定标准包括工作时间和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伤、履职受暴力伤害、患职业病等。申请工伤认定需在事故发生或被诊断为职业病后30日内向社保部门提出申请,可适当延长。用人单位负责申请,需提交相关材料。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作时间、场合和原因导致的伤害可认定为工伤。
法律分析
一、关于工伤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关于工伤的认定标准是因为工作原因,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发生的事故伤害。工伤的认定标准: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其他。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申请工伤认定程序是什么?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按照规定应当向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根据属地原则应当向用人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
在现实生活当中要想认定为工伤的话,那么首先是需要向用人单位提交相关的材料,比如说有一些病例材料的,之后就是需要由用人单位来负责工伤认定的申请。而工伤的认定,在我们国家《工伤保险条例》当中,也是有非常明确的规定的,工作时间,工作场合,工作原因导致的,就是可以认定为工伤。
结语
工伤的认定标准是基于工作原因、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发生的事故伤害。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工伤的认定包括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患职业病、因工外出期间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申请工伤认定程序是职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根据属地原则,应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七条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和县级以上地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伤保险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总则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