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杞梓的读音

杞梓的读音

来源:99网

杞梓的读音是:qǐ zǐ。

杞梓的拼音是:qǐ zǐ。 繁体是:杞梓。 结构是:杞(左右结构)梓(左右结构)。 注音是:ㄑ一ˇㄗˇ。 简体是:杞梓。

关于杞梓的造句

1、他辛勤耕作,秋天取得了好收成,真是荆南杞梓,种豆得豆。  

2、他辛勤耕作,秋天取得了好收成,真是荆南杞梓,种豆得豆。[https://www.chazidian.com/zj-323760/造句网]  

3、诸君等并衣冠世胄,杞梓良才,神鼎灵绎之秋,裂地封侯之始,豹变鹊起,今也其时,鼍鸣鳖应,见机而作,宜各鸠率子弟,共建功名。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4、黄泰梓,炎黄子孙的黄,泰山北斗的泰,杞梓之林的梓!  

5、诸君等并衣冠世胄,杞梓良才,神鼎灵绎之秋,裂地封侯之始,豹变鹊起,今也其时,鼍鸣鳖应,见机而作,宜各鸠率子弟,共建功名。  

关于杞梓的诗词

《游仙诗·杞梓生荆南》  《书怀·明堂杞梓必兼收》  《晚春韵·众植惟推杞梓尊》  

关于杞梓的词语

荆衡杞梓  梓匠轮舆  桑梓之地  杞国之忧  杞国忧天  林杞之下  杞人之忧  敬恭桑梓  杞人忧天  杞梓之林  

关于杞梓的成语

杞人忧天  林杞之下  荆南杞梓  恭敬桑梓  

杞梓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杞和梓。两木皆良材。比喻优秀人材。杞梓[qǐzǐ]⒈杞和梓。两木皆良材。比喻优秀人材。基础解释:1.杞和梓。两木皆良材。《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杜预注:“杞、梓皆木名。”《北史·文苑传序》:“于时陈郡袁翻……彫琢琼瑶,刻削杞梓,并为龙光,俱称鸿翼。”宋司马光《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诗:“良工构明堂,必不遗杞梓。”明方孝孺《君子斋记》:“是以自少而至耄老,自恒人而至圣贤,如禾黍自盈寸之苗,而至於有秋;杞梓梗楠自拱把之植,而至於百围,盖有可必而不可诬者。”2.比喻优秀人材。《晋书·陆机陆云传论》:“观夫陆机、陆云,实荆衡之杞梓,挺珪璋於秀实,驰英华於早年。”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卢谌<感交>》:“自顾非杞梓,勉力在无逸。”唐元稹《代曲江老人》诗:“杞梓无遗用,蒭蕘不忘询。”清刘大櫆《祭邵开府文》:“如斯人者,国之杞梓。”

二、引证解释

⒈杞和梓。两木皆良材。引《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杜预注:“杞、梓皆木名。”《北史·文苑传序》:“于时陈郡袁翻……彫琢琼瑶,刻削杞梓,并为龙光,俱称鸿翼。”宋司马光《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诗:“良工构明堂,必不遗杞梓。”明方孝孺《君子斋记》:“是以自少而至耄老,自恒人而至圣贤,如禾黍自盈寸之苗,而至於有秋;杞梓梗楠自拱把之植,而至於百围,盖有可必而不可诬者。”⒉比喻优秀人材。引《晋书·陆机陆云传论》:“观夫陆机、陆云,实荆衡之杞梓,挺珪璋於秀实,驰英华於早年。”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卢谌<感交>》:“自顾非杞梓,勉力在无逸。”唐元稹《代曲江老人》诗:“杞梓无遗用,蒭蕘不忘询。”清刘大櫆《祭邵开府文》:“如斯人者,国之杞梓。”

三、网络解释

杞梓杞梓,汉语词汇。释义:杞梓原指两种木材名字,后比喻优秀的人才。综合释义:杞和梓。两木皆良材。《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杜预注:“杞、梓皆木名。”《北史·文苑传序》:“于时陈郡袁翻……彫琢琼瑶,刻削杞梓,并为龙光,俱称鸿翼。”宋司马光《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诗:“良工构明堂,必不遗杞梓。”明方孝孺《君子斋记》:“是以自少而至耄老,自恒人而至圣贤,如禾黍自盈寸之苗,而至於有秋;杞梓梗楠自拱把之植,而至於百围,盖有可必而不可诬者。”比喻优秀人材。《晋书·陆机陆云传论》:“观夫陆机、陆云,实荆衡之杞梓,挺珪璋於秀实,驰英华於早年。”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卢谌<感交>》:“自顾非杞梓,勉力在无逸。”唐元稹《代曲江老人》诗:“杞梓无遗用,蒭蕘不忘询。”清刘大櫆《祭邵开府文》:“如斯人者,国之杞梓。”网友释义:中文发音:qǐzǐ杞梓原指两种木材名字,后比喻优秀的人才。出自《国语·楚语上》。《国语·楚语上》:“晋卿不若楚,其大夫则贤。其大夫皆卿才也,若杞、梓、皮革焉,楚实遗之。”《晋书·陆机陆云传评》:“观夫陆机、陆云,实荆衡之杞梓。”汉语大词典:(1).杞和梓。两木皆良材。《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杜预注:“杞、梓皆木名。”《北史·文苑传序》:“于时陈郡袁翻……彫琢琼瑶,刻削杞梓,并为龙光,俱称鸿翼。”宋司马光《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良工构明堂,必不遗杞梓。”明方孝孺《君子斋记》:“是以自少而至耄老,自恒人而至圣贤,如禾黍自盈寸之苗,而至于有秋;杞梓梗楠自拱把之植,而至于百围,盖有可必而不可诬者。”(2).比喻优秀人材。《晋书·陆机陆云传论》:“观夫陆机、陆云,实荆衡之杞梓,挺圭璋于秀实,驰英华于早年。”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卢谌〈感交〉》:“自顾非杞梓,勉力在无逸。”唐元稹《代曲江老人》诗:“杞梓无遗用,刍荛不忘询。”清刘大櫆《祭邵开府文》:“如斯人者,国之杞梓。”国语辞典:杞、梓皆为良木,用以比喻有用的人材。杞梓[qǐzǐ]⒈杞、梓皆为良木,用以比喻有用的人材。引《南史·卷五六·庾域传》:「荆南杞梓,其在斯乎?」《文选·江淹·杂体诗·卢中郎》:「自顾非杞梓,勉力在无逸。」辞典修订版:杞、梓皆为良木,用以比喻有用的人材。《南史.卷五六.庾域传》:「荆南杞梓,其在斯乎?」《文选.江淹.杂体诗.卢中郎》:「自顾非杞梓,勉力在无逸。」其他释义:1.杞和梓。两木皆良材。2.比喻优秀人材。

关于杞梓的反义词

杞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