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谗佞的拼音是什么

谗佞的拼音是什么

来源:99网

谗佞的读音是:chán nìng。

谗佞的拼音是:chán nìng。 简体是:谗佞。 繁体是:讒佞。 注音是:ㄔㄢˊㄋ一ㄥˋ。 结构是:谗(左右结构)佞(左右结构)。

谗佞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谗佞chánnìng。(1)说人坏话与用花言巧语谄媚。谗佞[chánnìng]⒈说人坏话与用花言巧语谄媚。例乐毅破齐而遭谗佞。——《三国演义》英slandersandingratiates;基础解释:(书)(名)惯于诽谤人和用花言巧语巴结人的人:罢黜(chù,免除)~|羞与~为伍。

二、引证解释

⒈谗邪奸佞之人。引《晏子春秋·谏上八》:“景公信用谗佞,赏无功,罚不辜。”《七国春秋平话》卷中:“汝放逐贤良,听信谗佞,不理朝纲,淫乱声色。”《清史稿·克勤郡王岳托传》:“请上擢直臣,近忠良,絶谗佞,行黜陟之典,使诸臣知激劝。”⒉谗邪奸佞之言。引《敦煌曲·普劝四众依教修行·黄昏戍一》:“百般谗佞耳边来,冤恨且为含容取。”⒊谗邪奸佞。引明李贽《四书评·孟子·梁惠王下》:“説得谗佞之人直是这样无权。”清龙启瑞《答罗生书》:“谗佞贪浊之徒,屏而去之,此僕之所能。”

三、网络解释

谗佞谗佞,指谗邪奸佞之人;谗邪奸佞之言。语出《晏子春秋·谏上八》:“景公信用谗佞,赏无功,罚不辜。”综合释义:谗邪奸佞之人。《晏子春秋·谏上八》:“景公信用谗佞,赏无功,罚不辜。”《七国春秋平话》卷中:“汝放逐贤良,听信谗佞,不理朝纲,淫乱声色。”《清史稿·克勤郡王岳托传》:“请上擢直臣,近忠良,絶谗佞,行黜陟之典,使诸臣知激劝。”谗邪奸佞之言。《敦煌曲·普劝四众依教修行·黄昏戍一》:“百般谗佞耳边来,冤恨且为含容取。”谗邪奸佞。明李贽《四书评·孟子·梁惠王下》:“説得谗佞之人直是这样无权。”清龙启瑞《答罗生书》:“谗佞贪浊之徒,屏而去之,此僕之所能。”汉语大词典:(1).谗邪奸佞之人。《晏子春秋·谏上八》:“景公信用谗佞,赏无功,罚不辜。”《七国春秋平话》卷中:“汝放逐贤良,听信谗佞,不理朝纲,淫乱声色。”《清史稿·克勤郡王岳托传》:“请上擢直臣,近忠良,绝谗佞,行黜陟之典,使诸臣知激劝。”(2).谗邪奸佞之言。《敦煌曲·普劝四众依教修行·黄昏戍一》:“百般谗佞耳边来,冤恨且为含容取。”(3).谗邪奸佞。明李贽《四书评·孟子·梁惠王下》:“说得谗佞之人直是这样无权。”清龙启瑞《答罗生书》:“谗佞贪浊之徒,屏而去之,此仆之所能。”国语辞典:说人坏话及以花言巧言巴结他人的人。谗佞[chánnìng]⒈说人坏话及以花言巧言巴结他人的人。⒉毁谤。引《三国演义·第七九回》:「蒙恬拓境而被大刑,乐毅破齐而遭谗佞。」辞典修订版:说人坏话及以花言巧言巴结他人的人。毁谤。《三国演义.第七九回》:「蒙恬拓境而被大刑,乐毅破齐而遭谗佞。」其他释义:谗邪奸佞:谗佞贪浊之徒。也指谗邪奸佞之人或谗邪奸佞之言:信用谗佞|百般谗佞耳边来。

关于谗佞的词语

谗言三至  意忌信谗  忧谗畏讥  薏苡之谗  三期贤佞  谗佞之徒  指佞触邪  进谗害贤  谗言献媚  阿谀谄佞  

关于谗佞的造句

1、然君侯至今主丧未归,太子褦襶无知,常为身边谗佞之徒佞言蒙蔽,固执己见,一意孤行。  

2、乃自近岁以来,士习浇漓,官方刓缺,钻窥隙窦,巧为躐取之媒,鼓煽朋俦,公肆挤排之术,诋老成廉退为无用,谓谗佞便捷为有才。  

3、你父亲当年一时糊涂,犯下谗佞之罪,被先皇免去官职,除房屋之外的财产全部抄没充公。  

4、轮到徽宗天子,更是奸臣当道,谗佞专权,屈害忠良,祸国殃民,直至将北宋的天下玩完。  

5、暮年厌怠,谗佞炽结,水火相灾,百姓不亲,五品不逊,天下以为暗君。  

关于谗佞的成语

谗言献媚  祝鮀之佞  谗言佞语  谗言三至  忧谗畏讥  阿谀谄佞  三期贤佞  

关于谗佞的诗词

《读杜牧集·谗佞当面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