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项的读音是:dǎng xiàng。
党项的拼音是:dǎng xiàng。 结构是:党(上下结构)项(左右结构)。 繁体是:党項。 注音是:ㄉㄤˇㄒ一ㄤˋ。
关于党项的造句
1、今年来辽军频繁犯我边境,党项人对我虎视眈眈,我大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2、契丹已亡,党项疲弱,金国又与我朝交好,正当刀入库,马放南山,何来拼命一说?
3、唐朝时期党项族在吐蕃的进攻下不断向内地迁徙。
4、那可是一块上好的滩羊皮垫子,在八百年前的西夏,这种滩羊皮可是珍贵的贡品,只有党项贵族才能享用。
5、自田缙统夏州,以贪狠侵扰,党项苦之,屡引西戎犯塞。
关于党项的词语
望其肩项 极口项斯 槁项没齿 项庄舞剑 项背相望 代为说项 阿党比周 项领之功 槁项黧馘 阿党相为
党项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也称“党项羌”。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古羌人的一支。南北朝时在青海河曲、四川松潘等地。唐代时迁今甘肃、宁夏、陕北地区。年,李元昊建西夏封建政权,号大夏。创制西夏文,制定官制、兵制等。年为蒙古所灭。以后渐与汉等民族融合。党项[dǎngxiàng]⒈也称“党项羌”。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古羌人的一支。南北朝时在青海河曲、四川松潘等地。唐代时迁今甘肃、宁夏、陕北地区。1038年,李元昊建西夏封建政权,号大夏。创制西夏文,制定官制、兵制等。1227年为蒙古所灭。以后渐与汉等民族融合。
二、引证解释
⒈亦称“党项羌”。古族名。西羌的一支。南北朝时,分布在今青海、甘肃、四川边缘地带,从事畜牧。唐时迁居今甘肃、宁夏、陕北一带。北宋时其族人李元昊称帝,建立以党项族为主的地方政权,史称西夏。⒉黨項:古代羌族的一支。北宋时建立西夏政权,地区包括今甘肃、陕西、内蒙古的各一部分和宁夏。参见“党项”。引明冯梦龙《智囊补·兵智·狄青》:“狄青为延州指挥使,党项犯塞时,亲募万胜军。”综合释义:亦称“党项羌”。古族名。西羌的一支。南北朝时,分布在今青海、甘肃、四川边缘地带,从事畜牧。唐时迁居今甘肃、宁夏、陕北一带。北宋时其族人李元昊称帝,建立以党项族为主的地方政权,史称西夏。黨項:古代羌族的一支。北宋时建立西夏政权,地区包括今甘肃、陕西、内蒙古的各一部分和宁夏。明冯梦龙《智囊补·兵智·狄青》:“狄青为延州指挥使,党项犯塞时,亲募万胜军。”参见“党项”。汉语大词典:亦称“党项羌”。古族名。西羌的一支。南北朝时,分布在今青海、甘肃、四川边缘地带,从事畜牧。唐时迁居今甘肃、宁夏、陕北一带。北宋时其族人李元昊称帝,建立以党项族为主的地方政权,史称西夏。党项:古代羌族的一支。北宋时建立西夏政权,地区包括今甘肃、陕西、内蒙古的各一部分和宁夏。明冯梦龙《智囊补·兵智·狄青》:“狄青为延州指挥使,党项犯塞时,亲募万胜军。”参见“党项”。国语辞典:古代三苗的遗裔。居析支之地,汉时为西羌别种,也称为「党项羌」。唐赐姓李,世为夏州节度使。宋赐姓赵,传至元昊,举兵反,称帝,史称为「西夏」。党项[dǎngxiàng]⒈古代三苗的遗裔。居析支之地,汉时为西羌别种,也称为「党项羌」。唐赐姓李,世为夏州节度使。宋赐姓赵,传至元昊,举兵反,称帝,史称为「西夏」。其他释义:也称“党项羌”。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古羌人的一支。南北朝时在青海河曲、四川松潘等地。唐代时迁今甘肃、宁夏、陕北地区。1038年,李元昊建西夏封建政权,号大夏。创制西夏文,制定官制、兵制等。1227年为蒙古所灭。以后渐与汉等民族融合。
关于党项的成语
项庄舞剑 代人说项 望其肩项 代为说项 阿党比周 阿党相为 槁项黄馘 项领之功 为人说项
关于党项的诗词
《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长句》 《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辄书长句》 《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辄书长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