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尚书的读音是:bái yī shàng shū。
白衣尚书的拼音是:bái yī shàng shū。 注音是:ㄅㄞˊ一ㄕㄤˋㄕㄨ。 繁体是:白衣尚書。
关于白衣尚书的成语
好尚不同 丹书白马 白面书生 由窦尚书 躲得和尚躲不得寺 口尚乳臭 负才尚气 大书特书 弄性尚气 尽信书不如无书
关于白衣尚书的造句
1、梁武帝践祚,诏为特进,不起,有敕给白衣尚书禄,固辞。
白衣尚书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东汉郑均的称号。《东观汉记.郑均传》:'均屡辟不诣,公车特征,拜侍御史,月余迁尚书,肃宗敬重之,后以病告归……帝东边过任城,乃幸均舍,勑赐尚书禄以终其身,故时人号为'白衣尚书'。'唐李白《任城县厅壁记》:'青衣太昊之遗墟,白衣尚书之旧里。'后亦用以指辞官归里仍享受尚书官爵俸禄的大臣。基础解释:东汉郑均的称号。《东观汉记.郑均传》:/'均屡辟不诣,公车特征,拜侍御史,月余迁尚书,肃宗敬重之,后以病告归……帝东边过任城,乃幸均舍,勑赐尚书禄以终其身,故时人号为/'白衣尚书/'。/'唐李白《任城县厅壁记》:/'青衣太昊之遗墟,白衣尚书之旧里。/'后亦用以指辞官归里仍享受尚书官爵俸禄的大臣。
二、引证解释
⒈东汉郑均的称号。引《东观汉记·郑均传》:“均屡辟不诣,公车特徵,拜侍御史,月餘迁尚书,肃宗敬重之,后以病告归……帝东边过任城,乃幸均舍,勑赐尚书禄以终其身,故时人号为‘白衣尚书’。”唐李白《任城县厅壁记》:“青衣太昊之遗墟,白衣尚书之旧里。”后亦用以指辞官归里仍享受尚书官爵俸禄的大臣。《梁书·何胤传》:“果(王果)还,以胤意奏闻,有敕给白衣尚书禄,胤固辞。”综合释义:东汉郑均的称号。《东观汉记·郑均传》:“均屡辟不诣,公车特徵,拜侍御史,月餘迁尚书,肃宗敬重之,后以病告归……帝东边过任城,乃幸均舍,勑赐尚书禄以终其身,故时人号为‘白衣尚书’。”唐李白《任城县厅壁记》:“青衣太昊之遗墟,白衣尚书之旧里。”后亦用以指辞官归里仍享受尚书官爵俸禄的大臣。《梁书·何胤传》:“果(王果)还,以胤意奏闻,有敕给白衣尚书禄,胤固辞。”白衣尚书[báiyīshàngshū]东汉郑均的称号。《东观汉记.郑均传》/均屡辟不诣,公车特征,拜侍御史,月余迁尚书,肃宗敬重之,后以病告归……帝东边过任城,乃幸均舍,勑赐尚书禄以终其身,故时人号为'白衣尚书'。/唐李白《任城县厅壁记》/青衣太昊之遗墟,白衣尚书之旧里。/后亦用以指辞官归里仍享受尚书官爵俸禄的大臣。汉语大词典:东汉郑均的称号。《东观汉记·郑均传》:“均屡辟不诣,公车特徵,拜侍御史,月馀迁尚书,肃宗敬重之,后以病告归……帝东边过任城,乃幸均舍,敕赐尚书禄以终其身,故时人号为‘白衣尚书’。”唐李白《任城县厅壁记》:“青衣太昊之遗墟,白衣尚书之旧里。”后亦用以指辞官归里仍享受尚书官爵俸禄的大臣。《梁书·何胤传》:“果(王果)还,以胤意奏闻,有敕给白衣尚书禄,胤固辞。”其他释义:1.东汉郑均的称号。《东观汉记.郑均传》:'均屡辟不诣,公车特征,拜侍御史,月余迁尚书,肃宗敬重之,后以病告归……帝东边过任城,乃幸均舍,勑赐尚书禄以终其身,故时人号为'白衣尚书'。'唐李白《任城县厅壁记》:'青衣太昊之遗墟,白衣尚书之旧里。'后亦用以指辞官归里仍享受尚书官爵俸禄的大臣。
关于白衣尚书的词语
八座尚书 尚书履 衣锦尚絅 衣锦尚絥 尚书郎 尚衣 时尚衣橱 白衣尚书 衣冠尚质 女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