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豹韬怎么读

豹韬怎么读

来源:99网

豹韬的读音是:bào tāo。

豹韬的拼音是:bào tāo。 注音是:ㄅㄠˋㄊㄠ。 结构是:豹(左右结构)韬(左右结构)。 繁体是:豹韜。

豹韬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古代兵书《六韬》篇名之一。相传为周·吕尚(号太公望)所撰。借指用兵的韬略。用豹皮制成的弓袋。豹韬[bàotāo]⒈古代兵书《六韬》篇名之一。相传为周·吕尚(号太公望)所撰。借指用兵的韬略。用豹皮制成的弓袋。

二、引证解释

⒈古代兵书《六韬》篇名之一。相传为周吕尚(号太公望)所撰。引《淮南子·精神训》:“故通许由之意,《金縢》、《豹韜》废矣!”高诱注:“《金縢》、《豹韜》,周公、太公阴谋图王之书也。”⒉借指用兵的韬略。引唐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诗:“元帅归龙种,司空握豹韜。”清李渔《慎鸾交·却媒》:“一纸军书下,如云万骑来,豹韜犹未展,麟阁已先开。”⒊用豹皮制成的弓袋。引唐黄滔《南海韦尚书启》:“俾以佩豹韜而直下,建龙节以遐征。”

三、网络解释

豹韬豹韬,(1).古代兵书《六韬》篇名之一。相传为周吕尚(号太公望)所撰。《淮南子·精神训》:“故通许由之意,《金縢》、《豹韬》废矣!”高诱注:“《金縢》、《豹韬》,周公、太公阴谋图王之书也。”(2).借指用兵的韬略。唐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诗:“元帅归龙种,司空握豹韬。”清李渔《慎鸾交·却媒》:“一纸军书下,如云万骑来,豹韬犹未展,麟阁已先开。”(3).用豹皮制成的弓袋。唐黄滔《南海韦尚书启》:“俾以佩豹韬而直下,建龙节以遐征。”综合释义:古代兵书《六韬》篇名之一。相传为周吕尚(号太公望)所撰。《淮南子·精神训》:“故通许由之意,《金縢》、《豹韜》废矣!”高诱注:“《金縢》、《豹韜》,周公、太公阴谋图王之书也。”借指用兵的韬略。唐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诗:“元帅归龙种,司空握豹韜。”清李渔《慎鸾交·却媒》:“一纸军书下,如云万骑来,豹韜犹未展,麟阁已先开。”用豹皮制成的弓袋。唐黄滔《南海韦尚书启》:“俾以佩豹韜而直下,建龙节以遐征。”豹韬[bàotāo]汉语大词典:(1).古代兵书《六韬》篇名之一。相传为周吕尚(号太公望)所撰。《淮南子·精神训》:“故通许由之意,《金縢》、《豹韬》废矣!”高诱注:“《金縢》、《豹韬》,周公、太公阴谋图王之书也。”(2).借指用兵的韬略。唐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诗:“元帅归龙种,司空握豹韬。”清李渔《慎鸾交·却媒》:“一纸军书下,如云万骑来,豹韬犹未展,麟阁已先开。”(3).用豹皮制成的弓袋。唐黄滔《南海韦尚书启》:“俾以佩豹韬而直下,建龙节以遐征。”其他释义:1.古代兵书《六韬》篇名之一。相传为周吕尚(号太公望)所撰。2.借指用兵的韬略。3.用豹皮制成的弓袋。

关于豹韬的成语

韬神晦迹  窥豹一斑  熊韬豹略  龙眉豹颈  韬声匿迹  六韬三略  韬光韫玉  龙骧豹变  韬晦之计  豺狼虎豹  

关于豹韬的词语

龙眉豹颈  六韬三略  龙骧豹变  韬声匿迹  韬光养晦  豺狼虎豹  韬戈偃武  韬晦待时  韬光韫玉  韬神晦迹  

关于豹韬的诗词

《兽名诗·豹韬求秘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