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烟灰缸成型设计及加工工艺技术

烟灰缸成型设计及加工工艺技术

来源:99网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烟灰缸成型设计及加工工艺

学 院: 工业制造与管理 专业: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班级: 2011级三班 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3年12月11日

目录

一、绪论·································································2

二、零件图形分析

2.1零件图形分析························································3

三、工艺内容分析

3.1加工精度分析························································5

3.2毛胚、余量分析 ·····················································5

3.3设备的选择··························································5 3.3.1机床的选择······················································5 3.3.2夹具的选择······················································6 3.3.3刀具的选择······················································6

3.4定位基准的选择······················································8

3.5加工工艺的安排······················································8 3.5.1加工方案的制定··················································8 3.5.2加工路线的选择··················································9 3.5.3走刀路线图······················································9

3.6切削用量的选择······················································14 3.6.1主轴转速的确定··················································14 3.6.2进给速度的确定··················································14 3.6.3背吃刀量的确定··················································15 3.6.4冷却液的选择····················································15

3.7编写工艺文件························································15

四、程序的编制

4.1程序编制····························································27

五、结论

六、致谢

一、绪 论

数控加工是机械制造中的先进加工技术,它的广泛使用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近年来,数控加工和数控设备的应用呈突飞猛进的趋势。包括以组合机床为主大量生产方式出现的,机床都在向以数控设备为主的生产方式转变。社会上对掌握数控技术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在我们学院数控设备的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有关数控加工工艺要在一些典型零件的加工中体现出来,本设计说明书是针对这些情况而编写说明书的。

本设计说明书面是根据我们数控专业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及技术要求编写的,它突出了数控加工的特点,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工艺性特点。巩固和扩展自己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培养自己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正确的设计和研究思想、理论联系实际、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训练和提高课题方案设计、资料查阅、计算机使用、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和技巧。通过自己所学知识与实际设计相结合,制定加工工艺、编制程序、自己动手执行工艺过程并加工出合格的零件。这不仅对三年学习的《数控编程》、《UG》、《CAXA制造工程师》、《数控加工工艺》、《机械制图》等多门学科理论知识的巩固,还将理论知识运用在了实际加工当中,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整个设计的顺利完成,多谢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在此表示对他们的衷心谢意。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实际经验不足,设计中难免存在一些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领导、老师批改指正。

二、零件图形分析

2.1零件图形分析

从图上可以看出,烟灰缸配合零件是由一个正方形构成,上面有一个装烟灰的圆形凹槽、一个椭圆形的装打火机凹槽、一个放烟头的花型凹槽组成。另外我还在装烟灰的圆上设计了一个盖子,这样在不使用的时候还可以保证其家里的清洁。

图2-1烟灰缸底座零件图

图2-2烟灰缸盖子零件图

三、工艺内容分析

3.1加工精度分析

该零件最高精度等级为IT7级。外轮廓、凹槽、上、下表面的粗糙度为R3.2,其它表面粗糙度均为R6.3。如果定位不好可能会导致表面粗糙度,加工精度难以达到要求。材料不得有裂纹和气孔,并锐边去毛刺,符合GB/T1804-M国家标准。 3.2毛坯、余量分析

由于加工比较简单,因此毛坯、余量的选择也不困难。列举以下几点: 1)毛坯有充分的稳定的加工余量

该图的毛坯采用铝合金,整个成形烟灰缸零件的毛坯尺寸为102mmX102mmX25mm,上下表面一共留3mm余量,两侧面共留3mm余量。因此总毛坯尺寸为105mmX105mmX28mm。与它相配合的盖子的毛坯尺寸为45mmX45mmX13mm。

2)分析毛坯的装夹适应性

主要考虑毛坯在加工时定位和夹紧的可靠性与方便性,以便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较多的平面,由于该设计采用一次性装夹可以完成全部加工内容,装夹上直接采用平口虎钳进行装夹即可。

3)分析毛坯的变形及余量大小均匀性

分析毛坯加工中与加工后的变形程度,考虑是否就采取预防性措施和补救措施。是对零件加工变形的一个重要保证,如对于厚铝板,经淬火时效后很容易在加工与加工后变形,这时最好采用经预拉伸处理的淬火板坯。对毛坯的余量大小及均匀性,主要是考虑在加工时要不要分层切削,分几层切削。自动编程时,尤其重要。 3.3设备的选择 3.3.1机床的选择

我院数控设备现有FANUC-oi系统的加工中心有四台,四台均为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华中数控铣床,数控铣床多台,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配合精度以及加工的难易程度等条件来选择数控设备的型号,由于该零件只有轮廓、凹槽、圆弧和孔系,形状比较简单,配合精度要求不高。我们学校的设备均可进行加工,但考虑到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加

工精度要求不高,为了减少装夹次数,消除因反复装夹而带来的定位误差和换刀次数,对刀次数较多的人为误差,再次因该零件材料为铝,硬度不高,主切削力不是很大。综上所述,我选择数控加工中心华中数控铣床进行零件加工,便可达到该零件的各项精度。 3.3.2夹具的选择

在确定装夹方案时,要根据已选定的加工表面和定位基准来确定工件的定位夹持方式,并选择合理的夹具,一般考虑以下几点:

1)夹紧机构或其他元件不得影响进给,加工部位要敞开,要求夹持工件后夹具等一些组件不能与刀具运动轨迹发生干涉。

2)必须保证最小的夹持变形,工件加工时切削力大,需要的夹紧力也大,但又不能把工件夹压变形。因此,必须慎重选择夹具的支撑点、定位点和加紧点。

3)夹具结构应力求简单,对形状简单的单件小批量生产的零件可选用通用夹具。 4)夹具应便于与机床工作台及工件定位表面间的定位元件连接。由于该零件材料是铝件一般不会产生夹紧变形,零件尺寸较小、结构和形状也比较简单,不需要专用夹具,所以只需要平口虎钳和一些辅助装夹的垫块、垫片。

该零件不仅精度要求较高,可以看到轮廓的周边曲线圆弧和粗糙度值要求也较高,零件采用平口钳装夹。平口虎钳如图3-1所示。

图3-1

3.3.3刀具的选择

数控机床上用的刀具应满足安装调整方便、刚性好、精度高、耐用度好等要求。 1)在选择铣刀时,首先要认真考虑工件加工部位的几何尺寸,一般来说,为减少走

刀次数和提高生产效率及保证铣刀有足够的刚性,应尽量选择较大的铣刀。但选择铣刀直径时。常常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例如:加工区域的开敞性、内腔尺寸的大小、工件及工件的刚性等,特别是当工件内轮廓圆弧R较小,而凹槽深或壁板高度H较大时,会将刀具为细长形。其刚性就很差,则加工须考虑切削用量的大小。铣刀直径D与刃长L的比值大小能客观地反映出铣刀刚性特征,可D/L≥0.5作为检验铣刀刚性的条件。

2)为了解决当工件内转接半径R较小,而槽深或壁板高度H较小时,铣刀刚性差,加工苦难度的问题,通常要求采取大小不同的两把刀进行粗、精加工处理。在使用中要防止因盲目选用了过大直径的粗加工铣刀而产生在精加工后留下未能铣去的“死角”,或 因留给精加工的余量过大而造成精加工困难等问题。

切削用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有:

(1)高速钢 比工具钢硬,用于低速或不连续切削,刀具寿命较长;

(2)高性能高速钢 强韧、抗边缘磨损性强,用于可粗切或精切任何材料,包括钢、不锈钢、非铁和非金属材料,切削速度可比高速钢高,强度和韧性较粉末冶金好;

(3)粉末冶金高速钢 良好的抗热性和抗碎片磨损,用于切削钢、高温合金、不锈钢、铝、碳钢及合金钢和其他不易加工的材料,切削速度可比高性能高速钢高15%;

(4)硬质合金 耐磨损、耐热,用于可锻铸铁、碳钢、合金钢、不锈钢、铝合金的精加工,寿命比一般工具钢高10-20倍;

(5)陶瓷 高硬度、耐热冲击性好,用于高速粗加工,铸铁和钢的精加工,也适合加有色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不适合加工铝、镁、钛及其合金,还可用于高速加工;

(6)立方氮化硼 超强硬度、耐磨性好,用于硬度大于450HBW材料的高速切削,刀具寿命长,可实现超精表面加工;

(7)聚晶金刚石 超强硬度、耐磨性好,用于粗切和精切铝等有色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刀具寿命长,可实现超精表面加工。

刀具卡表3-1如下:

表3-1刀具卡片

产品名或代号 工步号 1 2 3 4 4 5 6 7 刀具号 T01 T02 T03 T04 T05 T06 T07 T08 零件名称 刀具名称 面铣刀Ф110mm 立铣刀Ф20mm 立铣刀Ф8mm 立铣刀Ф16mm 中心钻Ф3mm 钻头Ф8mm 铰刀Ф10mm 面铣刀Ф50m 烟灰缸 刀柄型号 BT40 BT40 BT40 BT40 BT40 BT40 BT40 BT40 零件图号 刀具直径/mm Ф100 Ф20 Ф10 Ф16 Ф3 Ф8 Ф10 Ф50m 刀具长度/mm 80 50 50 50 50 60 60 60 程序序号 补偿值/mm 0 0 0 0 0 0 0 0 O0001 备注

3.4定位基准的选择

定位基准有粗基准和精基准两种,用未加工过的毛坯表面作为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用已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选择定位基准要遵循基准重合原则,即力求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和编程基准统一,这样做可以减少基准不重合产生的误差和数控编程中的计算量,并且能有效地减少装夹次数。

因下表面作为精基准可以满足基准重合的原则。所以在加工中,先将零件的上表面作为粗基准,铣出夹持面,再将夹持面作为精基准进行加工。如图3-2所示:

图3-2

3.5加工工艺的安排 3.5.1加工方案的制定

零件所铣削部分主要是轮廓凹槽加工。在各步加工过程中,要根据零件图形状特征

考虑加工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选择更好的解决方法,确保加工的顺利完成、并达到零件的要求。该零件主要加工方案如下:

1)零件加工中铣削出的三个外形:一个椭圆凹槽,一个有圆弧组成的花型凹槽和一个圆形凹槽。对于椭圆的凹槽,由于没有拐角情况,可以采用的直径的刀具以此加工完成;而圆形的凹槽则可用一把相对直径大一点的加工出来,而花型凹槽由于有许多圆弧组成则应根据圆弧大小来确定。

2)零件的加工中四个孔的铣削: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刀具大小的选择,若要一次加工完成的话,则所选的直径必须小于键槽的宽度值,其加工很简单,只要选择合适的刀具加工即可。 3.5.2加工路线的选择

加工路线的确定首先保证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其次考虑数值计算简单,走刀路线尽量短、效率高等。进刀方式和退刀方式是直接影响表面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样不得不选取一种有利于加工又对表面加工精度影响不大的方式,直线进刀容易在工件表面上留下进刀、退刀的微观驻马痕迹,而沿圆弧段方向进刀或退刀就不同,既不会留下痕迹而且还不会影响表面加工质量。为了保证表面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切削方式和切削方向的选择就必须慎重。

根据零件图样,制定以下工艺方案,选取最佳一种,(即加工工时最短,又能保证质量)下面分析两套工艺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1:铣夹持面→铣上平面→粗铣外轮廓→精铣外轮廓→凹槽粗加工→凹槽精加工→钻孔→镗孔;

方案2:铣夹持面→铣上平面→粗铣外轮廓→凹槽粗加工→精铣外轮廓→凹槽精加工→钻孔→镗孔;

分析:在方案1中将外轮廓粗精铣放在一个工序中,可以减少换刀的次数,从而提高了加工的效率,减少了加工所用的时间。因此采用方案1。 3.5.3走刀路线图

图3-3上平面走刀路线图

图3-4 外轮廓进给路线图

图3-5 圆形凹槽进给路线图

图3-6 花型凹槽及椭圆凹槽进给路线图

图3-8孔的进给路线图

图3-9盖子轮廓的进给路线图

图3-10花型凸台的进给路线图

3.6切削用量的选择 3.6.1主轴转速的确定

主轴根据允许的切削速度Vc(m/min)选择 N=1000Vc/πD 其中:N---主轴转速

Vc—切削速度(m/min)由刀具寿命来确定切削速度,常选为(200-400)m/min D---工件或刀具的直径(mm)

根据上述工式得:粗加工主轴转速3000 r/min,精加工4000 r/min 3.6.2进给速度的确定

进给速度 F是切削时单位时间内工件与铣刀沿进给方向的相对位移,是根据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造度的要求,以及刀具和工件材料进行选择,最大进给速度受到机床刚度和进给系统性能制约,不同的机床和系统,最大进给速度不同,当加工精度和表面粗造度质量要求高时,进给速度应选小一些,通常在(20—50)m/min范围内选取。在轮廓加工中,在接近拐角处应适当降低进给量,以克服由于惯性或工艺系统变形在轮廓拐角处造成“超程”或“欠程”现象。

切削进给速度与铣刀的转速n、铣刀齿数Z及每齿进给量fz的关系为:

F=fzZn

根据公式可以看出:每齿进给量fz的选取主要取决于工件材料的力学性能、刀具材料、工件表面粗糙度等因素。当工件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越高,fz越小;反之则越大。硬质合金铣刀的每齿进给量高于同内高速钢铣刀。工件表面粗糙度值越小,fz就越小。根据上述工式得:粗加工进给量500m/min,精加工300 m/min。 3.6.3背吃刀量的确定

由机床,夹具、刀具、工件组成的工艺系统的刚度确定,在系统刚度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取背吃刀量等于加工余量,这样可以减少走刀次数,提高加工效率。为了保证加工表面质量可留少量精加工余量,一般留0.2—0.5 mm。对于质量要求较高的工件,可以减少加工余量以便最后进行精加工。 3.6.4冷却液的选择

为了刀具和工件的温度,不仅要减少切削热的产生,而且要改善散热条件,使用切削液可以有效的降低温度还可以防止切削层金属的变形。减少切削与刀具前面的摩擦和工件与刀具后面的摩擦,现有冷却液分为:水溶液、乳化液和切削油三大类。根据零件材料和刀具材料分析,为了得到较高的表面质量和精度,并且减少水与铝的化学反应。所以选取10%乳化液效果较好。冷却液表3-5如下所示:

表3-2冷却液主要成分及作用 冷却液名称 水溶液 乳化液 切削油 主要成分 水、防锈添加剂 水、油、乳化悸 矿物油、动植物油、极压油 添加剂或油性 主要作用 冷却 冷却、润滑、防锈 润滑 3.7编写工艺文件

表3-3烟灰缸零件底座加工工艺过程卡 产品名称或代号 零件名称 工厂 数控加工工序卡 工序号 程序编号 工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编制 夹具 名称 虎钳 01 夹具编号 加工面 刀具号 审核 T02 T01 T02 T03 T04 T02 T05 T06 T07 T01 张权 烟灰缸 材料 铝合金 使用设备 华中数控铣床 刀具规格/mm 零件图号 (1) 车间 备注 钳工 工序内容 备料 铣夹持面 铣上平面 铣外轮廓 铣圆形凹槽 铣花型凹槽 铣椭圆形凹槽 钻中心孔 钻孔 铰孔 翻面铣下平面 去毛刺 罗建军 主轴转速/进给速度背吃刀量(r/min) (mm/min) /mm 3000 1160 4840 7600 6300 4840 800 1000 1200 1160 批准 200 100 50 50 50 100 35 40 30 100 3.0 1.0 1.0 2.0 2.0 2.0 Ф20 Ф110 Ф20 Ф10 Ф16 Ф20 Ф3 Ф8 Ф10 Ф110 共1页 第一页 表3-4烟灰缸零件盖子加工工艺过程卡 产品名称或代号 零件名称 工厂 数控加工工序卡 工序号 程序编号 工序号 1 2 3 4 5 6 7 编制 夹具 名称 虎钳 02 夹具编号 加工面 刀具号 审核 T02 T08 T02 T03 T08 张权 烟灰缸 材料 铝合金 使用设备 华中数控铣床 刀具规格/mm 零件图号 (1) 车间 备注 钳工 工序内容 备料 铣夹持面 铣上平面 铣外轮廓 铣花型凸台 翻面铣下平面 去毛刺 罗建军 主轴转速/进给速度背吃刀量(r/min) (mm/min) /mm 3000 1160 4840 7600 1160 批准 200 100 50 50 100 3 1.0 1.0 1.0 Ф20 Ф50 Ф20 Ф10 Ф50 共1页 第一页 表3-5烟灰缸底座工序卡

(单位名称) 数控加工工序卡 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工序号 程序编号 材料 铣削配套零件 1 1 O0002 铝合金 车间 学校数控铣削中心 使用设备 华中数控铣床 夹具名称 平口虎钳 工序1工序简图 工冷却液选择 乳化液 主轴转速步号 1 铣夹持面 T02 游标卡尺 3185 工步内容 刀具号 量具 /(r/min) 进给速度/(mm/min) 背吃刀量备注 /(mm/r) 1911 3 编罗建军 制

审核 张权 批准 张权 共7页 第1页 (单位名称) 数控加工工序卡 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工序号 程序编号 材料 铣削配套零件 1 2 O0010 铝合金 车间 学校数控铣削中心 使用设备 华中数控铣床 夹具名称 平口虎钳 工序2工序简图 冷却液选择 乳化液 工步工步内容 号 刀具号 量具 主轴转速/(r/min) 进给速度/(mm/min) 背吃刀量备注 /(mm/r) 1 铣上平面 T01 游标卡尺 2000 1000 2.5 编制 罗建军 审核 张权 批准 张权 共7页 第2页

(单位名称) 数控加工工序卡 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工序号 程序编号 材料 铣削配套零件 1 2 O0011 铝合金 车间 学校数控铣削中心 使用设备 华中数控铣床 夹具名称 平口虎钳 工序3工序简图 冷却液选择 乳化液 工步工步内容 号 刀具号 量具 主轴转速/(r/min) 进给速度背吃刀量备注 /(mm/min) /(mm/r) 1 铣外轮廓 T02 游标卡尺 2000 1000 2.5 编制 罗建军 审核 张权 批准 张权 共7页 第3页

(单位名称) 数控加工工序卡 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工序号 程序编号 材料 铣削配套零件 1 2 O0012 铝合金 车间 学校数控铣削中心 使用设备 华中数控铣床 夹具名称 平口虎钳 冷却液选择 工序4工序简图 乳化液 工步工步内容 号 刀具号 量具 主轴转速/(r/min) 进给速度背吃刀量备注 /(mm/min) /(mm/r) 1 铣圆形凹槽 T02 游标卡尺 2000 1000 2.5 编制 罗建军 审核 张权 批准 张权 共7页 第4页

(单位名称) 数控加工工序卡 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工序号 程序编号 材料 铣削配套零件 1 2 O0013 铝合金 车间 学校数控铣削中心 使用设备 华中数控铣床 夹具名称 平口虎钳 冷却液选择 工序5工序简图 乳化液 工步工步内容 号 刀具号 量具 主轴转速/(r/min) 进给速度背吃刀量备注 /(mm/min) /(mm/r) 1 铣花型凹槽 T04 游标卡尺 2000 1000 2.5 编制 罗建军 审核 张权 批准 张权 共7页 第5页 (单位名称) 数控加工工序卡 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工序号 程序编号 材料 铣削配套零件 1 2 O0014 铝合金 车间 学校数控铣削中心 使用设备 华中数控铣床 夹具名称 平口虎钳 冷却液选择 工序6工序简图 乳化液 工步工步内容 号 刀具号 量具 主轴转速/(r/min) 进给速度背吃刀量备注 /(mm/min) /(mm/r) 1 铣椭圆凹槽 T03 游标卡尺 2000 1000 2.5 编制 罗建军 审核 张权 批准 张权 共7页 第6页

(单位名称) 数控加工工序卡 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工序号 程序编号 材料 铣削配套零件 1 2 O0001 铝合金 车间 学校数控铣削中心 使用设备 华中数控铣床 夹具名称 平口虎钳 冷却液选择 工序7工序简图 乳化液 工步工步内容 号 刀具号 量具 主轴转速/(r/min) 进给速度背吃刀量备注 /(mm/min) /(mm/r) 1 铣椭圆凹槽 T05 游标卡尺 2000 1000 2.5 编制 罗建军 审核 张权 批准 张权 共7页 第7页 3-6烟灰缸盖子工序卡

(单位名称) 数控加工工序卡 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工序号 程序编号 材料 铣削配套零件 1 2 O0002 铝合金 车间 学校数控铣削中心 使用设备 华中数控铣床 夹具名称 平口虎钳 冷却液选择 工序工序1简图 乳化液 工步工步内容 号 刀具号 量具 主轴转速/(r/min) 进给速度背吃刀量备注 /(mm/min) /(mm/r) 1 铣表面 T08 游标卡尺 2000 1000 2.5 编制 罗建军 审核 张权 批准 张权 共3页 第1页 (单位名称) 数控加工工序卡 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工序号 程序编号 材料 铣削配套零件 1 2 O0023 铝合金 车间 学校数控铣削中心 使用设备 华中数控铣床 夹具名称 平口虎钳 冷却液选择 工序工序2简图 乳化液 工步工步内容 号 刀具号 量具 主轴转速/(r/min) 进给速度背吃刀量备注 /(mm/min) /(mm/r) 1 铣外轮廓 T02 游标卡尺 2000 1000 2.5 编制 罗建军 审核 张权 批准 张权 共3页 第2页

(单位名称) 数控加工工序卡 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工序号 程序编号 材料 铣削配套零件 1 2 O0024 铝合金 车间 学校数控铣削中心 使用设备 华中数控铣床 夹具名称 平口虎钳 冷却液选择 工序工序3简图 乳化液 工步工步内容 号 刀具号 量具 主轴转速/(r/min) 进给速度背吃刀量备注 /(mm/min) /(mm/r) 1 铣花型凸台 T03 游标卡尺 2000 1000 2.5 编制 罗建军 审核 张权 批准 张权 共3页 第3页 四、 程序的编制

由于该零件是由凹槽、空及凸台组成,形状一般,但椭圆用一般的手工方法编程困难,主要是因为椭圆加工难度较大,必须采用宏程序编程加工,所以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宏程序。G 代码在调用宏时,系统会将当前程序段各字段(A~Z共26个字段,如果没有定义则为零)的内容拷贝到宏执行时的局部变量#0-#25。表1列出了宏当前局部变量#0~#25所对应的宏调用者传递的字段参数名。

宏程序的调用格式为:M98 P(宏程序名)<变量赋值>或G65 P(宏程序名)

表4-1 宏调用时所传递的字段参数名与当前宏局部变量对照表

字段名 宏变量 字段名 宏变量 字段名 宏变量 字段名 宏变量 A B C D E F G #0 #1 #2 #3 #4 #5 #6 H I J K L M N #7 #8 #9 #10 #11 #12 #13 O P Q R S T U #14 #15 #16 #17 #18 #19 #20 V W X Y Z #21 #22 #23 #24 #25 O0014---椭圆程序 N10 N20 N30 N40 N50 N60 N70 N80 N90 N100 N110 N120 N130 N140 G91G01Z-2F100 G90G41G01X 25Y-25D01 #1=0 #2=24 #3=14 #4=#2*COS[#1] #5=#3*SIN[#1] #10=#4*COS[45]-#5*SIN[45] #11=#4*SIN[45]+#5*COS[45] G01X#10Y#11 #1=#1+1 IF[#1LT370]GOTO60 G40G01X0Y0 M99 烟灰缸底座的程序 主程序:O0001

序号 N10 N20 N30 N40 程序 G54G80G90G40G49G68G00X0Y0Z50 M03S2000T01 G00X-110Y-110 Z5 简要说明 选择机床坐标系 主轴正转 铣平面定位 增量下刀2mm 赋0为初始值 N50 N60 N70 N80 N90 N100 N110 N120 N130 N140 N150 N160 N170 N180 N190 N200 N210 N220 N230 N240 N250 N260 N270 N280 N230 N240 N250 N260 G01Z0F200 M98P0010 G00Z50 X0Y0 M05G28 M06T02 M03S1000 G00X-70Y-70 Z5 G01Z0F200 M98P90011 G00Z50 G00X-25Y0 Z5 G01Z0F200 M98P50012 G00Z50 X0Y0 M05G28 M06T04 M03S800 G00Z5 G01Z0F150 M98P50013 G00Z50 X0Y0 M05G28 M06T03 铣外轮廓定位 调用外轮廓子程序 调用圆形凹槽子程序 提刀 换第三把刀 调用花型凹槽子程序 换第四把刀 调用平面子程序 提刀 主轴停止返回参考点 换刀 主轴正转 N270 N280 N290 N300 N310 N320 N330 N340 N350 N360 N370 N380 N390 N400 N410 N420 N430 N440 N450 M03S800 G00Z5 X0Y0 G01Z0F150 G65P50014 G00Z50 X0Y0 M05G28 M06T05 M03S400 G00X-15Y-35 G43G00Z5H01F100 G99G81X-15Y-35Z-10R10 X-35 Y-35 X-15 调用椭圆子程序 换第五把刀 孔定位 刀具长度补偿 第一个孔加工 第二个孔加工 第三个孔加工 第四个孔加工 G49Z50 X0Y0 M30 O0010---铣上平面子程序 取消刀具补偿 程序结束返回 N10 N20 N30 N40 N50 G91G01X220F100 Y108 X-220 Y108 M99 增量X向进刀 增量Y向进刀 增量X向进刀 增量Y向进刀 子程序结束,返回主程序 O0011---铣外轮廓子程序 N10 G91G01ZZ-3F100 增量下刀3mm N20 N30 N40 N50 N60 N70 N80 N90 N100 N110 N120 G90G41G01X-50Y-30D01(10) Y30 G02X-30Y50R20 G01X30 G02X50Y30R20 G01Y-30 G02X30Y-50R20 G01X-30 G02X-50Y-30R20 G40G01X-70Y-70 M99 建刀补 外轮廓加工 取消刀补 子程序结束,返回主程序 O0012---铣圆形凹槽子程序 N10 N20 N30 N40 N50

O0013---铣花型凹槽子程序 N10 N20 N30 N40 N50 N60 N70 N80 N90 N100 G91G01Z-2F100 G90G42G01X25Y25D02(8) G01X1Y25 G02X9Y33R8 G03X17Y41R8 G02X33Y41R8 G03X41Y33R8 G02X41Y17R8 G03X33Y25R8 G02X17Y25R8 加工花型凹槽 增量下刀2mm 刀具右偏 G91G01Z-2F100 G90G42G01X-15Y0D01 G02X-15Y0I-10J0 G40G01X0Y0 M99 增量下刀2mm 刀具右偏 取消刀补 子程序结束,返回主程序 N110 N120 N130 N140 N10 N20 N30 N40 N50 N60 N70 N80 N90 N100 N110 N120 N130 N140 G03X9Y17R8 G02X1Y0R8 G40G01X0Y0 M99 O0014---椭圆子程序 G91G01Z-2F100 G90G41G01X 25Y-25D01 #1=0 #2=24 #3=14 #4=#2*COS[#1] #5=#3*SIN[#1] #10=#4*COS[45]-#5*SIN[45] #11=#4*SIN[45]+#5*COS[45] G01X#10Y#11 #1=#1+1 IF[#1LT370]GOTO60 G40G01X0Y0 M99 增量下刀2mm 建刀补 赋0为初始值 用椭圆的标准参数方程求坐标值 取消刀补 子程序结束,返回主程序 取消刀补 子程序结束,返回主程序 O0002---烟灰缸盖子主程序 N10 N20 N30 N40 N50 N60 N70 N80 N90 G54G80G90G40G49G68G00X0Y0Z50 M03S2000T08 G00X-25Y-25 Z5 G01Z0F200 M98P0020 G00Z50 X0Y0 M05G28 选择机床坐标系 主轴正转 调用铣平面子程序 N100 N110 N120 N130 N140 N150 N160 N170 N180 N190 N200 N210 N220 N230 N240 N250 N251 N252 N253 N254 N260 N270 N280 N290 N300 N310 M06T02 M03S1000 换刀 G00X-20Y-40 Z5 G01Z0F100 M98P50021 G00Z5 X0Y-20 G01Z0F200 M98P30022 G00Z5 X0Y-19 G01Z0F200 M98P0023 G00Z50 X0Y0 M05G28 M06T03 M03S1000 G00X0Y-19 Z5 G01Z0F200 M98P0024 G00Z50 X0Y0 M30 O0020---铣平面子程序 调用铣外轮廓子程序 调用铣Ф40凸台轮廓子程序 调用铣Ф38凸台轮廓子程序 换刀 调用铣花型凸台子程序 N10 G91G01X50F100 增量X向进刀 N20 N30 N40 N50 Y48 X-50 Y48 M99 O0021---铣外轮廓子程序 增量Y向进刀 增量X向进刀 增量Y向进刀 子程序结束 N10 N20 N30 N40 N50 N60 N70 N80 G91G01Z-2F100 G90G41G01X-20Y-30D01(10) Y20 X20 Y-20 X-30 G40G01X0Y0 M99 O0022---铣Ф40凸台轮廓子程序 增量下刀2mm 建刀补 铣外轮廓 取消刀补 子程序结束 N10 N20 N30 N40 N50 G91G01Z-2F100 G90G41G01X0Y-20 D01(10) G02X0Y-20I0J20 G40G01X0Y0 M99 O0023---铣Ф38凸台轮廓子程序 增量下刀2mm 建刀补 子程序结束 N10 N20 N30 N40 N50 G91G01Z-2F100 G90G41G01X0Y-19 D01(10) G02X0Y-19I0J19 G40G01X0Y0 M99 O0024---铣花型凸台子程序 增量下刀2mm 建刀补 子程序结束 N10 N20 N30 G91G01Z-3F100 G90G41G01X-15Y0D01(10) G02X-10Y5R5 增量下刀3mm 建刀补 花型凸台程序 N40 N50 N60 N70 N80 N90 N100 N110 N120 N130 G03X-5Y10R5 G02X5Y10R5 G03X10Y5R5 G02X10Y-5R5 G03X5Y-10R5 G02X-5Y-10R5 G03X-10Y-5R5 G02X-15Y0R5 G40G01X0Y0 M99 取消刀补 子程序结束 花型凸台程序 五、结 论

有付出就才有收获。这次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对我来说真的是受益匪浅。它不但是对我三年来所学知识的考察,也是我对自己学以致用能力的检验。在完成这次毕业设计的过程之中,使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哪些方面的不足,在这其中,感觉到了我平时学习还不够努力,造成毕业设计做起来吃力;也感觉到了我们专业在进行实践操作中应勤动手、多动脑去思考才能进行我们产品零件的优质加工;多去翻阅一些资料,从而更好的完善我的知识面。

上述所有内容是在讲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及其程序的编制方面的知识,利用对零件图形的结构分析,设计出适合其加工的工艺方案,以达到生产要求,选择了切削用量及确定了进给路线,结合了CAXA辅助造型来生成轨迹。运用所学内容自己进行了手工编程。数控加工工艺是工件在进行数控加工时的重要内容,只要工艺确定合理就可以保证其加工精度及各项指标的要求。

其中也存在了许多问题,但在老师的指点和同学的帮助下,出现的问题都能很顺利得以解决,使我学会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此非常感谢他们。

六、致 谢

本论文在张权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已完成。在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导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在此向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本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各位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也要感谢带领我的指导教师---张权老师,给予了精心的指导,并讲解了各项专业要领,提出了宝贵的专业意见,是老师的精心指导才使我的毕业设计能够按期完成。同时我在网上也搜集了不少资

料,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工业制造与管理学院的全体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

文中存在大量的疏漏和不足,恳请广大老师、同学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罗德春,2007.8:4-8

[2]王甫茂,李正峰.机械制造基础[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张天蔚,2006:220-279. [3]杨伟群.数控工艺培训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王秀菊,2008:287-317.

[4]赵长旭.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毛红兵,2007:15-105. [5]王润孝,秦现生.机床数控原理与系统[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21.

[6]艾兴,肖诗纲.切削用量简明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赵爱宁,2007.9:80-111.

[7]顾京.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128-154. [8]刘泽敏,陈川雄,刘元浩.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手册[M]、教务处编印:2009.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