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期总第584期新一代NewGeneration阅读与理解G自然的心声宋萍(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高二(12)班北京101101)也许你听过海岸拍打堤岸,也许你听过山风掠过树梢,也许你听过燕语莺歌,也许你听过雨打芭蕉……大自然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每个人充分享受着自然的美好。诗人用优美的文字记录着自然的静谧与禅意。王维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籍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我一心向往倾听自然地声音,俗话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年少好动的我,总是喜欢看《动物世界》,每当节目开播时,我便一下子安静了下来。静静地观看,浮想联翩:我多么想像马儿一样,在生机勃勃的草原上骏驰飞奔;我多么想像矫健的鸟儿一样,在一碧万顷的天空自如穿梭;我多么想鱼儿一样,在深蓝的大海里自由自在地遨游……心想长大后,我一定到大自然中去,如同他们一样生活在属于自己的那片乐土上。旅游当然是我最好的选择。欣赏当地美景是必不可少的,品尝当地的美食让我垂涎欲滴、流连忘返。然而,我还是最喜欢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受当地厚重的历史文化,这亦是我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首选。古城西安我一心向往之,那也许是父亲老家的所在地吧?来到此地,少不了要看沉睡千年的兵马俑,竖立而起的大雁塔,还有那古色古香的钟楼,鼓楼……,每到一地我必去当地的历史博物馆。记得那次去博物馆的路上,“喇~”的一声,只见一辆奔驰车与卖水果的小推车相撞,一下子引来许多围观的群众。只听见七嘴八舌地说:“完了,这老太太怕是要被讹了。”还有的说:“奔驰车这么贵,怎么赔得起呀?!”边指边说:“看看,老太太的水果车被撞翻了,苹果、香蕉、橘子都被摔烂了。”只见奔驰车主下车后,便马上扶起老太太,指着地上的水果和她说:“我赔您这些水果吧,您没什么大事吧?”一个中年男子说:“这奔驰车主不仅车好,人更好。”于是大家纷纷竖起了大拇指给他点赞,并齐心协力地帮助老太太把水果捡起来。这一幕令我至今难忘。西安古城朴实的人们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厚重的文化积淀体现着当地人的文明程度。古色古香的城墙与栉次鳞比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巧妙融合在一起,在每一个人身上得以彰显。我想这就是最和谐的自然之声吧?不时地奏响在这古老而现代的城市中。我想最美的景致应是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心中装有美景,才能付诸美的行动,自自然然地流露,才是最真实,才是最美的景致。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才使我们有机会踏出国门,去感受世界的美好。我有幸参加美国研学活动,去倾听世界的声音。那次在路上有位满头银发蓝眼睛的老奶奶突发心梗,倒在地上。这时,一位中国的医生急忙跑过去,为她做心肺复苏。只见他双手按压她的胸口,一下一下用力按压,不时贴近耳朵听他的心跳……,看到老人脸色逐渐恢复血色,医生才露出微笑。一会儿工夫医护车来了,老人被搭上车,接受进一步治疗。无名医生弹弹手上的灰,默默地离开了。只听见外国友人纷纷说“greatChinese”“wonderful”、。他们用赞许的目光送去医生远去的背影。中国人自自然然,悄无声息地伸出援助之手,是那么的亲切,又是那么地自然。这就是心灵的呼唤,这就是自然的心声,它不分国界不分无人种不分彼此。无声无息,然而又振聋发聩。不管走到哪里,我还是最喜坐着家乡的通州河畔,曾经臭水沟,现如今已变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市民悠闲地踱着步子,孩子们嘻戏的欢笑声,树上鸟儿欢快的歌唱,大运河静静地流淌……这自然的心声,在祖国的大地上不断奏响。(上接第58页)还要知道现象。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如下思考:(1)浓硫酸和稀硫酸的物理性质有何异同?通过物理性质能鉴别吗?如何鉴别?(2)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有何异同?通过化学性质能鉴别吗?如何鉴别?这样让回忆硫酸的性质,然后通过开发式提问,逐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性质对浓硫酸和稀硫酸进行鉴别。设置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找到鉴别的方法。这样可以充分激发每个学生思维,容易产生有个性特色的鉴别方法,既巩固了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性质,有培养了学生在创新思维。能提高课堂效率。(五)悬念式提问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它是由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想解决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对大脑皮层有强烈而持续的刺激作用,使学生一时既猜不透、想不通,又丢不开、放不下。所以设置悬念式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氛围中获自主学习知识,开发智力。例如:在学习铝与氧气反应时,铝粉能在氧气中燃烧,铝箔不能,铝箔表面易生成一层氧化膜,阻止铝与氧气进一步反应,我通过实验创设如下悬念:(1)用坩埚钳夹住一块未打磨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不燃烧。学生观察到铝箔表面更暗,内部熔化,但不会滴落下来,好像有一层膜包着。这是为什么呢?(2)另取一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再加热。学生会发现铝箔摇一摇会晃动,外面固态,里面液态。这又是为什么呢?铝化学性质活泼,很容易铝与氧气反应,形成了氧化膜,而氧化膜熔点比铝高。(3)让学生进行铝的“毛刷实验”,铝表面没有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铝又会不断的与氧气反应,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4)生活中铝锅、铝壶表面的氧化膜是铝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还是经过化学处理的?通过制造一个个悬念,一环扣一环,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学习状态,体验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得到知识,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总之,提问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提问的艺术与策略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深入地分析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来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参考文献:[1]孙菊如.《课堂教学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王祖浩、张天若.《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高等教育出版社.[3]毕华林.《化学新课程理念与实施》,山东教育出版社.194NewGen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