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区域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共15题;共58分)
1.明明对下列7种动物进行分类:蜈蚣、鹰、壁虎、金鱼、蜘蛛、墨鱼、骆驼.明明把蜈蚣、蜘蛛、墨鱼归为一类,把骆驼、金鱼、鹰、壁虎归为一类,他的分类依据可能是( ) A. 陆生还是水生 B. 体型大小 C. 有无脊椎 D. 适应环境能力的强弱 2.实验室中,用量筒来直接测量液体的( )
A. 长度 B. 时间 C. 质量 D. 体积
3.2015年2月,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绿叶海天牛”的动物在摄取藻类后,能够将藻类的某一细胞结构置于自己的细胞内,从而使自身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该细胞结构是(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液泡 D. 叶绿体 4.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5.对下列人体异常生理状态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醉酒时,人走路东倒西歪,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小脑 B. 血液化验时,出现白细胞增多,可能是身体某部位出现炎症 C. 发烧时,体温在较长时间内维持39℃,是因为产热大于散热 D. 餐后血糖浓度过高且无法降到正常水平,主要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
6.84消毒液是一种高效消毒剂, 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在新冠肺炎预防措施中应用广泛。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1价 B. +1价 C. +3价 D. +5价
7.如图是小敏设计的汽车尾气中CO排放量的检测电路。当CO浓度高于某一设定值时,电铃发声报警。图中气敏电阻R,阻值随CO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杂质 操作方法及使用试剂 CuO粉末 木炭粉末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NaCl固体 KNO3固体 充分溶解、降温、结晶、过滤 稀盐酸 CO 稀硫酸 CO2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通入氧气,点燃
第 1 页 共 14 页
A. 电铃应接在A和C之间
B. 当CO浓度升高,电磁铁磁性减弱
C. 用久后,电源电压U1会减小,报警时CO最小浓度比设定值高 D. 为使该检测电路在CO浓度更低时报警,可将R2控制电路的滑片向下移
8.有些滩涂地区的土壤被称为“盐碱地”,当地农民常用引进内河淡水浸泡再排水的方法改良土壤。若以土壤pH为纵坐标,浸泡水的次数(m)为横坐标,下列能正确表示土壤pH变化的图是( )
A. B.
C. D.
9.显微视野中发现了一个污点,下面操作中不能用于判断污点来源的是( ) A. 转动反光镜 B. 移动玻片标本 C. 更换目镜 D. 转动转换器
10.小周同学参加中考实心球投掷的过程如图所示,实心球在b点离手,c点时实心球运动的最高点,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2 页 共 14 页
A. a到d,实心球的运动状态不断地变化 B. a到c,运动员一直对实心球做功 C. b到c,实心球的动能逐渐减小到零 D. b到d,实心球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单颜色的红光通过棱镜后也会发生色散现象
B. 光的色散是光通过介质后发生了偏折,其中紫光偏折最小 C. 白光色散后不可能再合成为白色光
D. 彩虹的形成是因为太阳光通过了充满水汽的大气
12.小柯同学在医院看到一个自动输液报警器,如图1所示。闭合开关,当输液报警器处输液管中有药液流过,绿灯亮,无药液流过,喇叭报警。小柯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和查找的资料设计了一个类似的自动输 液报警器,如图2所示。如图3是光敏电阻阻值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电磁铁的上端是S 极
B. 输液管中没有药液流过时,控制电路线圈中的电流变大
C. 当输液管内有药水时,LED 灯发出的光将被会聚到光敏电阻上,衔铁吸下
D. 调试时,输液管中有无药液流过都会报警,可换用电阻更小的R0或减小线圈匝数改进 13.能为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动物提供证据的化石是( )
A. 三叶虫 B. 恐龙 C. 始祖鸟 D. 始祖马
14.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 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 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 在③→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 D. 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第 3 页 共 14 页
15.实心铝块B、C的体积分别为20cm3和10cm3 , 当B浸没在水中时,木块A恰能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铝块B始终在水中且未碰底,B与水间粘滞阻力及滑轮摩擦均忽略不计,ρ铝=2.7g/cm3。关于A所受摩擦力方向与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 水平向右,0.07N B. 水平向右,0.27N C. 水平向左,0.07N D. 水平向左,0.27N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每空2分,共40分)(共8题;共42分)
16.历史上蘑菇等真菌曾被归于植物界,后来发现其营养方式为________,由于其营养方式和细胞结构等方面的独特性,被单独归为真菌界。蘑菇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用菌,如图所示可知蘑菇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
17.硫酸铵[化学式为(NH4)2SO4]是一种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的氮肥。 (1)硫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施肥浓度过高,会造成烧苗现象。小柯通过实验发现,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铵溶液不会导致植物烧苗。他用50克30%的硫酸铵溶液配制2%的硫酸铵溶液,需要加水________毫升。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秋冬毒雾杀人刀”,雾霾天气时气压低,温度大,人体排汗困难,诱发心脏病的几率高。雾霾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粉尘灯颗粒物,一旦进入呼吸道粘着在肺泡上,轻则造成鼻腔疾病,中泽造成肺部硬化,甚至肺癌。雾霾天气时光照严重不足,紫外线明显减弱,空气中的细菌很难被杀死,传染病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
材料二:美国研究人员首次合成人造单细胞生物。项目负责人J•克雷格•文特尔将“人造生命”起名为“辛西娅”(Synthia,意为“人造儿”)。“辛西娅”其实是一个人工合成的基因组,也是第一个以计算机为父母,可以自我复制的单细胞物种。科研人员先将“山羊支原体”的内部挖空,再向其中注入人工合成的一种名为“蕈(xún)状支原体”的DNA,最后新的支原体开始自我繁殖,成为世界首个“人造生命”。 (1)雾霾天气时,少开窗,外出戴口罩,主要是为了预防________系统疾病的发生。
(2)某地雾霾中含有肺结核的病原体,该病原体和头癣病的病原体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肺结核的病原体________。
(3)材料二中“人造生命”的实验说明: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遗传性状是由________控制的。 (4)材料二涉及到生物新技术的应用,请结合所学科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 19.如图甲所示,将一个硬质塑料瓶装满水,把乒乓球放在瓶口处按住并倒置,松开手后,乒乓球在________的作用下不会下落;如图乙所示,去掉瓶底,把乒乓球放入瓶内,若从瓶口处用力向上吹,由于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_______,所以乒乓球不会上升。
第 4 页 共 14 页
20.
(1)如图所示的连通器,当阀门K关闭时,C,D两竖直细玻璃管中液面相平。打开阀门K,待水流稳定后,比较C,D玻璃管中的水面高度________管中的水面较高。
(2)如图是一只潜水艇模型,为使潜水艇模型从图中位置下沉,则必须从进排气管处________。(选填“吹气”或“抽气”)
21.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小明把表面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盐酸中,铁锈逐渐消失,无色液体逐渐变成黄色,过一段时间后又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其中包含两个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
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其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为确定实验室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小程同学进行了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部分变质。他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两种试剂,你认为这两种试剂依次为________和________,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2.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就是在________的参与下,分解体内的________,释放________供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吸气时,肺泡内氧的浓度比血液里的________(填“高”或“低”),氧便从肺泡扩散到________里;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加,从这里可以得出:经过肺泡的过程是________血变成________血的过程;而在身体各部分的组织处则刚好相反,血液流经身体的各组织时,氧气被组织的细胞利用,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下降,所以:血液从________血变成________血.
23.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铜质球甲、乙按如图所示放置,其中甲放置在水平桌面,乙悬挂在不可伸长的细线上,且两球重心位于同一高度.当两球吸收相等的热量之后,比较两个球哪个温度高________理由
第 5 页 共 14 页
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 题,第27(2)题6分,其余每空3分,共36分)(共4题;共32分)
24.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g取10N/kg)
(1)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________的关系;根据A与E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N。
(2)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________,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无关。
(3)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25. 结合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②________ .
(2)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
第 6 页 共 14 页
(3)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___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为了能较好地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________ .
26.小华在进行“测量小彩灯的电阻”的实验时,实验台上给他提供的器材有:6伏的蓄电池、电流表(0~0.6安,0~3安)、电压表(0~3伏、0~15伏)、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1.5A”、正常发光时电压为3.8伏的小彩灯(估计正常发光时电阻约为12欧)、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择________安的量程。
(2)他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甲所示,但还有两根导线没接好,同组的小聪同学补接后又画出该电路的电路图(如图乙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这两根导线连接好。
(3)闭合开关后,小华发现小彩灯不发光、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为6伏,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下列情况中的____(填字母)。 A.小彩灯短路
B.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C.小彩灯的灯座接触不良 D.小彩灯的灯丝断了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8伏时,小彩灯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彩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__欧。(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7.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所示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2)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对维持生物圈的________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 (3)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_。
第 7 页 共 14 页
四、解答题(本题有6小题,第28题6分,第29题6分,第30题5分,第31通10分,第32题8分,第33题9分,共44分)(共6题;共44分)
28.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代表生理过程,a、b分别代表一种气体。据图回答:
(1)水、无机盐、葡萄糖和膳食纤维中不能通过①过程进入循环系统的是________,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________。
(2)a代表的物质进入组织细胞后的作用是________。
(3)排出的尿液中,若发现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可能是肾单位中的________发生了病变。 29.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
(1)0a段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 (2)b点溶液中溶质有________种;
(3)c点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 (4)x值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0.如图所示为课本92页活动“蜡烛跷跷板”,按照步骤做好蜡烛跷跷板,先后点燃左右两端蜡烛,会发现它的两端会不断地上下翘动,请你解释一下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31.在一些建设施工工地上,可以看见各种大型的起重机。如右下图所示是一种起重机的简易图,为了保证
起重机在起重时不会翻倒,起重机右边配有一个重物M,已知AB为10m,BC为4m,CD为1m,起重机功率为30KW,起重机本身重力不计。(g取10N/kg)
第 8 页 共 14 页
求:
(1)要使起重机吊起6×103kg的货物时不会翻倒,右边配重M至少为多少千克?配重物M最大不能超过多少千克?
(2)该起重机要把6×103kg的货物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15m,需要多少时间?
32.某同学用如图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称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钠装入气球,将气球套在锥形瓶上。将药品全部倒入装有足量稀盐酸的锥形瓶中,气球迅速胀大。称量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碳酸钠质量/克 1 2 3 0.53 1.06 2.12 反应前装置总质量/克 66.33 66.86 67.92 反应后装置总质量/克 66.19 66.62 67.42 (1)计算第1次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
(2)分析数据发现每次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均不相等,请以第1次反应为例,通过计算说明该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空气密度取1.3克/升,二氧化碳密度取2.0克/升,结果精确到0.01)
33.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R1=12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Ω.当开关S闭合,S1、S2断开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中点,恰好使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3A.灯泡电阻按不变计算.求:
(1)灯泡的电阻和额定电压.
第 9 页 共 14 页
(2)灯泡在这种情况下通电1min,电流所做的功.
(3)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最右端,仍然使开关S闭合,S1、S2断开,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P;保持滑片在最右端位置不动,当S、S1、S2都闭合时,且电流表使用0~3A量程,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P′.求P:P′的值.
第 10 页 共 14 页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答案】 C 2.【答案】 D 3.【答案】 D 4.【答案】 A 5.【答案】 C 6.【答案】 B 7.【答案】 C 8.【答案】 C 9.【答案】 A 10.【答案】 A 11.【答案】 D 12.【答案】 C 13.【答案】 C 14.【答案】 D 15.【答案】 C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答案】 异养性;无性繁殖(孢子繁殖) 17.【答案】 (1)-3 (2)700
18.【答案】 (1)呼吸 (2)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基因(或DNA)
(4)任何一项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都有它的两面性,既能促进农业、医药、工业等方面的高效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可能对环境、农业、人类健康以及生物多样性产生种种危害。因此,发展新技术应把“安全性”摆在首要位置(合理就给分) 19.【答案】 大气压;小 20.【答案】 (1)C (2)抽气
21.【答案】 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 ↑;CO2+2NaOH=Na2CO3+H2O;足量氯化钙溶液;酚酞试液(合理即可);Na2CO3+CaCl2=CaCO3↓+2NaCl
22.【答案】 氧气;有机物;能量;高;血液;静脉;动脉;动脉;静脉
23. 乙;两球质量相同,吸收相等的热量,体积膨胀,甲重心上升,重力势能增大,乙重心下降,【答案】
重力势能减小,内能增大。
第 11 页 共 14 页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 题,第27(2)题6分,其余每空3分,共36分) 24.【答案】 (1)液体密度;2.4 (2)增大 (3)1.2×103
25.【答案】 (1)试管;长颈漏斗 (2)AC或AE;2KClO3
2KCl+3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收集满了
(3)Zn+H2SO4=ZnSO4+H2↑;置换;B;将长颈漏斗换为注射器(或分液漏斗) 26.【答案】 (1)0~0.6
(2)
(3)C,D (4)12.7
27.【答案】 (1)草-兔-鹰 (2)碳-氧 (3)太阳能
四、解答题(本题有6小题,第28题6分,第29题6分,第30题5分,第31通10分,第32题8分,第33题9分,共44分)
28.【答案】 (1)膳食纤维;右心房 (2)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3)肾小球
29.【答案】 (1)Na2CO3+2HCl=2NaCl+H2O+CO2↑ (2)1 (3)> (4)解:
Na2CO3+2HCl=2NaCl+H2O+ 106 m
列比例式,解得m=5.3g; Na2CO3+CaCl2=2NaCl+ 106
CaCO3↓ 100
CO2↑ 44 2.2
第 12 页 共 14 页
n
列比例式,解得n=5.3g; x=(5.3g+5.3g)/10%=106g
30.【答案】 ①假设先点燃蜡烛左端,左端蜡烛的消耗量大于右端蜡烛消耗量,即 𝐹1 < 𝐹2 , 𝐿1<𝐿2 ,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可得 𝐹1𝐿1<𝐹2𝐿2 ,左端蜡烛上翘。
②左端蜡烛上翘,右端蜡烛下沉,导致右端蜡烛消耗量大于左端蜡烛消耗量,即 𝐹1>𝐹2 , 𝐿1>𝐿2 ,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可得 𝐹1𝐿1>𝐹2𝐿2 ,右端蜡烛上翘。如此往复,左右两端不断上下翘动。 31.【答案】 (1)当以B为支点时,物重为动力,动力臂为AB;配重为阻力,阻力臂为BD。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到:G货×AB=G配小×BD; 6×103kg×10Nkg×10m=m配小×10Nkg×(4m+1m); 解得:m配小=1.2×103kg;
当以C为支点时,物重为动力,动力臂为AC;配重为阻力,阻力臂为CD。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到:G货×AC=G配大×CD; 6×103kg×10Nkg×(10m+4m)=m配大×10Nkg×1m; 解得:m配大=8.4×103kg;
(2)需要做功W=Gh=6×103kg×10Nkg×15m=9×105J; 需要的时间𝑡=
𝑊𝑃
5
=30×103𝑊=30𝑠。
9×105𝐽
32.【答案】 (1)将0.53g碳酸钠加入足量稀盐酸中,则碳酸钠完全反应,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 Na2CO3+2HCl=2NaCl+H2O+ 106 0.53
104
CO2↑ 44 x
=
0.53𝑔𝑥
解得x=0.22g
(2)第1次反应后,装置总质量减少的质量是:66.33克-66.19克=0.14克。 因为装置减少的重力=气球受到的浮力,F浮=ρ空×g×V排 , 所以装置减少的质量为: 质量守恒定律。
33.【答案】 (1)解:当开关S闭合,S1、S2断开且灯泡正常发光时,灯泡L与2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由I=𝑅可得,电路中的总电阻: R=𝐼=0.3𝐴=20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灯泡的电阻:
RL=R﹣2R2=20Ω﹣2×20Ω=10Ω,
第 13 页 共 14 页
1
1
𝑈
6𝑉𝑈
1
𝐹浮𝑔
𝑚𝐶𝑂2
=ρ空×V排=ρ空×
𝜌𝐶𝑂2 =1.3克/升×
0.22克2.0克/升 =0.143克≈0.14克,所以该反应遵循
灯泡的额定电压: UL=IRL=0.3A×10Ω=3V;
答:灯泡的电阻为10Ω,额定电压为3V;
(2)解:灯泡正常发光1min电流所做的功:
WL=ULIt=3V×0.3A×60s=54J;
答:灯泡在这种情况下通电1min,电流所做的功为54J;
(3)解:开关S闭合,S1、S2断开且滑片位于最右端时,灯泡L与R2的最大阻值串联,
则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 P==
𝑅𝑈2
𝑈2
𝑅𝐿+𝑅210𝛺+20𝛺
=
(6𝑉)2
=1.2W;
当S、S1、S2都闭合且滑片位于最右端时,R1与R2的最大阻值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 R′=𝑅
𝑅1𝑅2
1+𝑅2
=12𝛺+20𝛺=7.5Ω,
12𝛺×20𝛺
电路消耗的电功率: P′=
𝑈2(6𝑉)2𝑅′7.5𝛺
==4.8W,
则P:P′=1.2W:4.8W=1:4. 答:P:P′的值为1:4.
第 14 页 共 1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