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心脏瓣膜病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手术的体外循环特点

心脏瓣膜病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手术的体外循环特点

来源:99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芷6 Ckin Jlltorae Vo118 ..3 ・体外循环专刊・ 心脏瓣膜病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手术的 体外循环特点 孙桂民李春华李桂芬 心脏瓣膜病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较少见。1992年 至2000年,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7例.其中2例术前诊断 明确,5例术前漏诊动脉导管未闭,均在体外循环中困心内回 血毒等被发现。大量的心内回血严重地影响了外科手术操 作及体外循环管理,术后还易出现肺部及脑部并发症 现就 其一些特殊征象的处理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7例中男3例.女4例:年龄l7~56岁; 体重40~60 k 术前2例诊断为先天性和风湿性联合瓣膜 病,拟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及先天性 心脏病动脉导管束闭,拟行动脉导管结扎术及二尖瓣、主动 脉瓣置换术;2例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 全,拟行二尖瓣置换术;1例10年前(8岁)因二尖瓣关闭不 全行二尖瓣成形术,近年来又出现心悸、气短、痰中带血,诊 断为二尖瓣直视成形术后、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拟行二 尖瓣置换术。 体外循环采用Saras人工心肺机,Maxima膜式人工肺。 预充液成分包括乳酸林格液、血定安、碳酸氢钠、硫酸镁及抑 肽酶等 常规行主动脉及上F腔静脉插管.ACT>750 s开始 体外循环。 术前诊断为瓣膜病合并PDA或漏诊PDA病人.在体外 循环转流中各项指标的比较见表1。 表1术前诊断瓣膜病并PDA与蒲诊PDA病人在 转流中各项参数的比较( ±s) 注: I—Hg=O 133 kPa 作者单位:103037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体外循环科 讨论瓣膜病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时,术前听诊典型的 IDA所产生的机器样、隆隆样杂音往往被瓣膜病所产生的响 亮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所掩盖。再者瓣膜病合并动脉导管 未用的发病率较低,往往在同一病人很少考虑瓣膜病,尤其 是风湿性瓣膜病与PDA同在。所以,在超声心动图、X线等 辅助检查时亦常常被忽视。而术前是否诊断有PDA并存,体 外循环下的手术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木前确诊瓣膜病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者,若PDA较细、体 外循环开始不降温,可在并行循环下行动脉导管结扎术。若 PDA较粗,应在并行循环时即降温,术者可在心外用手指捏 住动脉导管.一旦心脏停跳应立即切开肺动脉,用手指堵住 动脉导管在肺动脉内的开口以防发生灌注肺” 。待鼻咽温 降至25℃左右停止降温,降低动脉灌注量在每分钟5~ 10 ,在低温低流量下行动脉导管直视缝合术。 术前PDA漏诊者.心脏停跳后由于PDA大量分流血液 灌注人肺,如未及时发现,术后即会出现严重的肺水肿 。 而且由于分流量太、组织灌注不足可造成缺氧,甚至中毒,术 后产生严重的脑并发症。 瓣膜置换手术中如出现下列征象应给予高度重视:(1) 心内回血多,特别是大干动脉灌注量的40%一50%,降低动 脉灌注量至50%左右时,回心血量仍未见明显减少者;(2)圆 心血的颜色为鲜红色{(3)降温速度缓慢,鼻咽温降温速度低 于每3 n'ifn下降l℃时;(4)降温过程中,棍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持续低于0.50者;(5)尽管动脉灌注量较大,但平均动脉压仍 持续低于40mm Hg(1 irma}Ig=0.133 kPa)者;(6)出现严重的 代谢性酸中毒。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在排除主动脉阻断不全 后.应考虑有漏诊PDA的可能。 如探查证实有较粗大的PEA,应立即采取 下措施:暂 时降低动脉灌注量,立即阻断PEA血流;然后增加动脉灌注 量达每分钟2 41 u 以上以偿还氧债保证足够的组织灌 注,继续迅速降温至鼻咽温巧℃左右后将动脉灌注量降至每 分钟5~10 ml/ ,行PDA直视缝合术。动脉导管处理后再行 瓣膜置换术。 心脏瓣膜病如术前明确诊断合并PDA,体外循环应注意 以下几点:(1)由于瓣膜病,尤其是风湿性瓣膜病术前常有心 脏扩大、心力衰竭、水肿、脏器瘀血,体外循环开始后动脉灌 注量虽然不足正常人静息状态下的最低心指数,但对于严重 瓣膜病变者而言循环已得到太大改善。随着转流时间的延 长,组织间隙的水分逐渐回流至氧台器使循环血量增加,因 此,应选择容量太的氧合器或另外再加一储血室;(2)如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p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2年6月第l8卷第3期c J Th叫 Cmdiov ̄c s岬,JIJ¨e 2OO2. ̄ol 18 3 l4l I PEA较细.可在并行循环下结扎。转流前最好将预充液加温 至37℃左右,并行循环后不要立即降温以防冷刺激使心脏停 跳:(3)PDA较粗时,应在深低温低流量下进行 低流量时氧 台器储血室内液面急剧增加,必需在低流量前放血以免血液 外流。(4)深低温低流量时需关闭所有侧路。如低流量时侧 路血流量超过动脉灌注量时,气体可经肺动脉切口进人动脉 344—358 参考文献 1朱晓东.薛淦 ,主编.心脏外科指南北京:世界卫生出版社.1990 2胡小琴.主编心血营麻醉及体外循环北京:^民卫生出版社 1997 378—426 系统形成气栓,十分危险 (收稿13期:2001434-10) ・病例报告・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及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合并 室间隔完整型主动脉弓中断1例 魏波刘迎龙刘永民 复查心脏超声及螺旋cr示“主动脉弓重建满意,主肺动脉及 左右肺动脉无梗阻”。 讨论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及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 合并室间隔完整型主动脉弓中断的病例极为罕见。病理改 变为主、肺动脉间隔缺损远离主动脉根部,开口于主肺动脉 及右肺动脉连接处,导致右肺动脉直接起自升主动脉右后 病儿女,3岁,13 .生长发育尚可。生后即发现心脏 杂音,下肢发绀加重2年 查体:第2、3肋间可闻及3,Iv级 收缩期喷射样杂音.伴震颤。上肢血压110/75 mmHg (1mm1-IE=0.133 kPa),下肢血压100/70mmHg。双侧股动脉 搏动对称,减弱不明显。安静时,经皮氧饱和度上肢lOO%. 下肢85%。x线胸片示心胸比率0.65,肺血多.右室大:螺 旋cr示主、肺动脉间隔缺损2.o cm,距主动脉瓣环约1.5 cm 壁。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及右肺动脉起源升主动脉合并室间 隔完整型主动脉弓中断构成心血管畸形综合征:这种主、肺 动脉间隔缺损在胚胎期易引起肺动脉从主动脉 窃血”,影响 主动脉弓的发育。病儿固有粗大的PDA血流供应下半身,术 处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中断A型.动脉导管 未闭(PDA).直径1 0 cm:心导管检查测肺动脉压100/60 nqlf3fl rTg,造影示三尖瓣及肺动脉瓣轻度反流。 2OO1年2月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弓及肺动脉重 建术。正中切口进胸,见升主动脉明显增粗,于左锁骨动脉 以远中断,主肺动脉亦明显增粗,与主动脉间隔缺损直径约 2 o cm。有一直径约o 8 cm的PDA与降主动脉相连。右肺 动脉起白升主动脉右后壁,重度肺动脉高压。解剖畸形与术 前上、下肢血压相似但存在差异性紫绀。这种复杂心脏畸 形.手术难度高.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1)术前需行 螺旋CT、心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以决定手术方案。尽 管螺旋cr对大血管畸形解剖诊断准确性高,而且无创伤,易 于被病儿家属接受。但螺旋cr对血流动力学诊断及肺高压 评估效果不满意,不能完全代替心导管检查。(2)病儿存在 大量的左向右分流,易发生肺血管梗阻性器质改变,应尽早 前诊断一致。升主动脉和左股动脉分别插管建立体外循环。 阻断升主动脉及动脉导管下的降主动脉后同时灌注。将与 右肺动脉相连的主动脉后壁同右肺动脉一起剪下,自左肺动 手术矫治,以免失去手术指征 (3)为保证病儿降主动脉的 血供,肺血管阻力为适应该血流动力学特点而增高,故心导 管测定肺血管阻力偏高,不能完全反映肺血管病变程度。应 脉起始部将肺动脉横断,切开动脉导管至正常降主动脉处, 用5%甲醛处理的白体心包修补主肺动脉顶部和加宽右肺动 脉切口,使右肺动脉与主肺动脉相连。同时加宽动脉导管至 正常降主动脉处并修补升主动脉后壁,使主动脉弓重建。术 毕肺动脉压下降满意,测上、下肢血压基本相同(110/60 唧№),四肢经皮氧饱和度100%。主动脉阻断时间80 min, 体外循环时间125min。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24 h,术后2周 作者单位:100037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瞥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中国协和医科太学 根据病儿一般情况、心导管资料、X线胸部平片肺血的多少 以及氧合情况综台分析,对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病变做出较准 确的评估。(4)本例采用自体心包扩大吻合口,这样既可避 免右肺动脉口及主动脉弓残余梗阻,又可保留部分肺动脉及 主动脉弓组织,使之能随病儿成长而发育,避免远期再狭窄。 本例手术远期疗效还需长期随访。 (收稿13期:2001q)6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