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陕西降水量跃变特征及对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

陕西降水量跃变特征及对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

来源:99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陕 西气象 文章编号:1006-4354(2007)02—0036—03 陕西降水量跃变特征及对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 高 蓓,张树誉,景毅刚,颜胜安 (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西安710014) 摘 要:利用陕西96个台站1961—20OO年的降水量资料,采用Jones网格面积加权平均法和气候 跃变的统计检测方法,重点分析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得出到陕西降水量近40 a变化的一些特征,同 时分析了降水量变化对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得结论:(1)陕西年降水量波动略有减少,自20世 纪9O年代以后冬季降水量略有增加,尤其是关中西部冬季增加明显;春、秋季降水量减少明显; 夏季降水量波动减少,但不明显 (2)年降水量存在以1 984年为跃变点,这次跃变比全国晚6~ 8 a,比西北地区提前2 a。(3)降水量的变化对粮食作物的影响是利大于弊。 关键词:降水量变化;降水量跃变;粮食生产 中图分类号:P467,S162.5 文献标识码:A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降水量的变化,降水量的 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对陕西的降水量变化做全面 变化与生态环境及生态安全密切相关,对水资源、 的分析,得出近40 a陕西降水量变化特征,同时 农业和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降水量始终是气 分析陕西降水量变化对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 候变化的研究重点。 1 资料 王绍武等I1 和丁一汇等I2 研究表明,我国西 资料来源于陕西96个气象台站1961—2OOO 北地区的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基本一致,目 年地面基本气象观测资料,选用1971~2OOO年气 前仍属于暖期。林学椿等__3 用滑动t检验的方法 象要素平均值为气候平均值;按照陕西自然环境和 研究了海平面气压、北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以及 气候差异,将陕西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个区域; 中国降水和气温等资料的气候跃变,指出全国气 四季划分为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 候跃变发生于1980年。于淑秋等I4]用近50 a的 季(9—11月),冬季(12月一次年2月)。 降水和气温资料研究指出:西北地区气候在1986 资料的预处理,首先剔除资料长度不够的站, 年前后发生了一次明显的跃变,这次跃变比全国 将资料长度不足40 a的站点剔除,剩余8O个站 的气候跃变晚6~8 a,跃变前后平均气温上升了 点用于本文分析研究。其次,若某站出现缺测,用 0.51。C,年降水量增加了5.2 。施雅风等I5 提 内插法进行插值。 出,我国西北气候可能从2O世纪的暖干向暖湿转 2 方法 型。左洪超等I6 利用观测资料序列和同期NCEP/ 对区域降水量的年、季距平值,采用Jones网 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指出:50 a来,全国平均 格面积加权平均法Ⅲ。首先将陕西按经纬度划分为 气温变化趋势与全球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一致,西 1.5。×1.5。的21个格子,分别将每个格子里所有 北地区中部是增温最快、范围最广的地区,西北 站点的逐年、逐季距平值进行算术平均得到每个格 干旱地区降水量明显增加,同时,冬季降水普遍 子的逐年、逐季距平值。然后用公式(1)对所需 增多;秋季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趋于减少。 区域进行面积加权平均,得到该区域逐年、逐季距 用陕西1961—2OOO年的降水量资料,在全球 平值。 收稿日期:2006—10—08 作者简介:高蓓(1978-),女,江苏连云港人,学士,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气象、生态环境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高 蓓等:陕西降水量跃变特征及对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 37 .∑c‘_/J os ̄iT ^ AT^一三 —一 (1) ∑COS#I =1 AT 第 个网格第k年相对于1971—2O00 年平均的距平值,AT :某区域第k年相对于 1971—2O00年平均的距平值,,2为格点数, 为第 个网格所在的纬度。 3降水量的变化 3.1年降水量变化 陕西年平均降水量607.3 mm,四季降水量 中,夏季最多达283.8 mm,占年平均年降水量的 46.7%,秋季次之为173.8 mm,占28.6 9/5;春季 为131.7 mm,占21.7 ;冬季最少为18.0 mm, 仅占年降水量的3.0%。 陕西年平均降水量距平的变化是波浪式下 降,跃变点是1984年。1984年以前年降水量以正 距平为主,平均距平百分率为5.4 ;1984年以 后以负距平为主,平均距平百分率为一8.8 ,跃 变后比跃变前年平均降水距平减少14.2 。年平 均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1964年,达868.6 mm, 最小值出现在1997年,为416.7 mm,两者相差 451.9 mm;年际变化较大,陕西20世纪60年代 初至80年代中期为多雨年份,降水量多,以后趋 于减少,其中1988--2000年为少雨年。除关中、 陕南西部雨量增加外,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 都在减少,但减少不足9.0 ,主要减少地区在陕 西东部,减少9.5 ~2O.0 9/6。 陕西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 特征。陕北降水量的变化是波浪式下降的,1995 年为跃变点,1995年以前降水距平以正距平为 主,1995年以后以负距平为主,跃变前后,年降 水量百分率减少了18.0 9/5;关中、陕南的降水量 变化趋势相似,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曲线呈“二 峰”“二谷”,峰值分别在60、80年代,谷值在70、 90年代。全省在20世纪60年代以正降水距平为 主,降水变化陕北增加幅度远高于关中和陕南;关 中、陕南在70年代以负距平为主,变化幅度各区 相似,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以正距平为主,降水 开始增加,进入90年代后以负距平为主,陕南减 少幅度远大于关中和陕北,这和西北地区的变化 趋势相似。 3.2季降水量变化 陕西降水量变化,春、秋季降水量减少;冬 季降水量增加,夏季降水量减少,但趋势不明显; 陕南比陕北减少明显,西部夏秋季降水量增加比 东部明显。 陕西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年变化趋势是波浪 式的下降,1979年和1988年是跃变点。1979年 前以负距平为主,降水距平百分率为一7.8%; 1979—1988年以正距平为主,降水量距平百分率 为5.8 ;1988年后以负距平为主,跃变前后,降 水量距平百分率下降3.6%。尤其20世纪90年 代以后,关中西部、陕南西部降水量大幅减少。夏 季降水呈陕南东部增加,陕北减少的特征。 秋季降水量距平变化呈波浪式下降趋势, 1986年为跃变点。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 代中期,为陕西秋季多雨期,降水距平以正距平 为主,跃变前多年平均降水距平为13.7 9/6;8O年 代中期以后,为秋季少雨期,降水量距平以负距 平为主,跃变后平均降水距平为一19.2 ,跃变 后比跃变前降水量下降了33.0 9/5。秋季降水量减 少地区主要在绥德、清涧等地,降水量减少都在 30 以上。 陕西春季降水量变化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 点。60年代以正距平为主,70年代初到80年代 中期以负距平为主,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以 正距平为主,90年代以负距平为主。1964年为近 40 a春季降水量最多年份。春季降水量增加最大 的是富县和宜君,达3O mm以上。 近40 a陕西冬季降水呈弱上升趋势,但上升 幅度不大,正负距平交替出现,存在约3 a的振荡 周期,80年代有所缓和。冬季最大降水量出现在 1989年为50.1 mm。 总之,在全球增温的大背景下,陕西近10多 年降水量略有下降。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减少明显, 夏季降水量略有减少,冬季降水量略有增加。 4对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 4.1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 冬小麦在陕西的种植地区主要有陕南、关中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陕 西 气象 和陕北南部。因种植面积广,各地冬小麦越冬期 气象条件差异很大。 了5.4 。夏季降水量减少了3.6%;秋季降水量 减少33.oH;春季降水量有约lO a周期的振荡; 冬季降水量变化年际间幅度较小。 5.2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 以来,陕西增温明显,降水量略有减少,但年降 水量分布均匀,对提高粮食作物产量有利;但使 冬季升温明显,使冬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陕 北南部小麦种植界限向北推移,但由于冬季降水 量增加幅度不大,陕北灌溉条件不能满足冬小麦 生长要求的地方,仍然维持原来的种植区域。同 时全球变暖对冬小麦生产不利,减产的主要原因 暖性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发生频率增大,应加强防 是高温造成小麦生育期缩短,尤其是灌浆期缩短, 光合产物积累减少,呼吸消耗增加,且冬小麦停 止生长期(12—2月)和返青一抽穗期(2—4月) 降水量减少造成小麦减产。据分析,1961~1990 年(30 a)冬小麦减产年有6 a,其中2 a是降水 量多造成减产,4 a是干旱造成减产。 从冬小麦生长期气候资源变化看,生长期内 降水量变化不大,生长期平均气温略有升高,对 小麦光合作用、干物质的积累不利,也影响高产。 4.2对夏玉米生产的影响 夏玉米是陕西的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域主要 集中在关中、陕北北部、陕南局部。近40 a来夏 玉米生育期总降水量随年代变化有明显的下降趋 势,降水量减少变率为6.0 mm/lO a.从夏玉米 穗期开始降水量随发育阶段的持续而减少,而苗 期、穗期和成熟期,80年代降水量多,90年代少; 花期,80年代较多,70年代较少。在近40 a中, 夏玉米生育期内苗期降水量较多,达135.3 mm; 成熟期次之,为104.8 mm;降水量较少的是穗 期,仅有65.2 mm。 夏玉米的整个生长期,6月和8月是产量形 成的关键期。玉米播种期(6月)的降水量是产量 的基础。玉米孕穗抽雄一吐丝灌浆期(8月)对降 水量、气温极为敏感,最怕低温阴雨寡照。分析 1961—1990年(30 a)陕西夏玉米减产年的气象 条件发现,陕西减产年有9 a,平均每4 a出现一 次,其中3 a是因6月少雨干旱造成的(主要出现 在20世纪90年代),6 a是因8月低温阴雨造成 的(出现在70年代末一80年代中期)。 5 结论 5.1 陕西年平均降水量在1984年前后发生跃 变,比全国年平均降水量跃变晚6~8 a,比西北 地区提前2 a。陕西年降水量跃变后比跃变前减少 灾减灾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5.3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陕西降水量变率加大。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冬小麦产量受降水 量影响,主要是10月前后和次年2—4月的降水 量。而夏玉米产量主要受6月和8月前后降水量 的影响,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主要受低温阴 雨寡照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后主要受高温 干旱影响。 参考文献: E13 王绍武,叶瑾琳,龚道溢,等.近百年中国气温序 列的建立EJ3.应用气象学报,1998,9(4):392 4O1. E23 丁一汇,王守荣.中国西北地区气候与生态环境概 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77—154. [3] 林学椿.7O年代末、8O年代初气候跃变及其影响. 东亚季风和中国暴雨[M].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8:240—249. [4] 于淑秋,林学椿,徐祥德.我国西北地区近5O年 降水和气温的变化[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3, 8(1):9—16. [5] 施雅风,沈永平,胡如骥.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 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EJ3.冰川冻土, 2002,24(2):219—226. [6] 左洪超,吕世华,胡隐樵.中国近5O年气温及降 水量的变化趋势分析EJ3.高原气象,2004,23 (2):238—244. [7] 王遵娅,丁一汇,何金海,等.近5O年来中国气 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EJ3.气象学报,2004,62 (3):228—236. [8] 丁一汇,戴晓苏.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J]. 气象,1994,20(12):19—26. E93 黄文堂.近5O年福建气温、降水变化的统计特征 [J].气象,1994,20(7):19—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