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案

高中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案

来源:99网
第三章:有机合成及其应用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课标要求】

1.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能举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生活等领域中的应用。

2.能说明合成新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讨论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查阅材料: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化工产品的生产。)

【选修课标要求】:

1.能举例说明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能说明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3.举例说明新型高分子材料的优异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4、了解合成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学习目标】

1、 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 2、 理解单体、链节、链节数等概念

3、 理解加成聚合反应和缩合聚合反应的特点 4、 了解一些常见高分子化合物的聚合反应 重点和难点

能根据加成聚合反应产物的分子式确定单体和链节 能根据单体结构式确定加成聚合反应产物的分子式

课前预习区 1.我们已学过哪些高分子化合物? ,

其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属于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2.请你写出聚乙烯、聚氯乙烯、酚醛树脂的结构简式和淀粉、纤维素的化学式。

、 、 、

、 。 3.怎样定义高分子化合物?

什么是单体、链节、聚合度吗?

具有什么特点的有机物可以发生加聚反应? 具有什么特点的有机物可以发生缩聚反应?

4.高分子化合物是如何分类的?

5.你知道实验室保存少量苯、汽油、四氯化碳和氯仿等常见有机溶剂时选用玻璃塞好还是橡皮塞好?说出你的理由。

课堂互动区 一、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概况

(1)小分子:相对分子质量通常不上千,通常称为 低分子化合物,简称小分

子;如:烃、醇、醛、羧酸、酯、葡萄糖、蔗糖等

(2) 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达 甚至 ,通常称为 ,简称

高分子,有时又称聚合物或高聚物;如: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聚乙烯、聚氯乙烯、酚醛树脂等 (3)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

①按来源分类 ②按使用功能分类 ③按受热时的性质分类 ④按高分子结构特点分类

【问题探究1】

书写乙烯在一定条件下生成聚乙烯的反应方程式,分析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

【归纳整理】

二、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

高分子化合物结构并不复杂, 往往由简单的结构单元重复连接而成, 如聚乙烯中:-CH2-CH2-叫聚乙烯的 或 ; n表示每个高分子化合物中链节的重复次数叫 ; n越大,相对分子质量 ;

能用来合成高分子的小分子叫 ,如合成聚乙烯的单体是 。 【交流研讨】

完成课本117页交流研讨

【问题探究2】完成下表 单体名称 单体结构简式 聚合物 乙烯 CH2=CH2 丙烯 CH2=CHCH3 氯乙烯 CH2=CHCl 丙烯腈 CH2=CHCN 丙烯酸 CH2=CHCOOH 醋酸乙烯酯 CH3COOCH=CH2 丁二烯 CH2=CH—CH=CH2 乙炔 CH≡CH 【归纳整理】 三、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反应——聚合反应

1、加成聚合反应:单体通过 的方式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简称 【小结】:写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练习】: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结构简式为 它是制作软质眼镜的材料。请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由甲基丙烯酸制备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2)由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问题探究3】

观察课本119页尼龙—66的合成反应,指出该反应与加聚反应的区别? 【归纳整理】

2、缩合聚合反应:单体通过 而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简 称 。与加聚反应的最明显区别是 3、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比较 加聚反应 缩聚反应 概念 反应特点 单体结构特点 课后巩固区 1.下列物质中,一定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橡胶 B.蛋白质 C.尼龙 D.纤维素

2.下列物质或物质中的主要成分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①滤纸 ②毛发 ③蔗糖 ④植物油 ⑤塑料 ⑥硬脂酸 ⑦C60 A.①②④⑥ B.①②⑤ C.②④⑤⑦ D.全部 3.乙烯的丙烯按1:1(摩尔)聚合时,生成聚合物乙丙树脂,该聚合物的结构式可能是( AB )

4.分别写出下列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的结构简式。

5.人造象牙的主要成分的结构是,它是由单体经过加聚反应合成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6.人造羊毛是由丙烯腈(CH2=CHCN)通过加聚反应合成的。请写出合成的化学

方程式。

7.根据酯化反应原理,判断下列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写出结构简式。

8.乙丙树脂是乙烯和丙烯(CH3—CH=CH2)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若乙烯和丙烯以1:1的物质的量发生加聚反应,试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二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学习目标】

1、知道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一般程序,能对给出的有机合成路线进行简单的

分析和评价

2、了解原子经济等绿色合成思想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灵活运用乙烯——醇---醛---羧酸---酯的合成路线

课前预习区 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也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依据乙酸乙酯的分子结构特点,运用已学的有机化学知识,推测怎样从乙烯合成乙酸乙酯,写出在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

(1)写出乙酸乙酯的分子式、结构简式。 (2)要制备乙酸和乙醇需要什么物质?

(3)最基础的原料是什么?工业上是如何获得这种原料的? (4)按顺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条件。 课堂互动区 总结乙酸乙酯的各种合成路线

路线1:

路线2:

路线3:

[交流讨论]讨论总结有机合成的基本思路 [小结]

重点掌握烃→卤代烃→醇→醛→羧酸→酯的合成途径

合成思路Ⅰ:从原料的性质出发,选择适当的反应路线,得到相应的合成产

物;

合成思路Ⅱ:从合成产物逆推出发,确定各阶段不同的反应物,直至以简单易

得的物质为原料

[问题探究1]

“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应提高原子利用率,原子利用率表示目标产物的质

量与生成物总质量之比。下列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

[小结] 要做到绿色有机合成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提高原子利用率,降低排放量,减少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其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化合物中的原子,即原子利用率为100%。 (2) 采用无毒、无害、高效的催化剂。

(3) 采用绿色合成原料。在有机合成中, 为了达到绿色化学的要求,采用绿色合成原料可以在化学反应的源头预防、控制污染的产生。 [归纳整理] 一、

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

装来完成。在这样的

有机合成路线设计中,首先要比较原料分子和目标分子在结构上的异同,包括

物→产品。

2、逆推法(柯里):采用逆向思维方法,从产品组成、结构、性质入手,逆推出

合成该物质的前一

步有机物X,若X不是原料,再进一步逆推出X又是如何从另一种有机物Y

经一步反应而制得的,

如此类推,直至推出合适的原料。即从目标分子开始,采取从产物逆推出原料

来设计合理合成路

线的方法。(参考课本图3-1-4)

(1)优选合成路线原则:合成路线是否符合化学原理;合成操作是否安全可靠;

是否符合绿色合成思想(原子经济性、原料绿色化、试剂与催化剂的无公害化)

(2)逆推法设计有机合成路线的一般程序(参考课本图3-1-5)

[问题探究2]

利用逆推法设计苯甲酸苯甲酯的合成路线(尽可能的找出多条合成路线),并对每一条路线进行评价,选出最佳路线

两个方面

的异同;然后,设计由原料分子转向目标分子的合成路线。即:原料→中间产 1、顺推法:从确定的某种原料分子开始,逐步经过碳链的连接和官能团的安

【迁移应用】

1. 乙酸苯甲酯对花香和果香的香味具有提升作用,故常用于化妆品工业和食

品工业。乙酸苯甲酯可以用下面的设计方案合成。

(1)写出A、C的结构简式: A

(2)①、③发生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②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9山东33.)下图中X是一种具有水果香味的合成香料,A是有直链有机物,E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

,C: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H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B→I的反应类型为 。 (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D、E、H,该试剂是 。

(3)H与J互为同分异构体,J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有乙酸生成,J的结构简式为 。

(4)D和F反应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课后巩固区 1.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同主族,A

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X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Y,A、B、C、E四种元素都能与D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常见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化合物A8B4D2有如下转化关系:

其中,g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实验方案完成d→e的转化

2、(11山东高考)

美国化学家R.F.Heck因发现如下Heck反应而获得20XX年诺贝尔化学奖。

(x为卤原子,R为取代基)

经由Heck反应合成M(一种防晒剂)的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M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a.取代反应 b.酯化反应 c.缩聚反应 d.加成反应

(2)C与浓H2SO4共热生成F,F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3)在AB的反应中,检验A是否反应完全的试剂是_______。

(4)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K符合下列条件: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K与过量NaOH溶液共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

3、(07年高考全国理综卷I·29 15分)下图中A、B、C、D、E、F、G均为有机化合物。

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1)D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机物须用结构简式表示) (3)B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4)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_______个。

①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②与B有相同官能团;③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G的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