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巡检仪校准规范
一、校准项目
温湿度巡检仪的校准项目为温度示值误差、湿度示值误差。为保证温湿度巡检仪可靠、安全的使用,校准前应对其外观、巡检周期、绝缘电阻等功能进行检查。
1、校准前检查
(1)外观检查
巡检仪的外观采用目测法检查。巡检仪的外形结构应完好,说明功能的文字符号、标志、图形、数字和物理量代号等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并应清晰、端正。巡检仪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外伤、裂缝和变形等现象,金属件不应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巡检仪开关、按键操作应灵活可靠。巡检仪传感器的金属(或塑料)封装必须密封完好,引线插接件必须接触良好。传感器所使用的保护管及其引线应能承受相应的使用温度和湿度。具有打印功能的巡检仪,不能有错打、漏打或打印不清等现象。
(2)巡检周期的检查
巡检仪在正常的巡回检测状态下,在测量范围内的任意温度(湿度)点进行。当显示第一通道号及相应的温度(湿度)值时,同时启动秒表,直到显示最后一通道号及相应的温度(湿度)值时停止计时。重复测量2次,取2次的测量平均值作为巡检仪的巡检周期。
(3)绝缘电阻的检查
在环境温度为(15~35)℃,湿度为(45~75)%RH的条件下,巡检仪电源端子一外壳、传感器一电源端子之间的绝缘电阻应≥20MQ。
二、校准方法
1、预热、预调
接通巡检仪电源,预热30min。对于具有零点(或下限值)、量程调整及修正功能的巡检仪,在校准前可以按说明书要求进行调整,并记录下各通道对应的传感器编号及参数设定值。在校准过程中,不得进行调整,并在校准结果中给出相应通道参数设定值。
2、温度示值误差的校准
(1)温度校准点一般选择15℃、20℃、30℃三个温度点,或按用户要求的温度点进行校准。校准温度由低到高顺序进行校准,校准时实际温度偏离校准点不得超过±0.2℃(以校准标准器为准)。
(2)使用温湿度校准箱校准时,将精密露点仪温度传感器置于温湿度校准箱工作室的几何中心位置,温湿度巡检仪传感器置于温湿度校准箱工作室的有效工作区域,放置的方式以不影响箱内空气循环为宜。当温度达到热平衡后开始读数,读数顺序为:
标准→通道1→通道2→……→通道n→通道n-1……→通道2→通道1→标准,共读两个循环,并记录下各通道显示的温度值,取各通道四次读数的平均值与实际温度的差值为该校准点的示值误差。
(3)使用恒温槽校准时,将标准水银温度计和巡检仪的温度传感器插入恒温槽中,插入深度应大于300mm。对于温度传感器不能直接接触液体测温介质的,应在校准前将传感器放入玻璃试管中,试管内径应与感温元件直径或宽度相适应,在传感器插入试管后需要用脱脂棉塞紧管口,将传感器连同玻璃试管插入介质中,插入深度一般应大于300mm。当温度达到热平衡后开始读数。读数顺序为:
标准→通道1→通道2→……→通道n→通道n-1……→通道2→通道1→标准,共读1个循环,并记录下各通道显示的温度值,取各通道二次读数的平均值与实际温度的差值为该校准点的示值误差。
(4)湿度示值误差的校准
(i)湿度校准点一般选择40%RH、60%RH、80%RH三个湿度点,或按照用户要求的湿度点进行校准,由低湿度到高湿度顺序进行校准。校准时实际湿度偏离校准点不得超过土1%RH(以校准标准器为准)。
(ii)将精密露点仪的露点传感器置于温湿度标准箱(湿度发生器)工作室的几何中心位置,巡检仪湿度传感器置于温湿度标准箱工作室的有效工作区域,放置的方式不影响箱内空气循环。湿度校准时温度为20℃(或25℃)恒定,湿度达到平衡后开始读数,读数顺序为:标准→通道1→通道2→……→通道n→通道n-1……→通道2→通道1→标准读数时,巡检仪在所有通道巡回检测不少于1个循环,并记录下各通道显示的湿度值,取各通道两次读数的平均值与实际湿度的差值即为校准点的示值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