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 戴云 摘要:纯粹的体力劳动在就业过程中空间越来越小,劳动者只有具备一项或者多项劳动技能,提升综合素质,才能 够找到好的岗位。本文在分析研究了盐城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存在问题基础上,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保障机制、培训意 识和理念、培训主体多元化及培训跟踪进行了构建与思考。 关键词: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保障机制;培训意识和理念;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跟踪 盐城市辖七个县(市)两个城区,抢抓沿海开发、“长三 角”一体化等战略机遇,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保持经 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工作需要在培训内容、方式和手段上积极改 进,加大培训的改革力度,提高培训质量。 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口迁移与农村劳动力流动日趋活跃,据盐 城市统计信息公众网(2 0 1 2)数据显示,2012年,全市转移 农村劳动力总量达192.2万人,转移比重63.4%,其中输出 人数123.9万人,比重40.9%。012年,全市转移农村劳动力 总量达192.2万人,转移比重63.4%,其中输出人数123.9 万人,比重40.9%。劳动力转移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整个经济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训是提高劳动力转移素质及引导农村剩 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效转移的重要途径。 一、盐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与存在问题 1.转移劳动力培训机制不健全 (1)、农村转移劳动力、企业在培训中定位不清晰。 自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 训工作大部分以为主导展开,很多培训机构过度依赖 财政补贴拨款,缺乏能动性。2012年盐城对市区210家职业中 介机构和78家劳务信息咨询公司进行全面集中整顿,依法取缔 13家未经许可和登记,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黑中介”。 只有充分调动用人单位、培训机构及农村转移劳动力本身的投 入积极性,经过劳动力转移培训培养出来技术工人,才能接受 市场的筛选,企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本身才是实施主体。 (2)户籍制度。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中国特色户籍制度的存在, 大多外地农村转移劳动力无法享受当地医疗、失业、教育等社 会基础保障。虽然全国各地出台了若干关于再就业的免费岗位 培训信息,但基本针对当地户口的居民,不包括外地农村转移 劳动力。这些培训机制的不健全影响了劳动力转移的质量,也 影响了培训各项计划的实施。 2.缺乏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意识 近年来,盐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劳务 输出经济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随着盐城经济高速发展及“凤 还巢”工程和农村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农村务工人员就业区 域发生很大变化,就近就地转移成为主流。2012年在新增转移 的5.44万人中,输出人数只有0.89万人,而就近就地转移 的有4.55万人,占83.6%,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亮点,盐 城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更艰巨。由于农村转移劳动力所受文化 教育少,培训意识欠缺。据统计盐城2012全年组织3.16万个 农村劳动力进行了培训,其中有2.4万名农民享受到农村劳动 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获证奖补。 3.劳动力转移的培训资源不足、力度不够、内容和手段滞 后 目前劳动力转移的培训资源主要有校企、政企合作的“订 单”、“定向”、“储备”培训等;以为中心的培训资源不 足,开展的培训消极应对,应付检查,起不到真正提高农民技 能的作用。另外,培训创新力度不够、培训方法陈旧、培训内 容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缺乏针 对性,也导致农民培训后感觉作用不大,或没有作用。总之, 4.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农村劳动力自身教育程度不高,接受教育水平高低直接影 响到培训的效果。同时,对农村劳动力来说,培训时间长、培 训地点离家远,成本就高。目前以为主导的培训,培训机 构的基础设施不发达,专业培训教师少,培训内容全面,而且 地方财政安排的培训项目工作经费不足。技能含量高的培训, 培训周期长,意味着成本更高。因此农村劳动力担心学习后没 用,浪费了时间、金钱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并不高。 二、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的对策 1.积极完善培训保障机制 盐城作为农业大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工业化、城镇 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要的途径。盐城市要从三个方面完善劳动 力转移的培训保障机制: (1)加大对农村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 改革开发后,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虽有了一定发展,但由 于长期以来投入不足,培训缺场所、教学缺设施、下乡缺工具、 实习缺基地,培训功能难以得到很好发挥。目前提高农村劳动 力综合素质迫在眉睫,应该加大农村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投 入力度,应鼓励、扶持培训学校、培训机构及职业教育的 发展,通过职业教育这个平台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人才 市场和就业单位的认可。 (2)从层面构建激励机制 自国家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以来,各地农村 劳动力转移培训表面上欣欣向荣,事实上培训效果并不特出。 国家应给予参与培训的、行业和企业以税收、投资等方面 的支持。 . (3)充分发挥的引导协调作用。应建立完善的培 训与就业信息服务体系,比如建立各地劳动力需求信息平台、 培训信息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将培训信息通过网络直接发放到 村、组,引导农村转移劳动力参加培训;建立培训卡及培训补 贴制度,对适龄农村转移劳动力,采取发放培训卡的方式,持 卡人可以自己参加培训,可以自由转让给其它人,受让者可以 持卡参加本地指定机构开展的各类培训。参加各类社会培训并 取得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给予一定的补贴。 2.强化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意识和理念 盐城作为农业大市,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的进程中任务艰巨,需要努力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进程,提 升全市人力资源素质。为了达到目标,要积极宣传,树立 参加劳动力转移培训致富典型,鼓励转移劳动力参与各类培训 活动;同时需加大推进劳动力转移软硬件建设力度,充分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全面提升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意识和理念。 3.实现劳动力转移培训主体多元化 (1)充分利用依托高职院校、技校、地方职教中心、部门 培训机构,实现培训服务的社会化。学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及部 门培训机构配置与企业一线同步的设备设施, (上转第111页) Busm一 . 素eSs●.1一 61. 很多,业务也不是很多,因此就不可避免的存在这这样或那样 的问题。如一人兼管多个职位,职权划分混乱,有人觉得自己 是老员工就以公谋私、乱用手腕,会计的记录不真实,白条抵 账,多记费用等。因此我们要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加强人员管 理,提升职工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 5、奖惩制度和激励制度不够不健全。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 斯洛的观点,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有生理需要、安全 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前两种属于物质 需要,后三种属于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在同一时期内存在的 几种需要中,总有一种占主导、支配地位,我们称之为优势需 要,人的行为主要靠优势需要趋势,我们应区别看待下属的需 要,将不同人的需要与奖励制度联系起来,然后有针对性地进 行激励,以收到一把钥匙开一把索的激励效果,真正把内部会 人,金钱并非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他们还有社会、心理、 方面的需求,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而士气的 高低取决于社会因素特别是人际关系对工人的满足程度。作为 领导者,要提高士气,平衡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和工人的非正 式组织的社会需求,提高满意度,从而提高士气。促进整个企 业健康、有序、迅速发展。 4、建立内部会计审查程序。由内部审计人员或其他人 员检查会计业务的处理和记录,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不可缺少 的一项控制措施。其检查内容包括:(1)检查的连续性及 所附的佐证凭证;(2)了解客户的信用情况,确定是否符合企 业的赊销;(3)看凭证的编号是不是连着的,与主营业务 收入帐的记录进行核对;(4)将上的数量与发运凭单上的 记录进行比较核对;(5)将登记入账的销售业务原始凭证与会 计控制有效落实。 计科目表进行核对;(6)核对明细账和总账以及凭证 三、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结束语: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与发 1.加强化管理者、决策者的内部控制意识及高层的控制职 展,必须从现在起找内部原因,内功、夯实基础、壮大发 能。要适当的职责分离,适当的职责分离有利于防止各种有意 展规模。换一个角度从财务管理方面来说,就是要继续增强内 或无意的错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否关系到企业的经 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构建。中小企业应要从自身规模、财力、人 营效率以及经营成果,因此管理者具有明确的认识观念,不断 力等方面和管理的需求出发,脱掉繁文缛节、实实在在的,重 更新认识,加强管理。完善的内部控制将不断激励、制约员工, 视内部会计控制工作,这不但是中小企业组织管理的出发点, 培养出对工作有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勤恳忠实的人。在每年 也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运行的根本保障以及成为市场竞争 的一定时间进行继续教育,使得他们工作能力不断提升,了解 主体的落脚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不仅仅是企业一种自愿自觉 国家的新政新规。对重要岗位要定期轮岗,对不相容岗位要采 的行为,也是企业的一种责任与义务,是企业对外部利益集团 取分离措施,以防止出现问题。 负责的一种表现形式。(作者单位:渤海大学) 2、制定严谨的财务控制制度。(1)对不相容职务分离制 度。要加强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必须使得中小企业依据 参考文献: 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原则,有效的设置财务会计及有关职位, [1] 孙永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 清晰的划分职权,形成内部牵制。不相容职务包括:授权批准、 社。2007 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务保管、稽核查等职务。(2)有效的 [2] 张福康、姚瑞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M].天津, 授权审批制度,授权的原则有:以目标需要、适度授权、职权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责利相当、职责绝对性、有效监控原则等。授权的步骤分为; [3] 王玉杰.论内部会计控制[N].中国财经报,2008 (1)下达任务。(2)授予权利。(3)监控与考核。制定适合本 [4] 贺照利,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环境的构建,现代商贸 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工作流程,会计控制制度包括企业 工业,2008,12 的核算、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岗位制、财务会计部门职责、会 [5] .彭晶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冶金财务,2005(8) 计档案管理制度等 [6] 冠海峰,浅析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与对策,漯 3、要树立以人为核心的观点。梅奥在管理学中提出了以人 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 为本的管理思想。企业中的人不止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经济 [7] 潘经民。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财会月刊,2001 (下接第161页)承担地方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的任务。 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盐城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 (2)地方企业积极开展自主培训。改革开放以来,大部分 贡献,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提升人 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从事的都是体力劳动,随着年龄的增长, 力资源素质和劳动力素质成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他们继续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工作可能性不大,同时他们面临 企业与职业培训机构都应该为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问题做 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等问题,加大农村转移劳动力技能培训 出努力。(作者单位: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势在必行。企业自主培训完全是根据企业自身的用工需求,开 展自主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通过参加地方组织的职业技能培 训,既满足了很多地方中小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又解决了 农村转移劳动力二次就业的问题。 4.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中的跟踪性培训 参考文献: 目前在已经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相当数量农村转移 [1] 姜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J].财经 劳动力接受文化教育程度低,没有没有一技之长,对已经转移 资讯.2005(03) 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要进行跟踪了解、主动开展培训,建立制度 [2] 杨钧.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 化的培训评价机制,把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规范化、制度化。 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2(1O) 在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下,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不应 [3] 邵来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及对策[J]. 该成为终结教育,而应该给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跟踪性培训。 农业经济,2007(11) 盐城抢抓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机遇,积极推 [4] 张扬.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障碍性因素分析[J].经 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努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济研究导刊2012(5) Bus s1.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