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4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40例临床分析

来源:99网
・328・ 吉林医学2012年1月第33卷第2期 [3]Gurean Asian,Dogan Tunc ̄i,Ahmet Terzioglu,et a1.Peri— areolar transareolar perithelial incision for the surg cal treatment of Plast Reconstr Surg,2000,105(3):905. [5]Farina MA,Newby BG,Alani HM.Innervation of the nipple —gynecomastia[J].An Plast Surg,2005,54(2):130. [4] Ingrid Schlenz,Rafic Kuzbari,Helmut Gruber,et a1.The sensitivity of the nipple—areola complex:an anatomic study[J]. areola complex[J].Plast Reconstr Surg,1980,66(4):497. [收稿日期:2011~10—08编校:王丽娜/郑英善]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40例临床分析 刘华楠[摘(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杨中212200) 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40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患者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尿培养显示糖尿病尿路感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经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尿路感染症状 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结论:积极控制血糖、选择敏感抗生素是治疗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关键。 [关键词]糖尿病;尿路感染 糖尿病易于合并感染,其中尿路感染占第2位…,仅次于 肺部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将影响患者的转归预后,对生活质量 有不良影响,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是威胁糖尿病患 物,如头孢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严重感染采用联合用药并给 予营养支持疗法,平均疗程为1—2周。 2结果 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 201 1年5月住院的40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对其临 床特点、病原体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糖尿病合并尿路感 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正常,尿常规正常 31例,好转9例,尿培养均阴性,血糖控制在6.0~ 10.0 mmol/L之间。治愈31例,占77.5%,显效9例,占 22.5%。所有患者治疗期问均无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1.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其中男 7例,女33例,患者年龄均在5O岁以上,糖尿病史2~20年, 所有患者均无泌尿系梗阻及畸形。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与此同时 糖尿病的并发症也随之增多。糖尿病继发尿路感染十分常 见,造成尿路感染的原因众多,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高血 糖可使血浆渗透压增高,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吞噬、杀力功能 下降,使机体抗感染抵抗力降低,有利于病原菌生长繁殖;糖 尿病血管病变使局部血流减少,氧供给减少致抵抗力下降;糖 尿病还可引起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神经性膀胱,导致膀胱不能 排空,尿液潴留或溢出、反流,增加了尿路感染的发病机会。 1.2 诊断方法:糖尿病诊断标准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 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试行本):空腹血糖≥7.0 mmol/ 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为诊断糖尿病标准。尿路感 染诊断标准 :凡是真性细菌尿者.均可诊断为尿路感染。真 性细菌尿是指:①在排除假阳性的前提下,清洁中段尿细菌定 量培养≥10 /ml,如临床上无症状,则要求2次细菌培养均为 有意义的细菌尿,且为同一菌种;②膀胱穿刺尿细菌定性培养 有细菌生长。我院均采用第一种方法。 糖尿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①性别:女性发病率高,由 于女性尿道短而直,且与肛门相邻,容易诱发尿路感染,女性 绝经期后由于尿道黏膜出现退行性变,分泌免疫球蛋白和有 1.3 病原学资料:清洁中段尿培养55例,尿培养阳性42例, 阳性率为76.4%,发现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主要为大肠埃 希菌,占56%;其次为变形杆菌,占10.5%,另还有表皮葡萄 机酸减少,对局部细菌生长的抑制功能下降,尿液含糖高,形 成细菌繁殖的营养条件,且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酸度下降, 抵抗力下降,使尿路感染发作频繁并难治 J。②年龄:年龄越 球菌、克雷伯菌、产气杆菌、阴沟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 珠菌。药敏实验对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 敏感率高,对氨苄青霉素、左氯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耐 药率较高。 1.4 治疗:控制血糖:采用个体化的糖尿病饮食和药物治疗, 34例患者因合并其他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病、 大感染率越高,这与老年人的机体防御功能逐渐减退,有利于 细菌入侵和繁殖有关,另外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植物神经病 变而发生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较多,老年男性常见前列腺肥 大而致尿路梗阻继发感染。③病程:患糖尿病时间越长,越容 易发生感染,这是由于长期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病原菌生长,再 加上经常使用药物,使机体对各种药物的吸收减少,耐药性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故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余患者采用El 服降糖药治疗,将血糖控制在10.0 mmol/L以内。抗感染治 疗:给予敏感抗生素,选用肾毒性小而在尿及。肾内浓度高的药 强,疗效降低,因此,抗感染的能力下降。 对于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治疗,控制血糖与控制感染 同样重要,应及早有效地控制血糖,使血糖接近正常,尿糖转 吉林医学2012年1月第33卷第2期 ・329・ 阴。选择敏感、有效、安全的抗生素,避免应用对肾脏损害的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1:529. 药物,必要时联合应用两种抗生素,足量疗程。同时需加强糖 尿病教育,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多饮水、勤排尿、保持外阴 [3] 陈荣月.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 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2):885. 清洁等。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及适当补充营养,必要时给 予增强免疫力的制品,使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能得到及时、有 效的控制。 4参考文献 [4]史世瑞.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46例临床分析[J].现 代医药卫生,2009,25(5):747. [5]王艳梅.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86例临床分析[J].中 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8,25(3):207. [1] 王广宇,朱旅云,杨志云.糖尿病伴尿路感染的临床和 [收稿日期:2011—06—24编校:杨宇] 细菌学特征[J].中国综合临床,2008,24(1):26. ・护理研究・ 创建“骨科无痛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覃丽(广西省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广西贵港537100) [关键词]骨科;无痛病房 骨科术后的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 1.4.1 制定个体化的镇痛方案:根据患者的年龄,性格倾向, 杂反应,现已成为继血压、体温、脉搏、呼吸四大生命体征后的 疼痛的评估结果制定有效的镇痛方案。适用于对疼痛敏感的 第五大生命体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对疼痛认识 患者。 的提高,人4fl ̄,t镇痛的需求也Ft益增加 ]。我科于2009年11 1.4.2 制定多模式的镇痛方案:如心理干预、音乐疗法、体位 月开始创建“骨科无痛病房”,经过1年的实践,取得满意效 支持、物理方法、分阶梯镇痛治疗。 果,现报告如下。 2结果 1资料与方法 286例患者疼痛症状均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对镇痛的效 1.1 一般资料:以实施骨科术后患者镇痛任务为中心,对 果表示满意。 2009年11月一2010年l1月围术期286例骨科患者提供镇痛 方案,实施镇痛措施。 3讨论 1.2树立“免于疼痛是患者的权利”的理念:疼痛是与生俱 围术期疼痛是患者和骨科医务人员常常面对的问题,很 来的,是人类最常见的痛苦之一,也是患者最难忍受的症状之 多患者因难以忍受疼痛,影响睡眠和康复效果,甚至出现术后 一。过去对于疼痛的处理认为疼痛只是疾病的症状,疼痛是 关节僵硬、深静脉血栓、肌萎缩等并发症 。通过无痛病房的 正常的,能忍就忍,用多了镇痛药对身体不好,有成瘾性;或者 创建,使医护人员和患者转变了观念。实施有效的镇痛方案 都使用镇痛泵了,再进行镇痛就多余了。然而对于患者而言, 使患者远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骨科无 疼痛会引起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出现抑郁、焦虑、失 痛病房”体现的正是新时代医务工作者更完善的技术境界和 眠等症状,易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的复发,导致代谢、内分泌、 对患者强烈的人道主义关怀。 免疫、精神等系统功能的改变,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 。 基于上述状况,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应知道疼痛是无益的, 4参考文献 应该及时控制疼痛。关注疼痛首先要转变观念,告知患者不 [1]唐珂.患者疼痛的测量和评估方法[J]. 当代护士, 需要忍痛,特别是护士要善于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改变那种 2008,12(9):7. 患者诉说疼痛时才予响应处理的态度,要变被动为主动。 [2] 胡树红.元痛护理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 1.3 完善疼痛评估体系:评估疼痛的方法包括数字分级法、 导报,2010,7(3):130. 视觉模拟评分法、根据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Wong—Barker [3]崔快.创伤性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 ].中国误诊学 量表。根据不同的患者使用合适的评估方法,使患者能正确 杂志,2010,10(20):4861. 反映自己的疼痛程度。护士把术前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和术 [4]黄天雯.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J].中华 后的评估结果详细记录,并报告医生。 护理杂志,201 1,3(46):223. 1.4 制定个体化镇痛方案、多模式镇痛方案。 [收稿日期:2011—06—02编校:朱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