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名词活用
在文言文中,名词可以作动词;名词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有时还可以作状语。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名词作谓语的时候,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 例1.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分析:“籍”作谓语,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登记”。 例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国论》)
分析:“事”和“礼”分别作“秦”和“才”的谓语,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分别是“事奉”、“礼遇”。
例3.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分析:“王”,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称王”。 例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分析:“水”,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游泳”。
(二)名词使动用法
名词作谓语,并且可以翻译为“使……(即宾语)怎么样”、“让……(即宾语)怎么样”的时候,这个名词就是使动用法。
例5.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
分析:“王”作谓语,并且翻译为“让……称王”,是名词使动用法。
6.齐威王欲将孙膑(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分析:“将”是名词使动用法,译为“让……作将领”。 例7.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
分析:“生”是名词使动用法,翻译为“使……活过来”。 “肉”是名词使动用法,翻译为“使……生肉”。
(三)名词意动用法
名词作谓语,并且可以翻译为“以……为……”、“把……当作……”、“认为……怎么样”的时候,这个名词就是意动用法。
例8.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
分析:“侣”、“友”都是名词意动用法,分别翻译为“把……当作伴侣”、“把……当朋友”。
例9.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师说》) 分析:“师”是名词意动用法,翻译为“以……为老师”。 例10.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分析:“利”,名词意动用法,翻译为“认为……有利可图”。
(四)名词作状语
一般来说,谓语前面的名词,如果不是主语,就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时要译为介词短语。
例1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分析:“云”、“响”和“景”分别在“集”、“应”和“从”前面,都不是动作的发出者,所以都是名词作状语,意思分别译为“像云彩”、
“像回声”、“像影子”。
例12.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分析:“东”、“北”都是名词作状语,意思分别是“在东边”、“在北边”。
例13.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分析:“兄”是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像兄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