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来源:99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说明书

(21)申请号 CN201610715862.1 (22)申请日 2016.08.24

(71)申请人 中国人民63926 地址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小营甲一号

(72)发明人 董琦 吕培培 谭日镔 李博平 金元国 杨钧 琚军 安子博 王晓辉 吴宽 张兴军 练晓丽 刘东梅 吴晓澍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连生 (51)Int.CI

E02D29/16 G06F17/50

(10)申请公布号 CN 10612087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11.16

权利要求说明书 说明书 幅图

(54)发明名称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模板及

其施工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

侧模板及其施工方法,外侧模板为钢板,由至少两块的钢板上下依次拼接构成,上下钢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钢板上设置有吊装孔;外侧模板通过L型支撑钢筋和直

线型预埋钢筋固定;钢板进行坡口处理,上下钢板之间采用坡口焊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安装步骤:安装固定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内预埋钢筋,搭建墙体钢板外模支设与安装脚手架平台,通过吊装设备吊装与固定外侧模板。本发明设计合理、施工工序简洁、施工质量容易控制,同时该方法使得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的防水、保温、土体回填等施工工序不受墙体后浇带沉降时间和施工工艺的影响,大大降低了施工总工期,节省了施工成本,显著提高了工程经济效益。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权 利 要 求 说 明 书

1.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模板为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侧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模板(1)由至少两块钢板上下依次拼接构成,上下钢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钢板上设置有吊装孔(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侧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模板(1)通过L型支撑钢筋(3)和直线型预埋钢筋(2)固定,所述预埋钢筋(2)两端锚固于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墙体(6)内,所述L型支撑钢筋(3)的一条边与所述外侧模板(1)点焊连接,所述L型支撑钢筋(3)的另一条边与所述预埋钢筋(2)点焊连接;所述钢板两侧边进行45°坡口处理,除最下层钢板外,其余钢板下边缘进行45°坡口处理,上下钢板之间采用坡口焊接。

4.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模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模板(1)为钢板,外侧模板(1)由至少两块钢板上下依次拼接构成,上下钢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钢板上设置有吊装孔(7);所述外侧模板(1)通过L型支撑钢筋(3)和直线型预埋钢筋(2)固定,所述预埋钢筋(2)两端锚固于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墙体(6)内,所述L型支撑钢筋(3)的一条边与所述外侧模板(1)点焊连接,所述L型支撑钢筋(3)的另一条边与所述预埋钢筋(2)点焊连接;所述钢板两侧边进行坡口处理,除最下层钢板外,其余钢板下边缘进行坡口处理,上下钢板之间采用坡口焊接;

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外侧模板(1)安装步骤:

1)安装固定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内预埋钢筋:所述预埋钢筋(2)两端锚固于后浇带两侧

的地下室墙体(6)内;

2)搭建墙体钢板外模支设与安装脚手架平台:所述脚手架平台包括外围支撑的脚手架横杆(12)、脚手架立杆(11)、脚手架剪刀撑(14)、垫板(13)和吊装设备(18);所述垫板(13)铺设于脚手架平台的底部,脚手架横杆(12)和脚手架立杆(11)相互垂直固定,脚手架剪刀撑(14)交叉固定于脚手架横杆(12)和脚手架立杆(11)之间,所述吊装设备(18)一端固定于脚手架横杆(12)上,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钢板上的吊装孔(7);

3)吊装与固定外侧模板: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采用吊装设备(18)与钢板相连并提升钢板至提前测设的边框线位置;采用与L型支撑钢筋(3)点焊焊接的形式把钢板固定于地下室墙体(6)上;采用坡口焊接的方式对上下钢板的边缘之间进行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平台上还设置有钢板挤压装置,所述钢板挤压装置包括:U托(16)、方木(17)和脚手架撑杆(15);脚手架撑杆(15)一端与U托(16)丝扣相连,脚手架撑杆(15)另一端与脚手架横杆(12)采用十字卡相连;

步骤3)中当吊装设备(18)将钢板提升至提前测设的边框线位置时,通过挤压装置对钢板进行临时固定,

所述临时固定步骤为:通过调节U托(16)上的螺栓对方木(17)施加挤压力,通过方木(17)传递挤压力把钢板临时固定于地下室墙体(6)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埋钢筋(2)的长度为墙体后浇带宽度与两倍的钢筋锚固长度之和;两端锚固于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墙体(6)内的预埋钢

筋(2)平行于墙体水平钢筋(5),与墙体竖向钢筋(4)垂直交叉;

安装固定墙体后浇带内预埋钢筋(2)的步骤包括:

对预埋钢筋(2)的位置进行测设定位;

预埋钢筋(2)就位,并采用钢扎丝把预埋钢筋(2)与地下室墙体(6)的墙体竖向钢筋(4)进行绑扎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L型支撑钢筋(3)的长边不大于后浇带两侧地下室墙体(6)厚度,短边不小于10倍的钢筋直径;L型支撑钢筋(3)的短边与外侧模板(1)点焊连接,L型支撑钢筋(3)的长边与预埋钢筋(2)点焊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吊装设备(18)与外侧模板(1)之间连接,是采用U型环连接吊装设备(18)上的钢丝绳或钢绞线和外侧模板(1)上预留的吊装孔(7)。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钢板模板(1)安装前需要进行以下工作步骤:

a.按照钢板模板受力简化模型验算并确定钢板的参数;

b.根据后浇带高度,对钢板进行分块;

c.根据确定的各项参数加工制作钢板;

d.根据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宽度,加工制作后浇带内预埋钢筋;

e.根据地下室外墙厚度,加工制作用于固定外侧模板的L型支撑钢筋。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的具体操作为:选取外侧模板的最不利位置钢板条(19),构建承载均布荷载的简支梁力学模型,对最不利位置钢板条(19)进行强度和刚度验算;所述最不利位置钢板条(19)的为截取后浇带最底端钢板自底部向上1~2cm高度的钢板条,最不利位置钢板条(19)断面为矩形;

根据构建的简支梁力学模型进行承载力验算的步骤包括:

最不利位置钢板条(19)的强度按式(1)进行验算:

Mmax=q*l2/8≤M允许(1)

其中,Mmax为简支梁跨中的最大弯矩;q为均布线荷载,kg/cm;l为简支梁跨度,cm;M允许为简支梁最大弯矩允许值。

对最不利位置钢板条(19)的刚度按式(2)进行验算:

Ymax=5*q*l4/(384*E*I)≤Y允许(2)

其中,Ymax为简支梁跨中的最大挠度,cm;q为均布线荷载,kg/cm;E为弹性模量,2100000kg/cm2;I为简支梁截面的截面惯性矩,cm4;l

为简支梁跨度,cm;Y允许为简支梁最大挠度允许值,把计算值和设计要求的强度允许值和刚度允许值相比较,确定参数是否满足要求。

说 明 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设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物地下室墙体的后浇带外侧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物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后浇带的外侧模板支设与安装方法,历来是工程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同时是制约工期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检索,目前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后浇带外侧模板支设与安装方法常用的有三种:

1)用多层板做底板,用方木做背肋,用双钢管、蝴蝶卡、对拉螺栓杆组合作为承重围护结构,共同组成木模板支撑体系,完成墙体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后,待混凝土强度合格后拆模再进行墙体外围工序施工。

2)沿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用砌块砌筑成一定宽度的墙体,然后对砌筑的墙体进行抹灰,待砌块砌筑的墙体整体强度达到承载力要求后,再进行墙体外围工序的施工。

3)该方法与方法一类似,只是模板材料替换为背部带有横肋和竖肋的定型钢模板,模板间的拼接方式为U型钢卡或螺栓连接。

其中,第一种方法和第三种方法存在后浇带模板支设与安装必须在设计要求的沉降期满后实施,对于墙体后浇带外侧的工序施工影响较大的缺点;第二种方法存在需满足砌块砌筑后待墙体整体强度达设计要求后才能够进行地下室墙体外围施工工序的施工,对建筑物整体工期也有较大影响的缺点。同时上述三种方法存在共同的缺陷:不能把地下室外墙的后浇带施工与后浇带外侧的防水、外保温、土体回填等工序施工完全隔离开,外侧工序施工受到混凝土后浇带施工的严重制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方法简便、自身承载力安全可靠、能够大幅度缩短地下室外墙外侧施工工序开始时间与后浇带允许浇筑时间间隔时差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模板及其施工方法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模板,所述外侧模板为钢板。

进一步的,所述外侧模板由至少两块钢板上下依次拼接构成,上下钢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钢板上设置有吊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外侧模板通过L型支撑钢筋和直线型预埋钢筋固定,所述预埋钢筋两端锚固于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墙体内,所述L型支撑钢筋的一条边与所述外侧模板点焊连接,所述L型支撑钢筋的另一条边与所述预埋钢筋点焊连接;所述钢板两侧边进行45°坡口处理,除最下层钢板外,其余钢板下边缘进行45°坡口处理,上下钢板之间采用坡口焊接。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模板施工方法,所述外侧模板为钢板,外侧模板由至少两块钢板上下依次拼接构成,上下钢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钢板上设置有吊装孔;所述外侧模板通过L型支撑钢筋和直线型预埋钢筋固定,所述预埋钢筋两端锚固于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墙体内,所述L型支撑钢筋的一条边与所述外侧模板点焊连接,所述L型支撑钢筋的另一条边与所述预埋钢筋点焊连接;所述钢板两侧边进行坡口处理,除最下层钢板外,其余钢板下边缘进行坡口处理,上下钢板之间采用坡口焊接;

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外侧模板安装步骤:

1)安装固定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内预埋钢筋:所述预埋钢筋两端锚固于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墙体内;

2)搭建墙体钢板外模支设与安装脚手架平台:所述脚手架平台包括外围支撑的脚手架横杆、脚手架立杆、脚手架剪刀撑、垫板和吊装设备;所述垫板铺设于脚手架平台的底部,脚手架横杆和脚手架立杆相互垂直固定,脚手架剪刀撑交叉固定于脚手架横杆和脚手架立杆之间,所述吊装设备一端固定于脚手架横杆上,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钢板上的吊装孔;

3)吊装与固定外侧模板: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采用吊装设备与钢板相连并提升钢板至提前测设的边框线位置;采用与L型支撑钢筋点焊焊接的形式把钢板固定于地下室墙体上;采用坡口焊接的方式对上下钢板的边缘之间进行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脚手架平台上还设置有钢板挤压装置,所述钢板挤压装置包括:U托、方木和脚手架撑杆;脚手架撑杆一端与U托丝扣相连,脚手架撑杆另一端与脚手架横杆采用十字卡相连;步骤3)中当吊装设备将钢板提升至提前测设的边框线位置时,通过挤压装置对钢板进行临时固定,所述临时固定步骤为:通过调节U托上的螺栓对方木施加挤压力,通过方木传递挤压力把钢板临时固定于地下室墙体上。

进一步的,预埋钢筋的长度为墙体后浇带宽度与两倍的钢筋锚固长度之和;两端锚固于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墙体内的预埋钢筋平行于墙体水平钢筋,与墙体竖向钢筋垂直交叉;安装固定墙体后浇带内预埋钢筋的步骤包括:对预埋钢筋的位置进行测设定位;预埋钢筋就位,并采用钢扎丝把预埋钢筋与地下室墙体的墙体竖向钢筋进行绑扎固定。

进一步的,L型支撑钢筋的长边不大于后浇带两侧地下室墙体厚度,短边不小于10倍

的钢筋直径;L型支撑钢筋的短边与外侧模板点焊连接,L型支撑钢筋的长边与预埋钢筋点焊连接。

进一步的,吊装设备与外侧模板之间连接,是采用U型环连接吊装设备上的钢丝绳或钢绞线和外侧模板上预留的吊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外钢板模板安装前需要进行以下工作步骤:

a.按照钢板模板受力简化模型验算并确定钢板的参数;

b.根据后浇带高度,对钢板进行分块;

c.根据确定的各项参数加工制作钢板;

d.根据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宽度,加工制作后浇带内预埋钢筋;

e.根据地下室外墙厚度,加工制作用于固定外侧模板的L型支撑钢筋。

进一步的,步骤a的具体操作为:选取外侧模板的最不利位置钢板条构建承载均布荷载的简支梁力学模型,对最不利位置钢板条进行强度和刚度验算;所述最不利位置钢板条的为截取后浇带最底端钢板自底部向上1~2cm高度的钢板条,最不利位置钢板条断面为矩形;

根据构建的简支梁力学模型进行承载力验算的步骤包括:

最不利位置钢板条的强度按式(1)进行验算:

Mmax=q*l2/8≤M允许>

中,Mmax为简支梁跨中的最大弯矩;q为均布线荷载,kg/cm;l为简支梁跨

度,cm;M允许为简支梁最大弯矩允许值。

对最不利位置钢板条的刚度按式(2)进行验算:

Ymax=5*q*l4/(384*E*I)≤Y允许>

其中,Ymax为简支梁跨中的最大挠度,cm;q为均布线荷载,kg/cm;E为弹性模量,2100000kg/cm2;I为简支梁截面的截面惯性矩,cm4;l为简支梁跨度,cm;Y允许为简支梁最大挠度允许值,把计算值和设计要求的强度允许值和刚度允许值相比较,确定参数是否满足要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钢板外模厚度经过简便公式进行了验算,模板的支设与安装方法安全可靠。

2)钢板外模施工方法步骤简洁,施工工艺原理清晰,施工工人容易熟练掌握,能够节省人工使用费。

3)安装好的钢板外模能够与外防水、外防腐、外保温、土体回填等工艺能够很好地结合。

4)采用钢板外模板把墙体外侧的施工工序与后浇带施工相隔离,墙体外侧的施工工序不再受未浇筑混凝土的后浇带影响,只要钢板外模施工完毕,墙体外侧施工工序便可实施,大大缩短了工程总工期。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模板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最不利钢板条受力模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模板剖立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脚手架安装平台正立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脚手架安装平台侧立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外侧模板竖向拼接正立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外侧模板竖向拼接侧立面示意图;

其中:1-外侧模板;2-预埋钢筋;3-L型支撑钢筋;4-墙体竖向钢筋;5-墙体水平钢筋;6-地下室墙体;7-吊装孔;8-45°坡口;9-点焊焊缝;10-坡口焊焊缝;11-脚手架立杆;12-脚手架横杆;13-垫板;;14-脚手架斜撑;15-脚手架撑杆;16-U托;17-方木;18-吊装设备;19-最不利位置钢板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6、7所示,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模板,所述外侧模板1由至少两块钢板上下依次拼接构成,上下钢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钢板上设置有吊装孔7。外侧模板1通过L型支撑钢筋3和直线型预埋钢筋2固定,所述预埋钢筋2两端锚固于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墙体6内,所述L型支撑钢筋3的一条边与所述外侧模板1点焊连接,所述L型支撑钢筋3的另一条边与所述预埋钢筋2点焊连接。所述钢板两侧边进行45°坡口处理,除最下层钢板外,其余钢板下边缘进行45°坡口处理,上下钢板之间采用坡口焊接。

实施例2

实施例1中所述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模板的施工方法。

如图1~7所示,外侧模板1由两块以上的钢板上下依次拼接构成,上下钢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钢板上设置有吊装孔7;所述外侧模板1通过L型支撑钢筋3和直线型预埋钢筋2固定,所述预埋钢筋2两端锚固于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墙体6内,所述L型支撑钢筋3的一条边与所述外侧模板1点焊连接,所述L型支撑钢筋3的另一条边与所述预埋钢筋2点焊连接;所述钢板两侧边进行坡口处理,除最下层钢板外,其余钢板下边缘进行坡口处理,上下钢板之间采用坡口焊接;

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外侧模板1安装步骤:

1)安装固定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内预埋钢筋:所述预埋钢筋2两端锚固于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墙体6内;

2)搭建墙体钢板外模支设与安装脚手架平台:所述脚手架平台包括由外围支撑的脚手架横杆12、脚手架立杆11、脚手架剪刀撑14、垫板13和吊装设备18;所述垫板13铺设于脚手架平台的底部,脚手架横杆12和脚手架立杆11相互垂直固定,脚手架剪刀撑14交叉固定于脚手架横杆12和脚手架立杆11之间,所述吊装设备18一端固定于脚手架横杆12上,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钢板上的吊装孔7;

3)安装与固定外侧模板: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采用吊装设备18与钢板相连并逐步提升钢板至提前测设的边框线位置;采用与L型支撑钢筋3点焊焊接的形式把钢板固定于地下室墙体6上;采用坡口焊接的方式对上下钢板的边缘之间进行焊接。

脚手架平台上还设置有钢板挤压装置,所述钢板挤压装置包括:U托16、方木17和

脚手架撑杆15;脚手架撑杆15一端与U托16丝扣相连,脚手架撑杆15另一端与脚手架横杆12采用十字卡相连;

步骤3中当吊装设备18将钢板提升至提前测设的边框线位置时,通过挤压装置对钢板进行临时固定,

所述临时固定步骤为:通过调节U托16上的螺栓对方木17施加挤压力,通过方木17传递挤压力把钢板临时固定于地下室墙体6上。

预埋钢筋2的长度为墙体后浇带宽度与两倍的钢筋锚固长度之和;两端锚固于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墙体6内的预埋钢筋2平行于墙体水平钢筋5,与墙体竖向钢筋4垂直交叉;

安装固定墙体后浇带内预埋钢筋2的步骤包括:

对预埋钢筋2的位置进行测设定位;

预埋钢筋2就位,并采用钢扎丝把预埋钢筋2与地下室墙体6的墙体竖向钢筋4进行绑扎固定。

L型支撑钢筋3的长边不大于后浇带两侧地下室墙体6厚度,短边不小于10倍的钢筋直径;L型支撑钢筋3的短边与外侧模板1点焊连接,L型支撑钢筋3的长边与预埋钢筋2点焊连接。

吊装设备18与外侧模板1之间连接,是采用U型环连接吊装设备18上的钢丝绳或钢绞线和外侧模板1上预留的吊装孔7。

外钢板模板1安装需要前要进行以下工作步骤:

a.按照钢板模板受力简化模型验算并确定钢板的参数;

b.根据后浇带高度,对钢板模板进行分块;

c.根据确定的各项参数加工制作钢板模板;

d.根据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宽度,加工制作后浇带内预埋钢筋;

e.根据地下室外墙厚度,加工制作用于固定外侧模板的L型支撑钢筋。

步骤a的具体操作为:选取外侧模板的最不利位置钢板条19,构建承载均布荷载的简支梁力学模型,对最不利位置钢板条19进行强度和刚度验算;所述最不利位置钢板条19的为截取后浇带最底端钢板自底部向上1~2cm高度的钢板条,最不利位置钢板条19断面为矩形;

根据构建的简支梁力学模型进行承载力验算的步骤包括:

最不利位置钢板条19的强度按式(1)进行验算:

Mmax=q*l2/8≤M允许>

中,Mmax为简支梁跨中的最大弯矩;q为均布线荷载,kg/cm;l为简支梁跨度,cm;M允许为简支梁最大弯矩允许值。

对最不利位置钢板条19的刚度按式(2)进行验算:

Ymax=5*q*l4/(384*E*I)≤Y允许>

其中,Ymax为简支梁跨中的最大挠度,cm;q为均布线荷载,kg/cm;E为弹性模量,2100000kg/cm2;I为简支梁截面的截面惯性矩,cm4;l为简支梁跨度,cm;Y允许为简支梁最大挠度允许值,

把计算值和设计要求的强度允许值和刚度允许值相比较,确定参数是否满足要求。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优化。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模板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钢板模板受力简化模型验算并确定钢板的参数;

根据后浇带高度,对钢板模板进行分块;

根据确定的各项参数加工制作钢板模板;

根据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宽度,加工制作后浇带内预埋钢筋;

根据地下室外墙厚度,加工制作用于固定钢板外模的L型支撑钢筋;

安装固定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内预埋钢筋;

搭建墙体钢板外模支设与安装脚手架平台;

逐个安装与固定钢板外模。

选取最不利位置钢板条19,构建如图2所示的承载均布荷载的简支梁力学模型,对外最不利位置钢板条19进行强度和刚度验算;

把外侧模板1沿墙体后浇带高度方向以均分或近似均分的方式分为若干块,最终把

单块钢板模板逐块安装完毕后再进行焊接。

最下层分块的钢板两侧边进行45°坡口8处理,其余钢板块除两侧边进行45°坡口8处理外,下边缘还要进行45°坡口8处理,上下钢板块之间采用坡口焊焊接。

对每块钢板模板制作吊装孔7,位置在矩形钢板模板块的左上方和右上方,避开钢板模板与后浇带墙体的两侧搭接区域,以便于吊装设备18与其连接。

加工制作的预埋钢筋2的形状为直线,两端锚固于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墙体6内。直线型预埋钢筋2的长度为墙体后浇带宽度与两倍的钢筋锚固长度之和。两端锚固于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墙体6内的预埋钢筋2平行于墙体水平钢筋5,与墙体竖向钢筋4垂直交叉。

加工制作的L型支撑钢筋3的形状为L型,支撑钢筋3的长边不大于后浇带墙体厚度,短边不小于10倍的钢筋直径。L型支撑钢筋3的短边与外侧模板1点焊连接,其长边与预埋钢筋2点焊连接。安装固定墙体后浇带内预埋钢筋2的步骤包括:按照方案要求对预埋钢筋2的位置进行测设定位;预埋钢筋2就位,并采用钢扎丝把预埋钢筋2与后浇带墙体的竖向钢筋4进行绑扎固定。

所搭建的墙体钢板外模施工平台由外围支撑脚手架横杆12、脚手架立杆11、脚手架剪刀撑14、垫板13、U托16、方木17、吊装设备18和脚手架撑杆15组成。外围施工平台按照略宽于墙体后浇带,并与墙体间隔不小于30cm的间距搭设脚手架施工平台框架,脚手架底部铺设垫板13以保证基底稳定。

吊装设备18一端固定连接于脚手架施工平台脚手架横杆12上,一端与外侧模板1相连接,用于外侧模板1的起重吊装。吊装设备18与外侧模板1之间连接,是采用U型环连接吊装设备18上的钢丝绳或钢绞线和钢板模板1上的预留吊装孔7。

脚手架撑杆15一端与U托16丝扣相连,脚手架撑杆15另一端与脚手架横杆12采用十字卡相连。通过调节U托16上的螺栓对方木17施加挤压力,通过方木17传递挤压力把钢板模板临时固定于上地下室后浇带墙体上。

逐个支设与安装墙体后浇带外侧模板的步骤包括:

按照方案要求对每块钢板模板的边框位置进行测设、定位;

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采用吊装设备18与钢板相连并逐步提升钢板,同时旋转U托16丝扣逐步把提升起的钢板外模板挤压至提前测设的边框线位置,以达到吊装与固定钢板外模板的目地;

采用与L型支撑钢筋3点焊焊接的形式把外侧模板1临时固定于地下室后浇带墙体上;

采用坡口焊对钢板模板进行块与块之间的连接。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以敦煌某综合办公楼主楼地下室外墙墙体后浇带钢板外模板支设与安装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根据后浇带宽度1m,后浇带最底端埋置深度7.5m,钢板外模板材质采用Q235B厚度为1cm,钢板条宽度1cm,以及回填土的土体性质确定各项参数,按照钢板承载力简化模型进行最不利工况下外模板的验算,验算结果表明此参数下的钢板外模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其次,加工制作墙体后浇带内钢板外模板。根据后浇带宽度1.0m选定钢板外模板宽度为1.20m,为便于施工,把钢板外模以从下往上沿后浇带高度方向进行划分,划分高

度为:2.0m、2.0m、2.0m、1.5m。最下端1.2m*2.0m钢板块两侧边做45°坡口,其余边为直角边不作处理;其余板块中间两块1.2m*2.0m钢板块和最上端1.2m*1.5m钢板块底边不做处理,其余三边均做45°坡口处理;在每个钢板块左上角(20cm,15cm)和右上角(20cm,15cm)制作直径为10cm的吊装圆孔用于钢板块的吊装。

接着,加工制作墙体后浇带内预埋钢筋。预埋钢筋形状为直线型,确定长度后,采用钢筋切断机进行加工。选用直径为12mm的三级钢螺纹钢筋,钢筋的长度为后浇带宽度与钢筋在混凝土内锚固长度的2倍之和。

接着,制作L型支撑钢筋。支撑钢筋形状为L折线型,确定各段长度后,采用钢筋弯曲机进行弯曲加工。选用直径为10mm的二级圆钢筋,钢筋短边长度为10cm,长边长度为540mm。

接着,安装并固定墙体后浇带内预埋钢筋。首先按照方案要求对预埋钢筋进行放线定位,以最下端钢板块底标高为+0.000m,其余预埋钢筋标高为(+0.4m、+1.6m、+2.4m、+3.6m、+4.4m、+5.6m、+6.3m、+7.2m);其次把预埋钢筋按照位置高度与埋设深度就位(每一标高平行两根预埋钢筋);最后采用扎丝把预埋钢筋与墙体竖向主钢筋绑扎固定。

接着,搭建墙体钢板外模的支设与安装平台。搭建长度为3m,宽度为1.5m,高度9.0m的钢板外模的支设与安装的脚手架平台,其中扫地杆距地面20cm,下部垫置厚度为5cm的松木板,其余水平横杆以扫地杆为基准,每步高度1.5m。在安装每块钢板外模板的高度范围内在水平横杆上安装1.5m长度脚手架内撑杆,用于临时固定钢板外模板。在脚手架内撑杆所在水平横杆架的上一步架上安装1.5T电动葫芦,用于钢板模板块的吊装,钢板外模的支设与安装平台的脚手架上部做成矩形卡架与墙体上部相连以保证施工平台的的整体稳定。

最后,逐个支设与安装墙体后浇带钢板外模板。首先,按照方案要求对每块钢板外模

板的边框线位置进行测设;其次,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采用通过1.5T电动葫芦与钢板外模板之间的预留吊装孔U型环连接并逐步提升钢板外模板,同时旋转U托丝扣逐步把提升起的钢板外模板挤压至提前测设的边框线位置,已达到吊装与固定钢板外模板的目的;再次,采用L型支撑钢筋短边与钢板外模点焊,长边与支撑钢筋点焊的形式,把钢板外模板临时固定于地下室墙体上;最后,采用坡口焊的方式对钢板外模板进行块与块之间的连接,至此地下室墙体后浇带钢板外模板支设与安装结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